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行业企业调研报告范文(18篇)
报告通常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以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和理解报告内容。报告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报告的主要内容,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下是一些写报告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指导。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树起灯塔才能明确方向,拳头攥起来才有力量。实践证明,企业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就我们烟草行业而言,近年来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锻造党建“强力红色引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继续发挥好烟草企业党组织政治优势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特长,找准企业基层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着力点,加强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小组前沿阵地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任务落实,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
一、对于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的思考。
烟草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税收支持作用,行业上下积极构建“大党建”格局,各级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作风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建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在知行合一上“行”字做得还不够,缺乏党建引领带动烟草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基层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基层一线对党建工作认识还比较模糊,党建工作更多地停留在履行“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上,党建与业务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党建工作的感召力吸引力还不够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较好发挥等等,因此,通过党组织重心下移,推进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采取有效措施融合共进,使党建工作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从而较好地消除党建工作“上热中温下冷,水流不到头”的现象。
2.充分认识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党建工作决定着业务工作的方向,是开展好业务工作的有力政治、组织保证;业务工作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对烟草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成效的最好检验。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推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坚强保障,必须大力推进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工作,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飘起来”,党员在基层一线“站出来”。通过干部领着党员干,党员做给群众看,一级带一级,大力提振基层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效破解机关沉不下去、作风提不上来、问题解决不了的困境。
3.推进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的主要目的。
二、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的途径选择。
企业上下要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发展的鲜明红线,牢固确定“围绕业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指导思想,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把基层一线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主战场,确保党建要求在一线贯彻、党建任务在一线落实、党建成效在一线体现,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化繁为简、脱虚向实。推进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必须在基本目标、基本队伍、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到目标、责任、组织、制度、活动“五个融合”。
1.融目标。烟草基层服务站、稽查中队、物流班组作为执行工作任务的最前沿“作战单元”,肩负着全面落实上级党组织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完成经营管理、市场监管、服务客户、安全生产等工作,推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责任,因此在思想上行动上,基层一线人员要与上级保持一致,要推广实施“党建+业务目标任务”工作法,紧紧围绕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来确定目标任务,坚决避免业务指标、党建指标条块分割。基层单位业务绩效考评与党建工作责任考评要同步进行,把基层党员的业务水平、能力和业绩纳入党建目标,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硬指标,做到基层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从而以基层党建工作的提升推动业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融责任。基层党支部班子要按照党建责任清单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在下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前事先准备好党建工作调研提纲,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拓展思路、在一线研究举措、在一线破解难题,努力提升工作质效。要结合重点工作建立责任落实体系,梳理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开展执纪监督、强化问责督办。采取市场走访、一线慰问、谈心谈话等方式处理各类问题,坚持从一线来,到一线去,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融组织。基层组织要重视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工作,通过合理设立党小组、党建工作指导站、党建联系点,在基层一线建立党建工作落脚点。有条件的支部通过党员调配,在基层服务站、稽查中队、物流班组建立党小组,选定配强党小组长,以党建促班建。基层服务站、稽查中队、物流班组党小组会和业务会议可合并召开,有利于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支部要强化“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把人才培养成党员”的“双向培养”理念,发展党员工作要向基层一线倾斜,把基层一线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发展成党员,从而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基层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4.融制度。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基层制度建设中去,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制度保证。要根据基层一线的机构人员设置情况,进一步厘清基层党建职责,制定适合基层服务站、稽查中队、物流班组党小组特点的党建工作制度,细化工作内容、流程、标准和措施,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压实在基层、要求落实到基层,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定期对基层一线党小组长和党员骨干进行集中轮训或个别培养,为他们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打好理论功底、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持续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源泉动力。针对基层一线廉政风险点,抓早抓小抓苗头,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强化警示教育,做到防微杜渐。
5.融活动。基层一线要加强主题实践和*等活动的持续推进,创新丰富“党员活动日”载体和内容,设立基层党建现场教学点,聘请社区党委书记、机关党支部书记等各领域党务工作者担任基层党建讲师,把各级党务干部和党员带到基层一线,把党建新理论新政策宣讲到基层一线。基层服务站、稽查中队、物流班组党小组既要坚持做好规定动作,又要以独特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形成基层队伍稳定、干劲充足、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在推动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工作中,要积极搭建各种实践载体,开展1-2项针对性强的活动,每项活动都解决1-2项业务工作难题。
1.探索*活动向基层一线延伸。推进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工作中,唱主角的应是基层党员,基层党员要主动亮身份、亮承诺,积极履行党员义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争做“专卖先锋”、“营销先锋”和“物流先锋”。在客户经理、稽查队员、送货员、送货驾驶员等岗位,开展创建“三个先锋”、“党员示范岗”、“党员创先、班组创优”等活动,营造“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氛围。要通过互动式探讨、实景化演练、体验式教学,开展调研式学习、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把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及时推广到基层一线,为基层党员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努力开创“活动在一线开展、作用在一线发挥、业绩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的生动局面。
2.基层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头执行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坚持冲锋在前,率先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坚持提升业务水平和党性素养,努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
带头服务零售客户,真心实意对待零售客户,广泛收集零售户诉求,真诚帮助零售客户提高经营能力和赢利水平;
坚持发挥党员服务群众先锋作用,与弱势困难零售客户结对帮扶,定期为他们提供终端整理、经营指导、困难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构建和谐的客我关系,提升零售客户的依存度和满意度。
3.探索基层党建向卷烟零售客户延伸。探索建立实施双“1+n”结对模式,即1名党员带动多名党员零售客户、1名党员零售客户带动周边多个客户,搭建有效工作载体,发挥党组织、员工、客户三方合力,聚力提升市场控制力,共同维护好卷烟市场秩序。发展和选树几名政治觉悟高、经营业绩佳、诚信守法强、群众评价优的“党员示范店”,发挥党员零售客户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客户提高经营能力、坚持守法经营,共建“党员经营模范区”,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化解经营压力,努力使客我之间形成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结合*烟草系统“五个一”工程开展,探索基层党建与零售客户诚信互助小组建设相结合,党员干部带头参加诚信互助小组会议,了解辖区内零售客户的服务需求,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使工作变得有温度、有活力。
4.强化以人为本,集中优势力量,努力提升基层一线队伍整体素质。要建立“党员带群众促成长一对一帮带”机制,每名党员帮带一名普通员工,从政治上,帮助职工群众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职工群众向党组织靠拢,从业务上,强化手把手培训,帮助其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基层一线要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依托专业化小组、qc活动载体,开展辖区内的真假烟鉴别、社区结对等志愿服务,组织走近零售客户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干,通过党员身份重塑和强化,培养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员工队伍,成为*烟草软实力的“硬名片”。
5.借助文化阵地建设让党建工作扎根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党的指导与支持,党建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二者具有相似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均具有凝聚和激励功能,要加大“事业至上、规则同行、和衷共济、开放务实”企业理念的宣贯力度,推进企业理念进基层一线、进基层服务站、稽查中队、物流班组,大力提升文化感召力、学习创新力和舆论引导力。在基层工作场所设置“海棠花红党群工作服务点”标识,立足站点实际,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将党建文化、员工队伍和零售客户诚信互助小组建设相结合,积极将基层服务站打造成基层党建的中心、基层员工的中心和零售客户服务的中心,精心打造基层服务站、稽查中队、物流班组的党建文化品牌。建立党员活动室,设置党建工作书籍书架,为党员活动提供固定的场所,使党员和党组织关系更加密切,党员队伍更加团结。
四、结语。
总之,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向基层一线延伸是一个长期、永恒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同时,还需要各方共同配合、协同推进。基层要有效拓展工作思路,采取一定形式,定期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小组前沿阵地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进行评估、改进和提升。我们坚信,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就能通过推进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从而建立一个与烟草基层企业战略目标一致,与烟草基层企业发展模式匹配,与烟草基层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协调的烟草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更好地引导、促进和服务烟草基层企业发展。
;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二
煤炭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资源,推动煤矿企业健康发展,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工商机关应积极履行职责,紧紧围绕“五个更加”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加强行政指导,努力推动煤矿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煤炭资源整合前后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各地煤矿企业的经营主体资格一直缺乏规范。以山西省为例,在煤炭资源整合前,相当一部分乡镇集体煤矿企业的采矿权人、经营者、投资人处于分离状态,责、权、利不统一。作为采矿权人的乡政府、村委会,对所办煤矿企业不投资、不经营、不管理,存在层层转包、掠夺式开采等诸多问题。
为彻底解决煤矿企业多、小、散、乱等问题,各地陆续开始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即以县为单位,压减、关闭矿井率不低于30%,淘汰年产量9万吨以下的矿井,资源回收率不低于60%。如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后,全省煤矿企业全部由省工商局重新核发营业执照。当时,全省国有、集体、私营个体煤矿近5000座,经过整顿验收,1000余座煤矿予以关闭,近600座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到20xx年,全省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小型煤矿企业数量减少70%,年产量30万吨以上矿井的煤炭产量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
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我国煤炭行业是竞争性行业,而非垄断性行业,私营小型煤矿企业与集体煤矿企业、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长期并存符合客观规律,有利于解决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私营小型煤矿企业主要是指年产量30万吨以下的矿井,这些私营小煤矿具有合法有效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私营小型煤矿企业的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现象。对此,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
一般而言,煤矿企业的销售收入与煤炭价格密切相关,而煤炭价格主要由有限的煤炭资源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因此,蕴藏煤炭资源的土地具有高额的级差地租。国有煤矿企业员工的工资之所以显著高于私营煤矿企业员工的工资,是因为国有煤矿企业的矿工实际上可分享煤炭资源所造成的级差地租,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为平等。由于地质条件限制,应积极培育依法拥有采矿权的农村集体煤矿企业,尽可能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率,并使煤矿企业销售收入中的级差地租比较平等地分配于当地农村居民。
工商机关应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帮扶力度
在淘汰私营小型煤矿企业的过程中,工商机关应加强行政指导,努力促进私营小型煤矿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和现代企业转型,提高生产集中度和资源回采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切实保护环境。
应当鼓励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地方国有骨干煤矿和其他大中型煤矿深加工企业,通过联营、兼并、参股、控股、收购等方式对地方中小煤矿企业进行整合、改造、提升,由粗放型、密集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低成本扩张,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服务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领域。以山西省为例,服务业占gdp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省万元gdp能耗就可以降低1.3个百分点。为此,山西省工商局制定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服务领域,全部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向本地资本开放的服务领域,全部向其他地区资本开放。除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有明确规定外,一般性服务业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凡服务业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并拥有3家以上的控股子公司,集团合并注册资本20xx万元以上的,可办理集团登记。工商机关应坚持全面落实上述政策措施,为全省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工商机关应增强服务大局意识,积极帮助和引导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引入外地资本和外资投资附加值高的煤炭资源延伸产业,控制其投资原煤开采业。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三
通过调研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匹配职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同类职业院校本专业办学情况和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情况,完成以下调研内容,以科学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为下一步开展电气专业工学一体课程与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正确的方向。
12。
定位与近年办学规模。
通过调研和分析,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为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的各层级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为确定实践专家人选和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做好铺垫,为下一步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平台,对于培养本专业师资队伍的企业工作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题研究能力,推进本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实现本专业培养技能人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完成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各级用人层次及数量需求等内容的调研。
访谈咨询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谁,访谈了什么内容?
资料查询法:什么途径,查阅了什么资料,获得什么信息?
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什么问卷,发放多少份,回收多少份?获得什么结果?
现场考察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考察观摩了什么,有什么结果?
