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体的血液循环说课稿五篇(模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体的血液循环说课稿篇一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大领域: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本节课所讲的心脏与血液循环属于生命世界这一领域。本单元前两课已经研究了呼吸与心跳之间的关联关系,呼吸和肺之间的关系,本课重点研究血液循环系统,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在全身不停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带给身体各部分所需的氧气和养料,带回二氧化碳和废料,明白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知道其循环不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有规则的搏动,进而认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和心脏保健的常识。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本课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能准确地测量自己的脉搏和心跳;学习心脏与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科学知识:知道心脏的形态与功能;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知道心脏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3、教学重点:测量心跳与脉搏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知道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路径。
因为本课概念繁多,知识点密集,加上认识的对象在人体内部,无法直接观察,学生感知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本课采用先从谜语入手来认识心脏,再让学生握拳结合视频模拟心脏的跳动,感知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接着让学生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用小塑料瓶在水盆里有节奏地挤压水瓶,水会进出,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明白心脏就像泵,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然后让学生认识静脉血和动脉血。
在学生找到自己的脉搏之后,我就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测量脉搏和心跳。明白一分钟心跳和脉搏的次数相同。接着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血液循环的意义。
在学生明白心脏非常重要之后,要求学生关爱自己的心脏,让学生说说有哪些损害心脏。最后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些心脏保护的知识。
在全课中学生动手实验与研究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依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全员、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借助于电教教学手段主动探究,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建构。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主要设计,在课堂中还有许多,还望各位领导和同行提出宝贵建议。谢谢
人体的血液循环说课稿篇二
本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在学习了血管、血液和心脏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显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好表现,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能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学,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养成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过渡语)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确定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难点】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情境设置法、启发法、分组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过渡语)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疑,思之始,学之端。”先请同学们看扁鹊切脉图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习测量脉搏(亲身体验中华医学传统)→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通过准备大量的图片,为学生探究设置情境,既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动画展示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光盘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
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
2.动手绘制循环图
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课堂游戏《找朋友》思维升华,突出重点。新课标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之终身受益。
3.观看血液成分变化
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光盘,完成活动“锦上添花”和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
4.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旧为新,有抽象的知识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再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并使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局限在教材中。设置课堂拓展延伸活动:冠脉循环,为心脏提供营养,发生障碍时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同时,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多媒体展示以下练习题:
1.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
a.肺静脉 b.上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答案】b。
2.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
答: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参与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以习题反馈知识要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的板书本着简单、清晰、明了的原则。据此,板书设计如下:
第4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3节 血液的循环途径
人体的血液循环说课稿篇三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血液循环途径》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在学习了血管,血液,心脏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中用整页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形象地表现了血液在封闭式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学生能否读懂这幅图,标志着是否掌握了本节知识。教材中还设计了两个讨论和两道课堂练习,都从不同的层面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二)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重 点 :
1.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 学 难 点 :
1. 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一)知 识 目 标 :
1. 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地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 力 目 标 :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 感 目 标 :
通过学习有关知识, 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确定依据】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定依据】1、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显 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好表现,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
2、生物新课程标准。
(一)说 教 法
1)导课: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突破重点与难点:1、 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 直观式——多媒体演示。
3、 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
(二)说 学 法 ——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游戏巩固。
(一)课 前 准 备 :
学生:1)直尺、水彩笔、课本。
2)阅读 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1)血液循环教学光盘。
2)一杯凝固的血液。
3)血液循环中各结构头饰 。
4)代表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气球。
5) 《血液循环》学案
(二)导 入 新 课 :(大约5分钟)
“疑,思之始,学之端。”先请同学们看扁鹊切脉图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习测量脉搏(亲身体验中华医学传统)→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设想依据】教师准备大量的图片,为学生探究设置情境,既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大约10分钟)
教学光盘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课堂游戏《找朋友》→思维升华,突出重点。
【实施依据】新课标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之终身受益。
(四)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大约13分钟)
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光盘→完成活动“锦上添花”和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实施依据】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旧为新,有抽象的知识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再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并使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五)重点和难点的延伸:血液循环的意义。(大约5分钟)
学生归纳总结→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实现重点和难点的延伸。
(六)、课堂拓展延伸:冠脉循环,为心脏提供营养,发生障碍时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2分钟)
(七)、课堂知识反馈(大约3分钟)
1、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b )
a 肺静脉 b 上腔静脉 c 主动脉 d 肺动脉
2、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
答: 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参与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
【设置依据】以习题反馈知识要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八)、 课 外 活动(大约2分钟):
1、小组探究活动:血压受什么因素影响?
