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15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实例引用是总结文章中引用事实、案例或个人经历来支撑观点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总结样例,供大家参考和对比分析。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一
儿童的兴趣是诱发其学习的基本动机,有动机的学习才容易达到满意的成效,对自闭症儿童而言,动机的诱发是自闭症儿童一切学习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者习惯掌控整个教学流程与交流,生怕控制权一旦交给儿童后,无法掌控教学现场,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自闭症儿童与教学者间的距离愈来愈远。自闭症儿童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引导过程中,一味地要求他来配合教学者,他会很不情愿,渐渐地不愿意学习。
因此,教学者在引导沟通交流时,要与儿童之间相互分享控制,教学之初可以将主控权交给儿童,让儿童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接着,再将主控权逐渐地转移至教学者,掌控自闭症儿童的学习与学习成效。
情境背景是沟通的重要信息,因此,自然情境教学强调沟通教学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若是无法在真实情境中进行,那么,需要设置一个类似真实情境的场景以进行教学。例如,到美容院理发、在菜市场买菜等,如此,才能让儿童达到自然的泛化,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由于他们弹性与变通性不足,就更需要多给他们提供情境信息。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二
“关爱星星的孩子”森林之行主题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分团委学生会实践部。
2013年11月5日。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实践部。
1目录。
活动流程................4。
(一)活动时间..............4。
(二)活动地点..............4。
(三)活动内容..............4。
(四)活动之前..............4。
经费预算................6。
活动背景。
武汉市启明儿童之家特殊教育机构是一家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机构,它属于社会团体的性质。启明的创始人王老师最初也是因为同情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的遭遇而创办了启明,后来随着自己对自闭症儿童了解的加深,他逐渐将启明和特殊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为启明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管理学院团学联实践部,本着“发扬志愿者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服务,走进离退休老教师,报纸义卖,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
在上一学年,管理学院实践部与启明特教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那些自闭症儿童得到了更多志愿者的关心,我们的志愿者也学到了许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素质,弘扬社会公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康复,让他们同样享受快乐童年,我们决定带自闭症儿童到森林公园游玩,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一天。
主办单位。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心。
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团学联实践部。
实践目的和意义。
首先,自闭症儿童在与更多的爱心志愿者接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这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其次,我们想让更多的同学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生活状况,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使整个社会都能关注自闭症儿童。我们也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牵线拉桥,宣传推广,感染影响,使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工作当中。希望我们的行动给孩子们带了希望,为他们种下爱的种子,让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希望用我们的爱做钥匙,打开他们心灵的枷锁,让爱的阳光充满心房。同时我们希望能引起一定的社会效益,引来更多人的关注,深化大家对自闭症的科学认识,以更正的发展及时治疗。我们的使命和宗旨是打造义工平台,为自闭症儿童带去关爱。
活动流程。
(一)活动时间:2013年11月16日7:30——15:00。
(二)活动地点:森林公园。
(三)活动内容:志愿者带领自闭症儿童到森林公园看猴子,欣赏风景,在草坪上玩游戏,还会有志愿者表演节目,最后我们会向孩子们赠送贴有志愿者祝福的展板。
(四)活动之前:
11月8日---10日a、到森林公园考察路线,并且确定当天游玩路线。(张鸿翔、夏超然)。
b、找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协商门票问题。(郑晴)。
c、联系好接送小朋友的车。(胡焕玲)。
d、跟老师沟通,确认当天能来的小朋友人数以及随行老师人数。与。
此同时向老师了解比较特殊的小朋友的带领方法,一定要沟通好。(何玉玲)。
11月11日--13日按照2对1的比例招募志愿者。(志愿者信息统计:
闵恺)。
11月15日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说明注意事项;志愿者分组,每个老师分管几个小组;写祝福的话,然后贴在展板上。(胡焕玲、郑晴)。
(五)活动当天(11月16日):
(1)7:30实践部5位同学集合,然后一起坐车去武汉启明儿童之家接老师和孩子。(何玉玲、胡焕玲、张迪迪、文雅茜、张洪)。
(2)9:00志愿者在森林公园门口迎接老师和孩子。(志愿者8点钟在5#楼下集合,然后大家一起去森林公园。郑晴、胡洪琴、李心怡)。
来自 wwW.kAOyaNmIjI.cOM
(3)9:00——9:30买票并按照秩序组合志愿者、孩子和老师,拍照留念,准备出发。
(4)9:30——10:30由实践部人员带队出发前往森林公园,去看猴子。
(5)10:30——11:30大家看猴子,看完之后可以欣赏一下周围风景,然后在草坪上休息。
(6)11:30——13:00大家吃自带的午饭,然后志愿者表演节目。
(7)13:00-----14:00大家原路返回。
(8)14:00----14:20和小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赠送写有志愿者祝。
福的展板,再次合影留念。
1.志愿者要随时注意小朋友的安全情况,任何时候每个孩子的身边。
至少有一个志愿者。
2.自闭症儿童是特殊群体,所以志愿者要注意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3.如果有孩子情绪反应激烈,志愿者需要立即告诉老师。
4.志愿者和孩子的门票需要自费。(志愿者拿学生证是半票10元。
儿童,一米二以下的不收门票;一米二到一米四的半票;一米四以上的全票)。
5.每一组志愿者由组长负责准备一个节目,是在草坪上休息时表演的。
6.志愿者、老师和孩子需要自带午饭。
经费预算。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三
教学。
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承担者:
工作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
组织鉴定单位:
鉴定方式:
鉴定日期:
成果鉴定须知第一条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均应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对成果进行鉴定,并由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划办)验收。
第二条课题完成后,课题第一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规划办提出申请验收报告,并填写成果验收申请表。
第三条成果鉴定一般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或上级单位和规划办共同组织,以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或上级单位为主。必要时,规划办可单独组织对有关课题成果的鉴定。
第四条鉴定主要采取专家评议方式,包括会议评议和通迅评议。鉴定组专家一般为5-9人。专家人选由课题负责人与规划办共同商定,原则上每个鉴定组应包括3名以上(含3名)相关的学科成员。
第五条课题组负责向鉴定组每位专家提供课题申请书、成果主件、附件及研究工作。
总结。
报告(报告中应含成果自我评价及研究经费的使用情况)等材料。如果采取会议评议方式,上述材料应在会议前一个月提交鉴定组专家审读。
第六条鉴定组专家应本着科学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对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审意见,并由鉴定组长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
第七条鉴定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将完整的成果二套、研究工作总结报告一份及研究经费决算(课题资助经费总决算表)、成果鉴定书(原件)一并送交规划办验收存档。
第八条鉴定所需费用由课题组从研究经费中开支。
一、成果简介(应含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成效显著,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1、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英语态度。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游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是由游戏的性质决定的--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具有挑战性等。好奇心又为探索英语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对于这门学科的强烈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好奇心,那么英语的学习将是一项艰苦而缓慢的工作。另一方面,在英语教学中游戏培养学生养成乐意吸取勇于创造的研究态度。
2、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下去。因此,英语游戏的教学充分运用直观的手段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而在一般情况下,中年级学生只能连续集中20分钟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英语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收到良好效果。