调研企业为郴电国际、富士电梯、高斯贝尔、湘煤集团共4家,从电气企业资源库中,依据什么,提取4家作为调研企业样本,其中郴电国际、富士电梯、湘煤集团企业是本行业代表性企业。
完成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工作职责;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匹配职业的技能人才层次分类及数量需求;各层级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能力特征等内容的调研,并分析各层级技能人才与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要求的对应情况。
调研提纲主要包括:
调研问卷主要内容有:
(1)专业在哪些方面不能满足需要。
(2)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
(3)专业培养教育中应侧重解决的问题。
(4)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在哪些方面不能满足需要。
(5)技工教育应侧重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6)专业课教学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7)专业课程的教材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8)学校的教学实训设施建设上最应加强的是什么。
(9)教师在教学中哪些方面最应改进。
(10)在学校教学中,电气技术应用实训中最应突出的课题有哪些?需要增添什么课题。
现场考察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考察观摩了什么,有什么结果?
调研对象为郴州地区的各类代表性企业生产、服务一线的工人、
技术主管、生产主管、营销主管和人力资源主管等。
完成各层级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对应的能力特征以及与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要求的对应情况、各层级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与知识技能要求等内容的调研。
调研提纲主要包括:
(2)分析每一层级的能力特征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能力特征的对应情况。
调研对象为湖南省开办本专业的同类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分别有: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株洲工贸技师学院电气专业、衡阳技师学院学院电气专业,从办学规模、培养层次、培养质量、技能竞赛成绩等分析。
完成同类职业院校电气专业培养方向定位、培养层次定位、近年办学规模、主要开设课程等内容的调研。
调研提纲主要包括:
(1)专业培养方向。
(2)培养层次。
(3)主要开设的课程。
调研对象为学院本专业2009届毕业生多少人、2010届毕业生多少人、2011届毕业生多少人。
完成本学院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等内容的调研。
见附件。
通过分析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把握行业企业各层级用人情况及数量需求,理清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工作职责,比较同类职业院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向定位、培养层次定位与近年办学规模等情况,结合本学院本专业20多年的办学经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可定位为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电气设备维修技术人员。
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要求的对应情况,分析各层级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与知识技能要求,以及借鉴本学院维修电工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情况,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可定位为中、高级技能人才。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四
(一)调研组织方法
调研采用资料查询、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三种方式。
1.对江苏餐饮行业和企业以及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城市,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单位走访座谈的形式。问题尽可能设计成封闭式。
2.对于数据分析和发展趋势分析采用资料查询的方式。
3.对于市外、省外餐饮企业和就业分散的毕业生则主要采取了邮寄调查问卷,以书面和网络两种问卷形式进行。
(二)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餐饮业是扩大内需的“急先锋”,中国餐饮业保持年均17%左右的增长。有数据分析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超过915元,全年零售额达到12100亿元。餐饮业未来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2000万个以上,全年实现营业税金500多亿元。
2015年江苏省餐饮业零售额达7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餐饮业正与旅游、娱乐、文化等服务业相互促进、携手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
与此同时,中餐烹饪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大,据统计,中餐烹饪专业人才需求量居全国人才市场岗位需求量的前20位。江苏省现有大中型餐饮企业4000多家,每年需新增烹饪餐饮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而每年全省中餐烹饪专业毕业生仅有600多名。随着餐饮业结构调整和形象升级,对人才规格要求较高,既须深谙先进生产科技、能够进行规范化生产,又要掌握不同风味流派、不同国别菜系的烹饪艺术,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多种厨艺、多种语言。
一、调研目的
根据专业建设任务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开展,了解餐饮行业的工作特点、人才需求的规格、学生能力以及素质的`要求,掌握行业发展动向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烹饪专业教师对我市二十余家餐饮企业进行 了专项社会调研,针对专业的不同工种、岗位及能力的要求,直接与企业从事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进行沟通,了解餐饮行业的工作特点、人才需求规格和能力素质培养情况,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社会调查掌握现阶段餐饮行业特点、发展动向、烹饪专业的人才需求(人才规格、未来发展的需求数量、受教育的程度、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职业资格标准),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设置、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培养手段等方面作出调整,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调研步骤
1.统一部署,开会沟通调研目的、意义及组织形式,调查时间: 2011 年 4 月 4日--27日。
2.统一分组
明确调查对象:酒店负责人、行政总厨、厨师长、后厨主管、领班等 1
各级管理人员。
3.分工负责、收集资料并整理汇总。
1. 现阶段行业人才结构现状
通过对各个企业的调研, 在行业人才结构现状方面的分析主要从职业资格证书、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从事本行业人员的工作年龄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具体数据如下列表格(餐饮从业人员 702 人):
学历层次
资格证书
2
认同。 学历层次方面, 取得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人数75%,取得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人数25%,根据以上数据看出行业从业人员学历以初、高中学历为多。通过了解想继续通过成人教育和函授方式来提高自己文化素质及学历的从业人员也不在少数,有意向的是经理、厨师长及部门领班等工作人员。 工作工龄方面工作,1-3 年包括 1 年以下的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 24%,3-5 年包括 5 年以上的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 36%,通过了解,3-5 年工作人员为主要工作力量。
2.职业发展趋势
对于职业发展趋势方面,通过了解普遍反映烹饪行业岗位设置将 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同时认同手工操作被机械取代的的可 能性较小(不到四分之一),但非常认同各种新型的加工工具及大型备会取代繁重的体力工作, 部分职业岗位或典型工作任务对手工技 艺要求精细化、创新及个性化。
3.餐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餐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方面各个企业有所不同,具体反映为新手4%,熟练工33%,中级工44%,高级工19%,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及所了解情况的反映,企业对新手及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员需求少,有些企业甚至不需要,需要熟练工及取得技能等级的中级和高级工。 至于需求的人才数量则是根据企业规模加以设定,基本还是熟练工和中级工为主要需求对象。
4.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员工素质及工作能力的需求
进取心是企业最看重的品质。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度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5.相应职业资格需求
通过了解, 在职业资格需求方面还是以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主。至于通过参加由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培训、竞赛或烹饪大赛等获得的证书和奖牌也是很在意的,毕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行业及同行的认可,也是对自己成绩的肯定和鼓励,在今后上升到更高层次或级别时会考虑通过学习考核取得资格,比如营养师、点菜师、餐饮职业经理人等证书。
6.现有课程实施与企业的反馈信息
通过了解,企业在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反馈等方面都有不同 程度的参与,但大多属于松散型,不够密集,参与的全面程度并不是 很好。企业对与之利益相关的部分显性课程才有兴趣反馈。学生在学校虽然有大量的实训课,但由于练习的时间少,次数不够,往往不能 形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学生进入企业后并不能马上满足 企业的需要,甚至比不上在社会上锻炼过两年的操作工。企业也表示 希望加企合作力度,逐步满足其人才需要。
7.我校毕业生在企业的就业情况
心理契约是有违背的,导致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
8.企业对学校建议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真心希望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并要求学校能真心实意的与企业紧密合作、真诚合作。具体谈到了菜品研发、资源共享、顶岗实习、学工轮替等方面,希望学校可以尽早出台具体可行的机制或实施方案,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切实保障能和企业深入合作。 通过调研,使我们对餐饮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当前企业的需求也有了多方面的认识,对于在调研过程中,企业提出的需求及意见也反映出了行业的真实现状。 这些问题也为我们今后在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使我们能更好的为学生、为社会作出我们的努力。
旅游专业组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五
为了解我县园区企业用工现状,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工作,近日,县政府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组成联合调研组,就道州工业园企业招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用工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办工业,我县园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截至目前,道州工业园已投产(含即将投产)企业51家,现有员工5000人。尽管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招工工作,不断加大招工服务力度,但企业缺工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共有29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缺工企业占总数的57%,目前共缺员工4456人,占企业员工需求量的53.6%,主要缺少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以及部分技术工人和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缺工最严重的企业为电子类、制衣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道县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用工缺口1100人,道县建溢鞋业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道县德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春节前后,道州工业园仅新招录员工1021人。
目前的企业“招工难”,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主加大投资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严重缺工,将慎重考虑未来是否在我县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我县园区新增投产企业和一部分有意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用工量的增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对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30万,但却不能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这一情况值得深思。调查发现,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一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沿海企业普遍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或留住员工,以东莞市为例,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达到1500-1800元左右。而我县园区企业受利润空间不大的影响,无论是技术工种,还是后勤文员,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的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仅有600元/月,普通生产员工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800-1100元左右,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500-600元,与求职者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员工产生不了吸引力。此外,绝大部分企业每月工作时间在26天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长达28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还会延长。部分企业法定节假日要求员工加班,却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付给员工2倍至3倍的加班费。二是用工条件较苛刻。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个别企业的用工要求甚至脱离实际。如电子企业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道县的实际情况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超过35岁的劳动力。此外,园区企业大多偏好招用女工,导致女工短缺,男性劳动力相对过剩。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比例不高,有的企业甚至出现收取押金、扣压证件、拖欠工资等行为,员工对企业难以产生安全感、认同感。目前,园区内企业参保工伤、养老、医疗三险的企业仅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8%;14家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任何保险,占企业总数的28%;其他企业多是为员工买了“五险一金”中的一个险种。另外,大部分企业车间无防暑设备,宿舍无风扇,员工在高温天气工作时难以忍受;娱乐、休闲设施不健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当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相应的组织牵头来维护其正当权益。
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目前,80、90后等新生代打工者,绝大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意外出打工。甚至有的父母也认为,子女在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工作,自己脸上有光彩。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工表示愿意选择外出就业。这种情况导致用工需求较大的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缺口较大现象。如晶石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招工1100名,但报名应聘者却不到70人。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如奥盟电器有一名本地员工,因向主管请假未获批准,便提出辞职,辞职后心有不甘,纠集一伙人把主管痛打一顿。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奥盟电器的招工方向,据调查,奥盟电器已决定宁缺勿滥,近期内不再招收本地员工。
3、从政府服务来看。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县每年投入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在2亿元左右,着力加强园区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园区初具工业新城雏形,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一个统一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平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加之部分企业招工时没有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发布用工信息,而是习惯在企业门口或人口集聚区张贴招工海报、发动企业内部职工招揽工人等方法招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三是乡镇招工服务不够到位。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认为招工是企业的事情,是劳动部门的事情,没有把招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招工工作宣传不够、抓得不力,辖区内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外出打工。
三、对策与建议
调查组认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既要坚持“市场问题市场办”的原则,又要根据当前的特殊情况,加强行政推动,思想汇报专题强化部门联动,促进协调解决。
1、强化就业服务。一是加强就业宣传。大力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园区发展前景以及用工优惠政策,增强本地企业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促进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近就业,为家乡建设服务。二是深化就业培训。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各类技能培训机构,顺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对培训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由政府牵头,工贸中专与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就业培训专项补助资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补贴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补贴。三是优化招工服务。建立健全由县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和行政村招工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对在各行政村聘请的招工信息员,按工作成效发给一定补助。定期组织招聘会,搭建企业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平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引导劳动力资源在园区企业的合理配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邻县邻市以及邻省欠发达地区招工。建立招工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和各行政村的招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考核完成年度招工任务的单位,补贴职业介绍费;对没有完成招工任务的单位,向县委、县政府缴纳招工服务费。实行送工考核制度,将送工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四是强化用工保障。劳动部门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企业对员工的工资支付及时到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等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吸引本地劳动力到园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乡就业。
2、改善用工环境。一是切实提高薪酬待遇。企业要在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加快自身发展、增加利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在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工作效率高的工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工龄补贴,想尽一切办法留住熟练工人。二是大力改善劳动条件。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对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此外,要合理安排加班时间,确保员工加班待遇。三是努力培育企业文化。企业要不断增强人性化用工意识,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增进对员工人文关怀,积极创造有利于务工人员成长的发展平台,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同时,在提供吃、住、行方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娱乐设施,消除员工对工作产生的厌倦感。
3、完善园区配套。着力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打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城市化。规范园区内公交线路的运营,增加公交车次,实行定时、定点在城区停靠,保障企业员工出入城区的方便。抓好园区中心商业街、商住楼盘、廉租房、公租房、绍基学校、道江六小、永州工贸学校等配套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综合型医院建设,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和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六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药械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积极培育、扶助、规范和发展进贤县这一支柱产业,不断提升产品品位,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笔者就如何探索进贤县医疗器械企业自律的有效途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进贤县,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南岸,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县。该县的医疗器械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数次治理,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一个孕育巨大商机的产业,一个让投资创业者向往与施展才华的大平台,正以飞跃式超常规速度在全国同行市场迅速崛起。目前拥有生产取证企业64家,固定资产达3.4亿,生产品种73种,注册品种数492余个,经营取证企业76家,经营品种上千种。据不完全统计,20*年年产值达7.3亿余元,年销售额达十多个亿元,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不少获得省、全国知名品牌的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土耳其、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当地食药监部门监管的“重头戏”。
尽管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势头看好,但也存在不容乐观的方面:一是由于传统观念夹带“家庭制”的“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一些生产、经营管理者认识不到位,从而使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质量进入市场缺乏应承担的责任感;二是由于近几年医疗器械原材料价格涨幅波动较大,而当地重复生产的卫生材料厂家较多,造成产品的销售价格战引起不正当的竞争,因此少数生产企业在产品的规格、数量、重量上做起“文章”;三是不正当的竞争引起不规范生产,如少数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对一类产品将b型(未灭菌)当成a型(已灭菌)销售;四是少数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严,将半成品私自委托在家中加工,如户外加工纱布块;五是面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这支点多面广的庞大的产业,当地药监部门医疗器械主要监管力量只有三人(还要兼做其他工作),对生产、经营处于动态的这支产业,力量对比悬殊。既是全天候的零距离的监管,也难于保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不发生!面对日趋激烈的全国大市场的竞争,医疗器械产业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自律,因此建立一种诚实、守信的机制乃当务之急!