2、关爱家人活动:了解自己和家人的血型。(为下节课作准备)。
【设置依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多种途径尤其是网络资源来获取新知识,并使课本知识得以充分的延伸。
标题: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
(二)、 血液循环的意义: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来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出发点,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用科学,并运用探究式、启发式、直观式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为他们创设思维的空间,思想的时间,并适时穿插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有趣的课堂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以实现共同进步。在此仅作抛砖引玉,还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多加指导,谢谢。
人体的血液循环说课稿篇四
本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在学习了血管、血液和心脏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显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好表现,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能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学,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养成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过渡语)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确定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难点】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情境设置法、启发法、分组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过渡语)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疑,思之始,学之端。”先请同学们看扁鹊切脉图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习测量脉搏(亲身体验中华医学传统)→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通过准备大量的图片,为学生探究设置情境,既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动画展示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光盘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
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
2.动手绘制循环图
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课堂游戏《找朋友》思维升华,突出重点。新课标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之终身受益。
3.观看血液成分变化
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光盘,完成活动“锦上添花”和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
4.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旧为新,有抽象的知识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再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并使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局限在教材中。设置课堂拓展延伸活动:冠脉循环,为心脏提供营养,发生障碍时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同时,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多媒体展示以下练习题:
1.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
a.肺静脉 b.上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答案】b。
2.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
答: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参与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以习题反馈知识要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的板书本着简单、清晰、明了的原则。据此,板书设计如下:
第4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3节 血液的循环途径
人体的血液循环说课稿篇五
《血液循环》是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章第2节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人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血浆、血细胞、血型等知识,为本节课继续学习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以及血压和脉搏等知识做了铺垫。而本节课的知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这部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加生活中的常识和一些急救知识。
七年级的学生在经验储备上,对血液循环的直观感受极少;在知识储备上,上节课刚刚学习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部分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对血液是循环流动的认识模糊;在个性方面,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加课堂活动,但是由注意力不集中。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区分动脉血与静脉血。
2.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和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心脏的工作量,增进学生爱护心脏、珍惜生命的情感。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教学难点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模型建构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导入。展示流感季节人们打吊瓶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都打过吊瓶吧?当我们扁桃体发炎时,打吊瓶医生会将针头刺入我们的静脉,那吊瓶中的药物是如何到达支气管发炎的部位的呢?引发学生疑问,引入本课。
这样的导入通过图片吸引学生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并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新课展开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本环节分为2部分。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分组就“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接下来,我把写有心脏不同结构名称的纸片放在几个信封中,发给各个小组,请学生们用粘贴剪贴图的方式,完成“血液循环图”。之后我先在黑板左右各贴一张心脏结构示意图或画一幅心脏结构的板图,然后再请两组学生根据信封中纸条上的文字,按照教材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内容,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把纸条上写的文字,贴在黑板上图的适当位置,并用连线表示血液循环过程。这时我会让两个小组开展比赛,看哪组贴得准确、表示清楚、用时最短。在同学们结束活动之后,我会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之后,我会结合血液循环的完整动画来强调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彼此联系着,共同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这样的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形成自学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游戏的方式可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会知识,顺利突出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继续观看血液循环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我会在黑板的血液循环模式图上做相应的颜色标注,继续提问:在上述两条循环途径中,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预设学生能说出当血液由左心室流经主动脉时以及血液由肺毛细血管网流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时血液颜色为深红色,血液流经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以及血液由右心室流经肺动脉时血液颜色为淡红色。
接着,我会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过程性的评价,并结合板书讲解动静脉血之间的转换,即:在体循环路径中的毛细血管网处,红细胞所携带的氧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在肺循环路径中的毛细血管网处,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通过这两条循环途径,血液将肺泡内的氧气运输给组织细胞利用,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肺泡。
最后,展示动脉血、静脉血标本,区分动脉血、静脉血的颜色,设疑:动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吗?静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吗?通过这个问题,消除学生的知识误区,让学生学会区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点,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导入时的问题:吊瓶中的药物是如何到达支气管发炎的部位的呢?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作答,预设学生能说出: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经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解决导入时的问题,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问题,也能检验学生本节课所学。
3.小结作业
课堂的最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布置如下作业:画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简图,标明其中动、静脉血。
我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设置了如下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