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曾小云获奖楹联(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曾小云获奖楹联篇一
中华国粹文化图集转自香儿的博客中华国粹文化图集。历史文化。中华传统。陶瓷专题。传统教育。
中华国粹 文化专题网易博客2011-06-19 龙腾广宇
中华国粹 文化专题网易博客。百科文化。文化图集。文化史集。
胜景山河关爱下一代,普及国粹黄酒文化,传承中华文明2010-11-11 terry0002 胜景山河关爱下一代,普及国粹黄酒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黄酒是与啤酒、葡萄酒并列的世界三大古酒。近日,胜景山河启动关爱下一代工程,倡导华夏文化进校园,同时,邀请请岳阳市各大、中、小学学生入厂参观,观看国粹黄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中华文明之精髓的黄酒文化。不日,将有更多的小朋友,年青的朋友走进湖南胜景山河黄酒基地,现场感受黄酒文化,了解国粹黄酒非一般的魅力。我们伟大的国粹——麻将2005-11-09 lostguy 我们伟大的国粹——麻将
中国动漫产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2009-11-28 吃面包的女人
《花木兰》、《功夫熊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出新意......当国际动漫业都在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创作源泉的时候,中国的动漫产业,是否在奋起直追,迎风而上?首部京剧题材的三维动画《国粹京剧三维动画精选》,将于明年春天正式播出并推向海外。杨浩宇说,他们的制作团队以后都将以中国的传统元素为创作源泉,争取制作出更加符合年轻人口味和紧跟时代趋势的传统文化题材的动漫产品。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中国国粹油画精品展”开幕式上致辞 让世界了...2011-10-19 棋中王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中国国粹油画精品展”开幕式上致辞 让世界了解中国国粹文化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中国国粹油画精品展”开幕式上致辞让世界了解中国国粹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年10月19日 第 05 版)我谨代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热烈欢迎各位在百忙之中光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粹油画精品联合国总部展”开幕式。
上海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启动 02-要闻-解放日报2011-12-27 城市行者
国粹--旗袍2012-03-08 尚纯纯
如果说白先勇笔下“永远的伊雪艳”在台北也“仍然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有着我们所熟悉的妖娆,那么,张爱玲所描述的那穿着旗袍的女子则更令人耳目一新??三朝回门的铮铮,褪下了青狐大衣后,“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瓷青薄绸旗袍,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后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泼出来了……
名列前茅 属第几?中华智慧2009-03-25 定之方中
「名列前茅」是个常用词语,可是名列前茅究竟属第几名呢?「前茅」一词源于古代的行军作战。古代行军时,「斥堠(hòu)」(相当于现在的侦察兵)拿着绑了旄牛尾的木杆当旗子,走在队伍前头,叫「前旄」。
包容的智慧: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2011-01-13 思想的能量
包容的智慧: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读书首页 > 图书连载 > 社科总馆 > 思想哲学 > 包容的智慧: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 包容的智慧: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 您已经打过分了,请刷新看结果!刘长乐虔信佛教,一贯在传媒事业及现代管理中融入“包容”“向善”“从心”等佛家理念,10年间从一名普通新闻工作者成为华人世界传媒大亨。星云大师一生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将佛法落实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使人生幸福安乐。
为“述而不作”正名2012-01-05 川流不息@ 为“述而不作”正名为“述而不作”正名刘仲林 《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4日 15 版)同时,这种“述而不作”的“经学”信条束缚,不仅发生在儒家,也发生在中华文化的其他学派,以致可以与战国诸子百家时期相媲美的“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再难出现。前不久,张世英先生在《智慧版》发表的《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一文中提出了“述”与“作”背后的“知识”与“智慧”问题。
什么是和慧大成?-王小平的欣客2007-05-21 蓝色萧邦 中华文化符合人类利益的部分,就既是中华文化,又是人类文化;中华文化符合时代精神的部分,就既是传统文化,又是先进文化;中华文化符合人类利益与时代精神的部分,就是先进的人类文化。中华文化+人类利益+时代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先进人类文化=和慧大成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峰,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儒释道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总体格局,构成了全世界所景仰、所倾慕的中华文化。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集: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_天祥菩提精...2010-04-06 19480枫0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集: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_天祥菩提精舍_百度空间。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集: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2010年01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 11:48.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主要著作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