二、目的、意义
医疗器械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医疗器械产品关乎人命,医疗器械监管无小事,丝毫马虎不得”。享受合格、安全、放心医疗器械的使用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殷切期望!向社会提供安全、合格和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是生产、经营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医疗器械产业的生存底线。否则,医疗器械产业不遵守这个市场游戏规则就不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甚至被市场淘汰。医疗器械行业必须严格恪守:守法是企业的立足之基,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诚信是企业的发展规律之魂!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形成诚信的价值观,国内没有统一的食药械安全信用制度和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各部门割裂的信息系统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效率。食药监部门要努力创新工作为企业营造守法规、重质量、讲诚信、谋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打造诚信体系使企业始终承诺向社会提供最佳、合格、安全、放心的产品,承担产品进入市场安全责任,这一切,企业必须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才能努力打造进贤县这一支柱产业的全国的精品、知名品牌!
三、创评内容
1、企业的法人、各类管理者必须熟悉和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严格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自觉履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义务。
2、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成为沟通企业与企业,架起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同引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纳入诚实守信发展之路!诚信是维护市场的支柱,是繁荣市场的基石,人民群众在呼唤诚信,社会各界也在期待诚信,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更离不开诚信,食药监部门与医疗器械行业要共同携手打造诚信体系,以这项诚信创评工作为“亮点“,不断激励和全面助进医疗器械行业行为规范,做大做强、拓展更加发展的空间,为人民群众的用械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七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实务和国际商法基础,能较熟练地应用国际法规、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随着汽车工业逐渐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大批汽车企业纷纷落户山东地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进出口业务逐年增加。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汽车行业的专业性比较强,传统商务人才往往精通外贸知识,但是却欠缺汽车行业背景,大多不懂汽车,不熟悉汽车的构造及各项性能,因此汽车企业亟需一批既熟悉外贸行业知识又了解汽车基础知识的国际商务人才。
二、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2012年整车出口总量突破100万辆大关 ,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汽车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 在我省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下任务:1、规模增长一倍。到2015年,全省汽车生产规模达到350万辆,专用车达到50万辆,摩托车达到300万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8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超过6%。全行业销售收入8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交货额100亿美元。2、调整汽车产业区域布局,将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培育成为年产量超过50万辆的千亿级汽车生产基地,将淄博、威海、日照、聊城培育成为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百亿级汽车生产基地,力争达到20万辆。以上八大基地整车生产集中度达到90%以上。
在2012年召开的山东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工作会议上,龙口市、福山区、莱州市被认定为“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山东省汽车出口基地”。这些出口基地的认定,将为该区域内的出口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二)外贸产业蓬勃发展
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2011年我国进出口额36421亿美元。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际贸易行业无疑将有一个更加广阔、光明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利用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繁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国内产业,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从省内的发展状况来看,2012年山东省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全省共完成进出口总额2455.4亿美元 ,其中出口1287.3亿美元 ,进口1168.1 亿美元。2012年烟台市实现进出口额478亿美元,其中出口283.6亿美元,进口194.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19.5%、22%和16.6%,位居省内第二。
(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这将成为未来10年山东乃至全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2012年4月,烟台、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规划建设烟台东部高新区规划新区的意见》。东部新区作为“十二五”城市建设的最大亮点、蓝区建设“一号工程”,是烟台市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意见》东部新区规划面积600平方公里,将坚持一体规划、统筹发展、配套优先等原则建设,集海洋科技引领、新兴产业聚集、滨海旅游商务等多种功能,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打造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标志性滨海新区。新产业的建设、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需要各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尤其是具备专业技能的商务人才,更是急需。
三、行业产业人才需求预测
《中国人才蓝皮书(2011)》指出,2011年外贸人才需求总人数为79.344万人,人才需求量相当大。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仍然有66万的人才供需缺口。
1.2万人和2.2万人。烟台的实际供应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只能靠大批量培养引进,满足人才需求的压力很大。
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商务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基础实用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将非常缺乏。未来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数量呈增长态势
随着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015年底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
(二)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层次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外贸行业经营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多种性质、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外贸公司同时并存,因而对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特征。大型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由于规模大,内部分工较细,需要的人才层次比较高,专业化程度要求也高,一般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部门简单,需要的人员少,对应用型的人才更为迫切。更愿意接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层次的从业人员来从事业务员、跟单员。等工作。
(三)企业的岗位需求比例呈上升趋势
尽管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15 年以来我国外贸企业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贸易壁垒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然而调查发现外贸行业招聘职位数据占整体职位数据的比例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近期外贸行业主要招聘岗位为国际业务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和外贸经理,其次是涉外文秘和商务助理等。
(四)企业对外贸人才能力的整体要求提高
把握商机等能力;五是是否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如诚信品质、合作共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此外,外贸行业对人员素质的整体要求在提高,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还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比如: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外贸业务员资格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等,这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好吻合。
四、专业调研结果
为了解烟台地区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我院在2012年对烟台地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研,本次社会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汽车行业企业、外贸公司、专业报关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本次调查发放调查表60家,收回调查表56份,其中有效问卷52份。调查对象涉及烟台地区50家涉外企业。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对国际商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
(一)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
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外销员、报关员、外贸跟单员这三个岗位,其次是货代员、会展策划管理师、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文秘及翻译。进一步数据统计发现,商务文秘及翻译岗位大都出现在大型企业里,中小型企业一般不设置这两个岗位,而山东省的外贸企业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由此可见,山东省外贸企业对外贸类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外销员、报关员、外贸跟单员等岗位。
(二)国际商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
调查表明,企业对外贸人才的新需求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实务操作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
(三)汽车产业迫切需要具有行业特点的复合型商务人才总体而言 由于本次调查主要面向企业是汽车行业企业,相关企业普遍反映很难招到合适的毕业生来从事进出口业务,大部分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2-3年才能独立开展业务。究其原因主要是汽车的生产流程很复杂很庞大,涉及到的汽车零部件数量很多,组成复杂。传统的外贸人才缺乏汽车行业知识汽车行业迫切需求既掌握外贸技能又熟知汽车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岗位需求缺口巨大。
本次社会调研结果表明行业对技能型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数量较大,外贸人才特别是掌握外贸技能又熟知汽车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实务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烟台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我们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加速培养能满足汽车行业需求的国际商务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一.服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服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概述
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也是服装出口和消费大国,服装产业在我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服装行业不同于其他,时效性极强,现已表现为“多品种、少批量、高品质、快交货”的特点。要求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必须具备高度自动化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而电子商务适合时宜地为整个服装行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随着现代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电子商务几乎把触角伸向了人们的私生活领域,如果在网上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等于把专卖店开到了顾客的卧室里。这种对终端市场的绝对占有,无疑极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达成购买合同。可见,服装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是新兴服装营销模式产生的标志,服装行业的电商发展方兴未艾,服装电商之路仍藏有绝对潜力。
纵观我国服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史,在经历了孕育期、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爆发期后,现已逐步跨入稳定期。
(1)孕育期:1994年-2003年,服装电子商务模式主要以b2b为主,诞生了诸如中国服装网(http://)这样的行业领先平台。
(2)起步期:2003年-2015年,在非典爆发、淘宝网广告效应的影响下,奠定了坚实的网购用户基础,服装服饰类产品成了网络热购的产品之一,c2c电子商务得到了发展。
(3)发展期:2015年-2015年,传统服装零售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开创了b2c直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同,服装电子商务由此进入发展期。
(4)成熟期:2015年-2011年,凡客诚品、若缇诗、欧莎、裂帛、七格、斯波帝卡、玛萨玛索、零男号、梦芭莎、螃蟹秘密和兰缪等网络服装品牌大规模增加。服装服饰类商品成为网络购物的第一大销售商品。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由此步入了成熟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格局。
(5)爆发期:2011年-2012年,李宁、红豆、森马、以纯、gxg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服装企业纷拓展“线上渠道”,服装电商进入爆发期。
(6)稳定期:2012年以来,服装网购市场规模保持较大比例的平稳增长,并呈现持续放缓的趋势,服装电商销售渠道拓展为c2c、b2c、o2o、虚拟试衣间等新模式、新技术相结合,移动端销售增长迅猛,内部结构优化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我国服装网购市场交易情况
增长41.5%,占全国网购市场规模的22.1%。
图1 2015—2015年服装网购市场交易额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服装类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增速较2012年回落0.9%。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单价同比上涨2.9%,涨幅较2012年下滑7.1%。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单价各月涨幅均为近三年来的最低,甚至个别月份还出现了下降。这与零售企业在促销方面的力度之大、频率之密有很大关系。另外,2015年限额以上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11年和2012年分别低了13.6个和6.2个百分点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无疑,服装市场销售增速相比往年并没有明显加快,反而呈现出三年持续放缓的态势,增速放缓之下,服装价格涨幅也明显收窄。
