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转诊总结 转诊证明书格式实用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医院转诊总结 转诊证明书格式实用篇一
转诊是医疗预防机构根据病情需要,将本单位诊疗的病人转到另一个医疗预防机构诊疗或处理的一种制度。那么你知道转诊证明书格式范文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转诊证明书格式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双向转诊证明 (存根) 编号
转诊医生签名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各定点医院,各参保单位、参保人:
一、所有转院转诊原则上转往上一级的定点(指定)医院,并按规定在首诊医院办理转院转诊审批手续,每次转院转诊申请自批准之日起二天内有效。转出医院主诊医生应如实书写病历、开具诊断证明书,并如实填写日期。
二、所有转院转诊必须转往区内定点医院或花都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中心(简称区医保中心)指定的广州市15间指定医院。每次住院都必须办理转院手续,否则不能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三、需门诊特定项目治疗的,应按规定先由参保人或其亲属携带相关的资料办理门诊特定项目申请,经区医保中心审批同意后,参保人在选定的医院内就医的,才可享受相应的待遇。门诊特定项目审批与转诊在本医保年度内有效,新医保年度需重新办理审批。
四、因病情需要,在区内医院门诊就医时直接转广州住院的,转出医院须填写《花都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申请表》,并经副主任以上医师或科主任签字同意,医务科审核盖章,主管院长签字同意。本表一式二份,区内转出医院保存一份,月结时由转出医院送医保中心,另一份由参保人或其亲属携带本表到转入医院盖章,零报时与其它资料一并交医保中心。同时,转出医院要做好书面登记备案工作,并报知区医保中心。参保病人或亲属要在转院后的2个工作日内持《申请表》到区医保中心监督检查科备案。
五、因病情需要,区内转院的或区内住院转往广州指定医院住院的,转出医院须填写《花都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申请表》,需经副主任以上医师或科主任签字同意,医务科审核盖章,主管院长签字同意,并在医保信息系统录入备案。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由转出医院随月结报表送区医保中心(此份不需转入医院盖章),另一份由参保人或其亲属携带到转入医院盖章,零报时与其它资料交医保中心。
六、参保人凡未经区内就医的定点医院同意而自行转院或直接到我区指定的广州市15间指定医院住院治疗的,参保人或其亲属应在参保病人入院后2个工作日内携带参保人身份证、医保卡到区医保中心监督检查科办理《自行前往广州指定医院住院登记表》。出院前及时出示该表给所住医院的主诊医生核对身份,并填写住院日期、诊断及签名,由该院住院部盖章。报销医疗费用时,需携带该表及相关报销资料,但统筹基金各段支付比例仍按规定减少35%。非急危重抢救的病人,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自行前往广州指定定点医院住院登记表》的不能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七、本区、广州市两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没有条件进行检查、治疗、抢救的患者,需转往广州市15间指定医院以外的医院就诊住院的,由区医保中心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指定两家三级医院的专家会诊同意后,由会诊医院出具转诊证明并到区医保中心办理转院审批手续,获准后,方能转院。两家会诊医院须填写《花都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申请表》,经副主任以上医师或科主任签字同意,医务科审核盖章,主管院长签字同意。该《转院诊治申请表》一式二份,二份都由会诊医院填写,并由参保人或亲属到区医保中心办理转院审批手续,获准后,方能转院。参保人入院时,由参保人携带二份本表到转入医院盖章确认,零报时与其它资料交医保中心。
八、所有转院转诊参保病人和自行转院、直接到我区指定的广州市15间指定医院住院治疗的参保病人应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向区医保中心提出办理医疗费报销申请。不按规定时间内备案的、逾期办理报销申请的或报销时无法按规定提供相应表格材料的,不能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九、可转往广州的指定医院(不含分院)名单:
综合性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专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精神病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病医院)、广州市肿瘤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
十、参保人员自行到本区、区医保中心指定的区外定点医院以外的医院诊疗住院的,医疗费用全部由本人自负,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十一、原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按本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本通知自二〇〇七年七月一日起执行。
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我单位参保人员 (社会保障号 ),于 年 月 日在 院 科诊治,因病情需要转往 进一步诊治,请予以审核并办理有关手续为感。
注:此证明如无单位公函无效。
(参保单位签章) (定点医疗机构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曹县参合人员转诊证明:
(门诊、住院)
患者 (男、女)年龄 岁,住 乡镇 行政村,合作医疗证号,因患 病,需转往 医院诊治。
预计入院时间: 转诊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1、本证明只限一次转诊使用,20xx年参合有效。每办理一次住院或检查需转诊一次。
2、报销住院费用时需凭此转诊证明及《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本)、所住医院的住院发票、医疗药品费用清单、住院病历复印件、诊断证明、县外就诊患者回访单(请去乡镇合管办索取),到所在乡镇合管办办理报销手续。
3、报销慢性病门诊费用时需凭此转诊证明及《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本)、门诊发票、门诊病历、门诊清单或处方,到所在乡镇合管办办理报销手续。
4、县转诊办地址: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楼4楼。联系电话:。
最新医院转诊总结 转诊证明书格式实用篇二
院领导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工作,成立了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及处理双向转诊事宜。为确保双向转诊工作顺利运行,制定了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及双向转诊流程图,明确双向转诊规范,并由专人负责双向转诊工作,为患者双向转诊开通了绿色通道。
我院基础设施齐全,能完成常规检查项目。现有主任医师x人,副主任医师x人,执业医师x人。
1、积极开展宣传及培训工作,我院组织全院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制作了相关宣传资料,利用宣传栏及橱窗向就诊人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宣传。
2、积极配合区卫计委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共签订双向转诊协议x份,分别与全区十二镇乡卫生院,及xx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
3、严格执行基层首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要求首诊医师加强临床评估工作,我院有能力救治的,尽量劝服在我院治疗,我院无条件或无救治能力的,积极协调进行转诊工作。自实施双向转诊以来,我院上转病人x人次,接受综合医院转诊x人次。
1、医院基础设施陈旧,病房设置欠合理,床位数量有限,基本上处于满负荷运转转态,且执业医师和护士匮乏,不能满足就医需求。
2、健康意识增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及医保改革,患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明显增高,部分患者更愿意选择条件好的大医院就诊。
xx医院
20xx年x月x日
最新医院转诊总结 转诊证明书格式实用篇三
1、二、三级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需要可以办理转诊转院手续。
