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工作报告 农业委员会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大全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工作报告篇一
全县春季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进展有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各项造林任务圆满完成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造林绿化24761亩,任务完成率100%,其中两山造林工程13161亩,两林富民工程3600亩,两区增绿工程8000亩;完成园林村建设26个。工程特点主要为:一是以通道、河流为主线,构建“两网”绿色走廊。完成汾屯线南段、南xx县道路绿化提档30公里,沁河主干流河道滩涂绿化 20公里,重点在交口乡正中村、沁河镇丁家湾村、中峪乡龙头村建设沁河滩速生丰产林2019亩;二是以县城辐射乡村,推进城乡“两山”绿化。实施县城东西两山绿化2019亩,人工乔木林4700亩,封山育林70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薪炭林1461亩,矿区绿化4000亩,中央补贴造林2019亩;三是以核桃、红枣干果经济林和连翘、沙棘等乡土特色经济林为重点,依托生态庄园,认真落实“一企绿一山、一企帮一村、一企办一园”的煤炭反哺林业政策措施,加快“两林”富民工程。分区域完成干果经济林和乡土特色经济林建设3600亩。仅沁新公司投资350万元,扶持贤友村经济林1000亩。四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亮点,对交通沿线重点村庄实施全面增绿。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李元镇马森村、贤友村,沁河镇四元村等生态示范村26个;五是以全民义务植树为动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全县建设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基地1900亩;六是以保障苗木供应为起点,积极发展规模化、乡土化苗木产业。以沁河苑生态园、沁新绿泽苑和xx县南石农林牧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为重点建设规模化苗木生产基地3个,全县完成优质苗木基地5000亩。
(二)重点工程(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一是于5月中旬,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核查验收组重点对我县2019年度退耕地生态林进行了阶段核查验收,对我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于6月上旬,省林业厅林权制度改革验收小组一行四人,对我县林改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在对我县三个乡镇,九个行政村进行紧张的外业复勘,资料查阅,系统验收后,验收组对我县的林改工作进行了打分、评级,我县以总分98分,等级为“优”的成绩通过了此次验收;三是于6月中旬,省林业厅设计院对我县林地资源保护工作进行了初步验收,验收组对我县提前保质保量完成村地边界落实、林地保护等级划分及方案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林业局作为县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不仅担负着植树造林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和监测工作以及森林资源管理等多种业务职能。今春以来,我们在狠抓造林绿化的同时,抓紧抓好森林防火、防虫、防盗工作,重拳出击,强化管理。
(一)强化防火举措,确保森林安全
去冬今春,防火形势异常严峻,林业局超前谋划,提前准备,强化宣传教育,深入排查隐患,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日常值班,确保了全县前半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一是高位推动,落实责任。从3月27日至4月 10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2周的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活动,严格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隐患排查周期间,要求县直各包乡包村单位坚持吃住在一线,乡村督查组全天进行督查; “两办”和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对县直各包保单位、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各行政村、各自然村进行明察暗访,对包村驻点应付差事、隐患整改敷衍塞责、防火制度执行不力等行为,进行了及时通报,不留情面。
二是扩大宣传,营造氛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全面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进入防火特险期,全县共印发带有防火虎威威标识的森林防火宣传材料4000份、防火彩旗3000面、防火围裙20190个、防火扑克20190副;在每个重点林区村刷新护林防火宣传标语1000余条;宣传车经常深入山庄窝铺宣传防火要求,签定防火公约;沁源电视台频繁播放森林防火标语,使森林防火知识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大督查,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带队督查,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分乡包片督查,县防火办成员划分森林防火督查责任区,通过三种督查形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在全县形成了人人关心森林防火、人人参与森林防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严查重罚,杜绝火源。清明、五一期间,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式,全县各森林防火检查站、了望台工作人员全员上岗,24小时值班,严查野外违法用火行为的发生;县防火办坚持发送防火短信,及时发布火险等级预报,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高度戒备,狠抓防范,并逐乡逐村落实了干部包村联系督察制度,严防死守;落实了对重点高危人群的防范监控。对全县1500名牛羊工统一发放了统一服装;同时对野外火源管理不力的乡镇启动了事前责任追究机制,有效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对特险期间因上坟烧纸引发火情的、野外用火造成险患的及时处理,先后共行政拘留14人,做到惩处一个,警示一片,稳定一方。
四是抓好队伍,加大投入。县林业局积极申请县财政投入充实森林消防专业队装备建设,并为各乡镇及时更换对讲机,为乡镇、村级半专业队伍发放铁锹等工具,为专职护林员发放巡查服,切实把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群防群治的森防目的。
(二)强化检疫监测,推行生物预防
森林病虫害是无烟的火灾,我们历来重视,局森防站测报中心和三个测报点坚持常年监测记录,发现虫情及时防治。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我们还将森防工作同天保工作结合起来,要求托管户把观察病虫害也列入了托管户的巡山内容,做到“三防”即“防火、防盗、防虫”一旦发现虫情,及时报告,基本上形成了县、乡、村一线;站、点、人一体的群防群治格局,为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奠定了牢固的组织力量基础。同时,在重点预防区出入口、重点工程领域和大型工程建设工地,加强对木制品及各类苗木的调运检疫、复检,确保半年没有发生大的森防疫情。
(三)强化资源管理,加大保护力度