展陈中华智慧,好!2010-05-03 竹林散人
展陈中华智慧,好!西方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路易斯.芒福德积极提倡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他在巨著《城市发展史》中,对人类城市发展究竟是以生活文化导向为目标,还是为了促进技术无止境的扩张进行了讨论,他认为西方正向第二种路线越走越远,而在第一种路线中,他特别引用了中国的《清明上河图》:“各种各样的景观,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各种各样人物的特有属性——所有这些能组成无穷的组合、排列和变化。
杜维明:中华文化的价值具有全球意义的普遍价值2010-07-23 xplonger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和美国的对话,多半是企业的对话、人民币升值的对话乃至人权的对话。同样,中华文化的价值绝对不只是亚洲价值,而是扎根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同时具有全球意义的普遍价值。这之中,往往是有矛盾冲突的,比如,平等和自由的价值,法制和礼让的价值,等等,我们需要对话。所以中华民族体现的价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价值,不仅是东亚的价值,不仅是亚洲的价值,也是世界的价值。
中华易经的智慧——易经细解2010-08-13 惜香一生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源和最高典籍。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诵千古美文 促人格提升2010-11-12 银河的雨
诵千古美文 促人格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学生除了在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收获外,我们着力思考在道德层面上如何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色。
中华颂吴氏论坛-吴欢说文-吴欢论休闲...2011-02-06 溪流sui 中华颂吴氏论坛-吴欢说文-吴欢论休闲文化。既然生而为人,自然要说人话。当然,只要是人,无论什么话,都叫人话,哪个人忽然能说鸟儿话,肯定快进动物园了。我自然也不能再说人话,于是以不是人话相对之,试想一下,”火自心头起,怒向胆边生“的时候,谁能顾的上说什么话。所以,从那以后,当我一旦发现自己不说人话的时候,首先考虑要先说人话,否则让对方先说了人话,就会变得被动,而不好意思收场。
企业经营管理的五大智慧源泉(3)2011-02-15 东方独 中国古代文明,如同古代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均对人类的智慧有重大贡献,这些不同的文化体系均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智慧进行总结和提炼,揭示了众多同样的道理。由于当代中国人性中被植入的中国文化的基因传承,中国人血脉深处涌动着中华文化的因子,中国人心灵深处打下了民族文化深深的烙印,因此中国的企业,如果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智慧,往往学的更快,更易于理解接受和应用。
刘长乐 包容的智慧(10)2011-03-23 nice83 刘长乐 包容的智慧(10)有人概括”凤凰卫视“的精神时说过一句话:”这是一个疯子和五百个疯子的故事。“凤凰卫视”在《世纪大讲堂》、《文化大观园》、《纵横中国》等节目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儒学、易经、佛教、道教、中医、甲骨文、京剧、龙凤文化、关公崇拜等中国文化经典,用我们自己的眼睛重新审视祖宗留下的遗产,用自己的手去挑拣其中能触发我们灵感的宝贝,用我们的心去感应千百年前的先贤遗韵和神秘智慧。
找回中华文化大智慧2011-08-03 一生平安 找回中华文化大智慧。台湾《旺报》和凤凰网联合主办的首届两岸征文活动,以“台湾人看大陆”和“大陆人看台湾”为视角,从已刊出文章中两岸各选出五十篇,由评审委员会评定。由于你们的出色构意,大陆人看台湾和台湾人看大陆,使我有幸对应征入选的文章先睹为快,使我有机会来台湾躬逢其盛,荣幸地侧席此次颁奖典礼。此情此景,更需我们找回中华文化的大智慧。有中华文化的大智慧,大陆会更好,台湾会更好,两岸会更好,中华会更好!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2011-09-13 mgrblp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我们需要的,是要从上万年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中,认取那些穿越时空、恒久生辉的伟大精神,并在21世纪的今天努力实践和弘扬这些精神。当然,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精神。中庸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智、仁、勇”的结合才是完善的人格,而非强调一端,就是中庸精神的表现。
大陆以仁道 台湾运用智慧2011-10-04 zhuang-jr 大陆以仁道 台湾运用智慧马英九谈两岸交往:大陆以仁道 台湾运用智慧。台海网11月1日讯 台湾一贯道玉山宝光圣堂昨举行一贯学制测验,马英九受邀致词,肯定一贯道致力宏扬中华儒家文化,熟读经书的他引述“孟子梁惠王篇”形容两岸关系,强调大陆应以仁道对待台湾,台湾需运用智慧与大陆打交道。他也引用孟子梁惠王篇形容两岸关系,齐宣王问孟子"交邻有道乎?
中华文化是什么? 我一次次探寻中华文化的奥秘,千...2011-10-18 竹林怪客
