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备课教案五篇 高三语文备课记录5篇(模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备课教案五篇 高三语文备课记录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李白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诗人表现雄奇险峻的写法;
3、品味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导入新课。
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解题。
1、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先代于隋末流徙西域。他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附近),后随父内迁移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之清莲乡。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25岁出蜀,漫游十余年,希冀通过交游干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长安,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此后先后漫游了梁宋、齐鲁、吴越、幽燕。天宝末,安史叛乱,李白应召人永王李磷幕,王室争权,李磷被杀,李白株连人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乾元二年(759)三月行至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安徽当涂县)。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向往建功立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诗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交厚,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对他极为倾服。中唐以来,李、杜优劣之论,聚讼纷纭。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有《李太白集》。
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本诗当作于742—744年前后。天宝中,殷瑶编《河岳英灵集》选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_人以还,鲜有此调”。
(2)基本解读。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李白通过蜀道之难,来表达自己的坎坷人生,抒发失意情怀。也有人说是表达了李白对社会政治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明代的胡震亨和顾炎武认为“自为蜀咏,别无寓意”。
全诗可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从侧面来描写蜀道之难。
开首四句是全文的总纲。开篇即连用三个叹词,强烈的咏叹凭空而起,震惊人心,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切入正题。
“蚕丛及鱼凫”以下六句,诗人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从传说中的蚕丛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未与秦塞往来,太白、峨眉之颠只有“鸟道”可行。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了历史。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引入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五丁开山”,始有人迹可至的“蜀道”。即称“天梯”、“石栈”,其险难程度,不言而知。如此得见地理的险峻,开路之艰难,这为蜀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第二层: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具体从正面描写蜀道的峻险高危,表现跋涉攀登之难。
先从古神话说起。“六龙回日”,是说山峰高耸入云,连太阳神的龙车都无法通过。与险峻的高山相映,更显出道路险绝的是山下湍激回旋的河流。山峦的高峻险阻,即使善飞如黄鹤,善攀如猿猱,也都为之发愁。这样波澜迭起,将蜀道之难写得无以复加。
“青泥何盘盘”以下四句,诗人另辟蹊径,从游蜀者的感受与对游蜀者的安危关怀方面来写。山道九曲高危,仰首看参、井等星宿,几乎手可抚触,不由得叫人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仅几个细节动作描写,即勾勒出人行蜀道之困危状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
“问君西游何时还”二句,诗人笔锋一转,以虚拟问答的方式,借问友人何日归来,引出旅人面对“畏途”的羁旅愁思。
“但见悲鸟号古木”以下七句,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难于上青天。以自然环境气氛烘托人的主观感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李白在本诗中加以运用,更是想落天外,出人意表。
“连峰去天不盈尺”以下六句,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_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气势,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尾,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现居留之难。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蜀中要塞剑阁,坐落在祟山峻岭之上。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兼以猛虎、长蛇,“_如麻”,进一步突出其环境之险恶。
至此,诗篇归结为望“君”早归之意。西望锦城,慨叹蜀道之难,这是作者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同时也是此诗留给读者的深切感受。也隐含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3)精华鉴赏。
将神话传说、想像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是本诗的最主要艺术特点。三者相辅相成,生动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和它阴森深邃的气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高峻和难以攀登的可畏可叹,还为蜀道涂抹上一层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的色彩,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诗一大特点。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诗歌句式和语言的这种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羁的飘逸个性的体现。
诗歌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主观色彩浓厚,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随着景物的描写,惊叹之情不断加强,也使艺术效果逐步得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诗歌句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体会《蜀道难》句式的独特韵味。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2段。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该句在诗歌当中加强主观色彩的作用,及其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是该诗的主调。该句在诗中重复三次,每次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开头,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也使文势更为突兀;在中间,是表现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在末尾,则表现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使全诗通过这样的一唱三叹,让主调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掌握蜀道“难”的具体特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会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归纳。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高险,表现在太白峰路段。“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子,都表现这种高险。二是惊险,在青泥岭路段。“扪参历井仰胁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脉崖转石万壑雷”等句,便是表现这种特点。三是凶险,主要在剑阁山路段。“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_如麻”等句,均表现了这种凶险的特点
(4)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和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1段。
3、相关资料。
中唐以后直至今日,人们对《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和主旨众说纷纭。就中以用乐府旧题写故国山川、别无寓意之说颇为可能。令人詹镆疑是天宝元年初至长安时送友人入蜀之作,亦颇有可能。在送别诗中以主要篇幅描写山川风景,在李白本人和其他唐人作品(尤其是七言歌行)中不乏其例。诗的结尾部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等句,有人据此以为有政治寓意。其实那不过是用左思(蜀都赋)、'张载《剑阁铭)中的成语加以变化,借以夸张山川之险。就如作者{天门山铭》中“天险之地,无德匪亲”等句一样,未必是影射时事。
《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像丰富,语言夸张。全诗色泽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充分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的特色。诗人从各个角度摄取画面,多方面突出蜀道之险。其结构则回旋往复,又层次井然。诗的句式多样,参以散文句法,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虽然诗歌竭力描绘蜀道的艰难险恶,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伟的美。这是因为诗人借助于对蜀道山川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体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面貌,因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
高三语文备课教案五篇 高三语文备课记录篇二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考必修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作为生物的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
2、能力目标: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
三、教学难点: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癌症纪念中心斯隆一凯特林癌症研究所所长,并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作者开篇是怎样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为什么这样描绘呢?