2、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诊必须转往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得转往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1)因病情需要转往参保人员未选定的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2)参保人员在我院住院期间病情需要转往其他定点医疗机构连续住院时(不另收起付线)。
4、转诊时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师填写全市统一的《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单》,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盖章核准后方可办理转诊手续。
5、《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单》由转诊医生逐项填写齐全,一式两联。
6、海淀区公务员医疗补助人员因病情需要转诊转院,除需在转诊医院盖章后,同时应到海淀区医疗保险办公室盖章核准后方可到接诊医院就诊。(在海淀区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的医疗费用采取记帐方式,不能发生现金)
7、对于外院转来的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保险管理的各项规定,使用“北京市医疗保险专用处方”、“住院费用结算单”。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1、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因我院条件限制,需转往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时,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填写全市统一的《北京市公费医疗转诊单》,医疗保险办公室盖章核准后方可就诊。
2、《北京市公费医疗转诊单》一式三联。其中a联、b联由转诊医生逐项填写清楚,c联由接诊医院填写。
3、对于外院转来的公费医疗人员严格按照公费医疗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使用“北京市公费医疗专用处方”、“住院费用结算单”,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4、急诊转诊:对符合急诊范围并有治疗需要的患者,我院给予办理急诊转诊证明,应注明转诊目地、转诊期限及转往医院名称、经治医生签字,盖公费医疗转章后生效。
最新医院转诊总结 转诊证明书格式实用篇四
双向转诊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医疗卫
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患者“无缝式”连续化管理,实现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工作目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一、双向转诊原则
(二)分级诊治的原则:小病、常见病在社区,危急重症在上级
医院;
(四)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选择地将病人转
诊至专科、专病特色明显的医疗机构,提高患者诊治的有效性;
(五)资源共享原则:做到检查结果通用,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
查,降低病人的费用;
(六)无缝式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
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照护。
二、上、下转诊条件
(一)上转条件:
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6、传染病病例;
7、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8、涉及法律和纠纷的病例;
9、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下转条件: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例;
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4、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
5、老年护理病例;
6、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恢复期病例;
7、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三、双向转诊程序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转诊原则将病人转至签约医院或专科医疗机构;
2、转诊病人持“双向转诊单”到对应的医疗机构就诊;
3、转诊病人病情稳定后,上级医疗机构及时将病人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四、双向转诊要求
(一)签约医院:
2、签约医院制定具体双向转诊实施方案,明确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
8、签约医院要将本单位简况、特色、知名专家特长、大型设备拥有情况及优惠政策辑印成册,发至社区医生手中,方便社区医生转诊。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5、遇有传染病、职业病、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应及时上转至相应的专科医疗机构或有相应专业的综合医院。
五、保障措施
10、“协议”有效期为一年,协议到期后,如对上转医疗机构服务不满意,可以重新选择其它医疗机构作为双向转诊单位。如合作满意,双方应在协议到期前20日续签下一双向转诊协议。
最新医院转诊总结 转诊证明书格式实用篇五
一.双向转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双向转诊在我国是一种新医疗服务模式,虽然全国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展开了一些探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和机制,但从几年的实践来看,效果不堪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
1.1 “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将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可以转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困难。
2.1存在的几个瓶颈问题(1)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现行政策瓶颈: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将部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一些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规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仍未纳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2.)完善的标准和程序瓶颈:由于基层医疗水平也不一,尚未制度一套完善的转诊标准和程序,造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障碍。(3)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瓶颈: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是实现双向转诊的基本条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功能定位,分级分工,职能互补的一个基本前提。由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资源,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0%的资源,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小,还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城市综合医院的两级医疗格局,也未形成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机制。