二.服装电商行业消费市场调查分析
2015年,cheil opentide (cot)依靠自身组建的覆盖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调查网络,对中国消费者网购服装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除了一线二线大城市之外调查还选取了部分三四线中小城市,共抽查了360个样本。被调查者具备三年及以上在网上购买服装、最近半年每月两次以上通过网络购买服装的经历。综合分析调查结果,cheil opentide的赵香淑认为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服装服饰类产品与两年前相比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特征,可以用四个更来概括,即更多、更深、更高和更广。 更多是指网购服装的消费人群的年龄段更多,消费的频次和金额更多。从网上购买服装的消费人群两年前以20到29岁年龄段为主要购买人群,而现在已经扩展到了30到40岁年龄层及40岁以上的人群。以购买的频次和金额来评判,其中30到40岁年龄层的消费者为主力购买人群。同时各年龄段消费人群在网上购买服装的频次和金额与两年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更深是指服装线上销售的渠道下沉得更深,已经渗透到了三四线城市。与两年前相比,三线和四线城市网购服装的消费增长明显。调查显示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从网上购买服装的频次明显增加的比例均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在购买金额上三线城市较两年前明显增加的比例也比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更高。 更高是指消费者对网上购买服装的品牌和品质的关注更高,网购服装从关注性价比逐渐向关注高品质转变。应对消费者对品牌和品质的更高要求,网购服装渠道类型由过去个人对个人的c2c为中心(例如淘宝)逐渐转移为以b2c市场(例如天猫)为中心,从鹏泰研究中心的调查项目“与两年前相比消费者网购服装更愿意选择的网站”的结果分析也可以印证这一转变。
更广是指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的服装品类与两年前相比更广。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服装的品类较为分散,通过网络购买上装、下装、内衣和鞋袜配饰等几乎所有品类。相对而言t恤、外套、休闲裤和鞋的购买比例最高。
(一)通过网络购买服装已不再单单是年轻人的选择
表1 不同年龄消费者对未来网购服装总金额判断
调查显示31-40岁的消费者发展为服装网购的主力人群。从服装网购的月均购买频次来看31到4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的购买频次最高,每月平均购买10次以上的占13.2%,5到10次的占34.7%。从服装网购的月均消费金额来看31到40岁和21到3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被访者月均消费金额较高。而在“网购服装品均单价”这个调查项目上,所有被调查者网购服装的平均单价为253元,其中31-40岁年龄段的平均单价最高,达283元。40岁以上人群的平均单价为250元,21-30岁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单价为238元,20岁以下人群的平均单价最低,为173元。
85.1%,均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从网购服装的金额来看,三线城市较两年前明显增加的比例也较一线和二线城市消费者有更显著的提高。
数据来源:cot2015年消费者调查
图3 与两年前相比不同级别城市的消费者网购服装金额的变化
(三)服装网购从只关注性价比向更关注质量和品牌转化,网上购买渠道也更多选择b2c平台。
调查显示,在通过网络购买服装时,消费者在产品选择的考虑因素上,不再仅仅是价格(71.4%),更多关注的是质量(85.6%)和产品的款式(72.2%),对服装品牌的关注也高达65%。另外由于网上购物无法直接接触产品,商家信誉和买家对产品评价和评论因素也很重要。
在网络购买渠道的选择上,消费者更愿意选择b2c平台。与两年前比,67%的消费者现在更愿意在天猫购买服装,39%的消费者更愿意在品牌官网购买服装,更愿意在京东商城和唯品会等b2c购物网站购买服装的分别是37.8%和34.1%;从最近一年实际消费看,通过天猫品牌官方旗舰店购买服装的比例最高,达到84.2%。
(四)网上购买服装的品类广泛分散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服装的品类相当广泛,t恤、外套、休闲裤、鞋、衬衣、羽绒服、牛仔裤、休闲裤、内衣、毛衣、围巾配饰等等品类非常齐全。相对而言t恤、外套、休闲裤和鞋购买比例较高。分年龄段来看,不同年龄别消费者购买品类集中度不明显。相对而言40岁以上消费者购买外套、休闲裤和衬衣的比例略高,20岁以下的年轻人购买鞋类的比例略高。
图4 网购服饰品类
从不同级别城市的角度来看,无论从过去半年网购服装主要类别,还是与两年前比,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快时尚(spa)潮流服装、运动户外装和普通休闲服装的比例均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可以看出网购市场逐步向以spa为中心的,想购买相关品牌,但所在区域没有实体销售渠道的中小城市扩大。
三.服装电商行业细分产品分析 (一)男装
1.男装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男装行业整体上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预计未来3到5年,男装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行业增速保持在10%~15%左右。同时,行业集中度依然很低,市场格局不稳定,产业链的整合、商业模式的创新将会推动男装行业向高集中度的方向发展,并造就优势的自主品牌。
统计数据显示,多家披露2015年业绩快报或年报的男装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均现下滑,其中同比下跌幅度最大的竟然超过八成。今年以来,整个零售市场仍旧疲软,消费者消费意愿未见明显复苏。据百家零售今年1-2月的数据显示,服装零售量累计下滑5.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从男装行业分析报告了解到,国内男装企业的发展与早前爆出存货危机的运动用品企业相似,主要依赖的路径除了开店还是开店。不同的是,运动用品企业比男装企业更早一步实施开店扩张的战略,增长的泡沫也更早破灭。
(1)男装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对于男装企业业绩沦陷,男装企业给出的解释也大体一致:市场仍未回暖。库存依旧是拖累净利表现的硬伤,促销增加、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毛利率下降。此外,面对电商、国际高端品牌等冲击,企业们纷纷在门店、定位等方面寻求转型,但同时也推高了相关成本。 业界分析认为,与款式更新迅速的女装相比,男装在设计上相对简单,各品牌间差异化较小,前期众多男装企业涌入,展开粗放式扩张。截至目前,尚无明显优势的领先企业出现,这种同质化在行业急速下行时加剧了企业间竞争,进而挫伤了企业利润。 业内人士马岗指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服装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一个点延伸到一个面。最开始可能是谁的广告打得响谁就成功,第二个阶段过渡到谁的店铺多谁就成功,现在是考量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包括产品、渠道、品牌优势、商业模式、内部管理等多方面,是一个面的竞争。
(2) 国外品牌一起竞争中国男装市场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17年中国男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男装行业整体上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市场上各类品牌繁多。多数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国外二三线商业品牌更是以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形式抢占国内市场。当前国内外男装品牌竞争主要在商业渠道和商业创新上展开。同时,休闲正装的兴起造成西装行业近期发展迟缓。
业内人士表示,服装产业格局面临巨变,男装市场本身发展不景气,店铺房租较高,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主要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男装品牌的发展,而线上模式目前并没有形成气候,大多只是以过季库存销售为主,仅配套少量的网络专供产品,考虑到市场反应的滞后性,2015年的男装行业整体仍然难以走出困境。
四.主要服装电商平台运营分析 五.服装电商营销模式分析
一、我局所属国有外贸企业党组织情况
我局下属公有制外贸企业6个,近几年改制的企业4个,共有职工841人,均设有党支部,共有党员162人。其中1个企业党组织关系在黄骅市,其余5个企业党组织由外贸局直属单位党委领导,共有职工465人,党员128人,党组织机构健全.新世纪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设专职1名,董事长任副书记;远贸进出口有限公司由董事长兼任;储运公司公司由董事长兼任;食品公司由公司经理兼任;第二冷冻厂设专职1名。我局所属国有外贸企业有下岗职工党员28人,均在沧州市区,这些下岗职工党员都与所在企业党支部保持着定期联系。无市外流动党员在本系统工作。上述党员都能按所在党支部要求参加党的活动并交纳党费,无“三不”党员。
二、对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管理的情况
我局原有外贸企业27个,近两年先后破产21个。现存2个国有外贸企业和3个股份合作制外贸企业。其业务工作、劳动人事工作仍由本局管理和指导。其党组织的管理和党建工作,均由局直属党委统一组织实施,党组织活动正常,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保证和促进了这些企业的正常运转。主要做法是:
1、重视改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党委根据企业改制进程,及时健全了党组织。新世纪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是2003年完成改制的企业,考虑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未对支部班子做大的调整,仍由原公司(副董事长)李大蒲任改制公司的,董事长张学起任直属党委委员、党支部副书记,几年来该公司业务经营长足发展,党建工作成绩显著,公司连续3年被省、市政府评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公司党支部连续5年被评为本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远贸进出口有限公司是由原远贸公司、工贸公司合并后改制的企业,我们及时指导两个党支部进行了合并改选,党委提名并经党组研究确定,由董事长(原远贸公司张泽先)担任改制公司的。惠邦储运物流有限公司由原国有企业储运公司改制后,经党支部推荐,局党组、党委联席会研究审定,由董事长(原公司经理)邢守民任,选配专职副书记1名。三个企业的党组织都较好的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2、抓好对企业中党员的管理教育。党委对改制企业的党组织与国有企业党组织统一管理,统一部署党建工作,统一进行督导检查和评比表彰。3个改制企业党支部都较好地坚持了党建工作制度,落实了“三会一深”制度,经常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使绝大部分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和促进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连年被评为全市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和市直外经贸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度,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电话联系,分散在市区的每月联系一次,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党员的活动情况,采取灵活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全系统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流动党员无一例违纪违规现象。由于的公司党支部较好地坚持了定期联系制度,使多数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与公司党支部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多数同志能定期与党支部沟通情况,严格要求自己,既实现了异地、异单位再就业,又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性。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八
1.调研目的。
2.调研意义。
1.调研对象与内容。
3.调研过程与结果。
2.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与岗位职责要求。
3.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1.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2.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12。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九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药械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积极培育、扶助、规范和发展进贤县这一支柱产业,不断提升产品品位,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笔者就如何探索进贤县医疗器械企业自律的有效途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进贤县,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南岸,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县。该县的医疗器械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数次治理,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一个孕育巨大商机的产业,一个让投资创业者向往与施展才华的大平台,正以飞跃式超常规速度在全国同行市场迅速崛起。目前拥有生产取证企业64家,固定资产达3.4亿,生产品种73种,注册品种数492余个,经营取证企业76家,经营品种上千种。据不完全统计,20*年年产值达7.3亿余元,年销售额达十多个亿元,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不少获得省、全国知名品牌的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土耳其、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当地食药监部门监管的 “重头戏”。
尽管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势头看好,但也存在不容乐观的方面:一是由于传统观念夹带 “家庭制”的“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一些生产、经营管理者认识不到位,从而使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质量进入市场缺乏应承担的责任感;二是由于近几年医疗器械原材料价格涨幅波动较大,而当地重复生产的卫生材料厂家较多,造成产品的销售价格战引起不正当的竞争,因此少数生产企业在产品的规格、数量、重量上做起 “文章”;三是不正当的竞争引起不规范生产,如少数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对一类产品将b型(未灭菌)当成a型(已灭菌)销售;四是少数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严,将半成品私自委托在家中加工,如户外加工纱布块;五是面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这支点多面广的庞大的产业,当地药监部门医疗器械主要监管力量只有三人(还要兼做其他工作),对生产、经营处于动态的这支产业,力量对比悬殊。既是全天候的零距离的监管,也难于保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不发生!面对日趋激烈的全国大市场的竞争,医疗器械产业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自律,因此建立一种诚实、守信的机制乃当务之急!
二、目的、意义
医疗器械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医疗器械产品关乎人命,医疗器械监管无小事,丝毫马虎不得”。享受合格、安全、放心医疗器械的使用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殷切期望!向社会提供安全、合格和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是生产、经营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医疗器械产业的生存底线。否则,医疗器械产业不遵守这个市场游戏规则就不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甚至被市场淘汰。医疗器械行业必须严格恪守:守法是企业的立足之基,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诚信是企业的发展规律之魂!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形成诚信的价值观,国内没有统一的食药械安全信用制度和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各部门割裂的信息系统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效率。食药监部门要努力创新工作为企业营造守法规、重质量、讲诚信、谋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打造诚信体系使企业始终承诺向社会提供最佳、合格、安全、放心的产品,承担产品进入市场安全责任,这一切,企业必须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才能努力打造进贤县这一支柱产业的全国的精品、知名品牌!
