202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十一篇(精选)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一
一、 教学目标
基本要求:①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②了解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③知道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
④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及其关系
二、基础知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 结合在一起的,
是市场在国家 下对资源配置起 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①基本
标志——坚持 主体地位。②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
的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
(二)加强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________和________。
2、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①弥补___________的不足,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②由我国的社会主义_______ 决定的。社会主义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_______、增加_____ 、稳定____ 、保持_______平衡。
4、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辅之以必要的__________。
三、思考问题
1、比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
同
点 经济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根本目标
必然导致 以 为根本目标
宏观调控力度
资本主义各部门、各企业存在的不同利益,影响了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宏观调控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能够实行_______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2、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的区别:
名称 特点 含义及内容 题目中的字眼
手段
间接性
宏观性
指导性 国家运用 政策和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① 政策和 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 手段。
②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 、规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
如调整税收
如西部大开发、规划
手段
法律性
较长的时效性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 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①国家通过 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经济关系;
②国家通过 活动,打击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如通过《…..法》;
对….人或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处
手段 直接性
快速性
强制性
国家通过 ,采取 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政府(如国务院)及下属部门发《…通知》;
加强对…的带强制性的管理
联系:①三种手段各有特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的手段体系
②都要遵循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③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④都是国家实施的
⑤都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和缺陷
四、深化拓展:
1、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比较 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宏观调控(有形的手)
区
别 含义 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实际上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国家综合运用 、 、 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 和 。
实现方式 通过市场上 、 、 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人们的经济活动,调节对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 运用 、 、 手段
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基础性地位) 国家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次要地位)
联系 ①都是 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既要发挥 的 作用,又要发挥国家的 作用
②单一的市场调节存在 、 、 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加强
国家的 要在遵循 的前提下进行
③都有利于实现资源的 。
2、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比较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含义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制定与实施者 国务院财政部门
手段 利率、信贷规模、存款准备金等
联系 ① 都是经济政策;②都属于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重要方式;
③ 二者配合,共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五、巧建结构
六、应用练习
1、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状况从b点到a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a.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2、xx年,重庆市政府拿出部分资金,在全国率先启动公租房建设项目,并计划到2020年在全市形成“60%到70%的人住商品房,30%到40%的人住公租房”的城市住房模式。重庆公租房建设是
○1调控重庆市商品房价的重要手段 ○2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3财政对社会分配进行调节的重要表现 ○4完善重庆市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xx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 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xx年我国汽车产值均突破1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
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 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
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
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
4、国家将教师接受吃请、医生接受器材回扣等行为定为非国家公务人员商业贿赂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手段。这说明( )
a、市场经济的自发行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b、法律手段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比经济手段更有效
c、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完善
d、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离不开法律武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二
【考点1】市场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
1.【例】(09广东政治) 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村委会从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 )
①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 ②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③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事它调节不了 ④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9师大附中四模) 新《食品安全法》已获高票通过,xx年6月1日起实施。根据该法,今后明星在代言食品时出了安全问题,要负“连带责任”。这表明 (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②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③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④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相关训练3-9题
3.(xx年安徽模拟)看漫画,回答问题:“魔”出来的原因是( )
a.市场经济的滞后性 b.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c.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d.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
4.(09曲靖高三冲刺) 导致三鹿奶粉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收奶贩子在原奶收上来后,为了牟取暴利、增加重量和质量,而在原奶中增加了三聚氰胺这种化工原料。添加三聚氰胺可以增加原奶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所以它成了不法商贩手中的“秘密武器”。不法商贩的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平原则
5. (xx年南通模拟)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在这里“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
a.政府调控机制 b.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 c.市场准入机制 d.利益分配机制
6. 漫画告诉我们( )
①在市场经济中应遵循市场交易规则
②市场交易规则约束着生产者
③市场交易规则既有道德约束,又有法律制约
④市场交易需要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守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当前,我国“硅谷热”(即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热遍全国。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一些地方在某一点上可能有自己的优势,但如果遍地开花,就无法形成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硅谷”。我国“硅谷”遍地开花集中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 )
a.开放性 b.竞争性 c.盲目性 d.滞后性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界定清楚自己的职能。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越位”;对满足社会需求而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就必须介入,不能“错位”。政府不要“越位”是指
a.不能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要充分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c.政府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市场秩序 d.市场调节存在自 身的弱点和缺陷
9.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矢其可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是金”的教育,在于因为诚实信用是( )
a.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 b.市场交易的一般特征
c.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d.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年发生甲流等重大疫情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能否有效防控甲流等重大疫情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在社会生活中,市场并不愿意提供甲流等重大疫情防控的服务,而要由政府提供。这是因为( )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c.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d.重大疫情防控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点
【考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11.(xx年南京三模) xx年1月28日,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 加强合作 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世界金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以及采取的政策举措,表示中国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的宏观调控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b、我国政府使用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
c、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很小 d、我国能够对市场经济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2. (xx年山东) 下列一组图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
社会保障 再就业工程 三农政策 科技下乡
a.兼顾效率与公平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 d.坚持共同富裕
相关训练
13.(09临沂一模) 楼市暴涨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基本稳定。针对这种情况,从中央到地方,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 如严格二手房销售、打击房产公司“捂盘惜售”等。政府采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依据是
①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14. 为了控制虚高的房价,xx年2月13日,上海地税部门发布《关于个人转让非普通住房征免土地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月15日起,正式对转让居住未满5年的非普通商品住房开征土地增值税。上海地税部门采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15.(09山东一模) 针对此次物价上涨,政府可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因为
a.是以政府强制为后盾的 b.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c.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
16.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下,今年9月,央行六年来首次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10月,国家又取消利息税,表明了中央防止经济增长滑坡的坚定决心。如果撰写一篇报道,请你选择恰当选项作为文章标题
a.“有形之手”,调节经济发展 b.“无形之手”,保持物价稳定
c.执政为民,健全保障体系 d.依法行政,彰显政府权威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宏观调控目标看,图8中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是
