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品质工作汇报优秀(优秀10篇)
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一
为全面提高我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xx县食药监局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制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二是宣传、培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政策法规,并在本行政区域内对所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仓储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销售的农产品,全部实行市场准入。
三是负责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施,督促开办者落实“一票通”,制定、实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验、制度,适时公布监督抽检结果,并向农业部门通报不合格食用农产品的检验结果及产地信息。
四是以徐庶农贸市场为试点单位创建省级示范农贸市场。根据《湖北省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具体要求,以“六查六看”为内容开展监督检查,进行宣传,引导、督促,增强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履行自律责任意识。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二
改造开放以来,我市渔业由“副业”迅速发展壮大,不仅成功解决了“吃鱼难”问题,丰富了城乡居民“菜篮子”,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而且为保障水产品供给、稳定市场物价和食品安全,增加渔民收入,繁荣水产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市现有水域养殖面积97万亩,其中精养水面仙桃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97万亩,其中精养鱼池65万亩、稻田养殖25万亩、湖泊沟渠7万亩。201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2万吨,渔业产值38亿元,其中名特水产品产值达28亿元。,遍布全市670个村、场,有35234户从事渔业生产,137584人经济来源于水产,2010年全市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渔业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1640元。因此,市水产局始终把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来抓,全系统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现将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和178个水产品无公害认证;已创建市排湖渔场、市五湖渔场、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西流河镇白衣庵村、张沟镇先锋村等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家,创建张沟镇永和渔业专业合作社等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1家,辐射带动养殖水面42万亩;创建西流河镇白衣庵村、张沟镇先锋村两个黄鳝出口备案基地和胡场镇麻港片鮰鱼苗种出口备案基地,年出口黄鳝1000多万美元;2010年,白衣庵村代表全省接受国家农业部、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联合组织的备案基地验收;无公害水产品每年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每月对全市主要水系、沟渠进行水质抽样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位于市排湖渔场的水质在线监测站也即将完工投入使用;西流河镇白衣庵村和沙湖镇隔垱湖渔场在2010年已开展水产品养殖全程质量监控试点工作。工作的完成,主要是做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创新,从规范养殖投入品管理到全面推荐检验、打击联动,提出了既有指导性、也有约束性的工作目标。实施以池塘标准化改造为重点的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广泛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加大必要的经费投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突出源头整治,加强水产苗种管理。工作专班每年4-5月份对全市水产鱼苗繁育基地进行专项整治。今年刚结束的专项整治行动中,检查我市全部苗种繁育基地35家,责令3家基地补办水产生产许可证,立案查处无证经营4家。检查中,未发现使用禁用药物情况;生产记录、用药记录登记及时、详细;部分基地销售记录有待完善。6月初,将依据农业部《水产苗种违禁药物抽检技术规范》,对35家苗种生产基地开展水产苗种药残专项抽查。
三是严格执法检查,加强科技服务。工作中,我们两手抓。一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执法模式,改善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水产养殖与质量安全直翻检查的力度,特别是对例行检测和抽样检测中发现的违规单位认真督促整改、整顿和查处工作。与此同时,又组织科研推广人员进村入户,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防病和用药知识。每年举办各类培训会议不下于20次,培训渔民20000人次,发放各类科普和技术资料近30000份。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20000多户养殖户,发放各种渔业用品近50万元。
四是全面摸排隐患,增强应急能力。为做到心中有数、谋划在先,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主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分析方案,针对渔药、苗种、饲料等投入品,养殖水域环境、生物毒素危害以及黄鳝、草鱼、泥鳅等多种生产和出口贸易量大、产业化程度高、影响范围广、消费较为敏感的产品,逐个环节开展隐患风险分析评估,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和监管措施。为确保节假日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我们及早下发通知,落实责任和保障措施,从市场运行监测、质量隐患排查、强化防控措施到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都做到早部署、早检查、早整改,力争吧问题解决在基础、消灭在萌芽状态。
贸易和市场流通中的问题,及时通报信息,加强协作,移交相关案件,共同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全方位的监管。
二、把握当前形势,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几年来,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出台,全国最高级别的统一指挥部门——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亲自担任主任,还有回良玉和王岐山两位副总理任副主任,应该说,全国食品安全指挥部门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相关部门狠抓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支持度、期望度之高前所未有,相关产业所承受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因此,水产局上下在成绩面前没有停下脚步,仍然透过成绩的光环看到前方道路的不平处。
一是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目前,受物质条件限制,每年检测到水产养殖单位的也就不到20家,而全市有养殖单位3万多家。大量的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仍游离监管范围外。由于面大、量广、分散,以及渔民文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偏低,高效、安全、低毒、经济的新型替代渔药和疫苗研发滞后等原因,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还不牢固;加上养殖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以及良种、疫病、检测体系的投入不足,因此要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难度很大。
二是安全隐患较多。从农业部通报情况来看,虽然我市水产品抽查结果均合格,但其他地方仍有药残超标事件发生,说明苗种繁育、成鱼养殖、流通运输等环节以及饲料、渔药、养殖水域环境等都还存在着大量风险因素,极有可能导致质量安全问题。