一是重视林地资源保护工作,半年来,全县林地落实村地边界、林地保护等级划分及方案编制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目前林改档案整理全部结束,完成12个乡镇的林权证打印登记工作。同时在省林改办的技术支持下,已完成全县图斑新数据即二类数据修复,宗地数据正在进行修复;三是完成了创建“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的筹备及上报工作,目前已进入验收阶段;四是结合全县私挖滥采和排非治危工作,林业局作为主要职能单位,积极配合经信局、国土局、安监局、环保局等部门对全县9 个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复产前的验收,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五是积极对农民自用材采伐进行了监管、审批,涉及9各乡镇,14个行政村,共904立方米,确保了自用材真正用于农民自用,维护了林区秩序。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工作报告篇二
农业农村工作重在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xx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业,难点在农民。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地处xx省会近郊的xx县以xx大精神为指导,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全部工作的主旋律,不断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20xx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平现金收入xx元,同比增加xx元,增长%,是我县近十年来增幅最快的一年。
农民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农业发展的五种转变。
一是农业内部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粮猪型向多元综合型转变。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和“百里特种水产养殖走廊”已在初具雏形。
二是农业组织形式实现了由零散型向规模型转变。全县形成了面积达xx余万亩的四大农业结构调整板块,建成了优质无公害水稻、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养殖、奶牛养殖和生态休闲等五大基地,并通过“企业加基地带农户”模式打通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
三是农业产业格局实现了由原料产品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4家,千万元以上的家。
四是农业投入模式实现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近三年,全县共引进农业项目xx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亿元,到位资金亿元,同时农民收入已形成了以非农业收入为主体的平稳发展态势。
五是农业增长方式实现了由粗放式经营向生态效益型转变。着力推进生态农业、退田还水、退耕还林三大工程,到目前,共创办了沼气生态能源示范村xx个,退田还水xx亩,退耕还林xx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
投入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保障。积极探索农业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大投入求得大产出。
一是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走经营水利之路,组建了水利建设投资公司,并通过堤防的加固拉直,获得一批滩头空坪的土地回报,仅今年就能以此融资xx万元。启动日元贷款xx万元投资城市防洪工程。投资多亿元,突出抓好堤防、水库、山塘险段的综合治理,抗灾能力全面提高,为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系上了“安全带”。
二是加强农民生活设施建设。我们把全面提升和改造乡村道路作为民心工程、致富工程来抓,近三年投资亿元,新修改造公路xx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村村通油路,全县好路率居xx省之首。同时,全面开展农网改造,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xx县紧邻省会,湘江穿境而过,并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近城优势和水资源优势。我们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通过打造城郊型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趋利避害,做活“水”字文章。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着力打造湘江沿岸以万亩闸蟹、万亩珍珠、万亩鳜鱼养殖为主的xx市“百里优质水产养殖走廊”,在发展“避灾农业”中培育特色产业。
二是扬长避短,做优“城”字文章。围绕城市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花卉苗木、时鲜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业应运而生,农家乐、度假山庄、垂钓基地等休闲农业项目比比皆是,开辟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我们进一步整合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xx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的各种优势,积极探索“企业加基地连市场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增强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做强龙头企业。采取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龙头企业的办法,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旺旺食品、沐林早餐、派派乳品、华越食品、黄金园粉丝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
二是做大基地规模。以光明派派、庆湘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完善产业链,连片发展奶牛养殖和蔬菜种植,全县形成多个千亩以上的配套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做活市场营销。组建农产品专业协会,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驻xx市农产品批发中心和销售窗口,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农产品的尽快销售变现,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鼓励农民“当好农民”,做足增收文章的同时,我们更多的鼓励农民“不当农民”,加快农民非农化,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
