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体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本研修体系篇一
校 本 研 培 计 划
扶余县更新乡中学
根据《松原市教师专业达标素质指南》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本学期校本研培计划。
一、研培目标
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青年、均衡发展”为原则,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抓好校本研培,面向全体教师,注重实效,学以致用,推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进程,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师资支撑。
1、全员目标
对全校所有在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有效教研活动。
2、骨干教师目标
选拔骨干教师10人参加县级培训,以培养我校教育教学的领军队伍及中坚力量。以“名师工程”为基础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开展骨干教师研讨课,示范课。骨干教师带头开展研讨,反思活动,真正起到引领辐射作用。
二、研培教材
《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师德与教师职业》、《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
三、研培对象
全校在职教师都应按要求参加培训。以40周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为培训的重点对象。
四、研培实施
(一)校本教研
1、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教师有效教学汇报课活动,开展有效教学研讨和示范活动。
2、论文征集与评选。在职教师每月上交一份论文或教育心得,由业务领导审评后,定期向上级评选部门选送。
3、领导业务讲座。间周每星期三下午,业务领导组织全体教师听业务讲座,进行业务学习。
4、领导听课评课报告。教师的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结束后,业务校长对听课内容及时终结。与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新教学理念。
5、毕业班研讨会。与毕业班任课教师就考前所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二)校本培训
1、理论培训。共12学时,由参加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组织进行理论学习。
2、实践培训。共14学时,重点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时理解消化理论,并切实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将组织教师开展互动式研究讨论、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观摩、案例分析、自我培训、叙事研究、撰写心得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实践、体验与反思,努力提高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践培训考核包括“6个一”。写一份教学设计、上一堂公开课、出一份试卷、实施一项学生评价方案、制作一个教学课件、写一个教育教学叙事案例。
3、过程管理。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完善过程资料的积累和档案的整理。
五、研培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和备课组长为组员的校本研培领导小组。
2、将本次全员培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之中,制定好学校的校本培训计划以及校本培训的组织、实施、检查 3 和总结工作,保证培训时间,为教师参加培训创造必要的条件。
3、建立与完善培训档案。包括(1)领导与考核小组名单。(2)培训计划和具体进程(3)培训、考核登记表。
(4)实践培训中辅导教师的辅导材料、参训教师的各种作业、学校总结和竞赛活动等相关材料。
4、精心选派教师参与市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认真做好复查、验收的准备工作和培训的总结工作。
校本研修体系篇二
踏实用心做国培
享受国培之甘甜
洪江市芙蓉小学
曾毅
感谢国培,让我们在国培中成长,并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国培收获。历时3个月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怀化市能力提升工程‚种子教师‛小学数学c337培训,让我们在懵懂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找到方向。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案例分析‛,通过现场培训的‚案例观摩与分析‛,来凸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为使学员在本次培训中有所收获,我们分两个阶段进行,9月中旬至12月25日为线上培训,11月27日至12月3日是线下脱产研修集中培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怀化市70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60学时的网上培训和7天42学时的实地集中培训。通过网络研修、实地集中培训结合的培训方式,帮助学员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上下联动的培训机制,实现对‚怀化市‘种子教师’培训辐射的示范引领,为怀化市培训小学数学种子教师与培训者,促进怀化市小学数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实现‚种子教师‛从优秀迈向卓越‛的目标。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分四部走。
一、准备充分,管理精细
(一)研讨方案
9月12日,我校专门召开国培工作筹备会议,商议拟定了‚能力提升工程‘种子教师’工作坊研修(c337)培训实施方案,确定了以校长易健君为坊主的‚怀化市能力提升工程‘种子教师’工作坊研修(小学数学c337)‛工作坊组织与管理机构,并明确了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团队建设职责与任务。同时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通过前后共四次专题会议,11月22日全面细化的线下培训方案出台,对学员线上、线下培训的各个环节做到细心安排无疏漏,责任到人严追责。
(二)设立群组
建立好qq群后,我们给每一位学员发送信息,为了让学员顺利加入我们这个团体,对于没有回复的学员我们都一一打电话进行联系、询问,直到这70位学员全部到位。
(三)训前调研