三是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差距,有不同的思想状况。一些同志既有由于合格率逐年上升而产生麻痹松懈的思想;也有由于监管经费不足、手段有限,协调不同部门难度大、责任重大等原因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还有个别主动性不够,应对质量安全问题行动迟缓。除了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也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构成很大压力。仙桃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但外地媒体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质疑声仍时有发生,如网络上仍流传“避孕药喂养”。这类事件都是对水产养殖环节了解不够造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宣传工作不仅针对养殖户,还要对消费者进行普及。
好辐射带动作用,保障水产品产出安全;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增强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范围,提高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严防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大范围蔓延和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扎实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是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将逐年扩大对苗种生产基地进行专项整治工作的监测范围,加大对渔药市场和鱼用饲料等投入品的抽检频率及检查力度,强化对鱼用生物制剂的管理。
三是进一步加强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产地抽检是加强产地监管、依法查处违法生产单位的重要手段。我局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抽检方案,每季度例行抽检一次4,每年随机抽检2次,年抽检品种不少于20个,被检单位不少于10家。四是主动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一方面建设水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完整建立每条鱼从繁育基地到苗种培育再到成鱼养殖整个环节的养殖数据库,并能提供查询。另一方面建设产地准出制度。只有合格、安全的水产品方能上市销售和流通。
放、生产记录、养殖用药、水域环境等重点环节,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执法手段、增强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渔业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以渔政部门为主,技术推广、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和服务中心等机构协作配合的水产养殖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机制。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三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就自身和所管辖县市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自上而下就元月至九月份工作任务进行自查,现将自查结果从工作完成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三方面进行如下汇报。
一、工作实施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几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连续几年在省对我市蔬菜、茶叶、水果、大米质量等农产品例行监测中,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居全省前列,确保了全市农产品消费安全。
黄冈市有十一个县市区,由于我市农产品监管检测体系启动较晚,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也刚刚起步,一些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没有落实到位,技术人才等软件急缺,新的检测中心综合实验室正在装修,尚未投入使用,各个县市区配套设施建设更是良莠不齐。蕲春、浠水农产品检测中心虽已建成运转,但是运行的经费不足,日常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团风、罗田、麻城、红安农产品检测中心正在紧张筹建中;武穴、黄梅、英山和龙感湖项目还在争取当中。在全市十一个县市区中,被立项的检测中心只有五家,即蕲春、红安、麻城、团风、罗田,其它县市(区)以及市直中心是自筹资金建成或改造。
农产品检测中心机构设立情况也是进度不一,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在启用之初被市人事部门批复为事业单位,在全市十一个县市区中,除浠水、罗田两县尚未批复外,其他县市区的农产品检测中心均被批复为事业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品安全方面的财政支撑缺乏。二是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缺失。他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置消费者生命健康于不顾,违反食品安全法,随意使用添加剂,更有甚者制造和销售劣质变质食品。三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稀里糊涂,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之所以会出现以上各种现象,都是食品安全法普及不到位,(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制不健全。目前,全市十一个县市区有9家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5家已立项,还有6家待立项。畜牧方面按照《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市本级体制改革还未启动,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安全监管工作出现缺位。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能力不足。农产品安全检测手段落后、仪器设备匮缺。目前全市农产品检测全部实行快速定性检测,超标的成份和幅度难以准确分析,不仅给指导生产和追踪溯源造成了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作为案件处理的法定证据,不能及时有效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同时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设备由于经费等原因未能配备,导致检测无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四)食品安全检测监管的经费缺乏。
(五)食品生产经营渠道多,缺乏统一的标准,食品安全检测监管的难度较大。农业投入品科学合理的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的重要保障,但农业投入品所涵盖的的范围很广,品种不计其数,农业部门的监管、检测手段极为有限,监管难度大。二部分地方片面追求生产效益,注重生产目标任务,滥用农业投入品,忽视质量安全;部分经营者和食品加工者法律意识淡薄,违规使用保鲜剂、着色剂、调节剂等现象依然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少。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增强农产品监管检测团队建设,提升团队素质,健全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增强团队建设。为增强农产品监管检测团队建设,我中心经人事局批准,引进一名硕士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充实农产品监管检测队伍。下一年仍将继续引进高级特殊人才,来提升团队素质。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目前除浠水和蕲春外,其他9个县市区农产品检测机构尚未建立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尽快使其他各县(市、区)设立农产品检测机构,并启动运行。三是落实工作责任制,健全工作长效机制。要严格落实《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黄冈市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关于严厉查处在饲料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行为的通知》、《黄冈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实施方案》、《黄冈市水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实施方案》,对全市11个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任务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人,确定其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工作绩效目标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位,工作做到位。
(二)争取省市两级各种项目的技术和经费支撑。
