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苹果教学设计(优秀19篇)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用词准确,不偏离主题,表达清晰。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可以培养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诗歌,需要有灵感的启发和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作品,希望能给您带来灵感和欣赏的愉悦。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件20个圆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出示课件:欢欢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均每个盘子能放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
2、说一说方法,并汇报结果。
(二)、出示课件;每个盘子放两个,可以放几个盘子?
(三)还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讨论出不同得分法,摆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用平均分得语言叙述出来,同时课件演示可能出现得分法。
小结:
从帮欢欢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概括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口头解答。
3、课件演示订正。
(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动手分一分。
2、用语言叙述平均分得方法。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提出不同的问题,试着解决。
3、集体订正,给予及时的评价。
(四)、灵活伸缩(第35页的"试一试"第4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2、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思考:还可以怎么排?用平均分得语言叙述出来。
3、汇报结果。
四、课堂小结。
(一)、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把你学到的哪个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二)、延伸。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探究知识:10个苹果别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
自主探究知识: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10个苹果。
学具:自带数量是10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学校来了很多的家长和老师来看我们上课呢!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它不能来,但是让罗老师带了一道题来考考你们呢!
指名学生上来分,师:他把10分成了几和几?生回答,教师板书。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二、实践操作:
小组合作,把想到的方法都写出来好吗?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小组长分配任务,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得最默契,分的方法多。
教师巡视。找两个小组的作品上台展示。
三、汇报分的情况:
先展示没有按顺序分的,再展示按顺序分的。学生说一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引出:按顺序分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数学需要有序思考。
四、理解10的加减法。
说一说1+9=10这道算式里,1表示(左边有一个苹果),9表示(右边有9个苹果),10表示(一共有10个苹果)。10-9=1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你们看,老师又把10个苹果分成了2和8,你能像刚才那样列两道加法,两道减法吗?
……。
师:你们解决了机灵狗出的难题,机灵狗说我们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它很佩服你们呢!
五、课间手指操。
师:孩子们,其实我们身上就藏着有10,你发现了吗?请伸出你的两只小手,跟老师说:
一只手,两只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弯下1,还剩9;
弯下2,还剩8;
……。
玩手指,学数学,
你说奇妙不奇妙?
真奇妙!
六、机灵狗爬台阶。
师:就在我们刚才在玩手指的时候,机灵狗的肉骨头给一只老鼠搬走了!它把机灵狗的肉骨头搬到哪去啦?(楼梯上)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级楼梯?(10级)。
机灵狗能不能夺回自己的肉骨头呢?它出发啦!
机灵狗爬了一级台阶,还有几级?(9级)用算式表示是(10-1=9)。
学生说出算式后,背景音:加油!还有9级!
机灵狗爬了2级台阶,还有几级?
……。
机灵狗凭着自己的努力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肉骨头,它可高兴啦!
七、小猫钓鱼。
我们再来看看,机灵狗的好朋友小猫,它又在干什么呢?(钓鱼)。
师:池塘里原来有多少条鱼?(10条)。
八、猜猜罗老师的手机号码。
你们知道罗老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吗?做完下面的题目,把得数按顺序排起来就是老师的手机号码啦!