发放调研表并做好回收梳理工作。11月中旬,我们向学员下发‚关于培训内容需求方面‛调查问卷,并写好调查报告。并于25日给专家发送‚学员需求调查报告、学员信息、邀请函‛等内容,便于专家准备学员的上课内容。湖南师范大学周克江副教授这样说道:‚你们是唯一一所给我寄发学员调研报告及学员相关信息的学校,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你们学校工作的严谨性,由此,可以想到,你们是用心做国培的学校。‛
(四)责任到人
在线下培训前夕,我们再次召开了专题会议,将国培任务下达到每一个行政,责任到人。
二、流程清晰,课程精准
(一)线上学习,分工明细
一是设立logo,便于学员分辨进坊;二是取好组名,帮助学员分组,组名都是具有正能量的,让学员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行学习、培训;三是工作坊三人(坊主、坊辅导员、学科专家)分工明细。通过对工作坊坊主的任务与职责的解读,按照上级要求分工到位。如听视频,发视频,作业布置要一一到位,尤其是看视频方面,负责人必须认真听,听后,才知道如何去评价学员,去批改学员作业。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坊主和坊辅导员、学科专家的评分细则是有区别的,必须严格按照评分细则来做;四是及时批改作业,必须及时,就像学生做了一张试卷,很想马上看到自己的成绩一样。我们按照(坊主、坊辅导员、学科专家)组建了三个小组,分好时间段,每天批改作业、对写得好的帖子进行点赞并进行跟帖。
(二)线下培训,及时跟进
首先需要安排好学员住宿、饮食。我们身为教师,一定要了解教师,有很多的乡村教师可能是第一次出来进行实地培训,所以酒店的选择在当地要有一定的信誉,不是最豪华的,但是要干净和舒适,饮食要让老师吃得可口、舒心。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的满意度测评中对我们住宿和饮食特别满意。另外就是要与学校比较近,我们所选择的酒店距离我校只有150米左右,方便学员出入。在培训的七天里面,有一天下暴雨,我们也安排了公交车接送学员,真正做到贴心服务。
1、学员报到。
全天候安排人员在酒店大厅等候,热情的欢迎每一位学员的到来。
2、融冰活动。
融冰活动在报到的当天晚上就进行了,由我主持,其中包括对培训团队的介绍,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游戏,选举班干部和小组长并进行了团队合作设计等等,让70名学员开怀大笑、意犹未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融冰活动结束后,很多学员却迟迟不肯离去。
3、开班典礼。
怀化市和洪江市教育局领导对于这次国培都相当重视,在开办典礼上都作了重要指示,这其中特别是我们的易健君校长进行《终身学习敬畏规则 成就自我》的安全讲座。
4、专家引领。
在本次培训中先后有6位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按照讲座时间的先后顺序)其中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克名教授进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索教育发展新形态》讲座;湘西电教仪器站谢文斌书记进行《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讲座;天心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曹邵峰和株洲市一中张葵进行《电子表格在教学中的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制作与应用》讲座。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周克江进行《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设计》讲座;湖南省电教馆培训科科长李湘进行《能力提升工程课程标准和集中研修培训模式与流程解读》讲座。
在这里特别提到两点:
1、我们每一天培训或者案例课之前都会分小组进行课前20分钟的微分享,并由班干部分别主持,整个培训紧张而有序;
2、每天晚上从六点半开始,我们的团队人员都待在学校的电脑室对有需要用电脑的学员,比如说准备说课材料、备课、学员案例课、撰写培训心得等等,特别是在线上培训中有问题的学员进行了细心的解答,我们的培训团队每天都会在最后一位学员满意离开后才回家休息,确实是挺辛苦的。
5、案例示范
四堂案例示范课主要由我校的骨干教师承担,这其中我市的小数教研员邱喜梅老师,怀孕7个多月还坚持上示范课,前期的研课磨课也花了很多的时间,确实很令人感动。
6、学员汇报
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员报名参加汇报课活动,然后分小组进行评课;二是分小组进行说课,自由命题,由每组的组长主持,为此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具有一个多媒体的场地,分别派出一名团队成员进行协助,主要进行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的搜集,还对每个小组进行了摄像为后期的生成性材料做好准备。
三、宣传报道,国培扬威
我们邀请了本地电视台、本地网进行了新闻报道。温馨提示:
1、培训团队在线上培训过程中,对于作业、心得、评论、典型问题、视频等比较优秀的原创作品,除了要推优,还要建好文件夹进行保存,因为在后期资料整理和上传中需要用到这些材料。(资料的搜集是一个比较繁琐的事情,我们需要事先准备好)
2、线上作业的布置,不要布置的难度太大,特别是不要布置微课作业,因为在作业页面无法完成视频的上传,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可以在活动中布置微课内容。
3、集中培训优秀学员的评定,一定要按照制度办事,不讲人情。而且培训团队需要参与其中,不要让班委会独自决定。结束语
总结经验 稳步提升
此次培训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方案要落地、落实、做细,且各个环节要用对、用好人,才能不出纰漏出实效。同时要‚对症下药‛,对学员需求要先行‚把脉‛,此次我们安排的‚课前分享‛,案例课、学员主持以及专家授课正好‚对症‛,所以大家喜欢才乐于接受最终人人学有所得。
2017年9月18日
校本研修体系篇三
同享一片蓝天 共沐一缕阳光
民族小学----古浪小学一体化办学模式初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办学水平的城乡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战略目标。自2013年秋学期开始,在甘州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古浪小学成为了民族小学一体化办学结对学校。两年来民族小学充分发挥优质的管理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将先进的办学思想、管理策略、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等通过各种方式辐射到古浪小学,实现无缝隙对接管理,积极探索一体化办学模式,扎实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城乡的孩子同享一片蓝天,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
一、办学目标明确,为均衡发展的导航。
目标明确是两校均衡发展的起点,是均衡发展的导航。针对古浪小学的办学水平及现状,双方学校的相关领导经过商讨后制定了适合本校发展的办学目标:加强课程建设、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科研水平。双方一致认为以上三点是实现两校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均衡发展工程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课程建设,构建高效课堂