我中心现正在积极订购农产品定量检测的各种仪器设备,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提升团队的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农业扶贫项目、先进技术仪器引进项目、中外合作交流项目、“948”技术支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要积极申请,对省农业厅的对口支撑项目要积极申请,市政府对农产品安全的财政支出要积极申请。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认真开展市场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严格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准则,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扩大对全市农产品抽检的范围和力度,加大对食品投入品的专项治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瓜果疏茶高毒高残留农药超标案件,要坚决遏制非法使用违禁农药的状况。从市区到县区,从市场到农户,从生产者到经营者,都要进行抽查,使我市食品安全在全省综合排名比过去进位并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二是规范畜禽产地和屠宰检疫。全市畜牧部门完善“以监促检、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的工作格局,健全检疫检测体系,严格规范检疫检测制度,严把生猪屠宰检疫关,坚持“四不准”(对病死猪一律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不准食用)。
(四)强化宣传引导,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以市举办的各种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活动来增强公众农产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氛围,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活动,抢占“1+8”城市圈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先机,唱响“大别山绿色农产品”品牌,开展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树立大别山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地位和放心消费信誉,重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为全省、全国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二是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面,加大农业“三品”开发力度,使源头产品的安全供给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
各位领导,我们将以省人大此次执法检查活动为契机,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省实施办法实施力度,加大投入,加强检测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不懈断努力。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四
我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1.8万亩,2014年预计全市水产品产量2.86万吨,渔业产值6亿元以上。水产品不仅丰富着城乡居民“菜篮子”,而且为保障供给、稳定市场物价和食品安全,增加渔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市水产局始终把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来抓,全系统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现将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近几年来,水产局针对监管、检测和执法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扎实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各项工作有亮点、有突破、有成效,较好的完成了水产质量安全的各项任务,无公害水产品每年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主要是做好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工作。
市水产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以局长周明华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分管局长任副组长主要抓,安全生产检测股、市渔政站、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等单位参与,具体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水产局与市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签订的责任书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突出科技培训,强化安全第一的理念。
每年举办各类培训会议不下于30次,培训渔民3500人次,发放各类科普和技术资料近5000份。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100户,辐射带动2000多户养殖户,每年组织发放各种安全渔需物资近1.5万元,引导养殖户正确用药。做到逢训必讲健康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渔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防病和用药知识。从思想上转变从业人员的健康生态养殖意识,规范用药观念,牢固树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这根“高压线”不能碰的的理念,确保我市水产品质量的绝对安全。
三是积极开展“两认”和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倡导健康养殖。
近年来,安陆市水产局为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省部级示范场的辐射带头作用,促进全市渔业基地建设上规模、精养鱼池改造上水平、行为上规范渔业养殖和养殖投入品上标准的工作目标,积极组织和鼓励全市各养殖企业和各专业合作社申报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活动。目前,全市已创建市三河养殖场、市百花养殖场、碧涛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甲天桃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等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6家,创建王五水产养殖基地等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3家。全市已有9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通过了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有42个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各基地.通过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大大改善了生产设施,完善了相关技术,规范了养殖制度,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了建设水平,从而促进全市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渔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四是强化源头整治,加强投入品和三项纪录的管理。水产局每年根据不同时期的养殖投入品使用情况,为从源头强化水产投入品管理,针对农资市场每年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采取了突击检查,主要检查鱼用饲料厂、生产记录、销售记录以及相关资料,以及经营者的进货渠道(查看生产厂家相关资料),销售台帐,是否生产经营了违禁药品,饲料中是否含有国家禁(限)用药添加剂等投入品。年初要求经营门店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针对查出的问题并要求各单位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整改,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对个别经营户未做销售台帐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当场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同时对于养殖基地组织力量到养殖现场例行检查。到养殖现场查看了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及饲料的来源记录等“三项纪录”,重点检查养殖过程中是否使用禁用渔药情况和携带有害物质残留的、变质和过期的饲料。促进各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五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公众水产品消费安全。