我一次次探寻中华文化的奥秘,五千多年的传承,均60年一代人的计算方法,五按照平
曾小云获奖楹联篇二
第八课
中华国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熟练下载图片文件。
(2)能将网页中的图片复制到“画图”程序中。(3)能下载声音文件。2.过程与方法
用知识建构法学习图片及声音下载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总结的规律和结论去解释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关信息现象。(2)能够将信息技术能力迁移于后继的学习。【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下载图片文件。
2.下载声音文件。难点:区分图片及其缩览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五千年的历史不仅留下了文物古迹,还创造了有着浓郁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无疑是其中是最为闪亮的,尤其是脸谱和服饰更是独具魅力。本课我们就来举办一个京剧国粹图片展。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新授
(一)、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1、下载图片文件
师:下载图片文件之前,我们要先找到下载的图片。现在,你们用学过的方法搜索京剧脸谱图片。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前几节课所学知识] 师:我们找到了图片,那接下来就该是下载图片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然后动手将自己喜欢的图片下载下来。师演示操作
师:单击“图片另存为”后,是不是弹出了一个熟悉的窗口?删除原来的文件名,重新输入一个能说明图片内容的文件名,然后保存。
师:在“我的文档”中双击打开“图片收藏”文件夹,找到你保存的图片文件并打开它,看看是不是与网上的一样?
师:网上有很多的京剧脸谱和服饰图片,请你下载一些作为资料。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搜索到图片以后,出现的是图片是以缩略图的形式出现,要想保证下载图片的质量,必须单击打开图片,然后进行下载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下载图片的方法,解决本课重、难点]
2、将图片保存到“画图”程序
师:我们还可以将图片保存到“画图”程序中,方便我们按照自己的要求修改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搜索关于面人的图片资料,并将它们以适当的文件名
保存在“图片收藏”文件夹中,然后利用画图程序为图片添加文字说明。师演示操作 生动手操作 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二)、下载网页中的声音
师: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他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不知让多少人痴迷不已。我们不妨选择一首欣赏一下。请同学们用搜索引擎搜索梅兰芳的《霸王别姬》,并参照48页图8.4所示,将声音下载下来,以适当的名字保存在“我的文档”中。
师:打开“我的文档”,看看里面有没有你下载的歌曲?请戴好耳机,播放它欣赏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下载声音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曾小云获奖楹联篇三
浅谈楹联创作
罗昭
楹联意即张贴或悬挂在两边门框和厅堂柱子上的联语。由上下联构成,两边相对,故又称对联或对子。
一、楹联的起源与发展
楹联起源于五代,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最早的一副楹联。到了宋代,楹联进一步推广,王安石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说的桃符即春联,可见春联在宋代已相当普遍。
历经元明清民国几代,楹联又有了很大发展。时至今日,它已遍及全国,成为广大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深受群众喜爱。楹联之所以风行于世,与一些人的重视和大力提倡有关,(包括皇帝在内,如明朱元璋、清康熙、乾隆皇帝都很喜爱楹联。)但它能在城乡人民长久流传、久盛不衰,主要还在于它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它本身的艺术魅力。
二、楹联的性质和作用
楹联是中国文学特有的形式,被誉为我国文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它是律诗的中心组成部分(律诗为八句,分首、颔、颈、尾四联,颔、颈二联须用对仗,)又是和书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它和其他诗文词赋一样,是一种抒怀言志,讽时刺世,歌颂清平盛世,描写祖国美好风光的工具。人们阅读一副好的楹联,不但会从中得到艺术享受,而且可以得到启迪、激励和鞭策,甚至可以用作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武器。
例一,《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副楹联把大明湖风景描写的多么壮丽,同时又给人一种清新舒适感觉。
例二,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例三,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上两副楹联,揭露了和抨击了旧社会中人民所受的盘剥压迫,已经家贫如洗,沦于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读后令人愤慨。更为巧妙的是例二的四言联,运用谐音换字的手法,对反动政府欢呼“万岁”粉饰太平的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三、楹联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种类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五大类:
1、实用联: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贺喜联(生子、乔迁等)行业联等。
2、游览风景联:旅游胜地风景联等。
3、祠庙联:寺院、庙宇、墓碑联等。