1、抓课程建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民族小学连续召开两次校长联动办公会,就课程建设的问题共同研究讨论,最后决策。以国家课程方案、甘肃省课程方案为依据,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特点的课程方案。结合民族小学“三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古浪小学的有利本土资源,着重下大力气在地方课程本土化、学校课程生本化上下功夫。通过“名师引领”、集中强化培训与自主学习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系列校本培训与研修活动,让老师们潜心研究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努力开发精品课程,现如今古浪小学已编著校本课程两套,而且推广后在师生中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2、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均衡发展。
本校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民族小学,与城区老师们共同学习有关高效课堂理论知识,以点带面辐射到全校每一个教师;民族小学选派四位优秀教师分两次对我校教师进行有关高效课堂的知识讲座以及他们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一些成果并经验的介绍的座谈会。讲座及座谈会的举行使我校教师进一步的理解了高效课堂并窥到了相关门径,加速了我校教师的成长;积极主动借阅民族小学图书室中有关高效课堂的书籍达38人次,实现了资源共享,增强了我校底蕴,提升了教师业务水平。全面实施“一课三备”集体备课制度,我校教师全程参与相对应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二、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送教下乡,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互补。在一体化办学理念及目标的指引下,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到我们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民族小学进行了多次的“送教下乡”活动。“送什么”每次都是双方都要考虑的大事,双方普遍认为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区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双方领导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送教下乡的“三送”原则。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对于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给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是指文化知识,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标也将不再是为了学生传承知识,而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无疑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培养21世纪有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强大内驱力。
(2)、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而这种水平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我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我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我们甚至付出了比城区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我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数学课教学经验,对于提高我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三送”原则的规范下,民族小学累计向我校送教四次,共计16节课。全镇各校教师积极参加观摩并参与研讨。每次送教活动中,送教教师精巧的课堂教学设计、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准确精练地讲解、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优雅的教态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赞誉。送课教师的精彩示范引领,课后送课教师的务实说课,观摩教师的精当点评,改变了“一言堂”的局面,使观摩也积极参与研讨,相关教师针对困惑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使我们的课程视野开阔了,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
2、支教与交流,培养骨干教师。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到,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下乡支教作为教师交流轮岗的一种形式,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根据《甘州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甘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交流实施办法》,一体化办学至今已有四位教师进行了交流,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支教教师使农村学生了解更大的世界,接受科学的教育方法。支教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农村学生在与支教教师零距离接触中,迫切想知道城里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城市的一切,激发他们了解外面更大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支教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用个性化手段辅导学生,能进一步挖掘和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殊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支教教师潜移默化的更新着农村教师教学理念,提升着教学能力。