安陆渔政在工商、畜牧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来推动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开展节假日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和平时例行检查相结合,主要对城区各超市、农贸市场所销售的水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查。检查中从未发现使用国家禁止的渔药(氯霉素、孔雀石绿等),虾类氯霉素药物残留抽检全部合格,确实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六是积极配合上级抽检送检,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为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时了解我市产地和市场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障市场水产品质量安全,根据省局要求,每年至少两次赴各乡镇等地的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农贸市场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抽检样品封样后将交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氯霉素、孔雀石绿、呋喃唑酮代谢物、镉、无机砷等药残、重金属指标检测。为进一步加强渔药、饲料等投入品销售、使用、储存的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大渔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的力度,防止违禁渔药、“三无”渔药及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投入品在养殖过程中的使用,不断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我局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有大幅提高,人们的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但与国家、省、市对我们工作要求相比和广大消费者的期盼,还有很多困难和不足。
一是我市目前没有快速检测的检测设施和技术人员,只能配合部、省的水产品抽检活动,不能自行检测水产品和渔药、苗种。这与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是投入品的监管存在职能不清。渔药生产、销售经营的审批权不在水产部门而在畜牧部门不利于有效监管。
一是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健康养殖市现阶段建设现代渔业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健康养殖,是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局一方面将继续推进鱼池标准化改造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重点抓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保障水产品产出安全;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增强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范围,提高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严防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大范围蔓延和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扎实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是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将逐年加大对渔药市场和鱼用饲料等投入品的抽检频率及检查力度,强化对鱼用生物制剂的管理。
产地抽检是加强产地监管、依法查处违法生产单位的重要手段。我局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抽检方案,每季度例行抽检一次,每年随机抽检2次,年抽检品种不少于10个,被检单位不少于3家。
四是主动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一方面建设水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完整建立每条鱼从繁育基地到苗种培育再到成鱼养殖整个环节的养殖数据库,并能提供查询。另一方面建设产地准出制度。只有合格、安全的水产品方能上市销售和流通。
五是深化水产养殖和质量安全执法。
水产养殖和质量安全执法是近几年形势发展多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养殖证发放、生产记录、养殖用药、水域环境等重点环节,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执法手段、增强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渔业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以渔政部门为主,技术推广、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和服务中心等机构协作配合的水产养殖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机制。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五
2001年5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在区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
一、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结合春耕生产,2011年3月22日我局与市农业局执法大队、土肥、种子、植保等科室一行20多人对我区农资市场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组对亚华农资市场、康王乡、三荷乡、西塘镇的所有农资经营户逐一进行了检查。检查种子生产经营户16户,抽查水稻品种8个,其中1户经营的2个水稻品种未建立经营档案,也未开据销售票据,这对维护经营者、消费者权益存在很大缺陷。所有经营门市部委托代销证书、证照、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等齐全,并能亮证照经营,符合规定要求,但是个别门市粘贴有未经审定品种的宣传资料。检查农药批发、零售经营单位21户,初查1370多个农药品种,抽查12个品种,其中,1个品种标签不合格(10公斤),现场进行了处理,3个品种生产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不符,即威海韩孚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的兰博80%,18包,山东汉克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早疫晚疫44包,山东松冈3%阿维菌素68包,100g/包。存在的问题是同一农药有很多商品名称,如有效成份为阿维菌素的农药,名称有害极灭、虫满光、阿维虫清等;在弥渡县寅街镇供销社景泉农资经营部有安徽省安庆农化工公司生产的10%草甘磷铵盐标识不清,农药的生产日期没有标注在药瓶上,药瓶的下面没有绿色环线的除草剂标志。检查中没有发现过期农药、甲胺磷等高剧毒农药。
二、继续推进“三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近几年,我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下简称三品)认证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农业部提出的“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全区农业工作重点,逐步健市、区、基地三级认证管理队伍,扩大认证范围,提高认证等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品牌打造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基本情况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已完成三品认证基地18个,认证品种27个,认证企业10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8家),呈现出认证总量迅速扩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明显增强的特点:
1、认证总量迅速扩大,认证档次不断提高。2008年我县三品认证农产品9个,2009年达到15个(包括杏坪的紫红薯和柴庄西瓜),10年又增加了刘申元公司的粮食认证和汇生源公司的肉猪认证。
2、认证产品结构优化,认证范围不断扩大。我县认证涵盖范围明显扩大,认证产品中地方名特优产品日益增多,由过去单一的蔬菜、杂粮产品逐步扩大到林果业、畜禽业和养殖业。
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明显增强。通过三品认证工作,助推了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涌现出了汇生源公司、盘龙有限责任公司、兴源公司、亿升、欧珂公司、明月公司、农贸等一些龙头企业,打造了汇生源产业园、马台产业园、社川河产业园(杏坪)三个精品产业园区。
4、认证管理队伍不断壮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通过三品认证工作的开展,我县认证机构逐步健全,每家认证企业至少配备1名内检员,通过国家培训持证上岗,保证生产加工规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贯彻执行,使我县认证三品质量稳定可靠,在历次抽检、暗检中100%合格。
二、存在问题。