4、在英语教学中增强了学生之间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在集体参加的规则游戏、竞赛中学生的相互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很多时候需要彼此间的合作、协调,才能够更好地融入游戏、竞赛中去。小游戏让学生相互要求、相互监督,因而这种自我控制和相互督促都在不同程度地促进相互之间的交往。
5、使英语学习生活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英语游戏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
(二)、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提高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教学中,老师们在游戏的内容、游戏的形式、游戏适合的学生年龄层、游戏适合的课堂环节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讨,教学手段和方法得到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如:我以阅读课为例,朱老师做到了有效的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并且设计的阅读层次也很有层次性,整节课的结构安排合理,思路很清晰,第一步per-reading导入,教师用歌曲和游戏导入新课,取代了过去的机械操练,让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集中,随后出示了“我的家庭照片”,引出了john’sfamilyphoto,自然过渡到了原文的内容上面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充满期待。第二步,while-reading教师陈列问题,布置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印象,并培养学生快速获取语篇信息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理解做准备练习;在精读过程中,布置学生读,同时找出疑难题,师生共同突破,培养学生听,说,翻译,理解的能力。第三步,post-reading,巩固练习紧随其后,以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第四步summary,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对本节课也是一次知识梳理,达到复习目的,第五步homework,作业布置有深度,有梯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适合各层次的学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的同时,学生学习调控能力也明显增强。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了英语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研究过程我们把游戏和英语相结合,把游戏与多媒体相结合,使三者溶为一体,相互促进,在游戏中乐学、善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概括提炼出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的方法、原则,使英语游戏更好的运用到英语课堂,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的要“明”。
每一个教学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把抽象的甚至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教学的特征。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为神,有效为形;教学为内容,有效为形式。离开了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有效性,不是教学,而是一种无目的性。因此,在使用教学时要千万注意这一点。
2、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思要“精”。
一个好的英语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树立精品意识,满足学生喜新奇、厌恶呆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一要注意不断推陈出新,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教学中的构思新点子越多,过程越是有新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涨。其次,还要善变,千篇一律的东西不但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还会使人产生疲劳感。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要特别注意变换的技巧,避免重复的弊端。此外,还要注意求活,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时,强调教师的组织作用,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英语教学中留有让学生创造、活动的天地,让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学生始终是英语课堂的真正主人。
3、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秩序要“严”。
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课堂规则是根据课堂任务而提出的、每个参加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它是教学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活动的主要武器。教学正是通过规则来引导学生朝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教学规则把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成功开展还必须在学生共同参与协作下方可完成,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学生的专利品。此外,组织过程要完整、善始善终。教学之前要讲明有关规定,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教学结束后,要结合教学开展讲评。
4、运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机要“巧”。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新授课为主要形式。在新授课教学中,运用教学的时机可以是课前、课中、和课后,也可以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内容,努力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游戏,选择最有利于教学的时机应用,让学生始终在浓烈的游戏氛围中主动学习。新颖有趣的游戏设计,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更为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丰富的课堂活动给学生带了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了他们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们更善于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现象进行考察研究,更乐于扮演教授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缩短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的距离。
三、
课题组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对课题主要贡献1234阅读教学活动及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撰写相关理论学习、阶段研究计划、总结、案例、论文等材料。
负责课题立项申请,制定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负责各阶段调查材料的制定、发收、撰写调查分析,并参与具体的研究。
四、专家鉴定意见鉴定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六、组织鉴定单位意见单位公章: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四
我是2012年毕业的新进教师,现从教于特殊教育学校。在学校中我的专业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方向,对于特殊教育的学习并不深入,对孤独症更是了解甚少。通过这次为期六天的学习让我更深的了解学习了关于孤独症一些概念特点、教学方法等。
在大学的学习中对于孤独症的了解全部来自于谢鸣教授的自闭症选学课中,由于是学前教育系所以在实习也是在幼教机构中没有实际接触过这些类型的儿童。这次的学习培训给了我一次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体验到不同的学者专家对于孤独症的不同的看法与研究。我相信这对我以后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王梅教授的学识渊博、刘劲老师的风趣活泼、刘明清老师的严谨认真、柳瑞兰老师的来自于实践、胡金秀老师的学术的专业,这些都让我为他们的知识所折服!深感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对孤独症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一想到即将入学的两位孤独症学生,我身为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六天的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梅教授的课,她风趣幽默,学识渊博。但我更佩服她的是她深入到实践,实心实意为孤独症儿童发展的精神。我觉得这是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所缺少的!只有真正深入实践的专家才能有自己的东西,才能在给我上课时生动有趣又能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印象中记得王教授在课中举了一个列子:一个孤独症儿童问她"你为什么戴眼镜",她回答了七八次"因为近视"等原因,最后在儿童第九次问她"你为什么戴眼镜"时她把眼镜摘掉了,这时儿童笑了,不再继续问了。此刻我想到了来我们学校预报名时那个一直问她妈妈"这里有个洞"问了10遍的孤独症男孩他想表达什么。他是否是想让他妈妈把手放进洞里,他是否是想把洞堵起来?他是否只是问问而已没有任何意义。我觉得这些都让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另外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老师是柳瑞兰老师,在课的开始了解到了她是一位孤独症儿童的母亲,那时的我对她充满了同情!而在之后又知道她为了她的孩子不断学习孤独症的有关知识康复训练她的孩子同时又创建了康复机构帮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和家庭。那时我对她肃然起敬!那是怎样一种毅力才让她坚持到现在!那是怎么一种胸襟才让她忍着内心同样的剧痛伸出自己的双手帮助别人!她让人同情同时也让人觉得可敬!她的课与她一样的朴实无华同时也对我们在实践中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特别是她所讲述的个训课的环境要求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学教法。她的课都是她多少年来的经验精华,在实践中总结的方法规律。我在她身上受益非浅!