a.1986年至1990年 b.1990年至1996年
c.1996年至xx年 年至xx年
18.全球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共同关注和各国政府重点议题之一,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社会,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
a.制定生活性用水供给优先于生产性用水供给的政策 b.明令禁止非节水型器具的生产和销售
c.国家加强对水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d.适时、适度地调整水价和海洋污染资源费的征收幅度
触类旁通
18.读右图。该银行拒绝为上了黑名单的客户办理贷款,是因为( )
①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存款
②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③商业银行要降低市场交易的风险
④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结算业务的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国家税务总局xx年12月2日发布了《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第一次以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列明了纳税人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这有利于( )
①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②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
③规范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行政执法 ④增强纳税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年1o月,在江苏考察期间多次指出:企业“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
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党要积极履行经济管理职能 ④政府要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春节临近,有些不法商贩以“工资不兑现,厂家用产品抵薪酬”为幌子,以“超低价甩卖”为诱饵,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切莫贪小便宜,上了“年底骗术”的当。据此回答21~22题。
21.对以上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b.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d.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只需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就行了
22.针对这一情况,你认为如何解决 ( )
①采用经济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②采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采用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④企业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是我国xx年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之一。下列 措施中既有利于扩大内需又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 )
年8月国务院通过严格审批来抑制钢铁等行业盲目扩张
年国家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
c.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xx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年4月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4.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模型作为消费结构预测模型,其模型为: c=α+β•ni+γ•c-1+μ模型中c表示当期消费额,ni表示当期国民收入,c-1表示前期消费额,β表示短期边际消费倾向,μ表示随机误差,α为一常数。由此可知要想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必须( )
①促进生产,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学科 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③健全市场信用机制,鼓励贷款消费 ④立足市场需求,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5.在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经历过如下过程:
第一范文网
这一过程( )
①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②表明市场调节有缺陷
③说明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 ④说明宏观调控应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26.在下列的家庭理财方案中,既符合“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财理念,又符合“平时投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广告语的方案是( )
a.购买国债、住房、汽车和人身保险 b.借钱购买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财产保险
c.增加外币储蓄、黄金投资和社会保险 d.按比例投资储蓄、国债、股票和商业保险
27.材料一:
图1:xx年11月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 图2:xx年至xx年第三季度我国gdp的增长速度
注:xx年前三季度投资、消费、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7.3、4、3.6个百分点;xx年我国经济在全球通往复苏的路上率先回升,并对全球经济作出超过50%贡献率。
材料二:我国的社会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断走低。在上世纪80年代,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上,xx年下滑到35%左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国的家庭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则高达70%以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5分)
(2)针对上述材料中的问题,请你就如何促进家庭消费发表看法。(7分)
34.(1)①面对xx年gdp呈现下降走势,国家果断出台投资计划,拉动经济增长,使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2分)②我国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2分)③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消费比重偏低,比例需要进一步协调。(1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家庭消费,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2分)②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2分)③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2分)④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1分)
备份题
27.(20分)xx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呈现着“繁花似锦”的繁荣景象。
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感受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下列材料。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感受文化软实力
xx年,一场场高质量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网络、3g等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竞相追逐的制高点。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增长近40%。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20%……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更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了力量。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义。(6分)
材料二 探寻文化发展秘诀
xx年,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一大批艺术院团、新闻出版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合并、上市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发展“升格”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部制定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推手”。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保护合法的跨地区经营活动”,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等法律法规。面对文化市场消费者的变化,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更多地关注和适应市场与人们的需求,不仅考虑国内消费者需求,文化“走出去”也变得更为主动。
(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至少三条),并简要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手和有形手”结合起来。(7分)
材料三 倡议推动文化发展
xx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大力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有关部门更是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学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就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之风,共建文明绿色空间”提出了如下合理建议:
第一,必须把堵和疏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打击网络低俗不手软,同时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第二,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使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第三,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广大网民树立应有的网德。
(3)请你说明上述建议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7分)
27.(20分)
(1)①考生只要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等角度来概括,都可以给2分。(2分)
②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4分。每句2分。每句中,每分句1分,最高给2分)
(2)①总结原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3分。每句1分,最高给3分)
②两手结合:市场能够及时准确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发展文化产业要发挥市场调节“无形手”的基础性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宏观调控“有形手”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4分。每句1分)
(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把堵和疏、依法打击和道德建设、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都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4分。每句2分。第一句中,每分句1分,最高给2分;第二句中,只答材料不给分,只答观点给1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每分句1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三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误区一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剖析】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 , 也不意味着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落后 ,发展又很不平衡 , 生产力呈现多层次的结构 , 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 促进生产力发展。 (2 〉我国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还不大 ,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 在坚持公有制主体的前提下 , 在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影响力的条件下 , 一定范围内还要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而国有经济的比重还会有所减少。
误区二 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否意昧着必须从竞争性行业全部退出
【剖析】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 坚持 " 有进有退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的原则 , 而不是只退不进。国有资产从某些行业退出是为了向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领域 , 向经济效益更好的行业和企业进入 , 从而增强自身的控制力。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全部退出实际上是放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误区三 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
【剖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 , 按照一定原则 ,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 ,这种联合 , 既有公有制经济内部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联合 , 又有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其中 , 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联合显然为公有制经济 , 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 , 既不能统称为公有制经济 , 又不能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 , 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应归为公有制经济 , 只有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才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误区四 股份制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剖析】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其突出特征是财产占有形式的社会化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也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属于国有经济,有的属于集体经济 ,只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组成的股份制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误区五 搞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