在正视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重认证、轻管理现象客观存在。通过我们年检发现,个别企业基地管理松散、生产档案记录不完整、标志使用不规范,甚至存在超范围用标现象。重认证轻管理的现象客观存在。
2、认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部分企业没有把认证作为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契机,不注重认证标识的使用和品牌的打造,有认证无产品、有产品无市场,攀比认证、加分认证的现象存在。
3、生产基地规模小、档次低,示范作用不明显。该问题有企业思想认识、综合实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引导、经济背景等社会原因,近两年在一系列惠农项目的助推下有所改观,但较我市其他兄弟县还有一定的差距。
4、矿区污染、交通便利带来新问题。西柞高速贯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给我们三品认证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造成我县农产品三品认证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安全意识不强,市场监管难度大;(2)认证检测能力不强:(3)认证经费没保障。
三、建议和对策。
为促进我市的“三品”认证工作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借鉴其它县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我县三品认证工作方案,发展认证与提高质效并重。
1、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程序,落实责任,明确扶持资金用途,建立跟踪制度,专款专用,奖惩分明。
2、扩大奖励范围。把新认证产品、保持认证有机食品、续展认证绿色食品、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都纳入奖励范围,从而在发展新认证的同时,鼓励现有认证保持连续性,更利于认证企业生产加工水平的提升、产品品牌的打造。
2、严格奖励条件。细化奖励申报条件,把评定重点放在企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能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由“认证就奖”向优中选优、注重质效转变,集中有限资金扶持优势品牌,做大做强我县“三品”认证企业,力争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出现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叫的响、做的强的“三品”认证企业,促进我县“三品”认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4、调整与当前认证政策不相适应内容。自09年开始,我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开始推行产品、产地一体化认证,绿色食品续展认证需进行环境监测,有机食品需逐年进行保持认证,所以把保持认证有机食品、续展认证绿色食品、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纳入每年的奖励范围,既节约了资金,又使奖励办法更易于操作、更科学。
(二)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重心,推动三品认证工作快速发展。
一是三品基地建设与特色品牌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相结合,力争用1-2年时间每个镇都建成1个有规模、上档次、品牌响、特色靓的三品基地。
二是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三品认证成为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组织三品规模开发,抓好大型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产品认证步伐,扩大总量规模。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认证农产品品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带动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四是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调动农户发展三品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三)切实加强监管,保障三品健康发展。为了保障三品健康发展,需要把加强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规范运作,严格管理,确保质量,提高水平。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保证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公正性和规范性。二是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年检、质量抽检等监管措施,加强对获证产品的质量和标志管理,确保认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三是切实加强农产品认证工作体系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实践证明,开展三品认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三品概念深入人心,三品认证数量甚至成为评价一个地方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展以三品认证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于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产者素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需要生产者有较好的素质,我们要加大对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宣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传播标准意识、科技意识、信息意识、产品包装意识、品牌效应意识等先进理念,更新生产者的观念。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知道甄别兽药、农药和饲料的真伪优劣,引导生产者从事无公害生产。
二要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认证步伐,打响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要依靠科技,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新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提高科技的项献率,依靠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四要建立健全检测体系,实行全程监控。要实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监控,必须依靠精、准、快的检测手段来完成。政府部门要在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发挥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现有检测机构作用的同时,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的投入,切实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建立一个高效、经济、面向社会的检测机构,实现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避免无人管或重复检测和重复建设。
五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追溯体系和反映灵敏的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每天上市的农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布在醒目的位置。对药残超标的农产品实行销毁处理,促使商家重视其进货渠道的安全性,通过市场催生安全,通过餐桌反制农田,促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六
自2018年我县被正式命名为第二批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洲头乡结合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农业绿色高效模式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特色种养业扶贫等项目为切入点,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抓源头,强监管,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监管责任。
洲头乡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年初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同时将监管任务目标逐级进行分解,分村包干,责任到人,制定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同时对标乡镇示范站加强了设施和力量建设,目前乡级有监管人员5人,办公室3间,检测室50平方米,农兽残速测设备和交通工具齐全,物质装备和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成效保持。