学生完成后,集体汇报。师:你们真能干,凭自己的本事,知道了罗老师的电话号码。以后同学有什么事就可以打这个电话给我。
九、小结:
教学反思:
《分苹果》这节课我从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机灵狗没有来参加我们学校的家长开放日,它拜托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道难题出发,引出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这一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动手分一分的需要,在无意中产生了学习10的分成与加减法的动机和兴趣,学生边操作边记录,让数形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感到不是“学数学”,而是在“玩数学、体验数学”。
另外我还在整堂课中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设计了“玩手指”“机灵狗夺骨头”“小猫钓鱼”“猜罗老师的手机号码”等游戏,带出了多种有效的练习,使学生在饶有兴趣中逐步提高计算技能。
文档为doc格式。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三
课时安排:1课时。
执教教师:焦秀玲。
执教班级:二(1)班。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
教学环节。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激趣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分苹果,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
自主学习。
1.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
师:请你用圆片代替苹果,把这些苹果分成3堆,要求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学生用圆片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
生1:我是1个1个地分的,结果每堆都有4个苹果。
生2:我是2个2个地分的,结果也是每堆都有4个苹果。
生3:我是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一次分好的,每堆都有4个苹果。
师:同学们这些分法都是正确的,分的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2.每袋装4个。
师:如果还是这12个苹果,老师要求大家每4个装一袋,那么需要几个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操作后,交流汇报:。
生:每4个装一袋,我就数出4个放成一堆,再数出4个放成一堆……这样一共就分成了3堆,说明需要3个袋子。
师:说得很好,就是需要3个袋子。
合作交流。
3.比较。
师: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会说:。
1·都是分12个苹果,都是平均分的。
2·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是同样多的,每份都是4个苹果。
……。
师:是啊,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尽管分的方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形。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式不同,但是结果是相同的。
达标检测。
练一练1、2、3。
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无。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通过摆学具、说算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探索精神和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即38看成40,40+17=57能装下;或者38看成40,17看成20,40+20=60,能装下。
师:同学们进行估算时,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的数去估算,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整十进行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验证估算。
师:那么究竟有多少个苹果?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师:谁愿意把自己刚才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可以从摆小棒,计数器和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啊!都学会自己学习了,有这么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2、算一算,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练习用竖式计算下面习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组织交流汇报。
三、引导总结:
38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17。
55数位对齐,个位算起。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五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分苹果》教学设计。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均每个盘子能放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
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
二、出示小黑板;
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
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
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三、交流探索。
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二、进一步深会(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编一题简单的应用题。
3、小组展示应用题,集体修正,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
4、独立完成应用题,集体交流。
四、灵活伸缩(第35页的"试一试"第4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列式计算)。
2、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思考:还可以怎么排?
3、汇报结果。
一、小结。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二、延伸。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教学关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图片盘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生动手分一分。)。
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用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这个办法好,值得大家学习。嘿,老师刚把话说完,机灵狗不服气了,它说:“这不就是昨天学过的平均分吗,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们敢和我挑战吗?”(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熊分苹果。(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小熊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小黑板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页第2题)。
(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
3.小兔运萝卜。(第35页第3题)。
(出示教材第35页第3题“小兔运萝卜”的挂图)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收萝卜呢!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边问边出示课本35页第4题的挂图,引导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的权利。
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他说得好吗?(让学生参与评价。)。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分有两种情形:
1、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
2、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七
北师版第一册第三单元“分苹果”课本第41页的内容。
1、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仔细观察、语言表达、动手的能力。
3、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和叙述。
10的组成与合成。
多媒体课件 红苹果10个 卡片10张 若干红花
10份(10个 ) 表格(10份)
一、 复习
师:同学们,轻轻地拿出听课本,我们开始听算了,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 听算
3+4= 4+4= 3+6= 5+2= 3+2=
7-3= 8-4= 9-3= 7-5= 5-2=
(2)口答卡片中的题目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真棒!不过,老师发现还有很多同学用手指在慢慢地算,老师希望这些同学在家多多练习,相信不用多久你也会和其他同学一样棒的,能做到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1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2、让学生看懂图意,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对发散性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圆片或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出示图片)小熊想让大家帮它分苹果,我们一起来,好吗?