一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制定并落实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尤其在吸引外出老板回乡创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形成了“企业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归、技术回馈、爱心回报”的热潮;对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实行“用工自主、管理归口”的用工机制,促进劳动力就业,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是千方百计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今年xx月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上海)劳务输出洽谈会,签订用工岗位万个,创出了劳工输出“职业培训、订单输出、跟踪服务”的新特色,上海飞利浦公司、苏州信越聚合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纷纷来招聘劳工。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设立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并协助用工单位抓好日常管理,定期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走访,及时解决拖欠工资、劳保医疗等方面的权益纠纷,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政策推动释放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激发农民自主增收的积极性。
一是深入宣传政策。今年以来,成立了指导宣讲一号文件工作的领导机构,组织“千名干部下农村”和“千名干部结对扶贫”活动,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二是严格落实政策。农业税在20xx年基础上降低xx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同步降低,对种粮农民进行了直补,对粮种实行补贴。据统计,“一降两补”政策使农民今年每亩得到的实惠就有多元。同时依法抓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医疗卫生改革,让农民从改革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1)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农业基础的关系。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而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大县来讲,农业始终是农村工作不可动摇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防止那种把工农对立起来的观点,防止那种抛开工业谈农业的倾向。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找准一二产业的结合点,工业依托农业,着眼长远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服务工业,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同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多元并举,塑造复合型产业。
(2)正确处理农民增收与增智的关系。
治穷应先治愚,增收必先增智。农民增收必须依靠农民自身素养和经营能力的提高。任何失去以农民内在知识、能力、素质提高为依托的措施,都不能长期奏效,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思想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发展农民技能,为其他增收渠道的畅通创造必要条件,为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直接的动力,才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和长久之计。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要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现有的电信、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构建网络化乡村“农产品信息大市场”,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用科教兴农创新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3)正确处理农业内部挖潜与外部发展的关系。
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农业内部增收,是农业发展的支撑和驱动;依托工业化和城镇化,拓展农业外部空间,是农业发展的延伸和牵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目前,要积极地把外面的资金、技术引进来,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培育劳务市场,注重发展劳务经济。要积极地推动农业招商引资,坚持农业和工业招商引资并重,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农业。
(4)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其矛盾体现在:增加农民收入势必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压缩一部分粮食生产,否则,农业结构调整就没有空间。其统一体现在:农业结构调整只有在粮食安全有了保障,吃饭问题有了着落,粮食的区域和品种结构优化后,才谈得上加快畜牧水产业和经济作物的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要注重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避免一哄而上或雷同化的农业结构调整,要把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发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有计划地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工作报告篇三
一年来,局班子以学习教育为先导,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具体工作要求,以广泛开展“小县大城、我的责任”大讨论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这一主线和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这个中心,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会、机关干部每周学习会、支部书记例会,认真组织学习党的xx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有关论述,以及《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粮食系统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粮食购销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订单粮食”工作。年初我们与财政、农业部门及时沟通,争取粮食生产的各项奖励措施。同时,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今年共与全县165个村、2660户农户签订订单粮食9047吨,订单粮食种植面积达19519亩。
二是认真开展收购工作。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坚持敞开收购农户余粮,坚持优质优价政策,积极开展“四好”优质服务活动。全年共收购粮食7437吨,其中秋粮收购6916吨,创历史最高,被市局评为粮食收购优秀单位。
三是预购定金发放再创新高。今年在大走访过程中发现,种粮大户在粮食生产中缺少资金,我们及时与财政等有关部门沟通,并经政府协调,提高预购定金发放额度。同时开通绿色通道,采取一条龙服务,代为办理各种手续。今年共向25户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发放粮食预购定金200万元,同比增110.5%,现已全部收回。