【剖析】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 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 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制度的性质 , 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 ,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 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此 , 我们搞股份制 ,只要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 , 就不能说搞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
误区六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剖析】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 前者指的是公有制经济 ,后者指的是非公有制经济。显 然 ,不能说 "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确的说法是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误区七.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一回事吗。
【剖析】(1)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 , 有的地方、有的产业 ,可以有所差别 : 公有资产占优势 , 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表现为 : 第一 , 在 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 ,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 , 国有经济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 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3)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是侧重于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成分的比例 ; 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则是侧重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误区八. 我国当前调整固有经济布局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剖析】(1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就是说 , 国有经济是否起主导作用 , 主要不是看它的数量 , 而是看它的质量 , 看它能否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导向作用 , 能否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有没有较强的竞争力。调整固有经济的布局 , 虽然会使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 , 但其控制力、竞争力得到加强。因此 ,经过调整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不会削弱 ,相反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2)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 位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①公有制为主体 , 不等于说国有经济占主体 ,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 :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从量上看 , 调整后 , 国有企业的数量会相对减少 , 国有资产的比重会相对降低 , 但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仍然会占优势。④从质上看 , 调整后 ,国有经济将会更加有力地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竟争力会进一步提高 , 其主导作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总之 , 只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变 , 只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只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提高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会改变。
误区九.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矛盾的。
【剖析】 (1)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 , 又不平衡 , 由此决定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 , 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 , 又决定了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2) 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实行按劳分配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市场配置资源 , 要求各种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 , 由市场形成价格。因而 ,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 ,也应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各方面的利益 , 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误区十. 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形式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 :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剖析】前者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 后者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
误区(二) : 把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的收人。
【剖析】: 在我国现阶段 , 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 , 主要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收入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 经营风险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 , 而按劳分配仅指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 , 所以二者不能等同。
误区(三): 把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剖析】 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入属于非劳动 收入 , 但现阶段我国非劳动收入还包括 : ①按资金分配的收入 , 例如利息、股息等 ; ②风险收人。这些都不是剥削收入。
误区十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 , 市场形成价格 , 价格由供求决定 , 不再由价值决定。
【剖析】市场形成价格或市场决定价格 ,是指价格在市场上形成 ,而不是人为地规定的。这其中就包含着价值的决定因素和供求的影响因素。
市场形成价格 , 实质是由价值决定价格 ,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 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 , 这是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因此 , 价格只由供求决定、不由价值决定的说法是错误的。
误区十二. 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
【剖析】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市场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存在着 , 但当时并不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 , 所以那时没有市场经济。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时 ,才有市场经济。所以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的说法是错误的。
误区十三. 市场经济不是商品经济。
【剖析】有两种错误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 ; 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根本不同于商品经济 ,不是商品经济。
要走出这两个错误观点的误区 , 就必须搞清楚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二者的区别 :(1) 含义不同。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 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 考查问题的角度不同。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 , 它考查的是生产是否为交换而进行。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 , 它考查的是用什么方式配置资源。
(3) 出现的时间不同。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和私有制产生时期。市场经济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自由竞争阶段。
二者的联系 :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基础 , 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 , 才出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 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 ,必然要 求建立市场经济。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有密切联系 ,但又不同于商品经济。
误区十四.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剖析】(1)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能等同。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如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民和劳动者集体所有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资本如何组织管理和运营。
(2) 同一种所有制可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 , 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采用同一种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误区十五.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剖析】(1)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是侧重于就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成分的比例上讲的,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则是侧重就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而言。
(2)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关键部门和关键领域居支配地位 , 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支配作用。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 公有制经济还包括了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和国有成分。
(3)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 ,就全国而言 ,有的地方 ,有的产业上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居优势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 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误区十六.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分配
【剖析】(1)分配前提、主体不同 : 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前提是个体私有制。就主体而言 : 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公有制范围内的职工 ,后者分配主体是个体劳动者。
(2) 分配尺度不同。按劳分配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为尺度 , 多劳多得 , 少劳少得。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则是除上税外都归劳动者所有。
(3) 二者的地位不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 是我国目前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后者是其他分配原则争的一种。
误区十七. 共同富裕与收入差距
【剖析】(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 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 , 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 , 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 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
(2)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指大多数人都富裕起来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它不等于同时、同等富裕 , 而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 它不等于同等富裕 , 共同富裕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人们的富裕程度、生活水平完全一样。如果追求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必然导致平均主义 , 其结果是普遍贫穷。
(3) 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这就会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 这样才能激发人的的积极性、创造性 , 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 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 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成功经验 , 并在资金、技术上提供帮助 , 带动共同富裕的表现。
(4)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 并不必然出现共富。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 直接带来的是收人差距 , 如果没有国家必要的宏观调控 , 可能会造成两极分化。为此 , 国家要通过分配政策 , 依法保护合法收入 , 取缔非法收入 , 整顿不合理收入 , 调节过高收入 , 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 帮助贫困地区和家庭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误区十八.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剖析】(1) 认识到这一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前 , 认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势不两立的 , 故一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被当作 " 资本主义尾 巴 " 割去。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提法是 :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即它们不占重要位置 , 也可能在某个时候就不需要这个补充了。而事实上 , 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而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 在这期间 , 非公有制经济都会广泛存在 , 并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 ,中共xx大报告明确提出 ,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 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 ,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 非公有制经济受社会主义 " 普照之光 " 的影响 , 已不同于一般的私有制经济。