结合我乡种养殖环节实际,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员职责》、《基地产品准出制度》、《农产品抽样检测制度》等相关制度,对业务人员明确了岗位责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巡查检查制度、隐患排查制度、报告汇报制度、监管例会制度、应急处置制度等有关制度。对每个生产基地统一印制制度标牌,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内检员工作职责》、《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基地产品准出制度》等张贴上墙,指导和督促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管理、质量追溯、信用档案、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制度,用制度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常态化管理。
三、加强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传,营造良好舆情氛围。
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微信、qq、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车、明白纸、标语横幅等信息平台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进村入户活动,结合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等业务项目开展,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使用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及非法添加物,严格遵守用药范围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规定,大力宣传农药兽药禁用名录,加强对使用违禁药物的警示教育,确保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知晓并掌握安全用药知识。每年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每年针对性的出动业务人员36人次,每年出动宣传车10余辆次。二是开展培训。为全面提高我乡农产品生产者、农资经营者质量安全和责任意识,倡导自觉守法、诚信道德理念,每年开展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标准化生产理念及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督促主体责任落实,不断提升行业自律水平,三年累计培训200多人。
四、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狠抓生产源头监管。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监管名录,目前,我辖区内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2018年有10家,2020年有9家,主要涉及蔬菜、葡萄、生猪和羊的种养殖,对辖区内规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实行全覆盖,督促建立生产台帐和投入品使用台账,实行可追溯管理。突出重点季节、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的监测,具体做到“三个结合”:即定点检测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农产品基地检测与农贸市场抽查相结合、风险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配合县农业执法大队加强对禁限用农药经营使用的执法检查,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处不留死角、不留隐患。2018年至2020年,共完成抽检样品1361份,合格率达99.8%。三年共与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28份,填写现场检查记录表280份,提出整改意见15条。辖区内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辖区内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建立辖区内农产品品种品类基本名录,掌握本地区特色、优势、大宗农产品种养规模和上市时间等基本信息。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完善种植业养殖业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主要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主体的信用档案覆盖率达到100%。引导诚信经营,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水平。
六、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2017年我乡葡萄经过三年标准化建设,获得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2018年至今,葡萄全面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葡萄品质不断提高。以葡萄标准化生产为抓手,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模式。围绕农药减量增效,大力示范推广绿色防控和科学安全用药技术。集成推广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药减量控害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围绕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地力提升项目,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及有机肥增量施用。全乡建设万亩以上的小麦绿色高产示范片1个,建立绿色防控示范片1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5%。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全面覆盖葡萄、蔬菜、食用菌等作物,化肥农药实现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监管对象农业投入品包装残膜回收率达到98%以上。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果蔬生产主体品牌意识不强,重生产,轻标准。部分主体生产经营档案填写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过期农药报损处置难。基层监管人员兼职化,没有统一的工作服和监管证件。
八、下一步打算。
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危害因子的风险监测力度。继续加强监督检查,配合县相关部门做好监督执法工作。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农资和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加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宣传培训力度,指导生产主体落实质量控制要求,在自控自检基础上规范开具合格证。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积极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做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加大农产品抽样检测力度,全年抽样检测不少于450份,其中农残检测不少于300份,畜残检测不少于150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总体合格率不低于99%。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报告。
2021年4月30日。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七
今年以来,山东省肥城市林业局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加大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全市果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加强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加大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普及果业标准化知识,引导果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二是加强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管理,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肥料及劣质肥料等专项整治工作,将果业投入品监管与果品质量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农药、肥料和果品加工保鲜剂等重要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推广使用安全高效农药、肥料等果业投入品,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