明确: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
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
2.第二段作者说到生物学界对“人与动物相似”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也就是说,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3.但是,作者摆了一个怎样的事实与观点?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唯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类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他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部分,找出作者举出了哪些动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说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全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
5.接下来我们再来具体地看第二部分的内容,第四段为什么作者一开始就来了这样两句“最让我们不安的是”“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明确:作者这样说,是模仿传统生物学家的语气,妆他们的逻辑来说的。传统生物学家们不愿意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这一事实,作者这样的叙述充满了调侃与讽刺。
6.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试结合作者的论述加以说明。
明确: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为类的行为时,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这是因为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而对于社会性生物而言,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无论是谈论人的社会性,还是谈论动物的社会性,都离不开对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组织的社会性生物,如蚂蚁和蜜蜂,对社会组织的依赖性更强;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
7、大家觉得课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明确: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
8、第三部分第十一段作者指出了人类其实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是我们人类却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明确:“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虽然比动物更具社会性,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联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与才能。
9、最后,作者对科研提出了什么希望?
明确:“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是、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但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晨,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作者希望科学研究能够多一点交流,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五)能力提升
整篇课文作者探讨了生物的社会性,但是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六)规律总结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欺也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七)学与练: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明确: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
2、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明确: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
3、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明确: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
4、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脚的神经节而已。
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
5、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明确: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原来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我们为在既要强调个体的智慧,也要重视群体的智慧,因为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同学们学习也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九)板书设计
蚂蚁能思考科学发展
密蜂有智慧人类社会
生物社会黏菌靠集体探索新解
鲱鱼
生物的社会组织同人类的极为相似
《蜀道难》
教学目标:
1、理解李白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诗人表现雄奇险峻的写法;
3、品味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导入新课。
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解题。
1、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先代于隋末流徙西域。他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附近),后随父内迁移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之清莲乡。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25岁出蜀,漫游十余年,希冀通过交游干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长安,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此后先后漫游了梁宋、齐鲁、吴越、幽燕。天宝末,安史叛乱,李白应召人永王李磷幕,王室争权,李磷被杀,李白株连人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乾元二年(759)三月行至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安徽当涂县)。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向往建功立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诗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交厚,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对他极为倾服。中唐以来,李、杜优劣之论,聚讼纷纭。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有《李太白集》。
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本诗当作于742—744年前后。天宝中,殷瑶编《河岳英灵集》选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_人以还,鲜有此调”。
(2)基本解读。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李白通过蜀道之难,来表达自己的坎坷人生,抒发失意情怀。也有人说是表达了李白对社会政治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明代的胡震亨和顾炎武认为“自为蜀咏,别无寓意”。
全诗可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从侧面来描写蜀道之难。
开首四句是全文的总纲。开篇即连用三个叹词,强烈的咏叹凭空而起,震惊人心,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切入正题。
“蚕丛及鱼凫”以下六句,诗人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从传说中的蚕丛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未与秦塞往来,太白、峨眉之颠只有“鸟道”可行。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了历史。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引入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五丁开山”,始有人迹可至的“蜀道”。即称“天梯”、“石栈”,其险难程度,不言而知。如此得见地理的险峻,开路之艰难,这为蜀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第二层: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具体从正面描写蜀道的峻险高危,表现跋涉攀登之难。
