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免疫接种 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鸡场免疫接种 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计划篇一
一、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设置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户户获得健康教育资料,开展新型医疗宣传与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音响播放、高血压自我管理等。
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助开展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上报和处置工作等。
三、配合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主要包括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等其他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有传染病及时上报。
四、做好妇女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2次产后上门访视。
五、做好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向0-7岁的儿童免费提供省免疫规划规定的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确保新生儿儿童建卡率100% 、开展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0-3岁儿童在首次体格检查时建立系统管理档案,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等。
六、进行慢性病与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和精神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和治疗指导;为65岁以上老人和特困残疾人群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定期随访等。
七、加强社区食品和饮用水等卫生监督监测:主要包括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的卫生协管巡查。
八、做好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主要包括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及时掌握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等信息。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及时更新电子管理。
(二)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和预防基本知识、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三)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四)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五)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六)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 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七)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八)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行动不便的上门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及干预。
(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自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已逐渐被群众接纳,本年度,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相关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努力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我村健康地发展。
鸡场免疫接种 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计划篇二
我州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在各级xxx党委、政府的重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构及卫生人员的艰苦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2%,且大都居住在“山、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类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做好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降低免疫针对疾病发病率,对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红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按国家规定,计划免疫工作经费和接种人员接种补助费由各级政府给予保证,但我州除下拨国家转移支付的接种人员补助费外,应由各级政府承担的接种补助费和工作经费还未得到落实。经费不足制约了我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健康发展。
2、冷链设备缺乏正常更新机制。我州自1986年装备冷链设备以来,仅通过1996年卫七项目和1993年、1995年州县级自购进行过更新,目前冷链设备的使用均在10年以上,各级冷链设备损坏严重,因缺乏关键设备的更新保障机制和经费投入,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此问题在边疆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尤为突出,已成为本州计划免疫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4、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漏洞尚存。随父母进城打工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在经济相对发达、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县市,流动人口主要来自边疆及贫困地区,大多从事矿山、建筑及打短工,他们或居住在矿山,或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缺乏主动送其子女预防接种的意识,加上流动性大,给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带来较大困难。虽然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反复宣传,情况有所改观,但总体上流动儿童超期接种、未种、漏种等情况还是存在。
5、对14岁以下儿童免费接种实施困难。在国家5苗免费及云南省增加的2苗免费接种基础上,州委、州政府20__年下发了《关于对14岁以下儿童实行免费预防接种的通知》将原需付费接种的13种二类疫苗全部纳入14岁以下儿童免费接种范筹。这对我州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无疑是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得到了全州人民的欢迎。但由于实施此项决定所需经费金额巨大,现有的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力及设备不足等原因,使此项工作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群众都知道可以免费接种,但带孩子去进行预防接种时却被告知无疫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6、乡村医生待遇低、无社会保障,队伍难以稳定。我州从事计划免疫的工作人员中,乡村医生占了,是农村基本医疗和包括计划免疫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而政府给乡村医生的补助却很低,加之乡村医生随着年龄增长,其养老问题已成为他们的后顾之忧,一部分人已放弃乡村医生工作外出打工或从事更能赚钱的工作。全州从事计划免疫的工作人员由最高时的36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2800多人。
1、强化对计划免疫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加强对计划免疫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按计划免疫规程的要求严格组织实施,并适时调整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政策,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2、加大对农村儿童计划免疫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一是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增加州、县市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编制,加强对各级计免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计划免疫工作队伍适应工作需求;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冷链设备定期强制更新制度,保证疫苗转运、贮存和使用的安全性;三是逐步增加计划免疫工作经费的投入。