这些天的学习培训让我有机会学习孤独症的知识同时也是给了我一次向同行经验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了解各个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情况,这也是值得我去学习了解的!因为我从事的学校和我一样年轻,它没有经验它是空白的!
总之,此次培训既是给我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是我们学校的难得的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来我们学校指导教学工作,一起把特殊教育事业做好!把特殊儿童发展好!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五
前面已经说了睡眠问题和饮食问题,所以作为民生问题的如厕问题我想怎么也是逃不掉要说一说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孩子真正在生理上准备好之后再进行如厕的训练。虽然普通孩子在24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但是我们一般不宜这样早。
如果耐心的等待孩子准备好再开始的话,大部分正常发展的孩子都会很快的学会自己上厕所。这些孩子是通过自主的观察其他同龄人或者爸爸来学会如何上厕所的。但是我们的孩子自主观察模仿学习能力较弱,所以一定要等到孩子在生理上准备好了再开始训练上厕所。
普通的孩子自己学习上厕所的年龄是两岁六个月,所以没有达到这个年龄的不适合做如厕的训练。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光孩子要在年龄上达到,而且要在生理发展上达到标准。比如孩子要具备憋尿60到90分钟的能力,并且具备清楚自己的小膀胱已满的感觉。此外,孩子应该能注意到排尿的状态,他在排尿前后应该会看着大人,或者表示自己的尿布已经湿了。其次,孩子应该没什么严重的行为问题,因为行为问题会严重的干扰孩子的上厕所训练。训练期间,孩子要至少坐马桶15分钟。如果孩子不具备这项能力便表示孩子还没有准备好。
最后我们不要让孩子的自我刺激影响孩子的训练,如果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刺激行为,那么孩子将很难感觉到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上厕所。如果想要训练孩子上厕所,那么孩子一定要懂得脱衣服、擦便便、冲水、重新穿衣服和洗手。
我不太建议家长们买小厕所,因为这样会干扰孩子上厕所的的目标。如果使用小厕所最后还是需要泛化到大的正常的厕所。我们可以把这个买小厕所的钱生下来请曹老师吃好吃的。
不过我倒是建议你们买个坐垫,这样会让孩子感觉舒服一些,增加训练的成功概率。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买一个小矮凳子,这样可以让孩子安全舒适的爬上厕所,并可以让他们上厕所的时候有地方放脚。在孩子上厕所的时候你应该交给孩子正确的坐姿,双腿张开呈“v”型坐在马桶上,这样既舒适又安全。
不管男生女生都要先练习坐厕训练,因为这既可以练习大便也可以练习小便。男孩子最开始的时候也要坐着尿尿,然后再教孩子站着尿尿。
准备工作介绍完了,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干预方法:
定时训练。
定时训练是如厕训练的最简单的方法。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经过定时训练并不代表孩子他可以独立上厕所。但是定时训练很有用,不过孩子可能变得依赖别人提醒他上厕所。因此稍后需继续完成整个训练,以便能帮助孩子学会独立上厕所。
定时训练的目标是教孩子只能在厕所内排泄,其余时间都要忍着。开始的时候每隔90分钟带孩子上厕所。如果孩子没尿没拉,则可以把相隔的时间缩短为60分钟。要是他能拉能尿的话,可以恢复90分钟的相隔时间。
定时训练的一个常犯的毛病就是带孩子上厕所的时间太频繁(比如每隔30分钟)。虽然这样不会令他意外尿湿裤子,但是却很难让孩子学会正常忍尿。应该注意的是,定时训练的目标是希望孩子学会忍尿到下次上厕所的时间。这样他们可以学会控制膀胱和大便。如果孩子没到时间但是却能够独立上厕所,我们不应该做任何干预,而是给他高强度的强化。这样做的话,会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独立上厕所。
定时训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孩子看起来想上厕所的时候带他去。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只会让孩子对你更依赖,不肯学习独立上厕所,并且会令他更容易的意外尿湿裤子。定时训练跟其他训练一样,需要坚持。
如果预定的时间到了,就应该带孩子到厕所,让他坐在马桶上。大概每三分钟用不同的方式鼓励他坐好。比如可以唱歌或让孩子玩玩具。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定不要让孩子太过于投入玩耍,以免分心。如果孩子成功的大便或者尿尿,那么记得强化。如果你只有在孩子上厕所的时候才可以得到特殊的强化,那么可以让上厕所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变成一件特殊的事情。如果孩子排泄完那么就可以离开厕所,然后你在90分钟后继续带孩子来厕所。如果孩子在马桶呆了15分钟还没有排泄,那么可以让他起来,等60分钟后再带他来。
开始定时训练后,除了日常的白天小睡或晚间睡觉,不要给孩子穿纸尿裤或者尿布。即使是离家外出,也不要给孩子穿纸尿裤。否则会引起混乱和目标不一致,从而破坏整个训练过程。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很不方便(需要带替换的衣物,或者找洗手间等),但是对于训练成果与否有极大极大极大的影响。
延长相隔时间。
当孩子意外尿湿的次数等于或小于每天1次的话,我们便可以延长带他上厕所的间隔时间。我建议的话延长15到30分钟左右。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独立上厕所。
关于如厕训练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方法,因为篇幅较长我会在明天把剩下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六
1.1单亲家庭:
随着离婚率的逐年攀升,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这种家庭教育在人力、物力资源上存在缺失,因此出现父亲或母亲彻底放弃对自闭症孩子教育的现象,他们怕别人议论,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对孩子的发展不闻不问,以至于孩子在后续的生活中出现很多的问题,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1.2农村家庭:
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出生于农村家庭,农村群体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了解自闭症儿童,总认为他们只是迟说话,慢慢长大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好,也就出现了放养式的教育。有的自闭症儿童能力很弱,他们的家庭干脆就不管,以致在农村出现一些在马路上捡东西吃的、穿得破破烂烂的孩子。