支教教师通过和农村教师一起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研教改和共同管理学生,将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支教过程中,让农村教师近距离的体会、借鉴和学习。农村教师在与支教教师共同切磋更加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逐渐意识到教学更要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非结果,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支教活动提高了农村学校管理和教学现代化水平。支教活动不仅促成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搭起了交流学习的桥梁,也实现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共建共享,甚至实现了教师互派、统一备课、统一考评。在两校交流往来中,实现农村学校教育观念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更新。
(4)、交流教师成长迅速,成为学科骨干。2013年赴民族小学学习的代丽老师在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提到,民族小学对交流教师高度负责,教导处专人负责交流教师的工作计划和学习目标,组织安排交流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按照工作量安排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一年来,他们与民族小学的老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专业技能有很大的提升。代丽老师成长迅速,已成为我校英语学科的骨干教师,在我校的英语学科领域刮起了一场高效风暴。代丽本人也取得区级英语优质课三等奖的可喜成绩。
3、分层推进,加强教师队伍均衡建设。
根据实施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理论学习、经验论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共同组织观摩课展示课,教师沙龙论坛、同学科教师说课评比、“教育叙事”演讲比赛、教师学课标理论测试等教师培训活动,开展教师交流协作,加强教师队伍均衡建设。
四、加强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教师不仅要学会分析、钻研和思考,而且必要会实验、会写教育研究论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科研型”的教师则是农村教育的短板,针对这一现象,民族小学有针对性的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统一认识理解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的必要性。
美国一名牌大学的校长说,一所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成长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做一名科研型教师,唯其如此,才能感受教师职业的自由、充实和幸福,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分析省内外乃至整个世界不同类型“名师”的成长,无一不与教育科研紧密有缘,无一不是教育科研为“名师”的成“名”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的:“无论是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可能不带来研究的因素”。“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力”。他还说:“要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教学的幸福,就必须引导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也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美国教育协会出版的《谁是一位好教师》中阐明了教师服务成绩评定的总趋势是曲线前进的。这种规律性呈现两条曲线:一条是逐步衰退曲线――开始显著上升;继而平衡;逐步下降;终于出现衰退的趋势。一条是持续发展曲线――开始时显著上升;中间阶段时有起伏,趋向持续发展;终于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师成长的两条曲线表明,“匠人型”教师刚开始由不适应到适应,5、6年后,习惯于已有的数学程序,在教学中吃老本,囿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形成动力定型,能力出现滑坡。而“科研型”教师总是追求进步,日新月异,经常处在不断的自我更新的历程中。
将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等办学灵魂注入“垛庄分校”,实施“六个统一”策略:统一办学思想、统一课程方案、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工作计划、统一活动安排、统一评价机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每周工作安排、教师评价考核办法、学生评价机制等,通过一次次座谈会、教师全体大会、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校本培训等,渗透融入到垛庄分校的工作议程中。
2、依托讲座,座谈、业务学习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两年来民族小学多次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从《新课标解读》、《课题的研究》、《说课评课的艺术》、《反思--教师的成长之路》、《好课的标准》、《如何写好论文》、《ppt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讲座,并与我校教师就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是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收获巨大。两年来我校教师共发表省级论文12篇,多篇论文获镇级论文一二等奖,李霞老师的课件《什么是周长》,曹兴杰教师的课件《林中乐队》获镇级一等奖,妙景景,代丽老师获二等奖的喜人成绩。学校立项课题两项,全校教师人人参与。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民族小学领导与教师的支持与帮助。
回顾过去,我们与民族小学,在常态的活动中,从合作形式的多元化到活动的实效化,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形成固定做法(包括干部、教师的业务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实践交流活动),让我们倍感喜悦。展望未来,我们更充满信心,在张掖甘州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我们正为打造优质现代化的农村窗口学校而艰苦奋斗。