先从古神话说起。“六龙回日”,是说山峰高耸入云,连太阳神的龙车都无法通过。与险峻的高山相映,更显出道路险绝的是山下湍激回旋的河流。山峦的高峻险阻,即使善飞如黄鹤,善攀如猿猱,也都为之发愁。这样波澜迭起,将蜀道之难写得无以复加。
“青泥何盘盘”以下四句,诗人另辟蹊径,从游蜀者的感受与对游蜀者的安危关怀方面来写。山道九曲高危,仰首看参、井等星宿,几乎手可抚触,不由得叫人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仅几个细节动作描写,即勾勒出人行蜀道之困危状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
“问君西游何时还”二句,诗人笔锋一转,以虚拟问答的方式,借问友人何日归来,引出旅人面对“畏途”的羁旅愁思。
“但见悲鸟号古木”以下七句,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难于上青天。以自然环境气氛烘托人的主观感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李白在本诗中加以运用,更是想落天外,出人意表。
“连峰去天不盈尺”以下六句,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_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气势,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尾,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现居留之难。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蜀中要塞剑阁,坐落在祟山峻岭之上。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兼以猛虎、长蛇,“_如麻”,进一步突出其环境之险恶。
至此,诗篇归结为望“君”早归之意。西望锦城,慨叹蜀道之难,这是作者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同时也是此诗留给读者的深切感受。也隐含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3)精华鉴赏。
将神话传说、想像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是本诗的最主要艺术特点。三者相辅相成,生动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和它阴森深邃的气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高峻和难以攀登的可畏可叹,还为蜀道涂抹上一层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的色彩,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诗一大特点。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诗歌句式和语言的这种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羁的飘逸个性的体现。
诗歌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主观色彩浓厚,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随着景物的描写,惊叹之情不断加强,也使艺术效果逐步得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诗歌句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体会《蜀道难》句式的独特韵味。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2段。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该句在诗歌当中加强主观色彩的作用,及其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是该诗的主调。该句在诗中重复三次,每次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开头,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也使文势更为突兀;在中间,是表现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在末尾,则表现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使全诗通过这样的一唱三叹,让主调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掌握蜀道“难”的具体特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会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归纳。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高险,表现在太白峰路段。“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子,都表现这种高险。二是惊险,在青泥岭路段。“扪参历井仰胁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脉崖转石万壑雷”等句,便是表现这种特点。三是凶险,主要在剑阁山路段。“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_如麻”等句,均表现了这种凶险的特点
(4)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和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1段。
3、相关资料。
中唐以后直至今日,人们对《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和主旨众说纷纭。就中以用乐府旧题写故国山川、别无寓意之说颇为可能。令人詹镆疑是天宝元年初至长安时送友人入蜀之作,亦颇有可能。在送别诗中以主要篇幅描写山川风景,在李白本人和其他唐人作品(尤其是七言歌行)中不乏其例。诗的结尾部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等句,有人据此以为有政治寓意。其实那不过是用左思(蜀都赋)、'张载《剑阁铭)中的成语加以变化,借以夸张山川之险。就如作者{天门山铭》中“天险之地,无德匪亲”等句一样,未必是影射时事。
《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像丰富,语言夸张。全诗色泽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充分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的特色。诗人从各个角度摄取画面,多方面突出蜀道之险。其结构则回旋往复,又层次井然。诗的句式多样,参以散文句法,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虽然诗歌竭力描绘蜀道的艰难险恶,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伟的美。这是因为诗人借助于对蜀道山川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体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面貌,因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
《人生的境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理解本文浅言深意的特点。
2.掌握文章开合自如,环环相扣的缜密思路。
情意目标:
1.启发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目标:
熟练默读文章并做出标记点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起、录、转、合的框架。
教学难点
对所谓"觉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区别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齿脱落而陡生感慨,写下?quot;人言齿之落,寿命难维持。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的诗句。"人""我"对"齿落"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悲观,--豁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出板书课题--人生的境界)
二、 介绍作者:
冯友兰,哲学史,哲学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
三、布置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
1.从文章形式上,力求搞清文章的结构;
2.从文章内容上,力求搞懂文章的主题;
3.默读时对重点地方做出标注。
四、检查学生默读效果
提问:文章是怎么开头的?
--以一句疑问句开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问: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注,在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觉间引读者进入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范围。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做出回答)
提问:文章分为几个自然段落?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做出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但学生由于往往没有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结舌,继而翻书去计算。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共分为12自然。提问:这12自然段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路?