有一些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患病后,陷入了极度悲观的状态。他们把孩子带到康复机构,对于孩子的康复寄希望于机构,当孩子一出现问题,就采取暴力的形式进行教育,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对孩子不闻不问。对于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采取退让和回避的方式。
有些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闭症后,表现为焦急上火。他们为孩子着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信息,不假思索地带孩子到不同的机构进行早期的康复教育,但他们忽视了家庭教育,结果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却收效甚微。他们在乎周遭人群的议论,有些家长甚至对医学诊断持怀疑的态度,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问题。
有些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闭症后,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方面,带孩子到相关的机构进行早期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另一方面,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其他家人同心协力,不厌其烦地从点滴着手,关注孩子的发展,客观地面对孩子,不怕周遭人的议论,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孩子成长。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必须由家庭的所有成员共同承担,实施过程中分工合作,但要严格按照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进行。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是社会性障碍,造成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困难以及对指令的执行常常出现偏差。家庭所有成员必须明白这个基本的道理,不要相互责怪,相互推诿。特别是自闭症儿童的父母,更应该亲力亲为地培养和管理孩子,从中学习、体会,甚至享受,这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要求。
2.1制订家庭作息时间表:
自闭症儿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刻板性,他们一旦形成了某一种习惯,就会一直按照这个习惯去做事情,因此自闭症儿童的时间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带有教育康复的目的,在时间安排时要将孩子的教育康复问题考虑进去。比如,早上起床后到上学前,下午放学回家后到吃晚饭前,晚饭后到睡觉前,这些时间段的时间安排家长都必须考虑到,周末或者假期家长更要设计安排好孩子的教育康复内容。特别是在早期的教育康复阶段,家长必须有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使孩子能在一个有序的日常生活中完成教育康复内容。
2.2调整饮食:
平衡的饮食结构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孤独症儿童在味觉和嗅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他们通常对饮食都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他们通常只吃自己吃过的食物,而对其他食物则坚决抵制。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有的孩子怕吃香菇,那是因为孩子害怕黑色;有的孩子不吃软的.东西,那是因为他的牙齿害怕接触软的物品。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情况,家长要先了解孩子的脾性,再慢慢地、有针对性地让孩子自愿接受不爱吃的食物。比如孩子拒绝吃香菇,家长可以先让他看看煮熟的香菇是什么样子,尔后让孩子用筷子把香菇夹给家长吃,家长吃完后告诉孩子,香菇的味道真香,接着让孩子夹一小块香菇和米饭或别的菜一起放进嘴巴,慢慢地增加数量,直到孩子主动地想吃香菇;有的孩子怕吃馒头等软的食物,家长可以先让孩子用手摸一摸馒头,接着让孩子自己拿馒头,再接着让孩子把馒头放在嘴唇碰一碰,最后放进嘴里。孩子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到他成年后的生活,影响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家里吃饭,一辈子都是吃自己家人煮的饭,如果哪一天孩子和家人出去外面,又没法回到家里吃饭时,如果孩子挑食,那么这一餐孩子就只能饿着,而一旦很饿,孩子就会出现问题,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就永远都带不出去,只能天天关在家里,有的甚至会成为人们所说的“铁链少年”。对于有咀嚼困难的孩子,家长要调整好食物的软硬度,慢慢地让孩子能够咀嚼食物,增强孩子自己吃饭的信心。
2.3妥善安排孩子的学习与休闲时间:
科学地安排自闭症儿童的空闲时间是一门艺术。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人除了有物质上的追求外,还有精神上的追求,如果没有精神上的享受,那就会大大降低人对于物质的追求和人的动机。自闭症儿童也是一样,虽然他们看起来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也是需要休闲和娱乐时间的,因为这样能够调整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和心情中去参与活动。一般来说,在进行强化训练时,一个内容的训练时间为10分钟,一个单元时间内通常安排2~3个内容,做完一项活动内容后,要跟孩子进行一些孩子喜欢的互动游戏,而后再进行第二个内容,千万不要一个活动完了紧接着又是另一个活动。孩子放学回家到吃饭前这段时间,要安排一些孩子喜欢的娱乐项目,吃完饭后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到户外去散步半小时,回家后稍做休息再开始安排一些训练的内容,晚上的训练时间在两小时内为宜,一定要保证孩子有一个充足的睡眠。中午放学回到家一般不建议给孩子做训练。
2.4调整孩子的睡眠:
很多自闭症儿童往往到了晚上会比较亢奋,经常是半夜醒来,白天去机构上课时又没精神,或者是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的孩子情绪行为问题往往比较多,会影响他们的体质和训练效果,也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生活质量。晚上睡觉之前,家长最好安排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能够很好地入睡。
2.5合理安排家庭训练的内容:
自闭症儿童最终还是回归到家庭,因此家长在家里训练的内容是学校内容的延伸和泛化,要注意训练内容的生活化,家长多安排一些孩子的娱乐项目,和生活自理项目,比如:可以让孩子学跳绳、打羽毛球,教会孩子一些电脑的游戏,这样孩子成年后就不会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也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生活项目,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这样让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一些实物,也让孩子学会如何去购物,为以后的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2.6合理安排家庭成员的角色:
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都不是家庭中的某一个成员所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只有这样,孩子的性格才不会出现问题,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更是如此。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都由某一个人去训练孩子,这位家长很可能会因太大的精神压力而出现情绪,家长一旦出现情绪,孩子也就会跟着出现情绪,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只有家庭全员参与,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也为这个家庭带来幸福的生活。
总之,家庭教育是自闭症儿童的关键性教育,只有做好了家庭教育,自闭症儿童才能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成年后才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家长的晚年也才会幸福。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七
1.调整家庭成员心态。
2.舒解家庭的压力。
一般家庭在得知孩子为自闭症或是自闭症倾向时,多会造成有形无形的压力,通常焦虑.紧张.无助,甚至埋怨自己或家人,对问题的解决毫无意义,患儿的状况不是父母所造成的,此时更重要的是正确调整心态,视之为不可避免的现实,更加团结起来一起合作帮助患儿,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3.创造适合患儿的学习环境。
1.利用患儿喜欢的视觉玩具或依赖的物品作为诱饵,以帮助患儿配合。
2.尽量将指导.训练项目分成若干个小部分,逐一学习。
3.指导者说话语气要坚定,音亮大而慢,指示内容清楚.简单,不要让他们同时完成两个指令。
4.奖惩要分明,最好即时奖惩。
5.重叠式阶梯型强化。
以下几种对自闭症教育训练时常用的方法:厌恶法.拥抱法.互动法.游戏法.行为法.冷却法等。
最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系统性。
自闭症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及相应的沟通能力,因此在教材内容上的选择及达到的要求都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由易而难,由简入繁,不断重复,不断强化,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提升学习能力。在进行指导.训练时,指导者要了解:。
1.儿童能否听,先撇开句意或指令的理解不谈,儿童能否听与否可从日常生活中获知或到医院进行听力测评。
2.如果“听”没有问题,儿童发音与否就在于其构音能力的好坏,构音问题与大脑感觉动作功能的发展有关。因为感觉动作功能操纵着发音器官,包括胸腔.腹腔.声带的运作,及下颚的辅助,舌.头.牙齿.嘴唇之间的配合。因此,感觉动作的训练也是相当重要的,指导者在感觉动作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和行为训练,效果佳。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八
编者按:自闭症孩子应该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师记录下孩子们上课的举动,下面我们来看看《简单的生活》这篇教育。
日记。
吧!
这个周五是全天托管的日子,家长们的休息日。早晨家长们相继把孩子送过来,等到夕阳西下的傍晚过来接孩子。全天托管安排的初衷是希望家长一个放松娱乐的时间,但是他们还是那样的不放心……他们把事情一一跟老师交代完毕后,才转身离开。
我们师生共渡一天的时间开始了,老师们把孩子按合理的人数分在几个教室里,这样既能保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又能确保给孩子上一会儿课程。
上午我们给孩子安排一些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让他们也有自己的放松时间。有的孩子在慢慢的、细细的品着美味的棒棒糖。有的孩子全身心的坐在某个角落里研究着那个始终都不曾变过的积木,她有时歪着头转动手中那个积木,有时有将拿对积木都堆在一起用小手指一个一个的去点着好像在数着生怕少了一块儿。有爱玩儿大轮球的小孩儿一直坐在球上蹦啊蹦、跳啊跳,感觉他的世界里只有那种动感的享受。有个爱看动画片和爱听儿歌的两个小帅哥一起坐在手机前陷入了争执中,一个以自己独特的情调说着:“看熊大!看熊大!”,而另一个只好上手去滑动收集屏幕寻找自己熟悉的那首儿歌。
当所有的孩子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得到了满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玩大轮球的孩子用自己的哭声和地上打滚儿的方式打破了此刻的宁静。前一刻还好好的,老师们都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哭的如此伤心!这时老师们急的满头大汗,是因为孩子吃午饭后不舒服吗?会不会是肚子疼呢?是因为想起之前的伤心事了吗?老师们讨论着解决办法,猜想着原因。等情绪平复后问孩子为什么哭,才知道是因为想妈妈了!
下午给孩子安排上课,做一些适合泛化的项目。因为上午的放松自由活动,下午孩子们基本都能坐住。有的孩子在努力的配合老师完成指令,有的孩子在做着拼图游戏,有的孩子在插着怎么也插不上去的蘑菇钉,有的孩子在努力的学着老师的动作,有的孩子在用笨拙的语言和老师提要求……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下午。
孩子们就是以最简单的方式活着、以最简单的方式去表达着、以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着事情、以最真实的面目去表现着、以最真的心去对待着……每天只是简单的生活着!
祝福简单的他们,永远简单并且幸福快乐!
作者|小王老师。
公众号|星儿之家。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九
编者按: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问题是社交障碍,因此思维的训练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浅谈思维训练》的教育思考吧!