4、讽谕联:直谕、间谕、讽喻联等。
5、箴戒联:劝勉、自勉、格言、明志联等。
(二)按字数分:
1、短联,通常字数不多的楹联,以五、七言为多见。
2、长联:全联可多至数十或数百字,如清孙髯翁《昆明滇池大观楼联》全联共180字;清末,张之洞《屈原湘妃祠联》全联共400字。
短联举例:
一言联,死。意谓宁可站着死,不愿倒悬着生。
二言联,钓鱼;打猎。鱼书;雁字。
三言联,乌衣巷;燕子矶。花结子;树正荫。
四言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五言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六言联,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七言联,大江南北映红日:长城内外尽朝晖。
松鹤延年人延寿:山河长绿国长春。
八言联,日暖神州光辉万里;春回大地气象一新。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四化宏伟目标。
九言联,辞旧岁喜看江山如画;迎新春展望前程似锦。
教育谱新篇人才辈出;科学创奇迹捷报频传。
十言联,重教育科研树百年大计;讲文明礼貌标一代新风。
与众同甘苦不搞特殊化;为民谋幸福愿当孺子牛。
长联举例,孙髯翁《云南昆明大观楼楹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力丰功,费尽移山之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四、楹联创作要求
(一)字数要相等。全联字数不限,但上下联字数应相等。如果是长联,则需要分句,否则就难读下去。但上下联的分句,要求对称,如上联是三句,其字数的顺序是三、五、七,下联也应一样。
(二)节奏要相同,要求上下联节奏点相一致。例一,爆竹声声歌盛世四三式
一三式
三三四式
(三)平仄要协调。楹联同诗词一样,讲究平仄。如果用不同平仄声调的字写出来的楹联,就会读起来顺口、有变化;反之,若用同一平仄声调写的楹联,就显得呆板,甚至会使人感到屈结赘牙,不能卒读下去。上下联的字,要平对仄,仄对平。
五、七言楹联可按五律、七律的格律写。如例
一、例二。但可以一三五不论,即第一、三、五字可平可仄;二四六分明,即第二、四、六字平仄不可置换,因第二、四、六字是音节点,如
例三。又上下联尾的字,也是音节点,必须是上仄下平。
例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 — ︱︱;︱︱︱— —。
例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 —︱;︱︱— —︱︱—。
例三,芳草春回依旧绿;梅花时到自然开。
㈠︱— — —︱︱;— — ㈠︱︱— —。
注:— ——平︱——仄㈠原平可仄(丨)原仄可平
(四)词性、辞法要相对
1、词性相对。同类的词要相为对仗,如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方位词、数词、颜色词、虚词、代词等要在上下联中同一位置以同类的词相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2、辞法相对。上下联词组的组合结构要相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联合对联合,偏正对偏正等。
(五)内容要关联。楹联不仅要求文字对仗,内容更要关联,否则就不能成为楹联。如“动物园中观翠鸟;图书馆内阅词章。”对仗看似工整,但内容不相关联,只能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一副楹联涉及内容可多可少,但反映这一主题的内容则应相关联。通常运用联系上下联的手法是:上下联都正说(正对),或都反说(反对)。
例一,万里河山披锦绣;千秋功业耀光华。(正对)
例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佞臣。(反对)
(六)横披应揭示楹联主题。横披又称横幅、横额。它是楹联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与所写的楹联内容相吻合。多数楹联都配有横披,好的横披有总结或补充楹联作用;有揭示中心主题、画龙点睛之功。故应认真写好,不可随意为之。横披一般为四个字,如欢度新春、人寿年丰,锦绣前程等。
(七)写读贴按传统习惯。
1、楹联必须竖写、竖读、竖贴;自右而左,先上联后下联。
2、上联贴于右手边(朝门而立的右手),下联贴于左手边(与上联相反)。
3、长联分行写时要平头,下联最好自左而右写,和上联相对,配成门
字形。
4、横披过去的写法是由右至左,但按现在习惯可自左而右写。横披贴于门楣正中。
五、如何进行楹联创作
楹联是一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它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一)学好文学知识。楹联通常是用文言文写的,又是律诗的中心部分。平时应注意学习一些好的古文、律诗、声律和骈文等文学书籍,掌握楹联有关知识,为创作楹联打好基础。
(二)多读一些古今名人的楹联。学习他们创作的成功经验,有的楹联可起示范作用。
(三)讲究创作技巧。运用创作技巧,可以扩大对仗范围,并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对仗困难。如楹联对仗,通常是上下联对,如受到制约,亦可采用句中自对。另如谐音借对、比兴手法的运用等技巧,均可酌情采用:
(四)选材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立意高远,讲究文采。这样才能写出具有时代性的好作品。
(五)要练习好书法。楹联是通过毛笔书写在纸上的,书法的好坏对楹联有直接影响。故要注意练好书法,尽量做到书文并茂,收到最大效果。
六、结语
以上就楹联的起源与发展、性质与作用、创作要求与创作方法等知识,作了简要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引起大家对楹联的进一步认识、学习、欣赏兴趣和创作激进,在继承和发扬这一特殊文化艺术中,取得丰硕成果。
曾小云获奖楹联篇四
曾小云楹联创作感言(中华国粹网)
纷繁花下三千履,寂寞人间五百年
——“天下归德古城商丘”征联特等奖作品创作过程与体会
白云乡黄叶村(曾小云)“商丘南站”。2015年8月下旬,我出差河南一下车站,看到这4个字,原先沮丧的心情立时变得晴朗温暖起来。为什么呢?看看我当时的诗作《坐火车误站》“推敲自得意悠悠,未觉征程已过头。正怪耽诗常走火,下车还好是商丘。”原来,我坐错了车,只好在商丘出站。
直到现在,我也没去弄清坐错车的原因。但我相信应该没错,这是特意安排,我的目的地正是商丘。其时,我刚完成“天下归德,古城商丘”征联大赛投稿,满有信心获奖,甚至拿头奖。如今,这个目标圆满实现。
回顾创作过程,不禁涌出诸多感慨,想通过文字记录下创作过程与体会。一来感谢主办方和评委,二来与联友分享交流,三来作个总结和纪念。
一、创作过程
首先谈谈创作过程。需要说明,我列出一二三四仅仅是方便叙述,实际不可能这样按部就班。