3、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一是全面推行乡村医生公开招聘制,选拔农村优秀青年补充到乡村医生队伍中来;二是通过提高各级财政支付乡村医生的月补助标准,增加对乡村医生预防接种针次的补助标准,增强乡村医生工作岗位的吸引力,稳定现有的乡村医生队伍,吸引中专毕业生进入乡村医生队伍;三是逐步考虑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问题,对多年从事防保工作、年龄偏大、文化较低的乡村医生,可采取政府给予一次性补偿或解决其养老保险等方式让其离岗,及时补充新人,逐步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4、关注和重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公安、卫生、劳动、社区管理、企业等部门和单位加强协作,共同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工作措施,解决随父母打工在矿山、城镇居住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鸡场免疫接种 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计划篇三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充实了我镇的计划免疫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认真学习上级各部门指示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认真细致地做好了计划免疫的各项工作。
二、巩固了消灭脊灰工作成果,加速了麻疹控制工作
(一)afp麻疹监测工作,继续加强了afp麻疹病例的快速报告,常规报告和主动监测工作,提高了病例报告,调查和随访及时率。对afp麻疹监测工作实行了目标责任制,加强了麻疹易感人群集中地(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监测工作,将主动监测“关口”前移,做好疫情预测和爆发控制工作。
(二)免疫接种工作。继续做好了适龄儿童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特别是4岁脊灰疫苗加强免疫和6岁麻疹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和保持高水平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三)做好了消灭脊灰和控制麻疹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1、免疫接种工作。加强了乙肝疫苗的管理和免疫接种工作,认真落实了“谁接生,谁接种”责任制,提高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对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开展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做好了成人高危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将甲肝疫苗纳入了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提高了1-15岁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在易感人群中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防止甲肝暴发或流行,同时做好甲肝暴发后的应急免疫工作。
1、新生儿破伤风、白喉、百日咳。加强了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和主动监测工作。在抓好儿童基础免疫的同时,继续开展26岁儿童百白破三联疫苗查漏补种和学龄儿童白破二联制剂加强免疫,提高全程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2、抓好适龄儿童风疹疫苗免疫接种,有计划地开展育龄期女的接种工作,做好将风疹作为麻疹疑似病例的监测工作,及早发现疫情,防止暴发和疫情扩散。
3、乙脑和流脑。按照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切实将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提高免疫特别是加强免疫的接种率。
鸡场免疫接种 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计划篇四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收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持续高水平。在安全注射的基础上确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乙肝等五种疫苗的接种率达到95%以上;乙脑、流脑接种率达到90%以上。对加强免疫中的塘湾、麻腮风、百白破、甲肝和白破疫苗的接种,要保证接种率达90%以上。
2、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在我区范围内继续实施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白破、乙脑、流脑,麻腮风、等疫苗。
3、规范计划免疫建证(簿)工作
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应建证(卡),确保儿童的规范建证(卡)率达100%,每次接种时应核对卡、证,并填写完整。
4、完成我区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
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是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认真完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年内的预防接种门诊通过规范化建设验收。
5、保证计划免疫冷链正常远转
认真检查冷链设备的远转情况,每天上、下午都要进行运转情况检查,记录冷冻,冷藏室的温度,损坏的要及时修理,报废的应立即更新,确保冷链正常运转,以保证疫苗效价,使每名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的免疫接种。
6、强化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开展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防止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流行性的有效手段。我院计划免疫配合学校的查验工作,对学校的入学,入托的儿童查验预防接种工作的技术指导,安排好未接儿童的补正、补种工作。
7、启动儿童预防接种建设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到--年底80%以上的完成儿童复方接种建设,实行接种信息的个案管理。儿童出生1个月内、在我科室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录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并上传至国家管理平台,实行全国统一。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建设。
8、开展免疫规划宣传工作
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以及实施免疫规划对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展经常性宣传与“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9、完善相关资料的整理
要及时完成计划免疫相关资料的整理上报,每次接种后要及时上报儿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率报表,全年不得少于12次。接种完成后5日被上报接种数据。afp、麻疹,无迟报、漏报。计划免疫工作资料保存好,有利于年中、年末的查验。
鸡场免疫接种 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计划篇五
为切实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继续推进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根据《荆门市计划免疫工作计划》,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1、“四苗”免疫接种率以镇为单位达90%以上。
12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城镇达90%,农村达80%;
新生儿首次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城镇达80%,农村达50%。
2、冷链运转按时完成率100%。
3、启用新的计划免疫监测报表,报表及时,数据准确。
4、推行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免疫金卡工程。
5、加强afp监测,接到afp报告后及时开展各项工作。
6、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率100%。