大家好,我是曹老师,脸大的曹。
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是社交障碍。这句话相信各位都不陌生。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句话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呢。
自闭症真正的核心问题在于注意力发展的异常和思维发展的滞后。
之前讲过我们的。
1、注意力的指向性出现了问题(nt在人,asd在物)。
2、注意力的筛选过滤出现了问题(无法将同时发生的多种刺激按轻重缓急排排坐)。
3、nt注意力在整体,asd注意力在局部。
因为注意力指向性的问题,导致孩子不能将人作为注意力的中心。
所以大部分时间人都处于asd注意的边缘地带,自然会出现自主学习能力弱,社交沟通能力缺失。
除了注意力,思维上发展的迟滞也是造成“社交”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次的文章跟各位说了儿童思维的发展共有三个阶段:动作思维,具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我们大多数的孩子都停滞在了具象思维阶段,正是没有迈过具象思维这个坎儿。才使得我们的孩子大多视觉优势,属于视觉学习者。
除此之外,儿童思维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自我中心化。
所谓的自我中心化是儿童思维的一个特征,简单解释起来就是孩子会以自己作为思考问题的中心。而不会分析解读别人的想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能力差。
nt会在五周末期左右开始慢慢的去自我中心化,开始发展出解读别人想法的能力。
皮亚杰做过一个很著名的“三座山实验”,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百度查一查。
你的老板烫了一个新发型,看起来很丑。当老板问你“我新做的发型好看么?”绝大部分正常人会回答“哇塞,太漂亮了,在哪儿做的。改天我也要去做一个。”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你不会说“丑死了,不堪入目。”
因为你知道你这么说的话,对方会不开心。甚至很有可能你会因为明天左脚先踏入办公室而被开除。
asd儿童大多数都被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所支配,所以很难维持多个沟通圈。
如果各位家长只是在虚拟的“社交”上面下功夫,只能是刀砍韭菜地。
搞清楚我们孩子缺失的真正能力是后面康复训练的基础,所以千万不要南辕北辙。
关于自主注意力的重要性我之前说了很多,今天就不再多说。
今天聊一聊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国内外关于思维自我中心化的文献不多,这个圈子也没有几个人去潜心研究。所以我也只能抛出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首先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每一个谱系孩子都能“去”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因为思维的发展和孩子的心智水平以及认知能力紧密相关,再挖深一些就和感知觉相关了。
首先说一下我目前能总结出的去自我中心化的四个阶梯:
需求解读。
情绪解读。
想法解读。
首先说一下。
1、对不同需求的解读。
2、解决解读后的需求。
3、撤销辅助。
4、泛化(三级)。
其次是。
1、依据表情识别情绪。
2、依据肢体动作识别情绪。
3、对不同的情绪给予反馈。
4、泛化。
想法解读的步骤还没有总结出来。
要想练习去自我中心化,需要孩子具备相应的前备能力;。
1、思维发展处于具象思维阶段。
2、有一定自主注意力和共同注意力能力。
3、有解决问题能力。
4、能回答为什么。
5、自主提要求。
6、能识别基本表情所代表的情绪。
7、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8、其他(请各位补充)。
去思维的自我中心化和练习自主注意力有相似的地方。依旧是利用aba的原理,不断的强化和塑造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再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得孩子将这种能力形成一种常态。
通过外显的行为干预到底能不能提高asd的思维能力,我不知道。
但值得一试。
本文只是以我个人角度对思维训练一种看法,理论架构上还很不成熟完善。
希望这个圈子的能人异士能多提建议,为我们孩子的思维训练添砖加瓦。
作者|曹老师。
公众号|星儿之家。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十
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内:城市居住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一户一门的高楼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因此,应允许或鼓励孩子从高楼走下来到庭院中,与邻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注重情商培育:情商即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孩子仅仅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人接受自己,这也是爱的基本涵义。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要教导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尽量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包括邻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戏、做作业;包括学校、班级统一组织的文体活动;包括祝贺同学生日、欢送老师等等。从集体活动中培育孩子的性格,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智慧与温暖。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十一
今天不炒干货,来熬一碗带毒的鸡汤。
我想问家长一个问题,面对这么一个孤独症的孩子你到底急不急?
急!急!急!!
我想大多数家长都会这么回答。
但是,你真的急么?
问这些问题的有新家长,也有老家长。我不知道你们觉得提问这些问题的家长正常不正常,反正从我一个康复师的角度来看,这太不正常了。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除了宇宙飞船怎么造你在网上查不到,剩下的绝大多数你想知道的都能在网上都能查到。甚至连毒品怎么做,化学公式是什么,需要的原料有哪些都可以查到。
如果各位真的急,诊断之后为什么不去网上查一查自闭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自闭症的特征,表现以及目前为止有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有没有发现病因。随便查一下我相信你绝对不会问出上面的问题,并且在网上搜查起来非常简单,并不困难。
如果家长真的急,如果真的每个家长都看了自闭症的大概介绍和描述,怎么可能还会有那么多去吃药的,打针的,搞生物疗法的?花了钱是小事儿,甚至损伤孩子的身体都是小事儿,关键是那宝贵的不可逆的康复时间啊!
说到这里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曹老师,我是真的急,我孩子诊断完我就去网上搜了自闭症,有所了解之后我就听了医生的推荐,去了机构进行训练。
那我只能说你还是不急。
这就像你得了病,你问:医生我得的什么病?医生说:哎呀,这个病可难治,目前没发现病因,医院也没什么办法,你去学校上课吧。
如果你真的为了孩子急,你会不想清楚就听了医生的话?让你去学校你就去学校?
有的家长会说,曹老师我真的急。我去网上查了资料,也对机构考察了一圈,然后才把孩子送进机构。
我们先不谈别的,只谈aba,因为国内大多数的机构都在使用aba。
那在这么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有没有查一下什么是aba?aba有什么方法技巧可以来提高孩子的能力?或者说,aba到底对孩子有没有用。
家长一定要明白一点,孩子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孩子不能在机构呆很久,也不能跟一个老师生活一辈子。况且,各位真的对机构的老师那么信任么?机构的老师真的有那么专业么?你甚至连孩子在里面上什么课都不知道!