(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理解文章主题,随着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列出板书)
五、分析文章思想内容:
着重分析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人生最常见的常态境界,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道德上的高度升华,则上升为道德境界甚而天地境界。人常见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并无贬意。但一般的多数的人,他们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功利的范畴内,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注意作者所言--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分析"必?quot;二字的使用,文说明,对功利的追求是有高下之分的,可能并非不道德,但也有可能是绝对不道德,要提醒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六、布置研究讨论的话题
古人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者,人所共仰的大圣人,但却人人可以为之,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古人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里谈的做人标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上述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以备讨论课文用。
七、板书设计
课题:作者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为四部?br> (一)(1自然段)--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2-6)人生的四种精神境界--自然、功利用职权、道德、天地。
(三)(7-11)对人生四种境界的分析。
(四)(12)对未来哲学,对中国哲学在满足人生精神境界所做贡献的展望。
第二课时
这一教学时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去讨论第一课时所布置的两个讨论题。学生的认识难免有肤浅、幼稚之处,但要鼓励学生发言。教室的黑板可略做布置,如可以写上会标--"人生的境界"讨论会。或写上提示性的语句--"我们能成为尧舜吗?"目的在于营造气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发言的环境。
探究活动
下面给大家的这份材料可做为学生扩大视野,开展探究性学习之用。可由学生自主阅读本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冯友兰、梁漱溟两位颇具个性的大师,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所折射出的精神闪光点。
冯友兰做为哲学家,对中国儒学很是推崇,对孔子给予了很高评价,但在_中,迫于种种压力,写出了批孔文章,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先生自己也深为悔恨。
梁漱溟做为一位儒学大师,曾和毛泽东有过密切交往。但在解放之初,两人由于对当时农民问题看法有分歧,意见相对立。梁的主张并无错误,却受到毛的严厉批评甚至斥责。梁坚持自己的主张,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闭门谢客,坚持操守。
可以让学生从上文所谈冯、梁两位大师的交往中,分析一下两位大师的人生境界,大胆的谈谈自己的认识。
梁漱溟与冯友兰最后一次会面
1985年12月4日,北大哲学系为冯友兰先生举办九十寿辰庆祝会。此前一天,冯家设私宴庆祝。筹办中,冯友兰提出邀梁漱溟先生参加,遂由冯友兰之女,女作家宗璞出面给梁打电话,梁称天冷不能出门。数日后,冯友兰却意外地收到了梁漱溟的一封短信,宗璞转述其大意是"北大旧人现惟我二人存矣,应当会晤,只因足下因诌媚_,故我不愿来参加寿宴。如到我处来谈,则当以礼相待。"宗璞读信后大为不平,冯友兰先生却?quot;这样直言,很难得的",并命宗璞寄去自己的《三松堂自序》。忙过庆寿之后,冯友兰口述、宗璞笔录了一封给梁漱溟的回信:
漱溟先生:
十一月廿一日来信敬悉一切。前寄奉近出《三松堂自序》,回忆录之类也,如蒙阅览,观过知仁,有所谅解,则当趋谒,面临教益,欢若平生,乃可贵耳。若心无谅解,胸有芥蒂,虽能以礼相待,亦觉意味索然,复何贵乎?来书竟无上款,窥其意,盖不欲有所称谓也。相待以礼慈缡呛酰考刀袢绯鹬挠杏啵肴宋浦牟蛔恪v宜≈溃衿淙缓酰科┯锑道粗常湓徽兄拢馐稻苤ю镏庖印h绾谓鹗灰坏└肷耍顺峡跗溲灾病?非敢有憾于左右,来书直率坦白,甚为感动,以为虽古之遗直不能过也,故亦不自隐其胸臆耳。实欲有一欢若平生之会,以为彼此之暮年之一乐。区区之意,如此而已,言不尽意。顺请道安。
冯友兰
十二月六日
几天后,梁漱溟回了一封信:
芝生老同学如晤:
顷收到十二月六日大函敬悉一切。《三松堂自序》亦经收到并读过,甚愿把晤面谈或即在尊寓午饭亦可,请先通电话联系,订好日期时间,其他如汽车等事,亦均由尊处准备是幸。专此布复,顺请合府均安!
梁漱溟手复
十二月十一日
冯友兰接到回信,遂又由宗璞电话联系,促成了梁、冯两位文化大师在晚年的一次会晤。这一天是1985年12月24日。按照当事人宗璞回忆,这次面晤谈了四个话题:佛学、青年时代、晚年生活和"诌媚_"问题。而关于"诌媚_",冯友兰对梁说,一切事实他在《三松堂自序》中已经写清,并引了孔子见南子而被于路猜疑的故事,还引了孔子对子路发誓的名言:"天厌之,天厌之!"
读过《三松堂自序》的梁漱溟未对此发表意见,倒是亲侍在两位老人身旁的宗璞这时忍不住将郁积心中已久的话喷薄而出:
"梁先生来信中的指责;我作为一个后辈,很难过。因为我以为您不应该有这样误会。父亲和_的一切联系,都是当时组织上安排的"。'组织上'三字的分量,想您是清楚的。_处处代表毛主席,是谁给她这种身份、权力的?_半夜跑到我家地震棚,来时院中一片欢呼:'毛主席万岁!'是谁让青年们这样喊的?居心叵测的女人和小人君临十亿人民的原因,现在大家都逐渐清楚了。父亲那时的诗文只与毛主席有关,而无别人!可以责备他太相信毛主席共产党,却不能责备他诌媚_!"
"我们习惯于责备某个人,为什么不研究一下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地位,尤其是解放以后的地位!……最根本就是,知识分子是改造对象,知识分子既无独立的地位,更无独立的人格,这是最深刻的悲哀?quot;
……
当冯氏父女起身告辞时,梁先生突然问道:"你母亲可好?"宗璞回答:"母亲已于1977年10月去世。当时大家都在'_'倒台的欢乐中,而我母亲因父亲又被批判,医疗草率,心情恶劣,是在万般牵挂中去世的。"两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执手相对唏嘘……
双方通过这次倾心长谈达到了消除嫌隙的目的。可在1988年4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回答录》中,梁先生仍未改变对冯先生的看法。梁说,在他写信批评原属"一贯尊孔"却屈从"_"的"某教授"后,"他便在女儿的陪同下,悄悄地同我见面,叙述他的理由,包括他的苦衷"。宗璞则根据手中资料特别是梁、冯在会面前后的通信,随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对梁先生的说法进行了"订正",并感叹:"岁月移人,记忆移形如何!"