(一)树立信心,确定目标
与其他大部分奖额高、奖项多、能激发我兴趣的联赛一样,此次应征我也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态度。冲击特等奖,正是我刚得知消息时就定下的目标。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你定下宏伟的目标,就会有强大的动力促使你拼命去实现,结果也可能接近目标。正如此次,如果目标是三等奖,那么最终可能获优秀奖;如果目标是特等奖,那么结果可能是一等奖。然而,我凭什么来冲击头奖呢?实力?人脉?运气?我分析了以下5个有利条件:
第一,我到过商丘,游览过商丘古城。2012年我获得商丘清凉寺征联二等奖并出席颁奖活动。商丘古城的一些景点我熟悉,也有体会。特别对壮悔堂、侯方域印象和感受尤为深刻。尽管陆游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并非绝对,但是身临其境应该比凭空想象更有灵感,也更有优势。
第二,此活动由中国楹联学会主办。无须担心活动的公平公正,只管认真写。特别是评委老师评联注重作品的文学性,而这正是自己多年参赛所追求和坚持的。
第三,历史人物和景区对联是我自认还擅长、有激情的类型。我相信能够充分发挥才情。实践中所获奖项也多是此类型。至于春联、企业联等,是我最不擅长的,成绩也乏善可陈。
第四,此次征联改革对我非常有利。征联评奖以作者为单位,决定奖次不再以某一副联作水平,而是以某一作者所有入围联作总体水平。只要我想写,写一百两百副都没有问题。其他人可能不易做到。
第五,我相信自己比绝大部分联友更加认真对待。比如,时间安排,我打算用一个月时间集中重点写商丘;材料搜集,我会充分利用网络搜罗到能够搜罗到的几乎全部材料;联稿修改,我将把每稿打印出来,反复修改直至自己再也找不到需修改之处。
(二)广搜材料,确定重点
无论是否身临其境,搜集与联题相关的材料都是应征对联最基础的环节。此处拈出“联料”一词。联料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者涵盖所有关乎联题之材料,狭义者仅指能入联文之语料。所得语料,或为一联之基石,全联以之架构;或为一联之锁钥,全联由之引控;或为一联之联眼,全联为之生色。如何搜集材料?我主要做到以下3个关键词。
第一,多。就是材料尽量搜集繁多,最好齐全。这是基础的基础。一般来说,材料越丰富,越能够激发创作灵感,越能够抓住联题个性特征。此次我阅读的材料,包括《聆听古城》(10万字,何新年著),《中国对联集成·河南卷》(彭玮主编、李文郑执行副主编),《中国祠庙陵墓楹联精选》(解维汉编选)等,网上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特别是历史人物的资料,以及参观商丘古城时拍的照片。为确定壮悔堂现有悬挂的对联内容,我反复比对图片,并把全部联作抄录下来。一些联友认为材料缺乏难以下笔的联题,比如商丘“八大家”中的刘家、杨家,“七大户”中的柴家、胡家,我也找到相关联料。
第二,原。就是尽量找到有关联题的原文、原诗、原联。一些词语可直接入联。如在全国各地双忠庙对联中,“屏障”“江淮”“孤城”“忠义”是高频词,我不客气“拿来”,写成协忠庙联:“屏障江淮,孤城全仗诸公协;保完忠义,百战终成万古名。”有关帝喾的材料,如西汉司马迁《史记》、明代孙承恩《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八·帝喾》、三国曹植《帝喾赞》,其中有几句四字句稍作改动即可入联,遂集成帝喾陵联:“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威并施,日月并明。”史载张渭酒后常自叹:“吾马周也,天下方有事,胡不用我?天下且不知文士,况能知我?”遂写成题张渭联:“人前自谓狂生,醉成阮籍;天下不知文士,徒羡马周。”用现成语句不仅显得典重,且更切实,不至流于轻飘、空泛。但要准确理解,甚至深入研究,避免寻章摘句,胡乱拼凑。如题吴伯裔吴伯胤兄弟联:“一门俱挺秀,有博学难兄,善书难弟;异代竞风骚,看竹林二阮,雪苑二吴。”“难兄难弟”一词,在曾国藩等人的联作中屡次出现。此处“拿来”,并非机械套用,而是在深刻理解之后准确运用。难兄难弟,因“难”读音不同而有两义:一指兄弟皆优秀;二指同处困境者。二吴兄弟皆为雪苑成员,艺文皆优秀,符合其第一义;二吴皆死于李自成军破城之时,又符合其第二义。故此处用词准确且意蕴深厚。
第三,特。尤其注意能够体现联题个性、细节特点的词语。同样是有政声廉名的官吏,各有各的个性特点,写对联就应突出“这一个”和“那一个”。如宋权,我注意到其两个特征:一是继承其族祖父、吏部尚书宋纁为官清廉的家风;二是救助过侯方域。遂写成宋太保文康公宅联:“有祖为官明尚书,清正相传一脉;无公援难侯才子,文章岂得三家。”如高第,为明清两朝山海关总兵,功勋显耀,得顺治帝赐“开国元勋”匾额,解放初犹存高家祠堂。遂写成高家祠堂联:“大将高功,山海关楼悬日月;元勋开国,祠堂门第耀荣恩。”抓住“山海关”特定地名和“开国元勋”匾额文字,且巧嵌“高第”。此联虽未入评委法眼,然敝帚自珍。
搜集好材料之后,就要确定写哪些联题。启事列出了商丘城内和城外的景点,我打算一个也不放过。但是不可能平均用力,须分清主次。重点写自己很有感觉的人物及其纪念景点,有的不仅写一两副,可以写五六副,从不同角度写,用不同风格写,写深写透。比如侯方域与贾开宗,我就分别写了7副和5副,是我所有联作中用力最勤最狠的,也是自认质量最高的。至于县衙、文庙、城隍庙之类,可以用旧作,或稍作修改。最终,我投出106副,其中新作92副,旧作(含新修改者)14副;结果淘汰30副,入选76副。
(三)精心构思,潜心创作
近读刘太品先生《对联的语言与命意》一文,深有同感。刘先生认为:“纯粹的‘意在笔先’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那必须要按部就班的依照‘拟定主题思想→做好谋篇布局→安排上联→对出下联→调整平仄对偶并润色文字’的程序进行创作,但在真实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少数超长联大致是按照这种程序来操作外,一般中短联语的写作并非刻板地分成这么多步骤,而是几个步骤混杂在一起,甚至很难分清命意和语言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的确如此。在我的对联创作实践中,构思往往是内容和形式相互影响、相互适应,没有既定步骤,分不清孰先孰后。大致来说,我特别注重以下3个方面:
第一,注入感情。在创作期间,我经常处于激情、亢奋状态,仿佛置身商丘古城,置身明末清初。那些人物和场景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我和他们对月把酒,吟诗作赋;时而欢笑,时而悲泣;一起指点江山,一起傲视王侯。为他们的才情而倾倒,为他们的风雅而感染,为他们的人格而敬仰,为他们的遭遇而慨叹。对侯方域、贾开宗两人,我倾注了尤其深厚的感情。如贾开宗故居联:“骋才惜未尽,太傅三十三,开宗六十六;学剑恨无成,浮云北山北,流水南山南。”在犹豫第一分句用四言还是五言之后,我不顾联友可能对3个分句字数相同(实则句式不同)缺少变化的指摘,狠下“惜”“恨”这两个感情色彩浓郁的词,以深化感情。当写出李香君墓联:“扇面怒桃花,商女亦知恨亡国;陌头新柳色,夫君应悔觅封侯。”我反反复复朗诵吟哦,揣摩体会“怒”“恨”“悔”三字饱含的深厚复杂的感情,眼睛不禁湿润。我想象自己就是侯方域,在李香君墓前不停拍打苍老的脑袋,流下悔恨的泪水。2005年到南京游秦淮河夫子庙,看到媚香楼,竟然没进去。2012年参加商丘颁奖,很希望看看李香君墓,遗憾未能如愿。若还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商丘祭拜千古芳魂,奉上一瓣心香。