生:好。
师:谁能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生: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生: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教师板书问题)。
二、问题探究。
1、解决第一个问题: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师:你能用小圆片表示苹果分分吗?看谁分得最快。分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生:把12个苹果分成4堆,每堆3个,3个放一盘,这种分法最快。
生:先往每盘里放2个,再往每盘里放1个,每盘就是3个苹果。
……。
教师给予评价鼓励。
2、解决第二个问题: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师:同学们分分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就把12个苹果2个2个的分,就可以分6盘。
生:我知道12里面有6个2,我就知道可以分6盘。
……。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书上的这两种分法,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小圆片试着分一分。
生: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
生: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生: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个。
生:每个盘子放6个苹果,可以放2盘。
……。
四、实践应用。
出示试一试的1、2、3题。
教师说清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出示结果,集体订正。
第4题,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生:可以排4排,每排4人。
生:可以排3排,每排8人。
生:可以排2排,每排12人。
教师小结。
练习设计:第32页的分一分、33页的试一试。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6盘。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两名学生板演。
22+936+5。
2、其他同学开火车。
9+86+75+93+87+710+85+8。
口算后订正板演题。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三、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他们摘的苹果放在一个箱子里,能装得下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
师:谁愿意先说说你和同桌商量的结果?
生:要知道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才知道够不够装。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
生:我列的算式是38+17。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师:你说得真棒!可是17+38应该怎样算呢?请大家小组讨论,看看哪组想出的方法又多又好。
3、刚才大家讨论的十分热闹,相信一定想出了很多办法,谁愿意先说说?
方法一:10+30=407+8=1540+15=55。
方法二:20+38=5858-3=55。
方法三:17+40=5757-2=55。
方法四:20+40=6060-5=55。
方法五:17+38。
55。
师:能说说这个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1)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7加8等于15,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5.再算个位上3加1再加1,等于5。
(板书)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师: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计算方法,结果都是55。那么用一个箱子,能装得下吗?生:能。
4、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现在我们也试着用竖式做几道题,好吗?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能看懂题意吗?
生:能。
师:大家能说说这道题怎么做吗?
生:能。43+19=62,43+38=81,19+38=57。而70颗珠子才能穿成一条项链,所以有43颗珠子和有38颗珠子的两袋合起来能穿成一条项链。
2、“练一练”第2题。
教师找4位同学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3、“练一练”第3题。
师:大家可以看到,有三组算式,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三组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想。
师:请同学们先将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正确解答出来,然后再找出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找正确了,你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请大家快试试吧。
4、“练一练”第5题。
生:愿意。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师: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想吗?
师:你们说的都是好办法。可见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学会了按照一定的规律解决问题,这个进步可不小阿!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你们都来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摘苹果。
方法三:17+40=5757-2=55。
方法四:20+40=6060-5=55。
方法五:17+3855。
作业布置:
《同步伴读》第64、65页。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3.通过开放、发散性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表达、思考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验分东西的方法多样性,且有不同的策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板书。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a老师巡视,指导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尝试第1题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试一试第4题1.出示做操图2.还可以怎样排?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34页的试一试。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这节课是一节计算课,相对比较枯燥,但是我加入了玩手指游戏,以及很有意思的`flash,增加了很浓的趣味性。但是遗憾也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地方就是没有时间展示出来。由于前面的小组活动以及小组汇报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没有时间进行,而恰好后面的内容才是整节课出彩的地方。难过!
文档为doc格式。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一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今天我们又遇到了一件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
一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2)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19+18=□。
(4)人一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
(5)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算法一:10-10=209+8=17。
20+17=37。
算法二:19+10=29。
29+8=37。
算法三:20+18=38。
38-1=37。
算法四:列竖式19。
+18。
37。
三、练习“试一试”
25+1827+2446+3551+29。
25274651。
+18+24+35+29。
(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四、综合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
26+7=3+39=18+27=。
26+27=23+29=18+47=。
2、用竖式计算。
44+1852+297+5621+79。
27+2435+1569-1138+19。
3、我们去春游。
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
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具准备:12个苹果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讲述小熊摘苹果的情景,出示课题:分苹果。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小熊分苹果。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同时,贴出12个苹果,板书贴出“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字条)。
先孩子们独立分,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请学生来板演不同的分法(可能有1个1个分的,2个2个分的,3个3个分的等等)并说一说。
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组说。教师引导学生能完整地说出平均分这种含义,即: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师:现在小熊家又来了两个客人,小熊想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好朋友,聪明的你,愿意帮帮小熊吗?动手分一分!