但大师毕竟是大师,1988年6月,梁漱溟先生去世,冯友兰先生亲撰一文《以发扬儒学为己任,为同情农夫而执言--悼念梁漱溟先生》,在《群言》杂志1988年第9期发表。在文中,冯先生为梁所撰的挽联更是充满了对一代大儒梁漱溟的钦敬之情: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廷争而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林黛玉进贾府》
学习目的:
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2、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家世、版本。
3、了解《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及在全书中的作用和地位。
4、了解贾府及四大家族主要人物。
学习重点:
前五回的作用,画与判词的含义。
一、《红楼梦》的地位、作者、版本及脂砚斋
(一)地位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名着,是中华民族文学的代表作。她是世界文学中一颗最灿烂的明珠。世界文学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可见她的影响之大。研究《红楼梦》的学会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有专门的学术杂志《〈红楼梦〉研究》学刊。中国清朝有谚语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二)《红楼梦》的作者
1、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约生于公元1715年左右,卒于1763年左右,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皇家世仆家庭。
曹家本是汉人,后被努尔哈赤俘虏,曹家就在皇家做包衣。曹家祖上有战功,高祖曹振彦跟随多尔滚出生入死,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到康熙年间,曹家已发迹。曾祖父曹玺也有战功,官至工部侍郎。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玺的儿子曹寅又是康熙皇帝的侍读,《全唐诗》就是由曹寅主持刻印的。康熙登基以后,委派曹玺为江宁(今南京)织造,专门负责皇家的穿戴。从曹玺开始,一家三代都做皇家的江宁织造,到曹雪芹的养父曹頫(fù)为止,为皇家充当耳目,被封为一品大官。曹寅还做过两淮巡盐御史,他两个女儿都被选做王妃。曹寅又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诗词曲俱会。曹雪芹的深厚文学修养与其家庭书香氛围有关。
曹雪芹的生父叫曹顒,曹雪芹未出世时,曹顒已亡,曹雪芹是曹顒的遗腹子。曹寅只有曹顒一个儿子,曹顒死后,曹寅过继他弟弟曹宣的儿子曹頫为己子,承袭职位,故曹頫成为曹雪芹的养父。
曹家世谱如下——
--→曹顒(遗腹子)-→雪
--→寅--→曹頫(养父)--→芹
(远祖)(高祖)——玺
曹世选--振彦----→宣--→頫
--正--→宜--→颀
康熙末年,皇子们争权夺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皇位,即雍正皇帝。他即位后,立即开展打击政敌的斗争。_异王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父亲因为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首当其冲,被罢官抄家。曹頫下监狱,家道从此衰落。曹雪芹当时大约只有十二、三岁,还在南京,被遣送回北京,住在北京香山,即今香山公园脚下。《红楼梦》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曹家特点:①祖上有战功。②与皇室关系密切。③书香门第。
曹雪芹多才多艺,曹家遭贬以后,逐渐衰落,“举家食粥酒常赊”,曹雪芹成为一个落魄潦倒的文人。但他的性格耿介,豪放。爱新觉罗·敦诚在诗中写道:“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可见一斑。曹雪芹五十岁方得一子,因生活穷困,儿子得病夭折。雪芹伤感成疾,在贫病交迫中,于大年三十搁笔长逝。死后,“留下琴剑在壁,新妇飘零”。连手稿也无人整理。几位好友草草殡埋了这位伟大作家。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查考,只能从书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全书共110回,因为曹雪芹留下了一份完整的提纲是110回。前八十回在他去世前已传抄于世。后三十回也基本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后来终于迷失。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到十八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补成了现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2、高鹗续书的功与过
功劳:①将全书写完,使故事、人物有了完整的结果。②依据原书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③部分章节和环境描写很精彩。
问题:①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削弱了《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量。②某些方面歪曲、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和谐统一。如黛玉支持宝玉雪八股文。
3、当代续书作者
当代影响的续书是作家张之续写的《红楼梦新补》,共三十回,依据曹雪芹留下来的后三十回提纲续写而成,但在语言、风格、诗词等方面不如高鹗的续写。
《陈情表》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一、以苏轼的评论导入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预习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责臣逋(bǔ)慢犹蒙衿(jīn)育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yì)日薄(bó)西山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分析:b责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学生读以下文字,了解相关背景,以利于学习。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四、梳理课文
(一)第一段:
1、先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的字的解释: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问题串讲: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
(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学生讨论,明确: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翻译下列红色词语和句子: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舅夺母志 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 成立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二)第二段:
1、朗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字体的解释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自由诵读第2段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明确:
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明确: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确: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3、翻译红色词语和句子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供养无主 除臣洗马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告诉不许
(三)第三段:
1、同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串讲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
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
(四)第四段:
1、同上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愿乞终养”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3)用语有什么特点?