四是粮源基地进一步拓展。在抓好本地粮食生产的情况下,注重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和开拓与江西、安徽、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的合作,共外购粮食4700多吨,为储备粮按时落实到位奠定了基础。
五是储备粮油轮换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销售粮油10037吨,按计划进行了6次网上拍卖,为政府创利282万元,受到了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继续对晚籼谷进行加工销售,共加工晚籼谷705吨,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六是认真做好军粮供应工作。按照“服务优质、供应及时、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保障有力、操作规范”的要求,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全年共供应部队粮食23吨,没有出现一点质量问题,得到了驻军部队的好评。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二)粮食仓储工作
一是仓储工作基础扎实,科学保粮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严格各项制度,狠抓仓储基础工作。对所有实仓粮食都采用薄膜覆盖,全县储备粮薄膜覆盖率达到94%。积极开展科学保粮,减少药剂用量,降低保粮成本。通过四个季度的“四无粮仓”检查,我县的储备粮油都规范落实到位,储备粮质量完好,管理规范,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要求。“四无”粮仓实绩达100%。
二是县中心粮库建设。县中心粮库建设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在筹备组全体同志的努力下,现已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附属道路、排水工程,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竣工初验。
三是星级粮库活动基础扎实。岩下中心粮库在去年被省局评为“二星”级粮库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二星”粮库称号。
(三)认真开展清仓查库工作
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粮食系统4个分公司、11个库点、74个仓库的粮食库存进行自查。从检查结果看,全县地方储备粮和周转粮帐帐、帐表、帐卡、帐实相符,粮食库存储藏安全,数量准确,质量良好。
(四)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有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协调做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考核问责制的落实。县局认真履行粮食安全责任制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抓好《粮食安全责任书》各项考核任务和指标的分解落实。针对我县大米加工能力薄弱这一环节,今年共投资80万元购买大米加工设备,建设大米加工厂,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实现了在全市粮食安全考核向前移位的目标。
(五)粮食直补网络建设日趋完善
今年共完成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共124853户种粮农户2019年度种粮综合补贴数据的清册打印、数据录入修改等工作,为及时发放种粮补贴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县的粮食直补工作获得省级先进作出了贡献。
一年来,局班子实行分工责任制,个性问题由分管领导研究协商解决,“三重一大”事项或牵扯到全局协调的问题,则由党委集体研究解决。一把手对各班子成员的职责履行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我们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并结合本系统实际,中层干部配备严格按条件要求,按照群众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程序,最后由分管领导汇总情况,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干部任免。对职工实行考核、双向选择、未位戒免措施,在收储公司开展绩效挂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的效率,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树立了部门新形象。
一是以制度来约束人。根据上级廉政要求制订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坚持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通过制度来规范每个成员的言行,有效地加强了班子成员的自身建设。二是以实际行动来教育人。局班子始终把自身建设摆在首位,常抓不懈,使班子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核心,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执行“四条禁令”,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县委“六项要求”。整个集体讲党性、讲原则,遵纪守法,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为民办事,没有把权力当资本为自己谋私利,勤政为民。为政清廉,两袖清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侵入,正确处理好权力与金钱、奢侈浪费与艰苦奋斗的关系,严格按照中纪委、县纪委颁发的《廉政准则》规范自己,做到干净干事,廉洁勤政。
总之,成绩只能成为过去。局班子决心从头开始,以xx大xx县十三届二次党代大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县委、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细化重点工作,落实目标任务,推进我县粮食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工作报告篇四
1、粮食生产形势看好。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2.8万亩,薯类4.5万亩。实施玉米丰产方项目,推广地膜覆盖面积达到6.2万亩。目前,全县农作物长势良好,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6995万公斤。
2、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我县农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主要收入渠道为特色种植、养殖、劳务和服务性收入。上半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44%。
3、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县政府出台了12项惠民政策,对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马铃薯、食用菌、合作示范社、“三品”认证、农村吊炕等农业产业项目予以扶持。截止6月底,县财政直接扶持资金累计达到3100余万元。16个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20个设施农业项目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
4、设施农业建设成效凸显。全县设施蔬菜面积5000亩,其中蔬菜面积4500亩、食用菌白灵菇面积500亩;健康畜牧养殖“双千”工程项目推进较快,10个标准化养殖项目正在实施,建设标准化圈舍5.8万平方米。