三是加强果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果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定期发布果品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对果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镇村,加大跟踪督查力度,促进落实整改措施。
四是加强果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强化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结合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推广果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逐步形成产销区一体化的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五是加强果业产业安全防范。加大病虫害防控、苗木管理、苗木检验检疫等环节工作力度,防范果业风险,在抓好结构调整、深加工、营销的同时,积极引导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树立风险意识。加强农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果农利益。
为全面提高我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xx县食药监局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制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二是宣传、培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政策法规,并在本行政区域内对所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仓储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销售的农产品,全部实行市场准入。
三是负责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施,督促开办者落实“一票通”,制定、实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验、制度,适时公布监督抽检结果,并向农业部门通报不合格食用农产品的检验结果及产地信息。
四是以徐庶农贸市场为试点单位创建省级示范农贸市场。根据《湖北省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具体要求,以“六查六看”为内容开展监督检查,进行宣传,引导、督促,增强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履行自律责任意识。
柑桔是冬季水果的大类水果,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贡柑、沙糖桔的采收高峰期即将来临,为确保水果质量安全,保障公众消费安全,xx区水果办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冬季水果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果园农业投入品档案记录制度,加强地档案记录的督促检查。四是大力推行猪—沼—果生态模式,进行生态化生产。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八
杭锦旗位于鄂尔多斯市的西北部,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人口14.2万人,2011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230万头(只)。为保障全旗人民群众肉食品消费安全,今年以来,我们依据《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各项检疫管理制度,实行从饲养到餐桌有效监管和可追溯管理制度,以及检疫监督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度。对进入市场、流通环节的动物、动物产品严把产地检疫关,严把屠宰检疫、检验关。上市动物产品检疫证明、检疫验讫、标识必须齐全,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实施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可追溯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强化行政执法部门的综合执法力度,保证食品安全,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机构、队伍建设。
2008年兽医体制改革,我旗按照国务院《兽医体制改革方案》、新《动物防疫法》和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理顺了机构职能,将兽医检疫监督执法职能整合,全部归并到旗动物卫生监督所。乡苏木镇原动物防疫检疫站更名为动物卫生监督站属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乡镇派驻机构,依照《动物防疫法》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全旗共有六个苏木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派驻机构,有高级职称工作人员4人,中级职称工作人员38人,初级职称工作人员32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检疫监督员61人,中专以上文凭的检疫监督员13人,监督检疫人员平均年龄在29-35岁左右。
二、规范检疫监管工作。
填写检疫报检单,并通知检疫员检疫出证。全旗派驻六个苏木乡镇动物卫生监督站,2006年给配备了一辆面包检疫专用车,每个派驻站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建设了新的办公场所、化验室,这样我旗交易出栏、上市屠宰的动物全部按照产地检疫规程进行检疫。全旗苏木乡镇产地检疫工作开展面达到100%,饲养场所出栏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了100%,散养户出栏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了80%,检疫证明出证率达到了100%。进入屠宰环节的动物入厂前检疫人员必须查看产地检疫证明,核对耳标无误后凭产地(或运输)检疫证明方可入厂,入厂的动物要进行隔离观察,看有无异常,测量体温并填写临床观察记录,临床观察无异常填写准宰证明进入屠宰间屠宰,屠宰后头蹄肉尸编号,并对头蹄肉尸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等4个动物检疫规程进行检疫(必要时送化验室诊断)。今年,增加了瘦肉精检测,有瘦肉精检测证明的做抽检,无瘦肉精检测证明的要进行全部检测。屠宰后对合格的动物产品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识、验讫方可出厂销售,对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要填写无害化处理通知书并监督畜主或厂方进行无害化处理(畜主签字并对处理的不合格肉尸照相),无害化处理档案留存。
三、
加强监督管理。
分了6个乡镇责任区,每个乡镇划分了不等的责任区,有动物卫生分站的按分站划分,每个责任区确定一名监督检疫责任领导和两名监督执法人员,作为该责任区动物检疫工作监督管理的直接负责人。乡镇派驻动物卫生监督站将嘎查村划分了若干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确定一名动物检疫员做为该责任区动物检疫工作的直接负责人,管理和指导辖区内协检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并承担责任区域内养殖场(养殖小区)的产地检疫工作,协检员对检疫员负责,检疫员对检疫结论负责。
四、全旗布病检测工作。
今年共检测牲畜95039头只,扑杀病羊2292只,疫区羊全部进行了检测,非疫区羊按照10%进行抽检,目前疫区的羊禁止流通、禁止交易上市,其余非疫区抽检过的羊凭检疫证明方可流通上市销售。
我们每年除固定开展春季、秋季两次综合性执法行动外,还根据上级部署和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3-4次专项执法检查。今年,共开展查处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执法行动11次,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8辆次,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检查企业(单位)76家次。