2.2转诊医疗机构方面的问题(1)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是阻碍双向转诊的首要原因: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运行体制不合理,存在趋利倾向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实施双向转诊是转诊机构经济利益的分配活动。现实中这些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化游戏规则进行运作的,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等,都直接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因此,无论是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很难避免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统计资料表明,危急重症病人社区上转率为100%,而术后或恢复期下转社区的病人只占5%。(2)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交流平台影响双向转诊的进行:由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没有信息交流平台,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不能共享,社区居民的疾病不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社区医师难以追踪到上转病人的就诊情况,未能及时将获得的医疗信息如病人诊断,治疗的简要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从而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服务。(3)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技术力量薄弱影响双向转诊的进行:双向转诊执行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转诊制度的运作和落实。目前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整体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是由基层卫生人员转岗而来,缺乏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能适应“六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工作需要。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与其功能不相匹配,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
3.1优化资料配置,加强规范管理要做好卫生规划工作,调整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功能定位,组成适宜的卫生服务系统。要及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完整统一的双向转诊体系,具体规定向上转诊和向下转诊的基本标准,程序,并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转诊中各项规章制度。3.2“双向转诊”与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双向转运转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保险部门的共同参与。政府应适当拉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就诊时可实行不同的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病。3.3合理调整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经济利益 有关调查表明,阻碍双向转诊正常运作的首要原因是医院的经济利益驱动,因而理顺医院之间在双向转诊中的经济关系非常关键。首先,要树立合理的转诊观念,加强有关政策的培训,使个医疗机构充分认识到双向转诊的重要性,科学性,消除医疗机构对病人的独占心理,促使病人在医疗机构间的合理分配和流动。其次,建立医疗机构合理的补偿机制和相应的奖惩制度。要明确划分各级医院的职能,使其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医疗活动;要建立转诊医疗机构之间能够接受的转诊利益规范,签订转诊合同,转诊协议等,利用转诊制度调整转出和转进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3.4加强医疗市场管制,促进合理的医疗竞争和社会公平医疗 卫生服务市场的存在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政府目前既要管服务又要办服务,因此无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与资源。3.5加强与病人的信息沟通,实现全过程服务认为必须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方式,改善人们对双向转诊的认知。同时要在转诊的整个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以便更好地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3.6实施社区首诊制,发挥医疗“守门人”在双向转诊中的桥梁作用社区首诊制是指规定居民在患病需要就诊时,须首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全科医师诊疗的一种规定。社区首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病人进行了合理分流,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在社区进行,而对于疑难重急症的治疗可以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还可对双向转诊之后的病人在社区进行康复和恢复性的双向转诊的关键环节,在双向转诊制度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之一。
3.7建立“1+x”技术支撑帮扶关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培育社区居民的信任度“1+x”技术支撑帮扶是指个社区责任医师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分别与综合医院x位不同专用的专家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综合医院结对专家要确保结对社区责任医师在工作遇到困难,需要咨询和帮助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如因手术等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接电话或回复信息的必须在当天进行回复联系。建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组,与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责任医师建立“1+x”技术支撑帮扶关系,为社区责任医师提供医疗咨询和会诊指导。并安排社区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业务培训和进修,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实现“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3.8建设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设,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进行共享,社区居民的疾病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社区医师可以追踪到上转病人的就诊情况,及时将获得的医疗信息如病人诊断,治疗的简要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从而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服务。3.9建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专家远程病房移动查房系统 为提高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病人能得到高质量,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特别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利用此系统解决即时就诊的难题,以此确保双向转诊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总之,双向转诊就是让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治疗,大病及时转向社区。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和手术后康复治疗则转回社区。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才,技术和社区医院的服务,网点优势,促使基本医疗逐步放到社区,危重疑难病症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真正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