第二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 , 同非公有制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 , 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外的异己力量 , 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不可缺少的力量 ,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 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误区十九.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剖析】(l) 生产力水平与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从根本上说 , 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在我国 ,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集中表现的现代机器大工业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 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属于主体地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落后 , 呈现多层次性 ,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 生产力水平与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 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 , 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3) 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 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 ; 发展市场经济 , 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误区二十.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
【剖析】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 资本主义可以用 ,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 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 ,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 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实践中的新事物 , 是群众的创造。股份合作制是本企业职工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职工具有双重身份 , 既是劳动者 ,又是股东。
股份合作制的特点主要有两点 : 一是股份合作制改变了所有制主体 , 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的前提下 , 以一股份的形式共同占有和支配企业的生产资料 ; 二是股份合作制企业以按劳分配为主 ,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 , 即税后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接股分红相结合。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兼有股份制某些特点的合作经济 , 具有新型集体经济的公有制性质。这是当前城乡集体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 ,也是国有小企业改革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而不是股份合作制。
误区二十一.坚持 " 两个毫不动摇 "
附:
一、学科内知识渗透
1. 本单元知识点与经济常识其他知识点的渗透。
(1) 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理解市场经济的特征。
(2) 运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及企业反不正当竞争的必要性。
(3) 注意把握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结合点。
(4) 用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5) 用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6) 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理论 , 分析企业竞 争、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 〉用宏观调控理论 , 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7) 联系银行的职能和作用 , 进一步理解宏观调控。
(8 〉把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与财政、税收的作用联系起来 , 分析增加财政收入和税收的必要性 , 分析公民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2. 本单元知识点与哲学常识的渗透
(l 〉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辩证 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 分析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和重点论 的方法、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和适度原则 , 分析说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必然性及其实现 (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 分析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分析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 , 分析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 , 分析市场经济的四个一般特征之间的关 系 , 分析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的关系。
(4)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基本特征。
(5) 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 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分析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三种手 段的整体功能。
(6) 用对立统一观点 , 分析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 分析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 分析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 按劳分配与 非按劳分配的关系。
(7) 用真理标准原理 , 分析 " 三个有利于 " 标准
3. 本单元知识点与政治常识的渗透
(1) 用国家职能、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的宏观调控。
(2)结合国家性质理解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3) 用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知识 ,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跨学科知识渗透
1. 复习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时 , 可联系到历史上讲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2. 复习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可联系到历史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农村状况和粮食生产状况。
3. 复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 可联系到历史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关内容。
4. 复习公有制主体地位 ,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时 , 可联系地理学科中的 " 中国工业 " 和"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 等相关知识。
三、重点•难点•能力点
[ 重点 ]
1. 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2. 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3. 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4.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与市场经济的缺陷
5.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6. 国家的宏观调控
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难点 ]
1. 市场的含义
2.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 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 能力点 ]
1. 对事物根本性质的认识、判断能力
2. 辩证思维能力
3. 综合分析能力
4. 表达能力
四、《考纲》要求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4. 公民的合法和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5.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6. 国家的宏观调控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四
xx届一轮复习政治:新课标必修1
经济生活复习提纲高考重点提示
注◆◆◆◆◆为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重要程度为最高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
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3、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市场交易原则?◆◆◆◆◆
①自愿(违反:强买强卖、搭售);②平等;③公平(违反:缺斤短两等);④诚实守信
4、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规范、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以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内容,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①国家角度: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社会角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③个人角度: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5、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弊端)?◆◆◆
①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宏观调控实施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分别是什么?◆◆◆◆◆
原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①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计划;②法律手段;(立法和司法活动);③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有哪些?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生活。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①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②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领域发展。
③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④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什么?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发展。
①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道路。
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④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它表现为: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有哪些?它的实质是什么?◆◆◆◆◆
利: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电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它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它会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是: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4、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有哪些?发展中确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世贸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成立。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道,对当代世界贸易和金融活动进行着广泛的调节,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
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议,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①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③入世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①资金;②技术;③管理;④人才;走出去:①境外投资办厂;②对外承包工程;③劳务输出;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五
一、教材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节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说,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根本区别,为此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内容上说,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消费、生产、分配,我国的任何经济生活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具有缺陷和不足,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并为我的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体制保障:从现实情况看,xx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为此国家出台了庞大的经济刺激政策,如四万亿投资、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家电下乡等,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举措,多少都会有感受,通过本课的学习,既让他们更深入、准确的理解宏观调控政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培养其观察生活、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的能力与创造精神,提高政治课的信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四、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六、课前准备