第二,稳切联题。重点联题尽量做到移易他处、他人不得。如侯太常执蒲宅联:“至忠事君,至孝事伯;东林树帜,东园树人。”分别引用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公至孝,事伯如父”、孔尚任《桃花扇》“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和侯执蒲罢官后在侯府东园“课读诸孙”的记载,凸显其至忠至孝、领袖群伦、教育后人的品质和事迹,不能移易于其他侯氏族人和东林党人。题胡家联:“卓尔出贤才,学承安定,业绍文定;蔚然成望族,根系淮阳,枝繁睢阳。”切合睢阳胡家。壮悔堂联:“桃花扇底歌声杳;翡翠楼中明月悬。”此联悬挂于翡翠楼非常适合,但可能没人想到实为集句。上下联分别出自宋人张炎《珍珠令》、明人区大相《从军行·其三》。
第三,属对工巧。工巧,主要体现在词性(特别是方位、颜色、植物、动物、干支等名词小类,数词)相对,借对、自对等对仗技巧,重言、复辞、引用等修辞手法。如壮悔堂联:“节义话南明,只在梅花数点,桃花一扇;风骚遗后世,还看雪苑诸君,文苑三家。”方位名词、数词相对,当句自对,还有复辞手法。宋尚书庄敏公(宋纁)宅联:“为官三十年,只有清风,携归两袖;迎柩两千里,皆为泪雨,哭到三陵。”“三”“两”数字有规则重复,“清风”“泪雨”借对也很巧。宋荦西陂别墅联:“竹有百千竿,池上钓鱼唐白傅;桃开三两簇,西陂放鸭宋黄州。”“唐白傅”“宋黄州”之对,最为工巧。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联:“气势如潮,军民破竹扫淮海;指挥若定,刘邓投鞭过大江。”“破竹”对“投鞭”既工巧,又形象。
(四)反复修改,注意细节
此次征联原定7月15日截稿。原计划用6月一个月时间重点写,但因写另外一篇文史长文,并处理杂事,到7月才开始动笔。真正集中精力创作的时间是一周。开始写得不很顺利,也不很满意,可能与联题有关。后来写到人物才渐入佳境。临近原截稿时间,我已完成80多副。正当感觉意犹未尽未达预期之际,忽得知延期截稿。经核实,我决定暂缓投稿,继续写,继续改。之后我几乎每天都要认真修改,不时增加新作。仅打印出来的纸质稿就有5稿,小改动无法计算。除写遍启事所列全部景点和人物,还涉及其他内容。写完一个联题,就划上一个勾,当划满全部,我特地拍照以作纪念。具体说来,我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修改:
第一,订正史实。有两联史实明显有误,后来均作订正。这是粗心所致,提醒我必须仔细研读材料,特别要准确掌握基本事实,切忌犯常识性错误。对表述不一致、不明确的材料,须反复核实甄选,采纳自认正确的说法。
第二,贴近联题。为使联作更加切题,补充实事和细节。如叶侍郎廷桂宅联,初稿为:“力保政通,理案堪称霹雳手;不同人合,督军空老赤诚心。”总觉稍嫌空洞,特别是前一分句。后我注意到两个数字:一是两个月清理积案300余起,二是盈余额银6万余两如数上缴。遂修改定稿为:“三百宗积案盈堂,理政允称霹雳手;六万数余银充库,奉公素抱藿葵心。”用数字说话,更凸显个性特征,使之不与其他廉吏能臣混淆。如余尚书珹宅联初稿为:“奉旨巡边诸帅栗;仰天无愧一官归。”初觉空洞浮泛。史载余珹谕二黔酋以天子威德,使之皆受约。复奉特旨巡视九边。九边诸帅皆服栗。甲申之变,余北向稽首,哭而焚之曰:“老臣不忍以空言取名后世,而彰先朝之失策也!”为使余珹事迹更显具象可感,遂改成两分句联:“直谕之威德捕黔酋,掷地有声诸帅栗;不忍以空言名后世,仰天无愧一官归。”“威德”对“空言”、“黔酋”对“后世”、“掷地”对“仰天”,亦更见工巧。
第三,替换词语。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替换成更合适的词语,使之表达更准确、生动、形象,感情更饱满,意蕴更深厚,对仗更工巧。有的词语因此被炼成全联之联眼。如李香君墓联:“扇面怒桃花,商女亦知恨亡国;陌头新柳色,夫君应悔觅封侯。”上联“怒”未定稿曾为“染”“喷”。怒,不仅形象地描绘桃花怒放的情态,更体现出李香君的愤恨之情和节义之心。贾开宗故居联:“仿相如阮籍而为,骋狂雪苑诸君子;怀定远武乡之志,遗恨空文八阵图。”初稿“空文”为“雄文”,改用“空”,更突显其“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愤慨和“有志不获聘”的遗恨。杨家(杨镐)联:“辽海重防,垦荒谷熟百三顷;藩邦再造,报捷稷山第一功。”“谷熟”原为“田亩”,改后不仅对仗更工巧,语意也更丰厚。谷熟,既指粮食丰收,又暗指杨镐家乡谷熟镇(今属商丘市虞城县)。
什么时间投稿为宜?我选择在截稿期前十日。我视此时为安全期,截稿前五日为危险期。对于大活动,我一般不会在危险期投稿。有两个细节需引起重视。一是随时注意动态信息。征联期间,得知主办方邀请刘太品先生作对联讲座,讲稿发表在博客。刘先生结合实例谈商丘古城对联的创作要点,对我启发很大。得知截稿延期,让我更从容写联。若未及时注意信息,可能匆匆投稿,即使后来得知延期还是会增添麻烦。二是尽可能得到主办方收稿反馈。在此次活动之前和之后,我都有过主办方未收到稿件的情况。在经过几次询问确保稳妥之后,我才放心。
二、构思例谈
联作构思如何进行?构思过程什么状态?我曾在《精提联料成佳构——例谈对联创作构思方法》一文有过论述。兹抄录如下:“可入联之语句既得,则以联料为原点,运联想之功夫。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诸子百家,文理百科,大至沧海,小至纤尘,正反类比,远近因果,无所不联,无所不想。陆机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是也。一入联想之佳境,则火花四射,势不可挡;灵感骤来,妙不可言。如飞泉泻玉,如白雨跳珠。如顾恺之之啖甘蔗,如孙悟空之吃蟠桃。至一联既成,则吟之咏之,舞之蹈之。或欣然于属对之工巧,或陶然于句式之飞动;或自喜于面目之清新,或辄叹于骨格之劲健;或得意于用典之无痕,或称道于用字之走险。一时放浪形骸,物我两忘,恍惚天下之第一快意者,只在我一人、只在此一联耳。未及投寄,已自鸣得意;比及获中,则益加忘形矣。”马萧萧先生也曾有云:“在我的艺术创作中,第一闪念是很重要的,很可贵的,因为它最鲜明,最生动,往往是作品的灵魂所在。”我非常注重灵感这个“第一闪念”。“第一闪念”是最初看得见的火花,它可能最先闪耀在脑海,但肯定不是最先萌发,只是更显亮眼些,更先被捕捉。在地表的和在地底的,耀眼的和暗淡的,远的和近的,火花之间互相激发,互相撩拨,互相点燃,灵感的星星之火渐至燎烧成壮阔的火海。到了这个地步,我浑然不知灵感何时变成“快感”。下面以8副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对联的构思,尽量还原灵感的生成过程。