5、“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效果突出。今年县政府确定马铃薯为我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全县种植脱毒马铃薯4.5万亩,其中一级种薯5000亩,商品薯4万亩,县财政直接投入300万元资金,用于种薯补贴。全县42个村达到“一村一品”专业村标准。
6、“513”工程效益显著。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生产规模扩大,带动性强,与农户签订定单合同3500余份,签订贸易合同10份,签约金额1.63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47亿元。
7、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开展。一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9起,罚没款7460元;二是积极开展“三品”认证申报工作;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已完成申报评审工作,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化验工作扎实开展。
1、八大特色产业板块规模发展。依托我县农业资源优势,今年规划建设了八大特色农业板块,即:建设了12.8万亩优质玉米高产创建田、4万亩小杂粮种植基地、15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 5000亩蔬菜生产基地、2019亩苗木共卉种植基地、1万亩干水果经济林生产基地、1.2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和500个规模养殖基地。
2、生态庄园经济建设开局良好。庄园经济是我县今年农业产业发展的亮点工程之一,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各乡镇书记、企业老板、涉农部门赴xx县参观学习。制定出台了《xx县发展庄园经济的实施意见》和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规划建设100个生态庄园,今年重点打造20个精品庄园,由煤焦企业主体开发建设。目前,各庄园经济建设已开工上马。
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新建续建了七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沁河缘农林牧园区,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生产的瓜果蔬菜现已上市;昶苑生态农业园区,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 3000平米连栋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及别墅、休闲会所基础建设;南石农林牧生态园区,投资270万元完成7000米主管道铺设,栽植苗木300万株;新宜生态农特产品仓储加工物流生态园区,投资640万元,新建了农产品展厅和加工中心;箭杆益佳养殖园区,完成投资650万元,目前场区主体建设已完工;法中食用菌白灵菇种植园区,投资1000万元建设食用菌加工生产线、展厅、40座大棚;官滩草莓种植园区,投资500万元,新建了86座草莓移动大棚。
4、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新。县政府与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联合组建了沁源工作站,聘请国内外7名专家为沁源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顾问,筹备建设食用菌、马铃薯种薯繁育、草莓种植3个博士工作站。
5、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生机勃发。县政府投资50余万元,开设了农村青年现代农业专修班,学制一年,毕业后返村带头创业,并作为农村干部后备力量。
纵观前半年我县农业生产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项目发展不平衡,融资渠道不畅,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1、建立目标责任制,强化考核管理。为确保农业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村一品”、园区建设、庄园经济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农业项目实施办法和考核意见,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2、实行干部下乡住村包扶机制,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各单位、企业实行包村、包项目制度,创优农业发展环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3、组建农业产业协会,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特点,组建了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蔬菜、野猪养殖五大协会,架设了政府、企业、农户沟通的桥梁,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了一条龙服务,保障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我们共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11期3000余人次,其中农村科技带头人、“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大型培训,每期达到300余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务农务工本领。
一是要加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帮助解决项目融资问题,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二是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着力搞好农产品检验检测、“三品”认证、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三是要抓好法制教育和技术技能提高,积极参加市农委组织的法制比赛、技术比武活动;四是要扎实推进农业龙头企业“513”工程进度,提高生产运行效率,保证完成市定指标;五是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灾害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保障农作物生长安全。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工作报告篇五
1、粮食生产形势看好。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2.8万亩,薯类4.5万亩。实施玉米丰产方项目,推广地膜覆盖面积达到6.2万亩。目前,全县农作物长势良好,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6995万公斤。
2、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我县农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主要收入渠道为特色种植、养殖、劳务和服务性收入。上半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44%。
3、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县政府出台了12项惠民政策,对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马铃薯、食用菌、合作示范社、“三品”认证、农村吊炕等农业产业项目予以扶持。截止6月底,县财政直接扶持资金累计达到3100余万元。16个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20个设施农业项目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