我从来不反对大家进机构,在自己没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前,找一些正规的,可以让家长跟进学习的机构,会帮助家长迅速的成长。
我反对的只是过于依赖机构,为了孩子上机构而去机构的行为。
我理解大家,我知道大家真的急,面对这么一个孩子压力也很大。但是真的希望大家能急在点子上,不要瞎着急。
家长瞎着急还体现在别的方面,比如没语音的希望孩子迅速的有语音,认知弱的希望尽快的提高认知。
本身提高这些能力没错,错就错在家长太急躁,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进步和提高。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孩子康复是个长期战斗的过程。很多基础能力的提高少则一年半载,多则需要一生的不断训练。
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事实是各项能力之间都是相通的,我们要提高的是孩子的短板。大家送孩子去机构也是让机构的老师去啃骨头了,而不是去吃肉了。正因为家长急躁的心态,造成现在很多机构的老师只吃肉,不啃骨头。孩子的优势长板不断的提高,孩子的缺陷短板碰都不碰,一副虚假繁荣的样子。
毁了孩子,骗了家长。
各位家长如果不注重孩子基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味的追求技能型的进步,总有一天孩子会因为基础能力的欠缺会造成后续项目的停滞不前。
比如注意力的训练,规则感的建立,自我管理的养成,呼名反应等等。
希望各位家长能急到点儿上,急到刀刃儿上。急而不乱,急而不躁是我们家长该有的急。
切忌急中生乱,急功近利。
因为见了太多的家长,也见了太多的悲剧。所以真的不想各位付出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却没有回报。这条路,唯有家长自己学习,不断的尝试实践才可以走下去。
最后衷心的祝福各位家长和孩子,并且希望在十年之后,各位能不后悔现在的所作所为。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十二
1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父母不和、分居、离异、家庭气氛紧张等因素。
据报道,多数孤蚀症患儿的父母具有孤僻冷漠、不合群、不善交际、要求完美、亲子关系疏远、缺乏同情心等个性特征。
但近年来系统的研究业已推翻了这一观点。
尽管如此,并不是说,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对孤独症无足轻重。
2教养孩子的方式不当包括过分保护、溺爱、惩罚及母爱剥夺等。
教育不当导致儿童焦虑和心理问题,是引起孤独症的重要病因学因素。
3和父母个性、文化程度、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现代研究认为这可能与父母知识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者能较早识别患儿的问题并能及时求医有关,而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及经济条件并无必然的联系。
4家长的性格与教育方式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家长是粗暴型的,不能理解孩子的需要,打击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只好求诸自身,那么,他就会逐渐把心灵的闸门向外界关闭。
而孩子一旦在自我的内心世界和个人世界中找到了寄托和发泄的渠道,就更不会有跟外界打交道的欲望了。
5先天因素导致孩子自闭症1、遗传因素双生子研究显示,孤独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
在兄弟姊妹之间的再患病率,估计在4.5%左右。
这些现象提示孤独症存在遗传倾向性。
研究显示,某些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生。
2、感染与免疫因素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研究发现,孕妇患病毒感染后,其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增大。
后来数个研究均提示,孕期感染与孤独症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已知的相关病原体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和弓形虫等。
目前推测,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抗体,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干扰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了孤独症的发生。
3、孕期理化因子刺激受孕早期孕妇若有反应停和丙戊酸盐类抗癫痫类药物的用药史以及酗酒等,可导致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增加。
根据这些研究,对怀孕12.5d的大鼠一次性高剂量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其子代鼠表现出类似孤独症的行为学表现。
还有研究发现,孕期大鼠暴露于反复冷冻刺激中,也会增加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对孕鼠进行反复冷冻刺激,其子代也表现出孤独症的.行为学特征。
4、新陈代谢疾病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5、脑伤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其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十三
1、孩子在出生时出现产生、宫内窒息、感染、中毒等,易导致患病,有经过对这类儿童的检查发现,15%-50%的患儿伴癫痫发作,有的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躯体畸形等。
像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能与自闭症发病有关。
2、大多患儿都与遗传有关,因为在大多患儿的家族成员中都可找到个别有自闭症病史。
有科学研究证明,遗传因素研已经成为自闭症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孩子长期生活在过于单调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父母也没有正确的教以社会行为,导致孩子经常以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渐渐对外界失去兴趣,从而导致自闭症的病发。
4、家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刻。
父母之间经常发生争执甚至离婚,易导致孩子精神负担重,易出现自闭内向的性格。
或父母对孩子过于冷淡和严厉,缺少家庭温暖。
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患病。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十四
家庭和学校应提供孩子安定、和乐的环境,以减少孩子的不安和焦虑。家庭的温馨、父母的温情、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非是对他们溺爱,而是首先要理解;学校要关心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生活,建立自信,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2.行为介入。