1、沈太保文端公(沈鲤)宅
筑千秋堤堰,苏氏学士,沈氏学士;
尊三代帝师,睢阳文端,寿阳文端。
此联为典型的拉人作衬的人物联写法。沈鲤为三代帝师,拜东阁大学士,修筑过黄河大堤,人称沈堤。我想到与同为大学士的苏轼和同为三代帝师的祁寯藻。极巧的是沈、祁二人皆谥文端,且籍贯重一字。正好让我“炫巧”。虽然此联思想内容说不上深刻精辟,但因运用技巧联常用的复辞等手法,增加了创作难度,达到“陌生化”效果,让人印象深刻。正如拉人作衬的经典作品山西永济关帝庙联:“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能够在难以计数的同题对联中脱颖而出,并非因其思想内容多么深刻,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形式,具体而言即对仗工巧。
2、壮悔堂一
节义受香君而感,故尔远阮大铖,亲史可法;
诗文为学士所崇,比之唐李太白,宋苏东坡。
此联通过点出与侯方域相关的人物,赞扬侯的道德文章,避免了单调,丰富了内涵。最初注意到以下材料:有人告发侯方域图谋不轨,河南巡抚吴景道欲治罪之。宋权对吴说:“公知唐有李太白、宋有苏东坡乎?今之方域亦昔之李苏也。”乃使侯免害。遂将宋、李、侯写入下联。后想到李香君劝侯远离阮大铖及侯投奔史可法的史实,又得上联。此处直呼“阮大铖”“史可法”其名,而未如下联一样敬称字号,是便于读者明白所指。
3、壮悔堂二
雪苑溯曾经,纷繁花下三千履;
风流寻不见,寂寞人间五百年。
此联写壮悔堂中的雪苑社。由明之雪苑之热闹想到今之雪苑之湮没;由侯方域,想到与其齐名的王士祯《高邮雨泊》“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中的秦观。两相对比,感慨至深。五百年,此为夸张说法,原作“四百年”,编入联集时改。典出《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当时未想到此典,只是据侯所处时代距今约四百年而改,应不算大谬,但“五百年”意蕴更深。虽无涉具体事件,时间感和空间感却极强,且运用对比手法,增加了情感浓度,颇具感染力。
4、贾开宗故居一
骋才惜未尽,太傅三十三,开宗六十六;
学剑恨无成,浮云北山北,流水南山南。
此联为我最满意者。最先由贾开宗想到其先祖、西汉梁王太傅、梁园常客贾谊,意外发现两人享年非常巧合,前者33,后者66。遂以此做文章,得上联后两分句。但要对上出句,诚非易事。忽想到孔尚任《桃花扇》记述侯方域、李香君两人入归道山,侯往“南山之南”,李往“北山之北”,不禁欣喜若狂,何不用“北山北南山南”相对?此典源于《后汉书》。扶风太守请法真做官,法真婉拒说:“若欲吏之,(法)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后以“北山北南山南”一典指隐居不仕。侯方域《与方以智书》亦用此典。正好与贾开宗辞军隐居切合。“浮云”“流水”引自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用以烘托归隐环境,亦寄寓作者和贾开宗恨功名无成、叹岁月无情之感慨,视富贵如浮云、看名利如流水之态度,有含蓄蕴藉之妙。
5、贾开宗故居二
空赚白头,昭谏七十七,开宗六十六;
曾经沧海,人情水是水,世事山是山。
在查找可类比贾开宗的文人之时,我注意到罗隐。罗隐至少10次不第,贾开宗7次不第。当然,更让我惊喜的依然是享年,前者77,后者66。在完成上一联之后,我想再作挑战,看能否再用其他来对。很快想到又一与山水有关的典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由山水又想到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人情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遂“故伎重施”对出下联。第一分句也是引自古诗名句。完成两副高难度联作后,我感觉不是在写联,而是在探险登峰。
6、题徐作肃
啸傲竹林,嵇中散不堪者七,不可者二;
咏觞菊圃,陶渊明有柳唯五,有径唯三。
此联亦是拉人作衬手法。类比最忌牵强,此联却比之有据。《徐恭士先生传》载,徐作肃终生隐居不仕,有劝其出仕者,则曰“吾负嗣宗(指阮籍,此误,应是嵇康)七不堪,仆仆焉何为”。《徐恭士墓志铭》载,徐作肃“每当春时,辄往旧所谓城南之野莳花种树,灌畦刈蔬以自娱”。遂想到同样拒绝做官的嵇康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即以“七不堪、二不可”“五柳”“三径”之典作为联料,完成全联。
7、宋荦西陂别墅
竹有百千竿,池上钓鱼唐白傅;
桃开三两簇,西陂放鸭宋黄州。
此联由“宋黄州”3字得到灵感,发散开来,足成全联。宋荦初任黄州通判,自认与苏轼“契合”,后人遂将宋比苏。如王士祯《寄荦诗》:“谁识朱颜两年少,王扬州与宋黄州。”王鹏运《木兰花慢·归德访西陂故址》:“悠悠。往事问沙鸥。文采宋黄州。”洪亮吉《北江诗话》评宋荦诗云:“毕竟后来才士少,诗名数到宋黄州。”其晚年号西陂放鸭翁亦效仿东坡。由西陂放鸭翁想到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由宋荦宋黄州想到唐代太子少傅白居易。由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想到白居易《池上篇》:“有水一池,有竹千竿。”由放鸭想到宋荦幼时在西陂钓鱼。翠竹与潜水之鱼,红桃与知春之鸭,构成色彩明丽、春意盎然的图画。
8、李香君墓
扇面怒桃花,商女亦知恨亡国;
陌头新柳色,夫君应悔觅封侯。
此联本拟题壮悔堂,后觉得更适于题李姬园村李香君墓。灵感源于“壮悔堂”名称和相传侯方域题李香君墓联:“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由堂名和墓联想到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遂化用其诗意,初得下联。由侯的悔恨想到李的节义,进而想到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遂反其意而用之,复得上联后分句。由陌头柳色又想到扇底桃花,遂补上上联前分句,完结全联。“恨亡国”本应为平仄仄,因是半集句,故可从宽,亦可以拗救视之。王诗中之翠楼,亦让人想到李香君的卧室翡翠楼。“怒”字前文已具陈其妙,“新”字亦寄意遥深。旧人,新人。旧朝,新朝。人面已去,柳色常新。写完此联后读到陈于之《题桃花扇》“玉树歌残声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更觉“新”字之妙,不输“怒”字。
三、创作体会