4、设施农业建设成效凸显。全县设施蔬菜面积5000亩,其中蔬菜面积4500亩、食用菌白灵菇面积500亩;健康畜牧养殖“双千”工程项目推进较快,10个标准化养殖项目正在实施,建设标准化圈舍5.8万平方米。
5、“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效果突出。今年县政府确定马铃薯为我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全县种植脱毒马铃薯4.5万亩,其中一级种薯5000亩,商品薯4万亩,县财政直接投入300万元资金,用于种薯补贴。全县42个村达到“一村一品”专业村标准。
6、“513”工程效益显著。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生产规模扩大,带动性强,与农户签订定单合同3500余份,签订贸易合同10份,签约金额1.63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47亿元。
7、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开展。一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9起,罚没款7460元;二是积极开展“三品”认证申报工作;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已完成申报评审工作,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化验工作扎实开展。
1、八大特色产业板块规模发展。依托我县农业资源优势,今年规划建设了八大特色农业板块,即:建设了12.8万亩优质玉米高产创建田、4万亩小杂粮种植基地、15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 5000亩蔬菜生产基地、2019亩苗木共卉种植基地、1万亩干水果经济林生产基地、1.2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和500个规模养殖基地。
2、生态庄园经济建设开局良好。庄园经济是我县今年农业产业发展的亮点工程之一,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各乡镇书记、企业老板、涉农部门赴xx县参观学习。制定出台了《xx县发展庄园经济的实施意见》和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规划建设100个生态庄园,今年重点打造20个精品庄园,由煤焦企业主体开发建设。目前,各庄园经济建设已开工上马。
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新建续建了七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沁河缘农林牧园区,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生产的瓜果蔬菜现已上市;昶苑生态农业园区,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 3000平米连栋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及别墅、休闲会所基础建设;南石农林牧生态园区,投资270万元完成7000米主管道铺设,栽植苗木300万株;新宜生态农特产品仓储加工物流生态园区,投资640万元,新建了农产品展厅和加工中心;箭杆益佳养殖园区,完成投资650万元,目前场区主体建设已完工;法中食用菌白灵菇种植园区,投资1000万元建设食用菌加工生产线、展厅、40座大棚;官滩草莓种植园区,投资500万元,新建了86座草莓移动大棚。
4、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新。县政府与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联合组建了沁源工作站,聘请国内外7名专家为沁源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顾问,筹备建设食用菌、马铃薯种薯繁育、草莓种植3个博士工作站。
5、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生机勃发。县政府投资50余万元,开设了农村青年现代农业专修班,学制一年,毕业后返村带头创业,并作为农村干部后备力量。
纵观前半年我县农业生产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项目发展不平衡,融资渠道不畅,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1、建立目标责任制,强化考核管理。为确保农业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村一品”、园区建设、庄园经济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农业项目实施办法和考核意见,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2、实行干部下乡住村包扶机制,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各单位、企业实行包村、包项目制度,创优农业发展环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3、组建农业产业协会,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特点,组建了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蔬菜、野猪养殖五大协会,架设了政府、企业、农户沟通的桥梁,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了一条龙服务,保障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我们共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11期3000余人次,其中农村科技带头人、“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大型培训,每期达到300余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务农务工本领。
一是要加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帮助解决项目融资问题,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二是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着力搞好农产品检验检测、“三品”认证、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三是要抓好法制教育和技术技能提高,积极参加市农委组织的法制比赛、技术比武活动;四是要扎实推进农业龙头企业“513”工程进度,提高生产运行效率,保证完成市定指标;五是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灾害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保障农作物生长安全。