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案例分析: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学生讨论:邓小平的上述讲话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教师分析: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可以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 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②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决定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 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它们的关系如何?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五)重难点突破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回顾:(1)什么是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含义分解:①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③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延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共同富裕。
2.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
注意区别: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调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的手段
概念区 别: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五年规划等[法律手段: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活动等
行政手段: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运用举例:我国一些地区遭遇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禽类养殖户损失惨重。国家采取了对疫区封锁,对疫区的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以及国家出资统一对疫区进行消毒等措施进行防治,并规定任何人不得将家禽带出疫区,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请结合材料说明在防治“禽流感”、发展禽类养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分析:对疫区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体现经济手段;对违反规定者追究法律责任,体现法律手段;对疫区进行封锁体现行政手段。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
2、基本特征
(二)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分析
2、宏观调控的含义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4、宏观调控的手段
十、教学反思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本课的导学案分为三部分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和课后练习与提高。课堂上的先学、探究、练习都是在学案基础上实现的。先学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学生主题作用充分显示的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先学不是无指导的先学,教师要明确自学要求。例如对照学案上列出学习目标、如何的看书预习、练习的内容、有何疑问等。预习完之后要有检查、反馈。本课理论性较强更要注意学生有何疑问。新客讲授完毕后,学生来解答,若有困难,再由教师讲解。例如“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独有的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六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注:①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有别于计划经济和传统的商品经济。
②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完全由市场起作用,要将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2. 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通过价格、供求及市场竞争来安排和调整的。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①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注:市场的这一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③由于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禀赋不同,导致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即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包括市场不能调节、不能让市场调节两方面)
市场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而对于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则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
盲目性: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下)→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滞后性: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附:区分市场的盲目性与自发性
项 目 自发性 盲目性
区
别 含义 市场主体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自发追求自身的利益 市场主体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而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表现形式 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来表现 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来表现
导致后果 市场秩序混乱和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波动和资源的浪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解决手段 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联系 (1)都是市场的弱点和 缺陷的表现;(2)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3)都需要以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
3.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附:市场规则
(1)市场规则的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2)市场规则的内容
第一,市场准入规则
如没有生产许可证照,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背市场准入规则。
第二,市场竞争规则
地方保护、非法垄断违背市场竞争规则。
第三,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①自愿:反对强买强卖。
如不合理搭售违反自愿原则。
②平等:交易双方身份地位平等;交易双方机会均等。
如“霸王条款”就违背机会均等原则。
③公平 :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商品质量必须合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
如欺诈性价格、劣质商品就违背公平原则。
④诚实信用:完全按照合同履行;提供合格商品。
a.诚实信用的必要性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b.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方法)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附: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1)是什么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想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应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
(2)为什么
a、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b、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精神,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原则。
c、诚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d、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减少道德失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节约成本;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实原因:由于体制缺陷、利益驱动、道德失范、监管不力、惩罚不严造成了目前现实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
(3)怎么办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合力。
国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快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使失信者得到相应的惩罚。
政府:政府应依法行政,提高全体公务员素质,建设透明、高效、务实、廉洁政府,打造法治政府、信用政府,作社会诚信的表率。
企业:经营者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遵循市场交易原则,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维护企业的信誉、形象。
公民:公民应提高自身素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叫“根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第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注:我们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实现共同富裕是有保证的:一是公有制为基础,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三是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成效。原因在于,一是公有制决定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
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5.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原因):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首要目标不同于主要目标),四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宏观调控的手段(即怎样加强宏观调控?)
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计划如:五年计划、远景规划、发展规划。经济政策有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者区别如下: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通过财政预算实现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实施
手 段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
目 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的调节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联 系 ①都是经济政策; ②都属于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重要方式;③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注意:利息税的调整属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
此外,经济政策还包括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
价格政策:如最低限价、最高限价等,意在平抑物价,保护某些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贸易政策:如汇率、关税等,调节进出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
注: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
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国家宏观调控,应当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七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明确目标 引导过程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自主学习 筑牢基础
【问题导学】要求:利用自习课25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准确扎实记忆基本原理,动脑思考小问题加深理解基本原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_______________起基础性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____ 、 。
(从基本标志、根本目标、宏观调控三个角度把握)
二.加强宏观调控
1、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市场调节具有 、 、 的弊端。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 的不足,
②由我国的 决定的。
③ 及 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 进行的 。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和 是国家在宏观调控种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预习疑问】
【知识网络构建】(请试列出本框的知识结构)
三、合作探究 提升能力
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情景探究1】
表格(一)xx年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列表如下:
所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
制经济
比重
国民生产总值 国有、集体经济 混合经济中国有集体成分
6.9亿万元 69% 7% 24%
表格(二 ) 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中所占的比重(%)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 煤炭
采掘 石油天
然气 水电
煤气 钢铁 民航 铁路 邮电
生产总值 80以上 95 90 80以上 95 100 100
探究: 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两个表格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情景探究2】教材82页
①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②列举近几年我国政府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有什么作用?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情景探究3】
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救市措施。xx年美国政府投资了7000亿美元救市,中国政府为扩大内需投入了4万亿,被视为中国救市之策。根据—xx年两国经济的运行,你认为同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中美两国哪国的政策更有效?为什么?