“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
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五、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六、梳理课文结构
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愿乞终养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七、艺术特色
1、融情于事。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八、讨论课后练习
九、字词整理
2 .古今异义:
至于:到 成立:长大成人 辛苦: 辛酸苦楚
告诉:申诉 不行:不能行走
3 .通假现象: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 :同“褥”,草褥子
4 .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2021年高三语文备课精选教案五篇相关文章:
★ 2021年新高三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2021年高三人教版语文优质教案设计五篇★ 2021高三语文教案五篇★ 2021年高考语文授课教案指南五篇★ 2021年高考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2021年高考语文授课教案高效指南五篇★ 2021年新高三语文教案设计方案采集五篇★ 2021年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五篇★ 2021高考语文课的必修教案样板参考五篇★ 2021年的高考必修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高三语文备课教案五篇 高三语文备课记录篇三
《林黛玉进贾府》
学习目的:
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2、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家世、版本。
3、了解《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及在全书中的作用和地位。
4、了解贾府及四大家族主要人物。
学习重点:
前五回的作用,画与判词的含义。
一、《红楼梦》的地位、作者、版本及脂砚斋
(一)地位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名着,是中华民族文学的代表作。她是世界文学中一颗最灿烂的明珠。世界文学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可见她的影响之大。研究《红楼梦》的学会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有专门的学术杂志《〈红楼梦〉研究》学刊。中国清朝有谚语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二)《红楼梦》的作者
1、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约生于公元1715年左右,卒于1763年左右,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皇家世仆家庭。
曹家本是汉人,后被努尔哈赤俘虏,曹家就在皇家做包衣。曹家祖上有战功,高祖曹振彦跟随多尔滚出生入死,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到康熙年间,曹家已发迹。曾祖父曹玺也有战功,官至工部侍郎。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玺的儿子曹寅又是康熙皇帝的侍读,《全唐诗》就是由曹寅主持刻印的。康熙登基以后,委派曹玺为江宁(今南京)织造,专门负责皇家的穿戴。从曹玺开始,一家三代都做皇家的江宁织造,到曹雪芹的养父曹頫(fù)为止,为皇家充当耳目,被封为一品大官。曹寅还做过两淮巡盐御史,他两个女儿都被选做王妃。曹寅又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诗词曲俱会。曹雪芹的深厚文学修养与其家庭书香氛围有关。
曹雪芹的生父叫曹顒,曹雪芹未出世时,曹顒已亡,曹雪芹是曹顒的遗腹子。曹寅只有曹顒一个儿子,曹顒死后,曹寅过继他弟弟曹宣的儿子曹頫为己子,承袭职位,故曹頫成为曹雪芹的养父。
曹家世谱如下——
--→曹顒(遗腹子)-→雪
--→寅--→曹頫(养父)--→芹
(远祖)(高祖)——玺
曹世选--振彦----→宣--→頫
--正--→宜--→颀
康熙末年,皇子们争权夺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皇位,即雍正皇帝。他即位后,立即开展打击政敌的斗争。_异王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父亲因为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首当其冲,被罢官抄家。曹頫下监狱,家道从此衰落。曹雪芹当时大约只有十二、三岁,还在南京,被遣送回北京,住在北京香山,即今香山公园脚下。《红楼梦》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曹家特点:①祖上有战功。②与皇室关系密切。③书香门第。
曹雪芹多才多艺,曹家遭贬以后,逐渐衰落,“举家食粥酒常赊”,曹雪芹成为一个落魄潦倒的文人。但他的性格耿介,豪放。爱新觉罗·敦诚在诗中写道:“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可见一斑。曹雪芹五十岁方得一子,因生活穷困,儿子得病夭折。雪芹伤感成疾,在贫病交迫中,于大年三十搁笔长逝。死后,“留下琴剑在壁,新妇飘零”。连手稿也无人整理。几位好友草草殡埋了这位伟大作家。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查考,只能从书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全书共110回,因为曹雪芹留下了一份完整的提纲是110回。前八十回在他去世前已传抄于世。后三十回也基本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后来终于迷失。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到十八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补成了现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2、高鹗续书的功与过
功劳:①将全书写完,使故事、人物有了完整的结果。②依据原书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③部分章节和环境描写很精彩。
问题:①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削弱了《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量。②某些方面歪曲、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和谐统一。如黛玉支持宝玉雪八股文。
3、当代续书作者
当代影响的续书是作家张之续写的《红楼梦新补》,共三十回,依据曹雪芹留下来的后三十回提纲续写而成,但在语言、风格、诗词等方面不如高鹗的续写。
高三语文备课教案五篇 高三语文备课记录篇四
《人生的境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理解本文浅言深意的特点。
2.掌握文章开合自如,环环相扣的缜密思路。
情意目标:
1.启发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目标:
熟练默读文章并做出标记点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起、录、转、合的框架。
教学难点
对所谓"觉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区别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齿脱落而陡生感慨,写下?quot;人言齿之落,寿命难维持。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的诗句。"人""我"对"齿落"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悲观,--豁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出板书课题--人生的境界)
二、 介绍作者:
冯友兰,哲学史,哲学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
三、布置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
1.从文章形式上,力求搞清文章的结构;
2.从文章内容上,力求搞懂文章的主题;
3.默读时对重点地方做出标注。
四、检查学生默读效果
提问:文章是怎么开头的?