校本研修体系篇四
腰井子学校校本研培工作总结
在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班子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本的校本培训任务,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就本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要求,认真组织
每学期初,我们认真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按照教育局校本培训的要求和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认真布置了校本培训的培训、教研内容,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进行校本培训的重要性,不把培训当成一种负担,应付了事,真正从中学到教学理论和技能。
二、培训方式及主要内容
1、学校认真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我们主要进行专题讲座,在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管理条例》、王局长讲话及局工作要点、杜顺事迹、时事政治、《教育法》、《教师法》《新课程的足迹》《简明教程》内容中,挑选具有代表性和针对的专题进行讲授,切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共性问题。
2、个体结对教研培训。
1)个体结对教研培训,我们主要请名师、骨干教师就某一专题进行讲座,切磋教师之间的教学技艺,沟通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共识,解决个性问题。
2)组织名师、骨干教师作开门课,进行了听、评课研讨活动。重点进
行说课和评课培训,名师、骨干教师作课后,教研组及时认真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和评课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执教水平。
3)进行网络培训,我们通过网络下载了教师继续教育相关内容,特别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全体教师受益匪浅,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学校千方百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并把教研活动的内容确定为各教研组的重要教研活动内容,做好研究记录,同时积极组织参加了各级各科公开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4、以赛代训。学校把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与课堂教学和撰写教学随笔、反思、教育教学论文紧密结合起来,有力的推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
5、师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长岭县教师的楷模杜顺老师的事迹,教育老师以杜顺老师为榜样,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思想。并写出学习体会。
总之,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应的课堂
教学质量也有所进步。但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将改正缺点,使培训工作为我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本研修体系篇五
开展研培一体化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长兴中心校 杨云发
课程改革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素质决定课程改革实施进程。因此,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仍是我们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校本研培一体化,是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
长兴乡中心小学是一所位于长兴乡政府所在地的农村小学,2003年基本情况:10个教学班,学生396人,教师21人。2006年情况:教学班11个,学生410人,教师30人,其中民办转公办教师占50%,中等师范毕业占50%,做为课程改革实施者,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我们就清醒认识到,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在课改工作中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我校就开始了校本教研和学习型组织构建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非常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使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课堂活起来,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以及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全方位开展工作,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值增加,导致教师所承担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与日俱增。怎样用更少的时间,更有效的办法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成为我们思考的新问题。做为培养教师专业成长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校本培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决定走校本研培一体化之路,因为校本研培是立足与学校,是着眼与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研培;是教学中研究培训,研培的地点是教学活动现场;研培来源于自己教学活动中的困惑,是为了教学的研培,研培结果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教学更有质量,更有效。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走校本研培一体化之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特点。
二、建立校本研培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保证 1.一个建立。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师专业成长历程。2.校长要做到“两个到位,两个保证”。两个到位:
一是组织到位。研培一体化工作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负责抓,教研组长具体抓。二是制度到位。制定研培一体化教研、科研、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学习制度、赛讲制度、评价制度,完善制度体系保证研培工作顺利开展。
两个保证:
一是保证活动时间。每周一下午3-4:30时为培训学习时间,每周三下午为教研组研培活动日,每月最后一周周三为全校研培活动日。
二是保证经费。保证学习资源建设经费、外出学习经费、课题经费等。
3.建立研培一体化三级网络:学校、教研组、教师。制定三级研培计划:学校、教研组、教师研培计划和五年规划。三个注重:注重教师参与过程、注重教师教学行为变化、注重突出抓好组内研培活动。4.四个一保证措施。每个教师每周听课至少一节。每个教师每周至少写一篇反思。每个教师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每个教师每学期写论文或科研成果一篇。
三、积极开展校本研培一体化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
(一)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是教师研究问题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为了提高教研、科研的实效,落实研培一体化工作,我们坚持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化。因为科研课题要求标准高,教研按科研标准去开展就能更规范,效果更好。开展科研工作象对待教研那样就能经常化。研究的问题应该直接来源于教学活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炼出成为教研的课题和科研课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科研是为教学实际而研究的问题,使教师成为研培的主体。
(一)、教学常规工作有突破。
1、教师方面按区“提升教学内涵工程”要求规范抓实了备、讲、批、辅等常规工作。语文、数学电子备课逐渐成熟,集体备课与教研组教研有机结合,彰显了效果,所有学科教案更加规范实用。能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作业批改及时了,练习册批改得细致了,作文批改评语贴切、全面、指导性强。教学工作中注重落实“三个读懂”,注重落实洋思“三清策略”和“兵教兵策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学常规工作质量的提高。
2、学生常规方面突出抓好抓实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根本办法。四月份,我们制定下发了“小学生必须养成学习习惯及养成措施实施方案”,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一年启动、实施、经验交流,学生会参加学习了,学习面貌好了,课堂活了,学生能力强了,标志着学生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二)、高效课堂落实有效果。
10月23日七台河召开了龙东地区教学工作及高效课堂推进会,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落实高效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学校全面发展的关键。会后我校先后召开了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师三个层面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此项工作。组织观看了七台河市现场会示范课光碟,进行了全校性研讨。课改8年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 师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充分落实,才是教育的真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组织者、引领者、点拨者、培养者。这里提到培养者就是我们作为教师最重要使命,应该成为教会学生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习主人。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对每个孩子一生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需要。
11月20日我校所有学科课堂都全面开展了高效课堂实施和推进工作,学校先后下发了,“高效课堂实施意见”、“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等规定。11月29日开始我们进行每学期一次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就紧紧围绕高效课堂落实,进行教学评价,促进高效课堂落实,并产生很好效果。现在我校全体教师正以饱满热情,认真科学态度投入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之中,为早日实现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3月30日,1.学校教科研课题确立就能充分体现研究问题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2006年我们教科研课题是: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注重评价应用,落实三清策略,做好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的研究。2006全县开展学洋思活动,如一缕春风,吹醒我们,给我们很大触动,特别是洋思中学“三清策略”,“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对于我们现在要解决教学中只注重过程轻结果教学现状,是可借鉴的经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和运用。
2.各教研组和各学科结合学校课题来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低年级教研组在语文教学研究突出“在语境中识字,以读促讲”的研究;高年级教研组突出“先学后教”的研究,其中数学学科突出“精讲多练,三清策略”的研究;这些教研组及学科研究问题各有所侧重,都是教师结合实际教学中问题来确定研究重点的。2007年我校开展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研究》,我们把这个课题延伸到所有学科教研组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例如科学组的“构建情境创设中三结合”的研究,高年组的“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多样化”的研究。我们课题研究是结合实际不断深入进行的。
(二)培训与教科研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的的相结合。