三、创评内容
1、企业的法人、各类管理者必须熟悉和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严格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自觉履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义务。
2、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成为沟通企业与企业,架起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同引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纳入诚实守信发展之路!诚信是维护市场的支柱,是繁荣市场的基石,人民群众在呼唤诚信,社会各界也在期待诚信,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更离不开诚信,食药监部门与医疗器械行业要共同携手打造诚信体系,以这项诚信创评工作为 “亮点“,不断激励和全面助进医疗器械行业行为规范,做大做强、拓展更加发展的空间,为人民群众的用械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
针对目前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中存在的跟踪问效和使用监督不到位、管理粗放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企业所得税管理,不断提高所得税管理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所得税宏观调控职能作用,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地企业所得税管理实际,我局对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的某一露天铜矿企业开展减免企业所得税的跟踪问效调查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在新税法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提出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企业所得税是一个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的税种,国家通过所得税政策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以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实现其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税收优惠是发挥其调节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国家对所得税的转让,给企业以更多的留利,来促进企业税后收益的提高。20xx年,我局对某露天铜矿企业审批各项税收优惠万元。其中:减免所得税审批金额万元;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审批金额万元;正常损失的报批减免万元。
在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严格按政策办事,坚决防止和抵制违反政策的做法基础上,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的审批领导小组;二是加强宣传,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法,不仅仅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而且开展送政策到企业等活动。三是加强服务,开展一站式服务,只要企业提出申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优惠政策的审核、上报、备案等各项工作。四是加强跟踪问效,对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的企业开展减免企业所得税的跟踪问效工作,改变重审批、轻管理的状况,全面掌握所得税减免税款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适应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深入细致的服务工作,税收优惠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免税、减税期限长,造成税收收入和税收管理漏洞。铜矿开采企业属于利润水平较高行业的企业,由于盈利空间较大,有充足的货币资金用于缴税,很少有资金困难的问题。企业在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减税赚足收益后,或者几年后资源枯竭、利润水平下降、出现更赚钱的行业,投资者们会运用税收筹划,注销或解散原有企业,换个地方再新办其他企业,用以继续享受另一新办企业的所得税优惠,从而造成税收的流失。从近些年企业的寿命周期观察来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存在时间在十年左右,有些企业的寿命则更短。企业在三、五年内正是企业的利润高增长期,在这个阶段使企业享受较长期限的企业所得税免税、减税优惠,不利于税收收入的增长,投资人会更热衷于税收优惠的筹划,其结果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总数增加较快,而入库企业所得税增加缓慢,形成企业所得税收入流失的漏洞。
(二)铜矿开采行业的普遍优惠,造成经济发展失衡。投资人投资办企业最关心的是投资的回报,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是税后利润的高低,投资人对经济发展是否平衡并无热情。经济发展综合平衡确实不是投资人的事,而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事情。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税收优惠政策是针对某些行业或某些企业的,则会促进该行业该某企业的发展;如果税收优惠政策是普遍性的,将促进各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利润水平高的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在投资者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使利润水平高的行业或企业,发展更快;使利润水平越低的行业或企业,发展会更缓慢。这种税收优惠,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势必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铜矿开采企业的发展,大量的增加了增值税、矿产资源税等税收,改变了多年的经济落后的面貌。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的,绝大部分是这些企业。由于投资人看好当地矿产资源,更认准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从而加大了资金投入,加快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步伐,使当地经济增长有了较大的跨越,但也使祖祖辈辈留下的矿产资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现行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实行普遍优惠的政策,无疑鼓励了投资者向采矿业的大力投入,加快了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加剧了矿产资源遭受破坏的进程,促进了经济的不合理、不平衡的发展。
(三)县、乡(镇)两级政府领导认识不到位,阻止优惠政策的执行。近年来,铜矿开采企业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县、乡(镇)领导都为此而兴奋,且成绩大多归功于县、乡(镇)两级领导的对外招商引资的不懈努力和大力发展当地经济的结果。他们并不认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投资者投资的作用,并不领情税务机关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所做的工作。恰恰相反,认为上级不应该出台这样的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税务机关不应该执行这样的减免税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少了财政收入,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政绩。因此,有的县政府领导找县国税局长,给国税局长开会,以不行文的形式明确指示减免企业所得税要经过县政府同意,否则不得减免。县国税局执行税收规定势必得罪当地政府领导,如果执行县政府的规定则违反税收政策,致使其陷入两难境地。
(一)改变普遍减免铜矿开采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明确个别企业不予减、免企业所得税。目前,资源开采行业较高的利润水平刺激着投资者向该行业的大量投资,造成经济结构和资本结构的不合理配置,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地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大量的矿山尾矿又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以至于当地群众对这类企业的不满,对税务机关为这些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不理解。从税收调节经济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改变普遍减免铜矿开采企业所得税制度。对于生产加工过程产生大量废水、废渣、废气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的企业,规定不得减免企业所得税。这样一来,既缓解了当地群众与税务机关的矛盾,又使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更加理性化、更加科学化的促进经济合理的、可持续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通过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对需要扶持、鼓励、发展的企业给予免税、减税照顾,促使其加速发展;对国家限制发展的企业不予减免税,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合理确定减免税期限。企业减免税期限的长短决定投资人投资企业积极性的大小。减免税期限越长,减免税额越多,投资人从投资办企业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多,吸收的投资也越多,地方经济发展得就越快;减免税期限越短,减免税额就越少,对投资人投资办企业的吸引力也越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则经济发展自然缓慢。因此,应合理确定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期限。在享受减免税期间内,企业年收入利润率在30%以下的,实行免税,年收入利润率在30%以上的可考虑按一定的比例减税,不实行全免。这样做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又增加了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时也有利于纳税人提高和增强纳税意识,促进税务机关潜心研究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三)加强企业减免所得税的管理。在确定对企业定期减免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按《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为了防止企业在税收征收管理范围方面的争议,要正确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能够确定为定期全额免征的,应于符合条件时一次审批到截止日期;审批之前有应纳税所得额的预缴入库;审批后退库。对于不能确定为定期全额减免税的,分年度审批;各年度实现的所得税预缴入库,批准减免税后将已预缴的所得税退库。
为防止投资人策划利用企业避税,鼓励企业持续、长期经营,应定期对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企业进行跟踪问效,通过对有关数据、资料的归集和有关指标的分析,了解和掌握已减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的用途、去向及所发挥的作用,促进企业在减免税期间及时、准确的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准确确定所得税税基,保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一
本次调研的目的,旨在深入了解碳化硅行业整体状况、加强与碳化硅企业紧密合作、探寻碳化硅深加工领域和新产品研发方向、了解当前环保政策等。调研为期五天,受到了当地企业和地方协会的热情接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调研走访了分会副会长单位兰州河桥硅电资源有限公司、天祝县正昱碳化硅有限责任公司及天祝县碳化硅产业集聚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碳化硅企业协会、宁夏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宁夏平罗县荣昌碳化硅有限公司、宁夏天净隆鼎碳化硅有限公司、宁夏和兴冶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
在调研中,企业对协会实地走访表示欢迎,协会领导与企业代表就行业基本状况、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问题、碳化硅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家政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与宁夏碳化硅协会和企业就碳化硅制品的延伸发展与节能减排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调研工作让协会对整个碳化硅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对碳化硅行业未来的政策导向和发展形成了比较明确的认知。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当前碳化硅市场形势下行的逆境中,企业专注于自身修炼,紧密合作,积极寻求突破点,应对不利市场环境。
一、规范化管理打造现代化企业
本次调研中,我们欣喜的发现碳化硅企业正在逐步摆脱过去小规模、粗放管理、粗放生产的旧模式,逐步走向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其中以宁夏天净隆鼎碳化硅有限公司、宁夏和兴冶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规模化企业为代表,在实地走访中,可以看到厂区内整体布局合理、车间分布有序、管理精细、生产有条不紊、现场整洁干净,许多企业都安排有现场办公区,便于负责人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在当前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而碳化硅价格没有明显波动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规范化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是碳化硅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碳化硅制品在多领域有所突破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在碳化硅制品领域有了长足发展。碳化硅作为工业基础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在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我们看到企业在碳化硅制品研发方面取得了多领域的突破,诸如铝电解槽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侧墙砖、转角砖、复合砖,熔铝精炼与铸造系统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铝加热套管、升液管、测温保护管和流口砖,高炉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和风口套砖,陶瓷窑具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炼铁高炉、有色冶炼、陶瓷、电瓷、砂轮、污水处理、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垃圾焚烧炉等行业。
碳化硅作为工业材料,其应用领域广泛,当前国家号召企业要创新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高新技术研发部门密切合作,也是我们协会积极倡导的,加大新品研发力度,找到新领域是碳化硅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三、环保问题成为共识、各企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本次调研中,可以看到企业对于环保问题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普遍认为环保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许多企业对于冶炼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都做了研究,其中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早已开始尝试一氧化碳收集工作,在现场我们看到了用于一氧化碳收集营建的管道,张总也向我们展示多次阶段性试验的成果,目前滨河计划建造一座发电站,利用冶炼过程中的一氧化碳燃烧发热供电。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新兴的碳化硅企业尝试建造封闭冶炼炉,利用轨道送出料,便于气体的收集工作。
四、地方协会发挥自身作用,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地方企业自发的组建行业协会,有利于当地企业沟通合作,协调发展。在宁夏碳化硅企业协会马秘书长向我们介绍了协会的主要工作,他表示协会成立以来,在企业对标、行业统计、政府沟通、信息收集等方面均做了很多工作。有组织、有目标的地方行业协会是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同质化生产、低价竞争依然明显,绿碳化硅断崖式下跌
目前黑碳化硅行业虽然市场略有好转,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侵蚀了利润空间,产能过剩、同质化产品低价竞争的情况依然严重。而根据了解,作为硅片切割刃料的绿碳微粉的使用已被金刚石线锯大规模替代,绿碳化硅的形势更为严峻,多数企业已经停产,市场空间已经被严重挤压,而行业目前仍然没有找到绿碳化硅新的应用领域,同时因为绿碳冶炼过程中存在废水、废气污染,多地环保部门都在叫停,导致了整个绿碳行业呈现了断崖式的下跌,目前尚无明显改观。
二、工艺瓶颈凸显,企业研发力量不足
虽然在市场环境的倒逼下,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有部分规模企业开始在开发新品、延伸产业链的方向上做努力,但是效果不明显。
冶炼工艺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质量稳定和节能降耗,空间较小。在制品方面,多数企业还是在粗加工领域徘徊不前,人才匮乏、资金紧张等问题依然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
三、环保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
虽然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企业都非常重视,也在积极应对,但是目前尚没有成熟的一氧化碳收集解决方案。企业需要加快步伐应对环保政策的逐步收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未来碳化硅行业发展最关键的方向有两点:一是碳化硅缩减产能、纵深发展是大趋势,碳化硅产能的严重过剩有目共睹,随着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加快,粗放生产明显已经没有竞争能力,行业洗牌已经开始。随着整合和淘汰速度的加快,规模企业应该加强区域合作、规范管理、加大投入,逐步走向深加工的方向;二是碳化硅作为工业原材料,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急需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企业要开拓视野,积极寻找新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地区间沟通交流,加强与政府间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此次调研活动,协会对于当前碳化硅行业现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作为政府企业之间的纽带,协会在未来也会进一步关注碳化硅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对接,积极与科研院校加强联系,探寻碳化硅应用的新领域,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二
1.薪酬水平偏低。
从下表可以看出,重庆力帆汽车销售公司的薪资低于全国力帆销售公司的薪资,不仅在重庆地区偏低,而且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000元左右。
在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人才竟争首先是薪酬的竞争。薪酬是对人才价值认定的表现,体现某个人的能力和贡献并得到社会承认。公司如果薪酬水平偏低,则必然不可能引进或留住人才。
3.这主要表现在薪酬制度不完善,不同岗位间的工资差别不明显。该公司薪酬体系没有形成明确的岗位工资等级。这样一来,致使薪酬体系某些环节有失公平。同时,公司的薪酬结构中并没有提出社会福利工资。公司完整的福利体系应该包括公共福利和个别福利两个方面,公共福利考虑员工的对以后生活的一种安全感,个别福利则能够让员对公司产生出一种归属感。在公司薪酬方案中既无公共福利,也无公司自有的个别福利,这就造成了公司员工的归属感不强。
4.薪酬的激励缺乏竞争性。
现行的岗位工资标准起点低,而绝对差额小。公司的整体薪酬价位与劳动力市场价位不一致,大部分生产环节岗位工资接近或低于所从事相同劳动强度的外部市场的薪酬水平,不具有外部竞争性。公司内部,由于职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得不到同行业应当得到的工资,使得跳槽事件频频,尤其是关键部门的人才流失,使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劳动报酬一个样就失去了岗位薪酬的激励作用。
1.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各部门和岗位分清职责和权限,各种制度有章可循。奖惩分明,消除以个别领导好恶为准而发生不透明、不公平、引发员不满的弊端。制定公开透明的业绩评价制度,工作评价要科学合理,由此建立起来的报酬制度才能公平合理.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薪酬的管理纳人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建立富有竟争力的薪酬体系。