--以一句疑问句开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问: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注,在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觉间引读者进入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范围。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做出回答)
提问:文章分为几个自然段落?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做出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但学生由于往往没有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结舌,继而翻书去计算。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共分为12自然。提问:这12自然段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路?
(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理解文章主题,随着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列出板书)
五、分析文章思想内容:
着重分析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人生最常见的常态境界,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道德上的高度升华,则上升为道德境界甚而天地境界。人常见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并无贬意。但一般的多数的人,他们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功利的范畴内,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注意作者所言--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分析"必?quot;二字的使用,文说明,对功利的追求是有高下之分的,可能并非不道德,但也有可能是绝对不道德,要提醒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六、布置研究讨论的话题
古人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者,人所共仰的大圣人,但却人人可以为之,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古人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里谈的做人标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上述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以备讨论课文用。
七、板书设计
课题:作者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为四部?br> (一)(1自然段)--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2-6)人生的四种精神境界--自然、功利用职权、道德、天地。
(三)(7-11)对人生四种境界的分析。
(四)(12)对未来哲学,对中国哲学在满足人生精神境界所做贡献的展望。
第二课时
这一教学时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去讨论第一课时所布置的两个讨论题。学生的认识难免有肤浅、幼稚之处,但要鼓励学生发言。教室的黑板可略做布置,如可以写上会标--"人生的境界"讨论会。或写上提示性的语句--"我们能成为尧舜吗?"目的在于营造气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发言的环境。
探究活动
下面给大家的这份材料可做为学生扩大视野,开展探究性学习之用。可由学生自主阅读本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冯友兰、梁漱溟两位颇具个性的大师,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所折射出的精神闪光点。
冯友兰做为哲学家,对中国儒学很是推崇,对孔子给予了很高评价,但在_中,迫于种种压力,写出了批孔文章,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先生自己也深为悔恨。
梁漱溟做为一位儒学大师,曾和毛泽东有过密切交往。但在解放之初,两人由于对当时农民问题看法有分歧,意见相对立。梁的主张并无错误,却受到毛的严厉批评甚至斥责。梁坚持自己的主张,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闭门谢客,坚持操守。
可以让学生从上文所谈冯、梁两位大师的交往中,分析一下两位大师的人生境界,大胆的谈谈自己的认识。
梁漱溟与冯友兰最后一次会面
1985年12月4日,北大哲学系为冯友兰先生举办九十寿辰庆祝会。此前一天,冯家设私宴庆祝。筹办中,冯友兰提出邀梁漱溟先生参加,遂由冯友兰之女,女作家宗璞出面给梁打电话,梁称天冷不能出门。数日后,冯友兰却意外地收到了梁漱溟的一封短信,宗璞转述其大意是"北大旧人现惟我二人存矣,应当会晤,只因足下因诌媚_,故我不愿来参加寿宴。如到我处来谈,则当以礼相待。"宗璞读信后大为不平,冯友兰先生却?quot;这样直言,很难得的",并命宗璞寄去自己的《三松堂自序》。忙过庆寿之后,冯友兰口述、宗璞笔录了一封给梁漱溟的回信:
漱溟先生:
十一月廿一日来信敬悉一切。前寄奉近出《三松堂自序》,回忆录之类也,如蒙阅览,观过知仁,有所谅解,则当趋谒,面临教益,欢若平生,乃可贵耳。若心无谅解,胸有芥蒂,虽能以礼相待,亦觉意味索然,复何贵乎?来书竟无上款,窥其意,盖不欲有所称谓也。相待以礼慈缡呛酰考刀袢绯鹬挠杏啵肴宋浦牟蛔恪v宜≈溃衿淙缓酰科┯锑道粗常湓徽兄拢馐稻苤ю镏庖印h绾谓鹗灰坏└肷耍顺峡跗溲灾病?非敢有憾于左右,来书直率坦白,甚为感动,以为虽古之遗直不能过也,故亦不自隐其胸臆耳。实欲有一欢若平生之会,以为彼此之暮年之一乐。区区之意,如此而已,言不尽意。顺请道安。
冯友兰
十二月六日
几天后,梁漱溟回了一封信:
芝生老同学如晤:
顷收到十二月六日大函敬悉一切。《三松堂自序》亦经收到并读过,甚愿把晤面谈或即在尊寓午饭亦可,请先通电话联系,订好日期时间,其他如汽车等事,亦均由尊处准备是幸。专此布复,顺请合府均安!