校本学习和培训内容要紧紧围绕两个方面去进行。一是根据教师教科研课题来确定。由于教科研研究内容是由教师根据工作实际发现问题,也是教师急于解决的问题,这方面知识也是教师最需要的。例如2006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组织学习了《洋思中学三清策略》、《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二是根据课程改革和学校的发展,开展培训和学习,这是事关学校发展的需要。培训学习的形式有:集中培训、组内培训、自我培训三种方式。规定单周集中培训和组内培训,双周自我培训。单周集中培训是充分体现共同发展的需要,由校长、主任、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进行讲座或进行培训,双周自我培训学习是充分体现教师根据发展需要的个体学习,教师要写好学习笔记,也可到学校图书室读书看报刊杂志或上网学习等。
(三)校级研培活动与组内研培活动相结合。
1.我们坚持校级研培活动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每月校级研培活动日,学校都精心组织全校性研培活动,做到有主题讲座、主题研讨课、说课、评课、讨论交流,集培训、教研、科研与一体。
2.2005年开始就我们特别突出的抓好组内研讨活动,我们要求每个教研组,两周必须开展一次组内集中研讨活动,要做到六有:有主题,有教学设计,有说课,有评课,有研讨交流,有记录。形式多样化:一是个体的,一个人讲课、说课、众人评课;二是群体每个月必须组织一次集体备课,然后由一人讲,其中一人说课,其余评课,合作研究发展。每个教研组都能认真组织,组员认真参加,大家认真研讨,都能够本着为了提高自身教研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研究和讨论,收到很好效果。这样做使教研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教师更愿意参加。每次组内研培活动,学校领导有计划的参加一些组内活动,起到关注、促进、引领作用。教师深有体会的说:组内研培活动,互帮互助,经验共享,在轻松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思想得到了交流,信息得到沟通,实践得到了反思。校级研培与教研组活动有机结合,开创研培的新局面。
(四)外出学习和专业引领相结合。
几年来研培工作使我们认识到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是不行的,只有站的更高,才能望的更远,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走出去,请进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先后派四人去北京学习,多人次去省市学习,每次外出学习回来,学校都利用校本培训时间进行专题讲座。我们也非常重视市县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初教研员组织学初教材培训都积极组织参加,使教师准确把握教研方向。每年两次县初教部到校深入调研,学校都精心组织教研员听课、教师说课、教师与教研员互动交流、教研员讲座等活动。
(五)、交流、研讨、展示相结合
自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研讨交流:
一是就一个问题或教师的一节课进行全校性的研讨、交流。
二是教研组内研讨交流。
三是每学年都举行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研成果展示课,然后进行研讨交流。
从2008年起我们确定每年举行一次组内教研展示活动。2各教研组全员参与了主题说明、说课、课堂展示、反思性评课等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各教研组研 4 究的热情、团队的合作精神,并看到了各组出色的表现。尤其是高年租、中年租、科学组、英语组等更为突出。韩红艳、史春波老师的精彩的课堂展示,孙希英、张金梅老师的深刻、透彻的反思性评课,柯柄森、张元甲、孙敬华等组长亲历亲为、点拨指导,这些都让我们感动、激动,更让我们有所促动。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研讨,群策群力,团队合作精神有所加强。促进了各教研组教研能力的整体提高,加速了教研组的建设,并为今后的教研活动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0一0年十二月十三日,交流、研讨、展示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在研究中成为课题研究的主人。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种方式教师乐于参加,乐于接受,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四、可喜的变化
教师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论文和科研成果每年都30多篇,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每年都有参加县或市赛课的教师,07-09年间,我校教研组两次代表县参加了市级说讲评展示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我校共有6人参加区级赛课,一人代表区参加市级赛课。骨干教师、新星、能手数量也由原来的2005认定只有4人,2007年认定时就达到了12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能手8人,县级3人。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在2009年暑期全县期末统考中,我校成绩由2006年农村组倒数第二名上升至农村组第二名好成绩。
教师科研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六月科学学科省级课题顺利结题,学校被评为省课题组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有二名教师被评为省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2006年国家“十五”课题《语文能力的评价研究》结题。2010年9月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结题,学校被评为省课题组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有一名教师被评为省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2008被评为七台河市教研先进单位,2009年被确定为七台河市教研基地。二o一o年被评为市级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由于开展研培一体化工作,将研培整合起来,研中有培,培中有研,教研和科研的内容可作为培训载体和依托,培训的成果反过来又促进教研和科研活动的开展,使它们溶为一体,有机的结合,又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来源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培训学习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所需,从而使教师由后台走到前台,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到主动研究,成为研培的主人,学校充满了浓浓研培的氛围,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也使我校由勃利县三流学校成为勃利县东部窗口学校,实现学校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