学生独立分,分完后小组互相说一说,请个别学生说,大家一起说说。(12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个。)。
请学生来板演,并说一说。
多媒体课件: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盘?(同时贴出相应字条)。
学生动手分,然后互相说一说。
学生板演,大家一起说。教师引导让孩子们体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含义。
3)小结:从帮小熊分苹果中,我们知道了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以闯关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学生会更感兴趣!)。
一、个人尝试(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二、进一步深会(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独立完成应用题,集体交流,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
3、鼓励学生,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灵活伸缩(第35页的"试一试"第4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2、思考:还可以怎么排?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
3、汇报结果。
(四)、课堂小结。
一、小结。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二、延伸。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教后感:
首先,能较好的理解教材,操作突出;其次,针对问题解决做到了算法多样化;并能较好的突出算理,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比我想象的好一些!
不足:如果可以个性化的处理教材效果会更好,比如可以把第1课时和本节课并作一课时,感觉就不会那么单调了,效果会更好!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应学会装傻,这样可以留给学生多一点空间给学生,从而也不会认为的降低难度,可以更好的挖掘孩子的潜力!另外,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适当的家大课堂的作业量,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有很大的帮助。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三
课时安排:1课时。
执教教师:焦秀玲。
执教班级:二(1)班。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激趣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分苹果,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
【自主学习】。
1.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
师:请你用圆片代替苹果,把这些苹果分成3堆,要求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学生用圆片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
生1:我是1个1个地分的,结果每堆都有4个苹果。
生2:我是2个2个地分的,结果也是每堆都有4个苹果。
生3:我是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一次分好的,每堆都有4个苹果。
师:同学们这些分法都是正确的,分的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2.每袋装4个。
师:如果还是这12个苹果,老师要求大家每4个装一袋,那么需要几个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操作后,交流汇报:。
生:每4个装一袋,我就数出4个放成一堆,再数出4个放成一堆……这样一共就分成了3堆,说明需要3个袋子。
师:说得很好,就是需要3个袋子。
【合作交流】。
3.比较。
师: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会说:。
·都是分12个苹果,都是平均分的。
·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是同样多的,每份都是4个苹果。
……。
师:是啊,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尽管分的方。
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形。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
式不同,但是结果是相同的。
【达标检测】。
练一练1、2、3。
【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无。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四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通过摆学具、说算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探索精神和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即38看成40,。
40+17=57能装下;或者38看成40,17看成20,40+20=60,能装下。
师:同学们进行估算时,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的数去估算,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整十进行估算。
1、验证估算。
师:那么究竟有多少个苹果?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师:谁愿意把自己刚才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可以从摆小棒,计数器和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啊!都学会自己学习了,有这么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2、算一算,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练习用竖式计算下面习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组织交流汇报。
38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17。
55数位对齐,个位算起。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五
1、阅读图画,并描述图画内容。
2、尝试讲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3、理解“邻居”的含义。
4、喜欢并安静地倾听故事,感受邻居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1、经验准备:家长帮助幼儿认识自家附近的邻居。
2、课件:故事图片、音乐、故事cd。
3、幼儿用书。
1、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小兔,它有件事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事。
2、展示小兔课件。
原来小兔家附近没有一个邻居,它很孤单。
小朋友,你们愿意介绍你的家给小兔,让它搬来和你做邻居吗?说说你家住在什么样的房子。
展示课件。
小结:楼上楼下以及你家附近的人都是你的邻居。
还有一个小朋友,它也有邻居,来看看她的邻居是谁。
展示课件并倾听故事。
听故事后提问。
(1)这个小朋友叫什么?她最喜欢什么?