薪酬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合理的薪酬才能占有人才和摆脱优秀人才“跳槽”而流失。企业要发展,就要建立一套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竞争的薪酬体系。奖金不再以学历、工龄等资历为主要参考依据,而主要应根据承担责任的大小、工作绩效的表现来进行支付。在福利方面拉开档次,从而真正的发挥出福利在激励方面的作用。
3、充分重视薪酬激励的重要作用。
只有企业对员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员工才能够对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反之,则会降低工作效率,对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在对员工的薪酬设计中,除了一些物质上的激励外,公司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在薪酬激励中包含的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的激励,而且也包括了精神方面的激励,实质上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名誉激励等。如今,精神方面的激励已经成为企业激励机制中一种复杂而高效的激励方式。
薪酬方案的设计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同时还必须具有激励作用。重庆力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应该以力帆总公司的标准为依据,制定本公司的薪酬体系。薪酬方案的改进可以参考总公司的标准,如下面表格所示:
表四:职位界定表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三
根据县纪委《关于开展以“企业大走访、矛盾大排查”为主题的企业评机关(单位)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县物价局纪检组于4月28-29日对太白镇5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全面调查目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重点了解企业对县直机关(单位)服务发展、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走访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太白镇大多数企业属冶金压延、机械制造类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所走访的5家企业也均经营钢材、机械加工、建材贸易等,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市兴祥金属材料工贸有限公司,去年7-11月份亏损30多万元,产品库存积压相当严重,今年x月份后,受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市场略有回暖,但销售经营仍十分艰难;市华明机械厂资金不足,研发投入不够,产品需求下降,去年实现利润较上一年大幅下降120%;太白诚信建材贸易公司去年销售也大幅下降,且资金回笼太慢,造成如今一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龙山桥矿山公司、鑫森机械公司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效益持续下滑。
1、资金周转压力大。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冶金
压延、机械加工等行业的激烈竞争,产品价格提升潜力小,销售压力大,造成库存积压较多。所调查走访的5家企业中有4家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其中,华明机械厂因产品档次不高、竞争力弱,市场需求下降,目前拟上马科研改造项目,但研发资金缺口达100多万;诚信建材由于资金回笼慢,造成周转困难;龙山桥矿山公司则由于矿石售价下降幅度达,加上购置了一批安全设备,生产经营的周转资金十分紧张。
2、融资困难,且利息重。调查走访中,发现大多数企业一方面资金吃紧,另一方面则融资渠道狭窄,且利息较高。走访的5家企业计划年内总投资300万元,其中技改、技术创新等内涵投资项目200万元。由于融资渠道狭窄,基本靠银行贷款,且利率还不低。贷款形式主要采用抵押标的物,企业存货、设备和第三方担保次之,担保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缺乏必要的信用担保,目前这些中小企业均面临着融资困难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优惠政策辐射不到。调查走访中,发现5家企业都属中小企业,这些年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但由于规模小、影响不大,普遍得不到政策的眷顾,而且缺乏地方政府及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如太白诚信建材贸易公司反映在工商登记年审、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方面,与县经济开发区相比差距较大;龙山桥矿山公司反映供电部门实行预交电费,企业由于用电量较多,预交金额大,本身资金周转就困难,造成企业很大压力。
1、加强融资支持,创新担保方式。多管齐下解决融资难瓶颈,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打破只片面强调大客户的陈旧观念,提高小企业融资能力,简化信贷业务流程,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支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要加强对小企业的辅导和服务,建立合理的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2、加大帮扶力度,营造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涉及到多个部门、各种发展环境,多个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联合解决发展难题。同时,政府应当树立“小企业大就业”的意识,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
3、完善政策体系,推进企业创新。要从财税金融支持、实施政府采购促进、促进人才流动、降低创新风险、支持企业投入等方面入手,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采取政府支持引导、企业自主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建立一批服务机构,搭建一些必要的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合作,发挥社会力量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
4、建立预警机制,增强风险意识。把有关信息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地传递给广大中小企业,使其早作准备,制定应对措施,减少损失,以利稳健发展。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四
公用企业是指涉及公用事业的经营者,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经营者。由于这些公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高的独断地位,竞争优势明显,本身就为其限制竞争行为创造了条件,加之存在:一是主体性质含混不清。一方面,它既是向消费者供应电力、煤气、自来水、提供交通、运输、电信等服务的企业组织,与交易相对人处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它又处于行业管理者地位,属于行政主体,拥有相应的行政职权,对本行业所辖业务活动实行管制,进而利用行政权力谋取经济利益。二是垄断的管理体制为公用企业利用行政权力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大开方便之门。由于公用企业具有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双重法律地位,它们更多地看重自己的行政主体资格和手中的行政权力,摆出“老大”的架式,常常采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来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因此,强化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监管,对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运营目标的公益性。公用企业是面向全社会各界、服务于千家万户的企业,其经营状况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及价格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活和国民经济。因此,公用企业也被称为公益企业。
二是服务渠道的管网性。公用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一般是通过一定的管网系统来进行的,一般按行政区域来设置,且有区域网不断向国内网靠拢的趋势。
三是运行的高投入与规模性。公用企业主要分布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中,因而其建设、运营通常投资大、周期长、收效慢。
(一)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1)不合理的垄断高价。由于对管道或者网络的依赖,公用企业具有自然的垄断性,不可能引入竞争机制,这为公用企业谋取高额垄断利润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垄断性行业的价格涨幅大大高于通货膨胀率。
(2)交叉补贴现象严重。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公用企业出于打败竞争对手和限制竞争的目的,大幅度降低竞争产品,同时,提高垄断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在竞争行业中受到损失的,通过垄断业务得到弥补,“堤外损失堤内补”,以达到限制竞争的目的。
(3)格式合同和霸王条款突出。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消费者和公用企业订立的合同就该平等,公平,但由于公用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所必须,且公用企业在很多情况下又是唯一的提供者,因而,公用企业在和消费者订立合同时就出现了单向的格式合同,并且出现了许多对企业有益,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的霸王条款,致使消费者无条件接受。
(4)强制交易和捆绑销售行为泛滥。强制交易和捆绑销售是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消费者接受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或者以排挤其他竞争者为目的,以独占某种新产品和服务,搭售或者捆绑另一种产品或服务。其目的是将市场支配地位扩大到被搭售产品的市场,或者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市场,或者妨碍潜在的市场竞争者。如电力部门农电改造时向消费者搭售电表,通讯部门的话费和手机一起捆绑销售,消费期限届满,手机被锁定为终身用户,消费者只要还用此手机,只能用此服务商的网络,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用企业为了达到限定交易的目的,往往采取强行要求,设置服务障碍,方式表现不直接,但违背了消费者的意愿。
(5)人为阻碍开放管道或网络行为凸现。公用企业垄断性环节和非垄断性环节分开后,新的经营者要想在非垄断性环节进行经营,必须依靠原垄断企业所控制的管道或网络,垄断企业要想继续在经营中占据优势地位,往往人为阻断其网络或管道,以达到垄断经营的目的。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互联互通问题,成了两家公用企业竞争的最大困扰。据《中国工商报》报道,四川省某市的网通和电信两家公用企业阻碍互联互通成了两家通信企业的杀手锏,人为制造互联互通的通信障碍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形成的原因
一是全局性的国家垄断到局部性的行政垄断是形成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原因。全局性的国家垄断产生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行政权利和经济力量紧密结合,政企不分,国家对企业特别是公用企业管得过死,加之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公用企业的垄断居于统治地位,也由国家统一经营,这种全局性的国家垄断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公用企业借助行政手段,运用拥有的物力,财力为后盾,从而导致其行业垄断。
二是中国是一个具有对“特种”行业进行“官营”经济的国家,具有政府垄断色彩,这又是导致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又一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既无经营自主权,也无竞争压力。公用企业是国有企业中的一大重头戏,因而也是深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一大领域。
三是监督体系不完整,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各部门各自为阵,形成一定的部门利益,这又是造成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又一主要原因。
四是法律法规滞后缺乏专门性立法是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又一原因。目前公用企业受《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以及主管部门规章的调整,各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缺乏统一性,存在一定的冲突,给公用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是妨碍了市场机制的形成,拢乱了市场竞争秩序。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运行机制,竞争为经营者带来了动力和压力,促使经营者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向市场提供具备竞争的价廉物美产品,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市场经济充满活力,从而为消费者和全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而限制竞争行为妨碍或者排斥竞争对手,使竞争机制难以发挥,导致市场信号失真,资源配置不合理,行政垄断和行业阻碍制约了市场机制的发挥。二是妨碍了统一竞争的市场体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使市场壁垒重重,强制交易、歧视待遇等限制或排斥其他市场主体的权利。无法发挥市场化优势,严重阻碍了高度专业和严密分工的市场体系。三是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限制竞争行为使竞争机制无法发挥,导致垄断价格产生,服务质量差、甚至附加种种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消费者不仅不能从竞争中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或者服务,甚至连对商品的选择权也会在垄断者的强制交易中被限制。四是无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限制或者垄断经营者由于没有实际上和潜在的竞争者,因而没有竞争的压力,往往不注重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改善服务质量,无法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国对限制公用企业垄断的法律法规已经启动,然而,实施成效却不尽人意。一是反垄断法律法规滞后,制度建设不完善。反垄断必须有良好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作为法律依据。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反垄断法》,其他专门性立法也很不成气候,可谓无法可依,难以制度化。在对公用企业垄断性环节实施反垄断控制,建立管制制度,如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按照现代管制制度的独立性原则,我国的公用企业改革一直没有对管制制度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管制的功能往往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国企产权管理的功能混杂一体。管制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公用企业竞争秩序混乱。二是缺乏反垄断的预警系统。在反垄断的法律法规中,应有发达的信息系统提供充分的信息,帮助立法者和执法者理智决策。决策层及其决策支持系统在制定和执行公用企业竞争政策时,应充分听取消费者、企业、其他相关行业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过于封闭,容易出现决策错误,使少数人得利而大多数人受到损害。
目前,工商部门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监管存在以下难点:
一是违法主体行为的界定立法难度较大。由于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隐蔽性越来越强,导致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过程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给工商部门监管公用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是单项立法支解《反不正当竞争法》问题严重。不同的公用企业有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因此出现了不同行业的单项立法繁多,根据行业管理情况,相继出现了许多行业管理法规,如《电力法》、《铁路法》、《民航法》等,使执法主体过于分散,造成了执法尺度不统一,不同领域的同一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直接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三是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现行的法律法规难以规制。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只列举了11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致使一些公用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法纳入现行法律的调整范围,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法律适用不到位,导致监管出现盲区。
(一)健全法律法规,限制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
首先应从立法的角度,正确处理好垄断经营与自由竞争的关系。对公用企业的垄断经营,不是完全消除,而是重新界定,把自然垄断性业务从其他业务中分离出去,从特定行业发展规模经济和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需要,出台新的《反垄断法》等法规来规范调整公用企业行为,防止其滥用优势地位;对庞大的公用企业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分割,促使多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其次应正确区分强自然垄断环节、弱自然垄断环节和竞争性环节的关系,对公用企业进行垂直分割,淡化公用企业在限制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促使公用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再次应正确处理好行业立法与专门立法的关系。一方面,针对公用企业各领域的特征,通过制定《电信法》、《公路法》,修改完善《电力法》、《铁路法》、《民航法》等行业法规,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监管的职能作用,同时,对市场准入条件、定价、服务质量等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以保护公平竞争秩序。同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公用企业与相应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规范工商部门对公用企业市场行为的监管,使其有法可法。另一方面,制定《公用企业法》等专门性法律,确立公用企业范围、运作机制、监督程序、定价程序等事项。最后应处理好反垄断执法与行业监管的关系,协调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权力配置和行使关系,降低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的特权,构筑多样化的权力配置格局,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健全行政监管和反垄断执法的体系,建立现代监管理的理念,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二)构建监管制度与反垄断执法平衡协调的互动体系
要解决公用企业行政垄断的问题主要是实行分业经营。真正打破公用企业垄断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减低进入公用企业市场的壁垒,让更多的经营者能参与公用企业市场的竞争,以满足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优化企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增强企业信誉,建立公用企业市场竞争机制,铲除公用企业经济性垄断,采取开放性政策,由多个市场主体经营,使产、销环节分开,由不同企业经营。其次,构建现代行业监管制度与反垄断执法平衡协调的机制,改变政策部门和产业监管机构代行反垄断执法权的现状,尽快建立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使职权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建立一支适应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监督管理的执法队伍,把市场准入、竞争政策以及普遍服务政策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对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护,防止市场垄断、价格共谋、欺诈等行为,形成现代行业管理制度和反垄断执法的互动体系。
(三)完善监管措施,实现监管法制化和科学化。