全县春季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进展有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各项造林任务圆满完成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造林绿化24761亩,任务完成率100%,其中两山造林工程13161亩,两林富民工程3600亩,两区增绿工程8000亩;完成园林村建设26个。工程特点主要为:一是以通道、河流为主线,构建“两网”绿色走廊。完成汾屯线南段、南xx县道路绿化提档30公里,沁河主干流河道滩涂绿化 20公里,重点在交口乡正中村、沁河镇丁家湾村、中峪乡龙头村建设沁河滩速生丰产林2019亩;二是以县城辐射乡村,推进城乡“两山”绿化。实施县城东西两山绿化2019亩,人工乔木林4700亩,封山育林70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薪炭林1461亩,矿区绿化4000亩,中央补贴造林2019亩;三是以核桃、红枣干果经济林和连翘、沙棘等乡土特色经济林为重点,依托生态庄园,认真落实“一企绿一山、一企帮一村、一企办一园”的煤炭反哺林业政策措施,加快“两林”富民工程。分区域完成干果经济林和乡土特色经济林建设3600亩。仅沁新公司投资350万元,扶持贤友村经济林1000亩。四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亮点,对交通沿线重点村庄实施全面增绿。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李元镇马森村、贤友村,沁河镇四元村等生态示范村26个;五是以全民义务植树为动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全县建设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基地1900亩;六是以保障苗木供应为起点,积极发展规模化、乡土化苗木产业。以沁河苑生态园、沁新绿泽苑和xx县南石农林牧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为重点建设规模化苗木生产基地3个,全县完成优质苗木基地5000亩。
(二)重点工程(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一是于5月中旬,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核查验收组重点对我县2019年度退耕地生态林进行了阶段核查验收,对我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于6月上旬,省林业厅林权制度改革验收小组一行四人,对我县林改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在对我县三个乡镇,九个行政村进行紧张的外业复勘,资料查阅,系统验收后,验收组对我县的林改工作进行了打分、评级,我县以总分98分,等级为“优”的成绩通过了此次验收;三是于6月中旬,省林业厅设计院对我县林地资源保护工作进行了初步验收,验收组对我县提前保质保量完成村地边界落实、林地保护等级划分及方案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林业局作为县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不仅担负着植树造林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和监测工作以及森林资源管理等多种业务职能。今春以来,我们在狠抓造林绿化的同时,抓紧抓好森林防火、防虫、防盗工作,重拳出击,强化管理。
(一)强化防火举措,确保森林安全
去冬今春,防火形势异常严峻,林业局超前谋划,提前准备,强化宣传教育,深入排查隐患,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日常值班,确保了全县前半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一是高位推动,落实责任。从3月27日至4月 10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2周的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活动,严格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隐患排查周期间,要求县直各包乡包村单位坚持吃住在一线,乡村督查组全天进行督查; “两办”和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对县直各包保单位、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各行政村、各自然村进行明察暗访,对包村驻点应付差事、隐患整改敷衍塞责、防火制度执行不力等行为,进行了及时通报,不留情面。
二是扩大宣传,营造氛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全面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进入防火特险期,全县共印发带有防火虎威威标识的森林防火宣传材料4000份、防火彩旗3000面、防火围裙20190个、防火扑克20190副;在每个重点林区村刷新护林防火宣传标语1000余条;宣传车经常深入山庄窝铺宣传防火要求,签定防火公约;沁源电视台频繁播放森林防火标语,使森林防火知识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大督查,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带队督查,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分乡包片督查,县防火办成员划分森林防火督查责任区,通过三种督查形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在全县形成了人人关心森林防火、人人参与森林防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严查重罚,杜绝火源。清明、五一期间,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式,全县各森林防火检查站、了望台工作人员全员上岗,24小时值班,严查野外违法用火行为的发生;县防火办坚持发送防火短信,及时发布火险等级预报,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高度戒备,狠抓防范,并逐乡逐村落实了干部包村联系督察制度,严防死守;落实了对重点高危人群的防范监控。对全县1500名牛羊工统一发放了统一服装;同时对野外火源管理不力的乡镇启动了事前责任追究机制,有效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对特险期间因上坟烧纸引发火情的、野外用火造成险患的及时处理,先后共行政拘留14人,做到惩处一个,警示一片,稳定一方。
四是抓好队伍,加大投入。县林业局积极申请县财政投入充实森林消防专业队装备建设,并为各乡镇及时更换对讲机,为乡镇、村级半专业队伍发放铁锹等工具,为专职护林员发放巡查服,切实把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群防群治的森防目的。
(二)强化检疫监测,推行生物预防
森林病虫害是无烟的火灾,我们历来重视,局森防站测报中心和三个测报点坚持常年监测记录,发现虫情及时防治。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我们还将森防工作同天保工作结合起来,要求托管户把观察病虫害也列入了托管户的巡山内容,做到“三防”即“防火、防盗、防虫”一旦发现虫情,及时报告,基本上形成了县、乡、村一线;站、点、人一体的群防群治格局,为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奠定了牢固的组织力量基础。同时,在重点预防区出入口、重点工程领域和大型工程建设工地,加强对木制品及各类苗木的调运检疫、复检,确保半年没有发生大的森防疫情。
(三)强化资源管理,加大保护力度
一是重视林地资源保护工作,半年来,全县林地落实村地边界、林地保护等级划分及方案编制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目前林改档案整理全部结束,完成12个乡镇的林权证打印登记工作。同时在省林改办的技术支持下,已完成全县图斑新数据即二类数据修复,宗地数据正在进行修复;三是完成了创建“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的筹备及上报工作,目前已进入验收阶段;四是结合全县私挖滥采和排非治危工作,林业局作为主要职能单位,积极配合经信局、国土局、安监局、环保局等部门对全县9 个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复产前的验收,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五是积极对农民自用材采伐进行了监管、审批,涉及9各乡镇,14个行政村,共904立方米,确保了自用材真正用于农民自用,维护了林区秩序。