我2005年起参加网络征集活动,开始主要写广告语,2006年初参加征联,渐至如今基本不写广告语,重点写对联、诗词和辞赋。和其他不少联友一样,我最初获奖联也带有广告味。这引起我的警醒和反思。一段时期,我为自己进步缓慢而苦恼,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写对联的材料,打算专事更为擅长的诗词。后来关注论坛联友特别是重庆联家文伟的联作,追溯到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奉清代对联为圭臬,视吴恭亨《对联话》为宝典,我忽然找到对联创作的正确方向。于是,我遥拜我曾氏先祖曾文正公为宗师,立志以弘扬对联文化祖业为己任。在联坛获奖联广告味越来越浓、套路越来越滥的趋势下,在研读清联原著和今人论述的同时,我努力摒弃“应征体”联和“老干体”联常有的俗套化、口号化的弊病,并尽量避免“高仿体”联可能的浮华、陈腐气息,从而走上一条去广告化、重个性化的征联创作新路,初步形成独特风格。我感觉近两年对联创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并自认对联水平超过诗词。
下面,针对此次征联,结合实践和思考,谈谈几点征联创作体会,重点讲3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对联创作和诗词、辞赋等传统文体乃至地方戏等其他文艺样式一样,当前要务不是着力在创新,而是在打好基础,做好传承。清联应该是对联仅有的一个高峰。但传承清联,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我们做得都还很不够。我认为,清联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联的文学属性、文体特性和文体优势,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独抒性情,二是文辞典雅,三是对仗工巧,四是句式灵动。如果抛弃这些特点和优势,妄图“另砌炉灶”“独辟蹊径”,那将把对联引向死胡同,对联的独特魅力将丧失,对联的独门绝技将失传,所谓创新也就成空话。此处重点谈对仗工巧。为什么大多数应征联千篇一律呢?首先,在思想主题上。比如某个先贤人物,绝大多数人歌颂其精神,不可能故意翻案贬低他。故思想内容创新空间极其狭窄。在对联史上类似赵藩武侯祠联发表独特见解并不多也可作证。其次,句式安排上。对联一般形制短小,大部分征联出于实用悬挂需要要求中短联,这样句式方面的腾挪空间亦不大。故十五言大部分是四四七的安排。主题雷同,句式雷同,再看对仗。如果对仗也四平八稳,那对联也就千联一面、毫无亮点了。当今的很多获奖联正是如此。反观清代联家,无一不精于对仗,有的对仗工巧几至变态地步。实践证明,也只有对仗才更有驰骋空间,更能显示作者才情。以祝寿联为例。祝寿联内容上不可能做到多么高深、独特,大抵就是说好话,文字上也不可能脱离那么几个常用陈语,剩下的只能在对仗上逞才炫巧。我坚持认为,对仗工巧,是对联之所以成为对联的最重要的本质属性,没有之一。借用西方文论,对仗工巧即“有意味的形式”。对联让我酷爱甚至着魔,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工巧。我前文曾用“快感”一词形容我沉湎于对联创作、自得于对仗精工的状态。这也是我此次写100多副联而不觉厌倦且越写越有劲的原因。综观入选联作,可看出大多具有清联风味,其显著特点之一即对仗精工。但很遗憾,我们看到的各类征联获奖作品,很多是“锦绣”对“辉煌”、“四海”对“千秋”此类死对,很少有清联常见的丰富多变的对仗手法。如果完全抛弃对仗工巧来写对联,那无异于让关公扔掉大刀改耍双截棍,让屠呦呦丢弃青蒿素转而鼓捣哥德巴赫猜想。
(二)内容和形式的问题。《红楼梦》作者借林黛玉之口谈作诗时云:“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是说当内容和形式发生难以兼容的冲突,形式必须迁就内容。作诗如此,作联亦应如此。然而对于这一问题,联界至今还未形成统一认识。为求稳妥,很多评委宁愿选出格律无问题却堆砌口号、手法雷同的作品,也不给立意较好、有个性亮点却在格律上略有“微瑕”的作品留一席之地。在格律至上论者看来,我此次商丘获奖联作有几副格律是有问题的。如侯太常执蒲宅联:“至忠事君,至孝事伯;东林树帜,东园树人。”二四字平仄失替。宋太保文康公(宋权)宅联:“并范文程为大明之骨、大清之肉;称侯方域即在唐一李、在宋一苏。”“明”“清”“ 骨”“肉”“唐” “宋”“李”“苏”平仄失替又失粘。题徐作肃联:“啸傲竹林,嵇中散不堪者七,不可者二;咏觞菊圃,陶渊明有柳唯五,有径唯三。”“堪”“可”“柳”“径”亦平仄失替又失粘。宋荦西陂别墅联:“声留鄂鲁赣苏,心迹鉴沧浪,天下清廉推第一;才擅诗文书画,眼光识璧玉,国初精粹集为三。”“识璧玉”三仄尾。水莲台联:“百战功成鸟兔狗,千秋谊重竹松梅。”“鸟兔狗”亦三仄尾。但我认为都不是问题。有联友说幸好碰上宽容的评委,否则很可能被埋没。无论是否获奖,我都不会改变有意突破格律的尝试。如近期联作,题刘大绅联:“遗爱在齐鲁,论赈民忤吏,理庵如清风,寄庵如霖雨;播声遍洱滇,视传道著文,介庵为后继,升庵为先型。”题纪晓岚联:“遥相呼异代文宗,宋文忠一肚皮不合时宜,清文达满烟袋尽装学问;各自占翰林春色,解春雨嘉绩著永乐大典,纪春帆高名垂四库全书。”两联均未获奖,评委或以为前者不规则重字,后者二三分句平仄失替、失粘非常严重。2016年春联:“奋将金棒,扫清八十一重雾;化作花针,绣出五十六幅春。”或许因重字而落选。对此,我不以为意,依然故我。其实,以上所谓违律之处是作者权衡利弊、综合考虑而造成的。有的是不能以诗律来苛求的合格作品,有的是不得不为的权宜之计,有的是有意而为的特色亮点。
(三)有我和无我的问题。刘太品先生认为,实用性对联有“有我之境”者在格调上优于“无我之境”者,但当代征联活动有主办方特定的主旨和初衷,限制了张扬独特个性的“有我之作”获奖。我认为,所谓“有我”,不仅表现为熔铸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为体现创作的风格个性。刘先生同时指出,“有很多参赛者不甘于这种‘无我之作’的写作,努力从语言和立意上渗透进自我的意识和印记,但这种努力在当代征联活动中通常是不成功的。”作为不甘于写“无我之作”的参赛者之一,除了极少数特定题材之外,我力求在联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风格个性。从效果来看,有大获成功的,如此次商丘征联。有不成功的,如上文提到的题刘大绅、纪晓岚联,均未获奖。还有不怎么成功的,如五里桥联:“此桥由黄县尉同赵太守诸公造就,问过雁留声,何处存朱子新祠,郑藩旧邸;今我自水心亭到海潮庵一路行来,寻飞鸿照影,当时有桃花羞面,柳叶低眉。”相思洲联:“洲曰相思,是雎鸠关关蒹葭苍苍所在,恰好吟风咏月;景称最美,当流水悠悠斜晖脉脉之时,正宜摘翠烹鲜。”均仅获优秀奖。同样,无论是否征联,无论是否获奖,我都将视创作“有我之作”为自觉追求,以臻于更加成熟的风格个性。
“雪苑溯曾经,纷繁花下三千履;风流寻不见,寂寞人间五百年。”明末清初的那场风花雪月和家国悲欢,早已烟消云散,却依然让我们感念怀想,让我们慨叹唏嘘。幸好还留下遗迹,幸好还留有文字,幸好还有这些对联。感谢侯方域和他的伙伴们,感谢商丘古城,感谢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给我一次对话先贤、升华心灵的机会。这次征联活动将留给我美好而难忘的记忆,永不磨灭,一如商丘城头的那轮明月,一如雪苑社中的那些诗酒,一如翡翠楼边的那枝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