(2)楼上住着谁?在干什么?
(3)家对面住着谁?在干什么?
(4)它有个很特别的去处————“跳蚤市场”(展示课件)。
(5)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这是干什么的地方?
3、边看幼儿用书,边再次听故事。
4、请幼儿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6、游戏:找邻居。
请住在一个小区的幼儿一起拉拉手,说一说找一找你的午睡邻居,她(他)有什么特点?
语言角:说说我和邻居之间有趣的事。
社会小实践:小小跳蚤市场。
美术活动:画画我的小邻居。
活动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活动教具以及动画课件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活动过程中,将故事分为两部分出现,一方面设置了悬念,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避免了因提问、思考集中出现而导致幼儿出现视觉和精神疲劳。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六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
1、学生独立思考。
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
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
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
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编一题简单的应用题。
3、小组展示应用题,集体修正,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
4、独立完成应用题,集体交流。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列式计算)。
2、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思考:还可以怎么排?
3、汇报结果。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七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认真的参与数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动画情境。
(课件依次出现三把香蕉,七串樱桃)。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小动物嘟嘟熊引入,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并通过帮助嘟嘟熊计算各种水果的个数,有效地复习了乘法口诀,为下边的分一分活动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1、嘟嘟熊还买来了苹果,可是,它遇到了一个小难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小熊、12个苹果、4个盘子)。
猜一猜:嘟嘟熊遇到了什么难题?
(课件出示:平均每盘放()个。)。
谁能读一读嘟嘟熊的问题?
“平均”是什么意思?(每份分得同样多、一样多)。
这节课,我们就帮嘟嘟熊分苹果。(出示课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逐步展现主题图的内容,让孩子们认真观察,理解图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
2、请同学们拿出你的苹果图片,分一分,摆一摆。
学生活动。
汇报,并找同学们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
(学生汇报时,一定要先展示自己分的过程,再汇报结果)。
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无论哪种分法,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所能达到的知识层面自然也有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存在不同的分法。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分层次进行汇报,对他们的不同方法老师没有去强行统一。尽管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选择最优化方案。在此环节,老师为了突出最优化方案,对一下给每个盘子分三个利用乘法口诀的同学,浓墨重彩地表扬,并让其他同学重复,有意识地进行了强调和引导。在下面的学习中,孩子们都开始使用口诀来解决“分一分”问题。)。
3、看到咱们班的同学这么聪明,机灵的米老鼠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课件:随着悦耳的音乐出现一只机灵的米老鼠。)它还带来了一个数学问题。
(卡通动物米老鼠伴着优美的音乐出现在屏幕上,又一次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课件出示:如果每两个放一盘,可以放()盘)。
(可以放6盘。)。
是不是6盘呢?让我们分一分,验证一下。
(同学们自己进行验证)。
学生汇报。
(在此环节,教师设计了“验证”一下的活动,让孩子们从一定程度感受到数学的严谨与准确。)。
4、小组活动。
(出示表格,教师指着表格进行讲解)。
下面,我们来小组合作。(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自己先想一想,在动手试一试。
(2)小组内交流。
(3)组长作好记录,把不同的分法填入老师发的表格。
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地最好,想出的方法最多!
(组长汇报,强调平均)。
(这是对课本内容的延伸,让孩子们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并通过小组活动这一形式,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尤其是通过对完成表格的分析,让孩子们对口诀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初步感受一种数学的对称。)。
5、看到这些苹果图片,老师也有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2个苹果,如果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
(在老师所提的问题中,渗透有余数除法的内容,使学生意识到平均分时,有时候会有剩余。)。
6、小结。
刚才,我们共同分了苹果,知道12个苹果平均分,有时候正好分完,有时候还会有剩余。
(通过多个要求来分12个苹果,使孩子们对“等分”与“包含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尽管老师没有提出这两个名词,但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其具体分法,并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使用乘法口诀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活动二。
分好了苹果,嘟嘟熊的好朋友小松鼠来了。
(课件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松鼠带来的还有数学问题呢!