梁漱溟手复
十二月十一日
冯友兰接到回信,遂又由宗璞电话联系,促成了梁、冯两位文化大师在晚年的一次会晤。这一天是1985年12月24日。按照当事人宗璞回忆,这次面晤谈了四个话题:佛学、青年时代、晚年生活和"诌媚_"问题。而关于"诌媚_",冯友兰对梁说,一切事实他在《三松堂自序》中已经写清,并引了孔子见南子而被于路猜疑的故事,还引了孔子对子路发誓的名言:"天厌之,天厌之!"
读过《三松堂自序》的梁漱溟未对此发表意见,倒是亲侍在两位老人身旁的宗璞这时忍不住将郁积心中已久的话喷薄而出:
"梁先生来信中的指责;我作为一个后辈,很难过。因为我以为您不应该有这样误会。父亲和_的一切联系,都是当时组织上安排的"。'组织上'三字的分量,想您是清楚的。_处处代表毛主席,是谁给她这种身份、权力的?_半夜跑到我家地震棚,来时院中一片欢呼:'毛主席万岁!'是谁让青年们这样喊的?居心叵测的女人和小人君临十亿人民的原因,现在大家都逐渐清楚了。父亲那时的诗文只与毛主席有关,而无别人!可以责备他太相信毛主席共产党,却不能责备他诌媚_!"
"我们习惯于责备某个人,为什么不研究一下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地位,尤其是解放以后的地位!……最根本就是,知识分子是改造对象,知识分子既无独立的地位,更无独立的人格,这是最深刻的悲哀?quot;
……
当冯氏父女起身告辞时,梁先生突然问道:"你母亲可好?"宗璞回答:"母亲已于1977年10月去世。当时大家都在'_'倒台的欢乐中,而我母亲因父亲又被批判,医疗草率,心情恶劣,是在万般牵挂中去世的。"两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执手相对唏嘘……
双方通过这次倾心长谈达到了消除嫌隙的目的。可在1988年4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回答录》中,梁先生仍未改变对冯先生的看法。梁说,在他写信批评原属"一贯尊孔"却屈从"_"的"某教授"后,"他便在女儿的陪同下,悄悄地同我见面,叙述他的理由,包括他的苦衷"。宗璞则根据手中资料特别是梁、冯在会面前后的通信,随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对梁先生的说法进行了"订正",并感叹:"岁月移人,记忆移形如何!"
但大师毕竟是大师,1988年6月,梁漱溟先生去世,冯友兰先生亲撰一文《以发扬儒学为己任,为同情农夫而执言--悼念梁漱溟先生》,在《群言》杂志1988年第9期发表。在文中,冯先生为梁所撰的挽联更是充满了对一代大儒梁漱溟的钦敬之情: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廷争而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高三语文备课教案五篇 高三语文备课记录篇五
《作为生物的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
2、能力目标: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
三、教学难点: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癌症纪念中心斯隆一凯特林癌症研究所所长,并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作者开篇是怎样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为什么这样描绘呢?
明确: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
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
2.第二段作者说到生物学界对“人与动物相似”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也就是说,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3.但是,作者摆了一个怎样的事实与观点?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唯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类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他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部分,找出作者举出了哪些动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说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全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
5.接下来我们再来具体地看第二部分的内容,第四段为什么作者一开始就来了这样两句“最让我们不安的是”“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明确:作者这样说,是模仿传统生物学家的语气,妆他们的逻辑来说的。传统生物学家们不愿意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这一事实,作者这样的叙述充满了调侃与讽刺。
6.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试结合作者的论述加以说明。
明确: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为类的行为时,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这是因为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而对于社会性生物而言,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无论是谈论人的社会性,还是谈论动物的社会性,都离不开对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组织的社会性生物,如蚂蚁和蜜蜂,对社会组织的依赖性更强;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
7、大家觉得课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明确: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
8、第三部分第十一段作者指出了人类其实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是我们人类却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明确:“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虽然比动物更具社会性,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联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与才能。
9、最后,作者对科研提出了什么希望?
明确:“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是、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但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晨,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作者希望科学研究能够多一点交流,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五)能力提升
整篇课文作者探讨了生物的社会性,但是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六)规律总结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欺也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七)学与练: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明确: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
2、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明确: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
3、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明确: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
4、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脚的神经节而已。
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
5、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明确: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原来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我们为在既要强调个体的智慧,也要重视群体的智慧,因为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同学们学习也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九)板书设计
蚂蚁能思考科学发展
密蜂有智慧人类社会
生物社会黏菌靠集体探索新解
鲱鱼
生物的社会组织同人类的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