1、继续加强对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贩运、销售劣质畜产品以及使用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动我旗食品安全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2、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充实食品安全基层执法力量,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3、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继续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实守信,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肉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涉及千家万户。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净化市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今后的食品安全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尽职尽责,从严治理,依法整治,促进我旗食品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九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城乡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业厅的精心指导下,我市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过不懈努力,农产品生产源头污染情况得到根本好转,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部组织的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检中,蔬菜合格率排名位居全国37个城市中上游水平。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在做好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建设的同时,会同市编办积极开展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现状的调研工作,建立完善各涉农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经市编办2005年第36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下发了《关于成立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通知》,人员编制为10—15人。目前我市15个区县正在积极筹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已设立了5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覆盖全市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二、措施得力,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进展顺利。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成立后,我市加快了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步伐。2005年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全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农业部门先后到市场准入工作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起草市场准入办法,并征求食安委、工商、法制、商贸、卫生、质检等部门意见。2005年12月10日,《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试点阶段,从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在我市2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15个重点超市实施蔬菜类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过渡阶段,从2006年7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蔬菜、水果、猪肉产品的市场准入;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行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的市场准入。目前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各检测点累计共检测蔬菜样品1000份,超标15个样品,对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均作了退市处理。
三、狠抓宣传培训工作。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宣传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把宣传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结合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的规范化管理,加大了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准入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三是积极开展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农残检测、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等培训工作。据统计,从2004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场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及农民共计5万人次。制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5个,先后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点300余个,面积达到3万多亩。
四、加快认定认证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截止目前,全市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8个,面积1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地35个,面积12.9万亩;无公害水果产地9个,面积2.1万亩;无公害畜产品产地4个。认证无公害产品22个,其中蔬菜15个,水果7个。在加快认定认证步伐的基础上,通过改良、改种及转移等措施,加大污染严重的蔬菜基地的治理力度。“污水莲菜”、“毒韭菜”等现象已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新方法生产的韭菜、叶菜类6000亩无公害蔬菜通过了无公害基地认定。
五、积极开展市场检查活动,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春节前夕,市农业局组织6个检查组,从2006年1月10日—20日分三个阶段,对全市10个区县所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重点超市的蔬菜、水果、肉品、禽蛋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宣传及大检查活动。1月10日,在市农产品交易中心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大检查活动的启动仪式。进一步强化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肉”。
做好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随着各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检测设备的陆续到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将会全面提高。
品质工作汇报优秀篇十
首先是加强对奶牛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宣传国家对生鲜乳卫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拟定《不使用“三聚氢胺”等违禁物品承诺书》1200份,由各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人员亲自上门与奶牛养殖户签订《不使用“三聚氢胺”等违禁物品承诺书》,共签订承诺书859份。第二、5个鲜奶收购站在收奶时户户进行常规检测。凡不合格鲜奶一律当场倒掉,本季度共倒鲜奶13.2吨。第三、协同省饲料兽药监测所和市局饲料办对5个生鲜乳收购站、3台生鲜乳运输车按农业部制订的标准进行现场检查和生鲜乳现场抽样,对饲料店和奶牛养殖户的饲料进行现场抽样。共抽鲜奶样10个,饲料样40个,由省饲料兽药监察所自行检测或送农业部检测,检测内容为三聚氰胺和疯牛病毒。
“瘦肉精”的监管。
(一)儒林屠宰场每天抽2头,西岩屠宰场每天抽1头进行宰前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快速尿样检测,8个规模养殖场出栏肥猪526头,按5%的比例抽检了33头,局质监办抽检监测了8个猪场123头猪,本季共抽检428头猪尿液进行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全为阴性。
(二)会同畜牧,水产股对全县43个饲料兽药店进行执法检查,收缴安乃近,柴胡,青梅素等过期药品31盒。
(三)完成了对全县饲料店的备案登记工作。全县43个饲料店经营77个饲料品种,其中有21个店经营外省饲料,共有30个品种。1个自配料店。
(四)抽取8个猪尿液样,2个牛尿液样,2个育肥猪添加剂样送省饲料兽药监察所进行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酸的定性检测,(暂未收到检测结果)。
水产品的监管。
(一)对白云水库用网箱养鱼、西岩鱼苗场鱼塘养鱼进行水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检查,一是检查是否有养殖证,二是检查养殖生产记录情况,看用药记录、生产记录、消毒记录是否真实完整,三是检查用药情况,现场未发现禁用药物。
(二)对白云湖鲜鱼专卖店、白云湖鱼第一店、农贸市场鲜鱼店、栋梁超市等几个单位进行水产品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检查。一是调查水产品来源,二是查看销售品种、三是检查产品质量,四是检查有无药物残留,经检查基本上合格。
城步县质监办。
201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