(课件依次出现2道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做游戏。
嘟嘟熊还邀请的有动物客人,大家看,是谁?(课件出示小兔图片)小白兔不仅来作客,还要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大家想做游戏吗?(想)老师这儿有16根红萝卜,我们玩儿的游戏,名字就叫:小白兔,分萝卜。
(老师根据要求,请同学们来到讲台上,佩带准备好的兔子头饰;并请其他同学当裁判。)。
1、16根萝卜,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根?
(请2只小兔)。
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
2、16根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根?
(再请2只小兔)现在是几只小兔?(4只)。
把萝卜平均分给他们,会怎样?
学生活动。
5只小兔商量。
(学生商量之后,取萝卜。)。
请一只小兔当代表,告诉大家,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3根)还有一个萝卜,为什么不分了?(不能分,再分,就不平均了。)。
那这根萝卜怎么办?
(用刀把它分开,再分给小兔子;把它送给老师……)。
(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在玩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能力。在回答“剩下的萝卜怎么办?”时,孩子们的思维十分活跃,把本节课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想到了继续分,已经涉及到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也有的孩子想到与人分享,教师适时进行引导,“谢谢你!老师很喜欢吃红萝卜,红萝卜富含维生素,俗称小人参。同学们也要多吃啊!”把自然、生活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课程间的整合。)。
五、课堂总结。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嘟嘟熊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我们也在分苹果中又学到了许多有关平均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六、拓展延伸。
学生讨论并汇报。
(数学来源于生活,自然还要还原于生活。学习了“分一分”之后,老师把问题引入到上课的同学身上,让孩子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组?”把本节课推上又一个高潮。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想出的分组方法很多,有几种,如每组2人,分18个组;每组3人,分12个组等,已经超出了孩子们目前的知识基础,但是又似乎在理所当然之中。将近下课,学生还在激烈地讨论,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评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结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已经成为首要任务。《分苹果》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活动化的显著特点,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分一分、猜一猜、议一议、玩一玩,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数学活动化。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的活动就是组织数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教师没有过多进行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设计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整个教学设计,教师在“分一分”这个主要内容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可爱的卡通动物引出一个个有趣的活动,使原本枯燥的除法初步认识,变得富有情趣,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数学生活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该还原与生活。这节课的结束,教师把新授知识引入学生熟悉、亲切得生活情境——教室上课的同学们,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知“分一分”的实际意义,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远离单调乏味的习题练习,寻觅数学学习的真谛。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具准备:课件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出示课件:欢欢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均每个盘子能放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
2、说一说方法,并汇报结果。
(二)、出示课件;每个盘子放两个,可以放几个盘子?
(三)还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讨论出不同得分法,摆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用平均分得语言叙述出来,同时课件演示可能出现得分法。
小结:
从帮欢欢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概括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口头解答。
3、课件演示订正。
(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动手分一分。
2、用语言叙述平均分得方法。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提出不同的问题,试着解决。
3、集体订正,给予及时的评价。
(四)、灵活伸缩(第35页的“试一试”第4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2、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思考:还可以怎么排?用平均分得语言叙述出来。
3、汇报结果。
四、课堂小结。
(一)、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把你学到的哪个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二)、延伸。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分苹果教学设计篇十九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学具准备。
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均每个盘子能放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
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
二、出示小黑板;
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
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
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三、交流探索。
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二、进一步深会(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编一题简单的应用题。
3、小组展示应用题,集体修正,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
4、独立完成应用题,集体交流。
四、灵活伸缩(第35页的"试一试"第4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列式计算)。
2、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思考:还可以怎么排?
3、汇报结果。
[四]、课堂小结。
一、小结。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二、延伸。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