一是加强宣传,增强公用企业公平竞争的法律意识,采取措施提高工商部门执法的透明度,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二是提高监管手段的科学性,节约监管成本。完善和加强对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监督和规制,使执法者公正廉明,依法行事,用法律求得监管与反垄断的平衡。三是建立工商部门与其他监管机构(物价、技监等)之间的协调机制。对于不正当定价和瓜分市场协议之类的垄断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同时,还应构筑多样化的权力配置格局。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必须完善对基础设施产业的相关立法,明确行业部门在反垄断执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危害性的认识,给查处限制竞争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监管更加法制化和科学化。
(四)规范公用企业市场行为,打好限制竞争监管的攻坚战
为更好地建立和完善公用企业市场竞争机制,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引导公用企业公平竞争,必须规范公用企业各种市场行为,严厉惩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以法律形式规范公用企业的市场行为。一是建立合理的价格管理制度。建立公用企业市场竞争秩序,国家应对其实行价格管制,采取公开价格听证制度,以增强价格的合理性。二是防止公用企业滥用市场优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攫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法律应从公用企业滥用优势的行为,如:禁止强迫交易行为、禁止歧视行为、禁止掠夺行为、禁止抵制行为和禁止内部业务交叉补贴行为等方面加以限制。三是禁止公用企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即禁止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用企业市场主体以协议等方式排斥、限制、妨碍竞争对手。四是严厉惩治地区封锁,大力开展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专项整治,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打好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监管的攻坚战。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五
20xx年以,地区财政局国资中心不断加大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工作力度,认真贯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资委号令),在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和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初见成效,产权交易程序进一步规范。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配套的出台,标志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进场交易”制度为核心的统一制度。地区财政局国资中心通过抓好贯彻落实,使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市场配置资的基础性作用正逐步发挥。
一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配套陆续发布后,地区财政局国资中心及时转发了相关部门和县市以及个企业。使各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明确了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的制度要求,并对操作规则和政策要求有了进一步认识。
二是对产权交易机构的选择确定提出了规范性要求。虽然地区国有产权交易中心至今没有成立,但是,我们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资委号令)的要求,制定了《*****地区国有产权(资产)处置实施意见》,要求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国有产权的处置必须在财政国资部门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拍卖公司进场交易,截至目前,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由地区经贸委、监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局、财政局等单位全程监督和资产评估、公开产权转让信息的前提下,对两家地直企业国有产权进行了公开拍卖,有效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了贯彻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号)等有关规定和中央纪委关于严格执行产权交易制度的有关会议精神,根据阿地国资[20xx]7号《关于转发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委〈关于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地区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监察局、发展计划委员会、工商局等五局委组成专项检查组,于20xx年月1、16日共同组织开展了对地直9家企业中的16六家占有国有产权的地直企业(单位)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自《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专项检查和抽查。检查发现,少数企业违反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号的规定,对转让标底不进行评估审计、不履行相关手续或者不完全履行相关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处置转让国有产权。例如,地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产权分别于20xx年月2日、200年月2日被地区*****集团以60万元、114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有限责任公司和***。没有履行相关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以及产权登记等手续,没有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批准手续,绕开了国资部门的监督;分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行为,也没有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批准手续和国有产权变更手续。
(一)对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国有产权转让有关规定的宣传力度不够。地县两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虽然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转发给了所属企业,但是没有进行进一步深入宣传。企业本身也没有认真学习《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国家有关国有产权转让的政策法规,影响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
(二)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和单位由于各种原因错误的认为企业的国有资产和国有产权只要有了本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是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党委会的决议就可以自行处置。而忽视了国有产权转让的相关程序和应该履行的手续。
(三)地县两级没有设立专门的国有产权交易中心,也没有要求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在转让国有资产、国有产权时必须在某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竟价转让,多年以许多企业和单位的产权交易都是自行与受让方协议转让的。这应该引起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国资管理部门职能、责任不明确。地区国有资产的监管还没有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全方位监管体系,仍然处于多头管理旧体制,结果是谁都管,但是谁都管不好。企业也非常厌烦国资部门对企业的违规行为横加指责,处处说企业的某些行为违反国家规制度的婆婆式的唠叨。
(一)地县(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要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和《阿克苏地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加大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领会精神,严格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促进国有产权的依法、有序流转。
二、认真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各项规定的组织实施工作。《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和操作程序,明确了相关监管职责。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明确职责、规范运作、严格把关、监管有力”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要落实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的职能部门和人员,明确工作责任;要加强对各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审计、评估、价格确定的监督和审批工作,并对进入市场后各个工作环节实施跟踪监管,切实维护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严格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场制度。国资部门将在对全地区产权交易机构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选择确定从事地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活动的产权交易机构。在此之前,暂将*******拍卖公司作为试点,负责发布地区所辖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并由其组织相关产权交易活动。地区各企业要充分认识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的重要意义,切实执行进场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国有产权“阳光交易”制度的建立。
四、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审批报告制度。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地区各企业要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有关情况,按分级管理原则报地、县(市)财政、国资部门审查、批准和备案。未经同级政府和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企业擅自转让国有产权行为一律无效。
县市财政、国资部门在每年1月份将上一年度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情况统计汇总后报本级政府和地区国资部门;要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产权变动登记管理,强化产权变动监管力度。
五、做好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规范衔接工作。《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xx年2月1日起施行,地区各企业要对正在进行的国有产权转让进行清理。对经有关方面批准并已于20xx年2月1日前正式签订产权转让合同的,可按有关批复和合同的约定组织实施,但后续工作环节要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规范;对20xx年2月1日前没有正式签订产权转让合同的,应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重新予以规范。
六、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监督检查工作。地区国资部门将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由负责产权转让的部门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地区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各县市也要通过对所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前、事中和事后等环节的审核把关和监督检查,切实履行好相关监管职责。在检查工作中,各县市各地直企业应注意了解和总结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有关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六
按照通知要求。9月8日我们实际到企业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现将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用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近50家,实际用工人数1200人左右。
1、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目前最缺工的企业是几户大的种植企业(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长白山宇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等)。他们是种植加工企业,一个是蓝莓种植加工,另外一家是绿色有机大米加工企业,在种植和栽培原材料方面用工需求大。
2、从企业用工环境来看,我县产业化企业用工并不规范,没有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也很低,现在生产和技术工人月薪1500-20xx元,其它员工月薪1100-1500元,并且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
3.从企业用工结构来看,在年龄结构方面,大多数企业愿意招聘25—35岁年龄阶段的人员;文化程度方面,企业对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性别方面,主要与需求工种有关,如车工、缝纫工偏向女性,电工、机械工则需要男性等。
当前我县企业用工难(主要包括招工难和留人难),既有劳动力供求失调造成部分企业缺工的客观因素,也有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1.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力供求失调),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其实并非无人可招,而是难招到具备一定素质和技能的工人难招。一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种植企业在种植及采收作物时用工量急剧增加,并且此时也基本是农忙季节。加工企业招工要求具备一定素质。二是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我县向外劳务输出比较多,大量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流转到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很多村屯基本都是老人小孩留守,又以朝族村最严重,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占70%是45岁以上的,而且是没有技能的劳动力。三是每年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基本不回安图就业,而本地的职(技)校毕业生60%倾向到外地就业,导致本地年轻、有一定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使我县企业用工供求矛盾愈显突出。
2.劳动环境较差,用工缺乏吸引力。
一是工资待遇偏低。近几年来,我县物价消费总体水平已大幅上升,特别是我县物价消费总体水平与周边县城对比偏高,而我县各个企业工资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按日工作10小时和月工资1000元计算,平均工资每小时不到4元,加上劳动强度大,没有加班工资和节假日,造成企业难以招收工人或留住工人。有一定技能和熟练工人,或者通过在企业实践掌握一定技术的员工,一旦有更好的去处,往往是马上跳槽。工资待遇偏低成为招工难和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一方面,有些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做优做强企业文化内涵的经营观;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调研情况看,劳动用工规范、工作环境优、工资及时兑现、福利待遇好、人本意识强的企业不存在“招工难”问题。
3.用工不够和谐,职工权益难以保障。
一是部分企业存在“四无现象”。即无劳动合同、无用工手续、无社会保障、无休息休假,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者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等(问题),使企业从开始能招到人,到最后留不住人。
在家休息也不就业。
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劳动、人事、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合力,提供政策帮扶。为确保我县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用工环境,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关心关爱、部门协调帮助,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县转移,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为此建议:
1.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随着县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多,我县经济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各项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势必迅速增加,若不未雨绸谬,储备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届时企业用工矛盾将进一步显露,成为制约我县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一要立足本地劳动力资源,培植企业储备用工。一方面,劳动部门要深入企业,对我县企业全年用工计划进行调查摸底,并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充分挖掘现有劳动力潜力,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县劳动力档案库;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尽快将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化为技术技能劳动力。人事部门要制定我县(生源)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返回我县企业)就业的优惠措施,并将其纳入用人管理计划,防止我县技术人才资源的流失,为经济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二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确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为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就业服务。职能部门要积极拓展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招聘、代理、测评等功能,加快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交流协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于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强化就业跟踪服务,为劳动力的多层次、多渠道合理流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加强跨县、跨地区劳务联系,科学引进劳动力资源,缓解企业缺工矛盾。要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工,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要积极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居民就业,鼓励劳动力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三要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城乡统筹的要求,围绕我县持续做强产业、持续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政府应加大培训转移,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如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给就业困难对象,兑现国家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补贴等,资金来源可从失业保险金的节余和财政预算安排的方式来筹集。使之更好用来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推动我县就业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