7、百日咳发病率0.5/10万,消除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1、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区各接种点继续实行按日接种、随时接种的方法,其它各个接种点每年至少提供6次以上免疫服务,接种期间采取定点、入户、流动等多种服务形式,结合查漏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采取有效措施发现和免疫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等特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卡证登记、资料管理、器材正确使用与管理,接种率监测与报告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加强冷链建设,及时更新和补充必需的冷链设备,加强设备的操作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疫苗质量,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继续实施强化免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统一时间内继续开展脊髓灰质炎、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3、加强计划免疫知识的信息传播与社会动员。利用各种宣传日或其它有利时机加强与新闻单位的协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教育;各接种点要利用日常接种的机会,加强与儿童家长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各种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提高其主动寻求接种服务的意识。
4、继续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工作。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措施。各医疗单位要加强afp监测,加强督导,定期开展afp病例漏报调查工作。继续实施加速控制麻疹规划,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提高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质量。
5、加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管理工作。各接种门诊(点)要有专人负责计划免疫用乙肝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并及时报告各类报表。
6、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督导。区卫生局和区卫生防保站将加强对儿童接种工作的日常督导和专项工作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督导和指导下级单位及人员及时改进工作。
7、严格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管理。依法规范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供应渠道,严厉打击非法经营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违法行为。计划免疫用乙肝疫苗要严格使用范围,不得拒绝为应种对象提供免费疫苗接种服务,不得超标准收费,不得用于其他人群获取不正当利益。
8、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制定流动人口的管理措施,开展流动人口的调查。
鸡场免疫接种 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计划篇六
1、积极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抓好春、秋季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资料管理。
2、做好乡级冷链运转条件下的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全年12次冷链运转。“九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两脑” 接种率提高到95%以上。
3、 做好流动人口等常规免疫难以覆盖人群中儿童的 免疫接种工作,进一步巩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
4、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对于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开展麻疹疫苗的补充免疫接种工作。
5、进一步提高乙脑和流脑疫苗及时接种率,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1、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状态和麻疹消除工作,加强afp病例监测,确保无麻疹暴发 。无白候,破伤风病例,其余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发病低于往年水平。
2、新生儿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监测: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的要求,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和主动监测工作,防止病例漏报;做好白喉和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适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1、建立计划免疫儿童个案信息网
(1)20xx年实现儿童接种资料个案管理信息化,出生儿童接种卡发卡率达到100%。
(2)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
2、继续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20xx年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要求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100%以上。
3、进一步加强接种门诊管理工作。规范接种程序,搞好接种环境卫生,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
4、疫苗及冷链管理 继续贯彻执行条例和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苗管理和冷链系统管理。加强疫苗的计划、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专帐管理;继续做好疫苗微机化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及时制订和上报第一类疫苗的年度使用计划,确保第一类疫苗有计划的分发和使用,避免疫苗浪费。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存管理等冷链运转机制,要按要求做好配发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保证专物专用。
5、预防接种管理 正确处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关系,必须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决不允许因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冲击和干扰免疫规划项目的正常实施;二类疫苗必须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自行选择使用,不得强制使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常规免疫的日常管理,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切实将加强免疫接种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提高加强免疫的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提高常规接种率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统一使用《陕西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加强接种卡、证的管理,提高卡、证相符率。
6、预防接种安全及异常反应监测 要加强预防接种前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预防接种积极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加强注射器使用后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按照工作规范相关要求,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报告和处理。
7、宣传和培训 充分利用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的时机,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广泛宣传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免疫防病知识,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做好“4、25”宣传日和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日的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冷链运转前例会制度,有计划地开展针对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及业务技术培训。
8、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是免疫预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要求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流动人口的调查,切实了解辖区流动人口的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当地流动人口的实际,想方设法,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开诊频次、时间、方式等多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更方便、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