二、加强宏观调控
背景一:面对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行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国务院决定,自xx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实施十大工程建,到xx年底约需国家财政投资4万亿元。
◆为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出口,保障就业,国家对出口退税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对劳动法进行修改。政府明确规定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企业不得解聘职工
背景二:今年7月份以来,以农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中央接连出招稳定消费价格,打出政策“组合拳”。
◆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稳定消费价格“国16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
探究:1 、我国政府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措施的目的。
2、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措施都体现了我国政府采取怎样的手段进行调控。
四、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修改完善预习中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五、课堂总结、答疑解惑
六、课后探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后搜集你身边变化发展的典型实例,并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分析其变化发展的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八
(一)市场配置资源
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b)
2、市场经济的含义(a):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的经济。
3、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b)
①优点:市场可以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上 、 、 等机制来实现的。
②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包括 和 。
4、市场规则的重要性、形式及要求(b)
(1)只有具备 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 来维护。
(2)市场规则以 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规定。
(3)市场交易必须遵循 等原则,禁止……禁止……。
5、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c)
(1)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反:诚信缺失会直接导致 (后果)。
【知识整合】: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②国家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④企业经营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经营、开展正当竞争
6、市场调节的局限性(c)
(1)市场不是万能能的,且市场调节存在 、 、 等固有的弊端。市场上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体现了市场的 弊端。(2)仅由市场调节的后果:会导致 。
例1、国内摩托车之王—嘉陵集团,现已成为酒业公司。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摩托车市场竞争激烈逼迫。“车王”造酒反映的经济学道理是( )
a、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等价交换原则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c、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d、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例2、(07江苏卷20)目前活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氓软件大概有100多种。只要上网,你的电脑就很有可能被强行安装流氓软件。流氓软件不但会占用系统资源,同时还有可能被用来盗取信息,损害上网者的利益。流氓软件经营者的这一行为( )
①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原则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③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固有弱点④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例3、(07上海卷2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保障。这表明( )
①政府的宏观调控要置于法律规范之下 ②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③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活动受法律制约 ④市场秩序的建立需要法律的维护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ks5u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1)含义:是同 结合在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基本特征(3点):基本标志是 ;根本目标是 ;内在要求是能够实行 。
2、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必要性(b)
(1)主要目标: 、 、 、 。
(2)必要性: a、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由 决定的。 c、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 目标要求的。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d)
(1)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 、 、 。 和 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2)关系:应该以 和 为主,辅之以必要的 ,充分发挥宏观调手段的总体功能。
注意:理解“经济手段”: ①手段:一是通过调整经济政策,二是通过制定实施经济计划。其中最常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②本质:调整经济利益;③目的:引导和调节经济活动(自觉行为)。
【知识整合】: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1)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它们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可归结为一点,即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3)市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固有的弊端,市场的自发性会带来盲目性;市场虽有及时灵敏的特点,但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具有滞后性,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例4、(09安徽卷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xx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
a. 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 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 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 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例5、(09海南卷2)xx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 )
①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②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
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④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6、(08全国ⅰ卷24)中共xx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 )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例7、(08宁夏卷14)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股市泡沫,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当股市增长过快时,政府可采取的调节措施是( )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降低利息税 ③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 ④扩大基金发行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8、(xx年天津卷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 “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作用
经济生活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学案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主旨、地位(d)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本质是 ,基本要求是 ,根本方法是 。
(2)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即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3)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c)
(1)提高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2)加快 ,推动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措施:坚持走中国特色 ,坚持 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 、 协调拉动,主要依靠 协同带动,主要依靠 、 、 。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原因、措施):
①、原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措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 和 ,增强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5)推动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例9、(09浙江卷26).民营经济在建设浙江经济大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众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应该
a. 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b. 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c. 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 d. 增加财政支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例10、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对我国7个大城市居民的统计表明,7成以上的城市居民知道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但只有1/3的人准备改变生活方式,以节约资源。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必须( )
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树立科学发展观 c.大力发展新能源 d.增加能源进口
例11、(08全国ⅰ卷26)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例12、(08海南卷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xx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xx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xx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xx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xx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为什么说xx年度的中央财政预算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经济生活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复习学案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实现的载体(b)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 、 、 、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表现:____ __全球化、_____ ____全球化和_ ______全球化。
(3)实现的载体:经济全球化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 ,推动了 。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c)
(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导的。
(2)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________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促进了 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 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②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加严重。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________,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____________构成了极大威胁。
(3)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措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__________,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________,__________,勇敢地迎接挑战。
例13、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世界。xx年9月29日纽约、伦敦油价单日暴跌超过10美元。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③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④我国必须重视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例14、(08海南卷6)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这一政策调整将( )
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
③提高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15、(08江苏卷19)xx年,我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747.7亿美元,对外投资额187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 )
a.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b.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c.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d.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例16、(07北京卷28)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居民享受开放成果日益广泛。近年来,我国面临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加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扩大政府海外采购,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b.降低进口关税,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c.扩大劳务输出,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d.鼓励居民海外旅游购物,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d)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地促进了 、 和 的提高。
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基本战略(c)
“引进来”主要是指引进 ,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 ,发挥 。
“走出去”是指通过 、 和 等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3、对外开放必须坚持 、 的原则(c)
例17、(08四川卷27)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下列经济活动中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形式的是( )
a.某公司赊购国外的生产设备,并以所生产的产品偿还设备款
b.某公司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再出口
c.某公司与外国的一家公司相互购买对方等价的商品
d.某公司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洽谈生意、进行进出口交易
例18、(07上海卷18)(多项选择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下列情况中属于“走出去”的是( ) ks5u
①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②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③中国三家建筑公司承建约旦王宫工程 ④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例19、(xx年重庆卷39)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企业扩大对非洲的投资,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矿部各以50%股份合资建成的公司。访问非洲期间在考察该公司时指出,中苏石油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也促进苏丹建成了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为苏丹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把本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出了贡献,事实证明,中苏石油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6)根据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答案
选择题: da caaabbac ccbaaa
主观题:
例8.【答案】(2)①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增加财政支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就业等。②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解析】第(2)题应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回答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要回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材料中体现出政府的措施主要有加大宏观调控,增加财政支出,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和就业难等民生中的突出问题。二要回答解决“三难”的重大意义,要从农民的素质、生活水平、劳动者的权利和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全面作答。
例12.【答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材料可以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现阶段存在的民生问题,政府通过民生财政等措施,对民生问题着力加以解决,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解析】材料一从党xx大、xx大提到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材料二从《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说明政府也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主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第1问中可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一点即可。
例19.【答案】 (6)①利用中非资源上的相对优势和经济上的互补性。我国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非洲国家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双方经济具有互补性。
②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我国企业在商品贸易基础上,在资本、技术、服务等方面与非洲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平衡。
③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办厂,发展资源加工工业以及制造业,由此扩大我国技术设备出口,提升非洲国家产品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
④坚持平等互利。我国企业利用非洲资源,既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可为非洲国家增加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提升劳动力素质以及自主发展能力。
【解析】第(6)题,主要考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知识,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企业在中非经济合作中要实现互利共赢就应该利用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对外贸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同时还可以增加对非洲投资,这些都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理解:从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国家宏观调控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运用:能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存在问题,说明我国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及更好的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新材料,提高同学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原理或观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热情的关注我们国家的建设,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信念,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主要采取设疑、阅读、讨论、引导、事例说理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投影)
爱关注社会和探讨问题的小明一日听到社会上有人说我们现在是“羞羞答答的资本主义”。于是回去问奶奶,奶奶叹息着说:唉,可不是,这社会变资本主义喽!旁边爸爸却说:您呀,尽不懂瞎说,这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可是两回事。奶奶却说:文革时,就因为把自家的母鸡卖给了邻居,爷爷就被打成了走资派。现在是市场经济、又引进外资、学习外国,这还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名字罢了。
试就材料所讨论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略)
[教师引导]同学们实际上已经讨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到底该怎样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探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中,一方面强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故奶奶的说法是偏颇的。实践也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有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因而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营管理方法,如股份制,债券集资,资金、技术、劳动力进入市场等,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借鉴和吸收,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是一种学习,而非变成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上三个方面。
第三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投影)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投影)
[教师归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教师引导]材料一(投影)
广东省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在全国居领先地位。1991-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7.8%,高出全国5.85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6%,几年来一直居各省市区的前列。199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7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3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111元、1257元。到xx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问题: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广东这些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从经济角度看,广东省经济迅速发展有经济政策、地靠港澳、积极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加工出口、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等原因,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既充分发展市场经济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调节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具有生机和活力,生产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越大。以及在当代,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我国也只有走市场经济之路,才能同国际市场接轨,公平的参与国际竞争,真正纳入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1、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投影)
2、实现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投影)
[教师过渡]:既然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那么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即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同时,又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具有哪些自己的哪些个性和显著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投影)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不能没有,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必然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
1、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投影)
[教师引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只有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的地位才能得到实现;在社会产品的分配上也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教师设疑]材料二(投影)
广东gdp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比重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1978 100 98.7 51.1 47.5 1.3
1997 100 59.0 38.4 20.6 41.0
1998 100 53.7 34.5 19.2 46.3
1999 100 52.9 34.5 18.4 47.1
100 50.7 34.9 15.8 49.3
结合材料回答: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同学讨论]略
[教师归纳]: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竞争、相互促进和补充的多元化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成为该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是从全国来说的,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产业,由于经济发展和经营特点的不同而会有所差别。当前在实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控制力和竞争力,使自己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
[教师过渡]: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居于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且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所以,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
2、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投影)
[教师设疑]材料三(投影)
xx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而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中西部地区。东、中、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2.6:1.3:1。从城乡差距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3
xx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评析上述材料,请同学为我国现阶段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出谋划策?
[同学讨论]略
[教师归纳]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出现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在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其他分配形式,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动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整体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不过,也因种种合理和不合理原因出现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的现象,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在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一方面,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另一方面,先富要带动后富,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国家也要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依法对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加以适当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保持社会稳定。
[教师引导]材料四(投影)
xx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从格尔木到拉萨,1142公里的铁路线,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960公里,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所经地区大部分属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此外还有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建设青藏铁路的工程难度和环保要求之高,史无前例,其建设工期为六年,总投资达262多亿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奇迹,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讨论:我国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成功的经济意义及其原因?
[同学讨论]:略
[教师归纳]:(1)经济意义:青藏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东中西部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协调发展……
(2)成功原因:①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国有经济在财政、金融、设备、原材料、科技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使青藏铁路建设有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②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首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各部门、各企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其次,国有经济有雄厚的实力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导向和支持作用;
再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xx年中央果断作出决策把建设青藏铁路列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体现了这一点。
3、宏观调控──强有力(投影)
[教师归纳]:由青藏铁路建设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并且能做的更好、更有效。
[课堂小结]
以上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这三个基本特征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的整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前提。同时,只有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才能巩固、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知识小结]
[课后作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请你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社会公平问题可任选一话题,并做一定调查,结合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我们国家该重视什么问题,为什么,怎样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通过本课学习,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集体主义调节作用的必要性。
二、能力方面:
①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的一致性;
②通过本课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辩证关系;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等等。
③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觉悟方面:
通过本课学习,强化学生的一个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利益主体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明确了一个观点: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人认为集体主义价值观会抹杀个人利益,所以过时了,这样的观点对吗?请大家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材料】一道测试题:在一个窄口瓶中有6颗小球,瓶口直径恰好为小球直径,每颗小球由一根线拴着。要求:在规定时间里,让尽可能多的小球“逃生”。演示两种不同的情形,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flash课件)
【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学生回答)如果大家只想着自己先跑出去结果就是大家都出不去;如果大家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结果就是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
(教师小结)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大家应该知道,在现代许多企业当中,非常重视员工的团队精神,其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是组织员工参加拓展训练。这种训练应该说和这个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面其实就包含了一个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问题。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各经济主体都在争相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想方设法的同时,要不要坚持集体主义呢?
【材料】xx年我们在看到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而感到喜悦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现象触动我们内心最脆弱的灵魂。请大家看一段录像:xx年矿难一览(flash课件)
伴随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看到这组血淋淋的数据和图片,相信大家内心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也不由想问,造成这么多惨剧的原因何在?