2.改善用工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主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强化“善待打工者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增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一要营造“筑巢引凤”的良好企业环境。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住,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美的工作环境是企业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性化管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企业吸引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经。二要为员工发展搭建良好的舞台。企业要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在目前技工普遍难寻的情况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升技能就业,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三要适当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收益仍是其选择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应适时公开企业经营方针、成本核算、企业效益等,增加工人工资透明度,作为企业主合理地确定和兑现用工待遇应该是明智之举。政府要引导企业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吸引本地区和外来的劳动力到清流就业。四要构建良好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依靠,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因此,作为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关爱员工、赏识部下等人性化的管理,要依法用工,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照章办事,努力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努力营造奋发向上、争优创先的用工氛围,创造有利于员工发展的企业人文环境;要培育员工“企业兴我也兴”的理念,使员工溶入企业的生产、生活、文化的各项活动中,努力构建良好的劳动环境,激发他们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归宿感、成就感、荣誉感,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
3.保障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劳动保障制度落到实处。一要加强对企业用工环境的监管。建立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重大情况随时报,常规情况定时报”,建立应急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用工,依法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及时纠正企业强迫性劳动、压低工资、拖欠工资、忽视职工劳动安全等不良行为,要保障落实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工会法》赋予的权利,把他们及时吸收到工会组织中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要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企业职工的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将企业员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并注意向生产、服务一线人才倾斜,重点解决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为企业留人、吸引人营造良好环境。三要切实解决外来工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跟踪落实政府制定的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企业务工的优惠政策,广开招工渠道,吸引外县富余劳动力来我县就业,以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教育、公安、计生等部门和乡镇要主动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解决好其子女入学、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外来务工人员在清流能放下包袱安心工作,为建设长白山最美、产业最优、旅游最旺、环境最好的生态经济强县添砖加瓦,尽一份力。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七
企业面对庞大的施工生产规模为何“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安全管理与生产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什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企业面对庞大的施工生产规模为何“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关键词:路桥施工 安全生产
路桥施工企业作为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一个行业,无论从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历史实际而言都已成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防范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高危行业。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是以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层,以各子公司为紧密层的路桥施工企业联合体。拥有多个路桥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一个二级资质,同时具多项市政、交通安全设施等增项资质,公司还拥有外经权和外援权。浙江交工集团有50多年的路桥施工历史,一直是浙江省内交通施工的领军队伍,所承建的道路桥梁特别是高速公路遍布浙江省内外。集团的年施工产值连年快速增高。去年完成产值达37亿元,今年施工产值预计将达50亿元左右。在施工产值不断快速增高的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在业务急剧膨胀的过程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压力。产生压力的内因主要是人力资源的匮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多年来,集团的人力资源一直都难以满足施工管理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且存量与需求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可以说,我们的职工对企业的生产,贡献是巨大的,而企业潜伏的风险同样也是巨大的。由于管理力量的不足,多年来,我们在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上难免存在力不从心的状况,安全生产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心有余而力不足。人员配置也是有职无位,或者一人多职。可以说集团的安全生产是“形势严峻、责任重大”。20__年之前,集团的安全生产管理虽在不断加强,但仍处于传统的管理状态,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往往是嘴里喊得多而实际行动少。集团总部及各公司有相应的机构,但没有全部做到单设,基本上将职能设置在劳动人事部门,人员配备上也严重不足,多数为兼职人员,难以全力以赴开展相应管理工作。项目部基本没有单设安全管理的部门,资源配置更显不足。有相关规章制度但没能做到及时更新,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稍差,更遑论在技术、资金、设备上的大投入和高保障。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大量的农民工作为路桥施工企业劳动力主体,在为企业完成施工产值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可怕的隐患:一是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务市场的培育相对滞后,绝大多数弃农务工的农民都是才出农田就上工地,在意识和角色的转换上难以达到有效缓冲;二是绝大多数民工文化少,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生产技能低,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培训完全达到国家有关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作业要求;三是经过多年培训,在技术和技能上有所提高,基本达到要求的熟练工,又难有效控制其随意流动。客观而言,集团对安全生产的高发人群——民工队伍管理可以说是一度处于半真空状态,稍有不慎,便酿惨祸。从本集团历年来发生的几起人员死伤安全生产事故来看,无不是因为民工违反操作规程,且又在发生事故后不汲取教训造成的。事故一旦发生,对当事人本身而言是无法挽回的生命殒逝,对其家人是莫大的情感创伤,对企业是效益和声誉的极大损失,对社会而言是一种不和谐音。
自20__年以来,针对企业生产实际,每年有重点地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模式,力求企业安全生产局面有实质性的改善。
20__年,集团全面落实了安全目标责任书,重点完善了安全生产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狠抓了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设备的安全鉴定、安全教育培训,加大了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将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项整治。集团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强。
20__年,集团在继续巩固20__年有效做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各公司安全生产的考核力度、加大对持证上岗的管理和检查,加强三级安全教育。面对国家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对健全的大环境,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集团从学习培训、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几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针对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为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集团分三批对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管理员共计305人进行了专项培训。此外,切实健全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在集团调整安委会的基础上,各子分公司直至项目部均单设了安全管理部门或机构,并确保专职安全员到位,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和水平;根据国家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集团规整、梳理了所有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及时下发,同时着手推行含职业、健康、安全在内的三合一体系;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从上到下建立了安全生产专项账户,确保投入到位、使用到位且记录到位。
20__年上半年,结合前两年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和集团安全生产的形势,按照上级
主管部门的要求,集团在制度落实和资源到位上狠下了功夫,初步开创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新局面。首先是重申并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一把手负总责”。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认识基础上,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切实加大了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将检查重点放在对各项要求的落实上,如对各单位各项目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的强调更为严格和刚性。人员的配备上,在强调足额到位的基础上提升了对素质的要求,对安全生产的培训和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各所属单位必须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不但要求覆盖全员还要有针对性;切实将劳务协作队伍完全纳入公司和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必须到位,人、机持证上岗率必须做到100%;重点针对薄弱环节,从预防为主、事前控制出发,以科学的方法识别、判断危险源,制定危险源的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将排查安全隐患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同时要求不断分析、总结、提高;在方案制定和预案演习上也要求到位到人、实战实演,以切实提高应急能力;进一步协调统一安管人员的责权利关系,切实加强管理。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并切实加大落实力度,集团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上基本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个认识问题。一定要从国家、社会、人民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只有高度重视员工生命的企业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是一个能不断做大做强的企业。
其次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一定要破除“项目越多越好、产值越大越好”的不尊重科学、不尊重企业自身资源条件的“好大喜功”思想,生产经营不能贪多求大,更不能没有金刚钻忙着接瓷器活。一定要量力而行,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接一个工程干一项精品。谁都知道没有安全事故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而对庞大的施工摊子背后暗藏的安全风险视而不见,这是十分危险的。自去年以来,集团领导在各个层面的会议上反复强调上述观点,已经得到了集团上下的一致认同,集团各公司盲目承接工程业务的现象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再次,针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不断细化,要做好让从业人员学法懂法、遵章照律这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培训、教育等工作,扎实锻造一支“人人讲安全、个个懂安全”,“以讲安全为荣、不讲安全为耻”的过硬队伍。在认识到位、意识端正、思想扎实的前提下,再有序推进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切实加强制度落实十分重要。在制度完善、规章齐备、加大宣传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大落实的工作力度,将各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及操作规程在具体的项目施工管理中体现出来。对落实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对落实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并要求加大整改力度,力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落实严、成效大”。
去年以来,通过反复夯实上述三个层面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取得一致认识的基础上,集团上下着力解决了组织健全、人员充实、资金投入、制度修订、规章整理,辅之以常规与突击、日常与主题相结合的检查等系列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仅在安全生产这一项上的投入全集团就达20__多万元,今年安全生产的投入将达5000万元。集团今年几次安全生产检查的情况显示:各公司及各项目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也进一步到位;集团各级各环节的生产部门安全生产的意识有很大提升,安全生产的氛围较为浓厚;各公司在如何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实效上都有明确思路,能够在集团的统一要求下,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务求实效;各公司还针对各自生产实际和各项目的不同特点,面向施工一线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纷纷推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体现出管理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如有的公司能始终坚持班前安全活动,有效加强现场安全意识的宣贯和责任的落实;有的公司实行了班组安全日记制,更利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明确职责、发现问题、倒查责任;还有的公司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三检查,具有很强的现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公司在项目部实施包括民工在内的统一着装、统一佩带胸牌制,以此来加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项目全体人员的动态管理,有效解决了项目部历来难以全部解决的“持证上岗、治安管理、培训教育”三大管理难题。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八
调研煤企的实际生产能力远超核定生产能力,且山西整合矿即将进入投产高峰,未来2年的市场供应端压力仍较大;调研中焦煤生产企业均表示目前煤炭销售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后期企业能否生存,需要拼资金、拼管理、拼文化、拼底蕴。
小编温馨提醒:成绩出来后,考生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查询,不要急躁,有可能会出现系统繁忙或电话占线的情况,请安静等待,该出来的成绩是会出来的,最后祝所有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调研发现晋南地区的焦化企业两极分化越来越大,调研焦企厂内焦炭库存现维持高位,且限产幅度低于我们预期;后期焦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较弱的焦化厂限产比例将逐步提高,焦副产品做得好的焦化厂将维持70%以上开工,且考虑到钢材市场没有明显好转、对钢铁落后产能的淘汰执行,焦炭下游采购需求下降或将成为必然,焦炭供应过剩问题将愈加严重。
陈哲峰在同学中有个外号“乘着风”,很显然,这样的外号并不源于“高处不胜寒”的典故。举止亲和的他,在班上拥有着好人缘。平日里,他非常喜欢看书。“科幻、军事、体育……我一般是喜欢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不会强迫自己看不感兴趣的书。”
调研中发现无论煤企、焦化厂都面临四大行抽贷、资金难贷、放款拖延等问题,企业资金紧张或将成为20xx年的新常态,减薪、裁员、拖欠工资现已成为普遍现象;根据调研情况分析,经济下行周期中产业链自下而上对原料端的打压将愈发明显,未来两年山西煤炭供给仍将扩大,煤、焦价格重心下移或将持续。
公司现原煤产能630万吨,洗选煤能力520万吨,焦炭产能240万吨(属捣鼓焦炉,三个焦化厂产能分别为60万、80万、100万),焦油深加工15万吨,甲醇20万吨,物流车队400多辆,同时发展煤电产业,员工1万多人。
小编温馨提醒:成绩出来后,考生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查询,不要急躁,有可能会出现系统繁忙或电话占线的情况,请安静等待,该出来的成绩是会出来的,最后祝所有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科目为:《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考生必须同时报考三门科目,并且一次性通过。
申请查分的考生须到报考地的县(区)招考办办理申请手续。查分申请时间为6月24-25日,6月26-27日进行查分。6月27日后不再受理考生查分申请,未申请查分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查分。
目前企业吨焦处于亏损50-100元状态,据调研了解,该企业目前各项成本占吨焦价格比重如下,原料占55%、物流占15%、人工占15%、税负占15%。
四大行收紧银根,企业资金紧缺问题仍没有办法解决,且受邢利斌案影响,公司目前艰难维持正常运转;值得一提的是,调研企业的凝聚力很强,虽然目前企业资金紧张拖欠员工6个月工资,但没有一个员工离开或不理解。
公司高层在现货市场低迷背景下对期货板块的发展较为重视,多次向集团总部申请资金运作,于20xx年10月成立期货部,并以小资金进行运作,主要以投机为主,对于参与套保、交割等表现较为谨慎。
对环保问题比较重视,也在环保设备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并认为环保法严格对企业而言是有利的,可以为企业建立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平台;同时新增的环保投入成本折合到吨焦生产成本,每吨增加了12-17元之间。
目前运输多以公路运输为主,其优势在省耗小,付款方便,以月结为主,成本在180元左右,山东地区运输成本降18元左右。
铁路方面,虽然企业对其比较青睐,但其运输损耗较大且付款装载方面有限制,以短倒为例,该焦企到最近火运站台的短倒费用为40元/吨,费用较高;虽然最近一直在说中南铁路开通后线路较广,但其各站点设施并不完善,许多设备较老旧且市场化开放程度不高;比较运输成本方面,中短途汽运仍占优势。
企业目前多元化发展,集原煤采掘、精煤洗选、酒店管理等一体。现有煤矿4座,核定产能400万吨/年(90、130、60、120),实际生产1200万吨/年;洗煤厂4座,均为重介洗选工艺,生产产能1800万吨/年(480、960、240、120),集团目前员工1万余人。
企业目前煤矿满负荷生产,洗煤厂开工50%;
企业下游市场比重分析,山西25%、山东70%、河北5%;目前企业的客户群体以焦化厂钢厂为主,如山东荣信焦化、铁雄焦化、泰山钢铁、沙钢、八一钢铁、金能科技等;另外本地电厂也占其市场份额的相当比重。
因为资金紧张,当前企业焦煤销售基本以预付为主;因煤质、供应量稳定,企业优质客户众多,销售目前压力不大;但企业吨焦煤处于亏60-100元的状态;后期市场,企业负责人认为6月焦煤价格会反弹20-3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