一年来,局班子以学习教育为先导,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具体工作要求,以广泛开展“小县大城、我的责任”大讨论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这一主线和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这个中心,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会、机关干部每周学习会、支部书记例会,认真组织学习党的xx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有关论述,以及《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粮食系统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粮食购销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订单粮食”工作。年初我们与财政、农业部门及时沟通,争取粮食生产的各项奖励措施。同时,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今年共与全县165个村、2660户农户签订订单粮食9047吨,订单粮食种植面积达19519亩。
二是认真开展收购工作。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坚持敞开收购农户余粮,坚持优质优价政策,积极开展“四好”优质服务活动。全年共收购粮食7437吨,其中秋粮收购6916吨,创历史最高,被市局评为粮食收购优秀单位。
三是预购定金发放再创新高。今年在大走访过程中发现,种粮大户在粮食生产中缺少资金,我们及时与财政等有关部门沟通,并经政府协调,提高预购定金发放额度。同时开通绿色通道,采取一条龙服务,代为办理各种手续。今年共向25户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发放粮食预购定金200万元,同比增110.5%,现已全部收回。
四是粮源基地进一步拓展。在抓好本地粮食生产的情况下,注重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和开拓与江西、安徽、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的合作,共外购粮食4700多吨,为储备粮按时落实到位奠定了基础。
五是储备粮油轮换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销售粮油10037吨,按计划进行了6次网上拍卖,为政府创利282万元,受到了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继续对晚籼谷进行加工销售,共加工晚籼谷705吨,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六是认真做好军粮供应工作。按照“服务优质、供应及时、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保障有力、操作规范”的要求,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全年共供应部队粮食23吨,没有出现一点质量问题,得到了驻军部队的好评。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二)粮食仓储工作
一是仓储工作基础扎实,科学保粮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严格各项制度,狠抓仓储基础工作。对所有实仓粮食都采用薄膜覆盖,全县储备粮薄膜覆盖率达到94%。积极开展科学保粮,减少药剂用量,降低保粮成本。通过四个季度的“四无粮仓”检查,我县的储备粮油都规范落实到位,储备粮质量完好,管理规范,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要求。“四无”粮仓实绩达100%。
二是县中心粮库建设。县中心粮库建设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在筹备组全体同志的努力下,现已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附属道路、排水工程,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竣工初验。
三是星级粮库活动基础扎实。岩下中心粮库在去年被省局评为“二星”级粮库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二星”粮库称号。
(三)认真开展清仓查库工作
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粮食系统4个分公司、11个库点、74个仓库的粮食库存进行自查。从检查结果看,全县地方储备粮和周转粮帐帐、帐表、帐卡、帐实相符,粮食库存储藏安全,数量准确,质量良好。
(四)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有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协调做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考核问责制的落实。县局认真履行粮食安全责任制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抓好《粮食安全责任书》各项考核任务和指标的分解落实。针对我县大米加工能力薄弱这一环节,今年共投资80万元购买大米加工设备,建设大米加工厂,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实现了在全市粮食安全考核向前移位的目标。
(五)粮食直补网络建设日趋完善
今年共完成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共124853户种粮农户2019年度种粮综合补贴数据的清册打印、数据录入修改等工作,为及时发放种粮补贴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县的粮食直补工作获得省级先进作出了贡献。
一年来,局班子实行分工责任制,个性问题由分管领导研究协商解决,“三重一大”事项或牵扯到全局协调的问题,则由党委集体研究解决。一把手对各班子成员的职责履行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我们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并结合本系统实际,中层干部配备严格按条件要求,按照群众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程序,最后由分管领导汇总情况,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干部任免。对职工实行考核、双向选择、未位戒免措施,在收储公司开展绩效挂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的效率,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树立了部门新形象。
一是以制度来约束人。根据上级廉政要求制订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坚持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通过制度来规范每个成员的言行,有效地加强了班子成员的自身建设。二是以实际行动来教育人。局班子始终把自身建设摆在首位,常抓不懈,使班子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核心,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执行“四条禁令”,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县委“六项要求”。整个集体讲党性、讲原则,遵纪守法,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为民办事,没有把权力当资本为自己谋私利,勤政为民。为政清廉,两袖清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侵入,正确处理好权力与金钱、奢侈浪费与艰苦奋斗的关系,严格按照中纪委、县纪委颁发的《廉政准则》规范自己,做到干净干事,廉洁勤政。
总之,成绩只能成为过去。局班子决心从头开始,以xx大xx县十三届二次党代大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县委、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细化重点工作,落实目标任务,推进我县粮食经济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