行为介入就是与孩子做同样的动作。但此行为要有所选择,并注意思考如何介入行为、介入后能产生多少效果、如何处理发展新的学习(包括语言、行为等)三要点。
3.循行渐进地教育。
孩子的不当行为多是长期累积养成的,为消除其行为问题,应订阶段性的目标,慢慢减少不适当行为。如孩子每天尖叫20次,慢慢使他减为15次、10次、5次而至行为消除。若是急于求成,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心理,误以为自己即将受到伤害,而排斥治疗。
4.替代行为范本行为。
在护理自闭症儿童时家长不但要告诉他们禁止哪些行为,哪些行为应如何替代他们原有的行径;而且要为孩子提供范本行为,指导儿童学习任何一项行为及能力,使他们对范本行为产生兴趣,做好范本行为的决心。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十五
接触了这么多的孩子,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坐不住。
这个问题也让很多家长苦恼,本想着用自己空闲时间带带孩子。或者按照网上的一些方法教教孩子,结果刚开始就遇到了这个大问题,特别打击家长的积极性。
安坐作为基础能力,也作为后期学习必要的前备能力,非常重要。
我们先来帮助大家分析下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坐不住:
1、感觉统合失调。
2、生理和心理发育滞后。
3、没有建立规则意识。
4、逃避学习任务。
我们的孩子常常伴随感知觉的异常:比如触觉高敏(敏感度高)或低敏(敏感度低)、前庭觉失调、本体觉失调、视听觉失调等。
感觉统合失调对我们的孩子影响是比较大的,比如我们现在谈到的安坐能力。
关于七大感知觉我这里就不做介绍了,有兴趣家长可以百度搜一搜感觉统合。我今天着重的跟大家说一说哪些感知觉的失调会影响孩子的安坐能力。
前庭觉:前庭主要负责平衡和过滤筛选信息。
举个例子,人闭上眼还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前庭。我们跟一个人聊天,能够排除周围嘈杂的声音,而专注于眼前的人和话题的能力,也是依靠前庭觉。
所以前庭觉又被称为大脑的门卫,负责站岗守哨儿。
前庭觉失调会造成孩子不能将大脑要接收的信息进行排序,通俗来说就是不能分清轻重缓急。外部的信息一股脑涌到脑子里,而不是分批分次的经过过滤。
这将会造成孩子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孩子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注意力不集中孩子自然坐不住,因为在你看来很细微的一个举动或者东西就能引起孩子很大的兴趣,不管他在做什么。
接下来就是本体觉,本体觉又叫深感觉。主要指来自身体的肌、腱、关节等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本体觉失调就会造成孩子对于上述相应部位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震动觉消失,同时精细触觉也消失。
说通俗一些,孩子闭上眼就找不到自己手和脚了。如果孩子处于静止状态的话,他就会觉得自己消失不见了,所以孩子总是不停地动来找寻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本体觉的失调也必然会造成孩子坐不住,即使坐下了也是不停的扭屁股或者动啊动的。
这个不难理解,也无需过多解释,我只着重跟各位说一个概念:抗重力肌。
抗重力肌不是指的哪儿块儿特定的肌肉,而是整个肌肉群。抗重力肌发展的正常我们就能抵抗重力带给我们的下坠感。我们坐在椅子上不会感觉到很累,或者不适感,那是因为我们整个抗重力肌发展的正常。
一些孩子坐在椅子上一会就会跑掉或者整个趴在桌子上,就是因为抗重力肌发展滞后的原因。
从心理发展角度来说,三岁前儿童的耐力都是比较弱的。对于一个不到两周半的孩子我们基本不用要求孩子坐椅子,能坐地垫就好。
并且对于小龄的孩子,我们不用要求太长的时间。一个正常的三周不到的nt孩子,安坐时间也就在十五分钟左右。
目前很多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发现自己孩子是自闭症以后,会更加宠爱。所以大多数家长在家里是骄纵孩子的,说白了就是宠坏了。
这也就导致了大多数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对规则要求的比较少,或者根本不要求。因此现在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根本没有建立起来规则意识,更不用说安坐了。
目前很多孩子的情况是毫无规则感可言,不管屋里屋外都是山大王。说实话这个问题跟孩子是不是自闭症没有什么关系,就算是生个哪吒,这么宠也都宠坏了。
没建立起来规则意识不光孩子安坐很差,而且孩子跟你的配合度也不会很好,这种情况没办法进行后续的学习。
很多时候孩子安坐出现问题,不是没有安坐的能力,而是没有安坐的意愿。说白了,能坐但是不想坐。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项目设计比较难,或者孩子不感兴趣的时候。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项目设计不能太难,要符合孩子的能力、项目要注意穿插、频率不要太高,以免孩子厌烦。
不管孩子安坐是因为上面的哪种原因,我们都要克服困难。因为安坐是我们后续学习的基础,没有安坐就没有足量的、有效率的桌面训练时间。没有量的积累也无法引起质的变化,况且桌面是后面泛化的基础。看似小小的一个安坐能力,其实对于孩子后面的整体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要分享给各位训练安坐能力的简单步骤,各位家长可以在家里尝试着做一做:
1、引导孩子坐椅子。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孩子能够按照你的指令坐在椅子上,哪怕一秒钟。所以开始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来吸引孩子,孩子很自然的会朝喜欢东西走过来。孩子过来后,我们顺势辅助孩子坐在椅子上,然后给予强化。
2、引导孩子长时间坐在椅子上。
从最开始的能够坐椅子,到后面我们要开始要求孩子能够坐在椅子上一会。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孩子坐椅子之后,坐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强化。坐的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3、能够短/长时安坐配合做一些简单的项目。
根据孩子的情况,前期我们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配合项目,到后面再慢慢拉长时间。
4、能够短/长时安坐配合做一些难度一般的项目。
所谓一般难度,也就是孩子不喜欢也不讨厌的项目。记住前期要高频强化。
5、能够短/长时安坐配合做一些比较难的项目。
6、泛化。
泛化内容包括一二三级泛化。
做到第五步,其实孩子的安坐能力基本就能够达到正常配合做项目的程度了。这其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实操点就是:辅助的撤销以及强化策略的调整(从高频强化过渡到低频强化)。
坐是做的基础,今天跟大家分析了下孩子安坐差的原因,然后给了大家一些简单的训练安坐的步骤。希望各位不光知道怎么做,也要理解和了解孩子。因为很可能以他目前的情况,确实没有安坐的能力。
希望这篇文章的内容能真的帮到各位家长。
也希望通过各位的努力,大家的孩子都能坐,还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