我们知道,发生矿难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规模小、设备简陋、安全设施不到位、工人操作不规范的小煤窑。可是这些小煤窑为什么会存在?并且在国家三令五申取缔非法小煤窑的情况下依然屡禁不止呢?其重要原因恐怕大家都能想到。
没错,利益驱动。小煤窑主受自身利益驱动,胆大妄为,为了能够获取暴利而忽视生产的安全保障,不顾矿工的安危;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小团体利益、少数干部的政绩等等,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非法小煤窑主的行为。
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必然的。小煤窑主在利益驱动下开办煤窑,有什么不对的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否认利益主体对利润的追求。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分散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法规尚不健全等因素,就必然产生个人利益与地方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即: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缺陷,如果不同的利益主体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就会不择手段,损害到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市场经济无法正常顺利地进行。就像这些频繁发生的矿难: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造成多少人员的伤亡,还有更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可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当然,我们在高一的经济常识中已经知道,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不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是靠外在的强制,相当一部分是事后处理,不正当经济行为的危害已经发生,它们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寻求另外一种可以内在约束市场主体的方式。那就是道德准则。因为社会主义矛盾的性质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所以调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准则之一就是坚持集体主义。在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时,集体主义的作用主要有:
一是促使各种经济法律和法规的贯彻使国家整体利益得以保障,使个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得到实现;
二是要求各市场利益主体必须从国家大局、从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去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以便实现各自的利益,克服地方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道德规范主要依靠人的内在自觉性,而不是法律和行政手段的强制性,主动地运用集体主义价值观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能在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去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这样,实现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统一,从而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矛盾。
【分析讲解】
【结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板书)
【结论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板书)
【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矛盾的解决都需要集体主义,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根本原因是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分析讲解】①性质上:任何市场经济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的。 市场经济的性质取决于与它相结合的社会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就是它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一社会存在决定了与它想适应的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只能是集体主义。
②目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在经济活动中,就要求各个生产者和经营着必须摒弃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可见,坚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结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坚持集体主义。
【小结】以上我们分别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来分析得出三个结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思考】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让人触目惊心的矿难数据,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谈一下你认为怎样才能防止此类悲剧的重演?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第一,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从严执行,即运用法律手段;
第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并及时制止或惩处,即运用行政手段;
第三,需要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市场主体应该坚持集体主义。
【本课总结】从表面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似乎与坚持集体主义没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恰恰决定了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也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应该更加提倡。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坚持“以德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篇十一
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题词:如何生产?---制度背景或舞台
考点整合:
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配置资源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
2.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计划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宏观保证经济下调运行,对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能在收入分配上兼顾公平。
缺点----难以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信息传递容易失真、扭曲;易造成市场主体缺乏活力和动力。
3.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1)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市场调节的过程------93页第二三段)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利用价值规律(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三大机制。(即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①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注:市场的这一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③由于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不同,导致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
注:第②、③两个作用是通过促使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强调了资源在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间的优化配置。
(3)市场调节也有缺点和局限性(即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包括市场不能调节、不能让市场调节两方面)
市场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而对于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如:枪支弹药、危险品、麻醉品等)则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
盲目性: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下)→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滞后性: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因此,仅由市场调节,一方面不能完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过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区分市场的盲目性与自发性
项目 自发性 盲目性
区 别 含义 市场主体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自发追求自身的利益 市场主体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而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表现形式 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来表现 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来表现
导致后果 市场秩序混乱和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波动和资源的浪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解决手段 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联系 (1)都是市场的弱点和缺陷的表现
(2)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都需要以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
4.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
(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以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为前提。市场调节自发性导致的不正当竞争势必破坏市场秩序,而对不当竞争的约束依赖于市场规则。
(2)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市场规则的内容:
第一,市场准入规则:如没有生产许可证照,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背市场准入规则。
第二,市场竞争规则:地方保护、非法垄断违背市场竞争规则。
第三,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①自愿:反对强买强卖。例如不合理搭售违反自愿原则。
②平等:交易双方身份地位平等;交易双方机会均等。例如“霸王条款”就违背机会均等原则。
③公平: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商品质量必须合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例如欺诈性价格、劣质商品就违背公平原则。
④诚实信用:完全按照合同履行;提供合格商品。
(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课本94页)
a、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即:国家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b、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c、企业经营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经营、开展正当竞争
结论: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要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而这一秩序的建立又依赖于市场规则。市场规则包括法制规则和道德规则(包括诚信规则)。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和诚信制度建设,市场主体必须树立法制观念(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和诚信观念。
例1:辨析题:只要制定好市场规则,就能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方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规定。它是良好的市场秩序的有力保证。
(2)但仅有市场规则还不能保证市场经济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保证良好的市场序。。。。。。。
(3)上述观点只看到。。。。还没看到。。。。
例2:形成社会信用制度,既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重大举措。形成社会信用制度有利于 ( d )
①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②培养劳动者的职业道德 ③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④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a.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注:①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使市场经济有别于计划经济和传统的商品经济。
②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完全由市场起作用,要将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思考:有市场就有了市场经济吗?市场就等于市场经济吗?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比如: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共性—见课本96页“专家点评”),因此凡是反映市场经济共同规律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借鉴,比如股份制。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附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上,因此又具有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有根本不同之处,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个要点)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叫“根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注:我国的公有制企业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也要参与市场交换,所以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并且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效益。
第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注:我们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实现共同富裕是有保证的:一是公有制为基础,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三是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成效。原因在于,一是公有制决定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
2.加强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是什么?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必须强调:主体-----国家政府部门,即行政机关的措施和行为,不是其他国家机关)
(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第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要求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首要目标不同于主要目标),四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怎样加强宏观调控?(即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计划如:五年计划、远景规划。
经济政策有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此外,还有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等
第二,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
注: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
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和寻租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必须明确一点:国家宏观调控,应当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3.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或“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
(1)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它们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可归结为一点,即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3)市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固有的弊端,市场的自发性会带来盲目性;市场虽有及时灵敏的特点,但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具有滞后性,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要求国家也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