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影视文学鉴赏(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影视文学鉴赏篇一
论文题目:在风声鹤唳中坚定信念——《风声》影评
学 院:人文学院
班 级:06汉语言文学1班 学 号:060501110048 姓 名:王华璐
2009年12月
在风声鹤唳中坚定信念——《风声》影评
我看《风声》是在看完《建国大业》之后,比起,《建国大业》的超豪华的明星阵容,《风声》的演绎就在固定的那么几个人之间展开,显得要朴素许多。但我却觉得它的光芒更甚。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风声》的拍摄背景定在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它是一部商业片,但其背后的政治意义不言自明。
虽然也是赞扬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伟大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但和以往的一些爱国影片不同的是,《风声》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在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内部展开。整个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就是汪伪政府企图抓出潜伏在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的故事,是一场中国共产党员如何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整部电影线索明晰,悬念重重,结构层层递进。
“华北剿匪司令部”的五位情报人员在裘庄接受审讯与斗志斗勇的过程是电影的一条明线,而中共地下党暗杀日军及伪政府高级官员的活动作为一条暗线铺陈开来。这一明一暗两条线构成了电影大的框架,一方是“老鬼”在生死场想尽一切手段要把情报传出去,一方是中共地下党接到百草堂的假行动指令在安排谋杀,而“老鬼”则是这两条线之间的契合点。比起谁是“老鬼”的悬念,更能绷紧观众心弦的是生命危在旦夕的“老鬼”能否在这种处境中突围地狱完成使命,就显得更为惊心动魄。五个人在裘庄写简历时,同步发展却又各自为政,这种蒙太奇的使用,删繁就简,加强、加快、加速了影片节奏,使得重点集中在“辨字”而不是“写字”上。在影片最后的百草堂设伏一场戏中,一方面是武田和司令设下天罗地网准备瓮中捉鳖,一方面是中共地下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布置谋杀。情报能否及时传出?英雄们是否会被一网打尽?随着“十月三十一日”的临近,观众的心弦绷到最紧,营造了影片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了矛盾冲突的尖锐性,造成强烈的悬念效果。随着抗日英雄们得到情报取消谋杀,这两条线汇成一条,继续将影片推向高潮。影片中的结构紧凑,情节段落的节奏紧张,具有很强的悬疑效果和情绪感染力。
唐山皮影戏《空城计》在影片中被吴大队长多次唱起,重复《空城计》的唱曲赋予其更为深层、更为关键的作用。吴志国在进裘庄的当晚唱起《空城计》时,吴、顾二人就已经心照不宣,在吴志国受尽酷刑奄奄一息的时候,又唱起《空城
计》,可以说曲调的两次重复是影片中的两次关键点,一次是同志的汇合,一次是谋杀行动的关键,在重复蒙太奇的解构下,使得《空城计》的含义得以强调与深化,吴大队长的坚毅机敏与忠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片中多次展现裘庄深暗的景色,则营造了一种孤独恐怖的气氛,每一次的展现都让观众在心里多了一份担心与凝重。裘庄周围呼啸的风声是对这部影片主题的以一个映衬——不仅,裘庄外面风啸阵阵,裘庄里面也是风声鹤唳,增加了应聘的紧张感。影片中多次以特效的方式把摩斯电码化成文字展现出来,重复蒙太奇让观众在理性上得以清晰“老鬼”的行动目标,却又在感性上增加了谁是“老鬼”的疑问而似解非解。重复蒙太奇的使用,不仅使电影情节充满了想象性、悬疑性,也达到了关于电影时空后现代的解构内涵。
影片的人物特征与主题意义在对比中得以展现,而顾晓梦和吴志国必然是这对比中的主角。顾晓梦与李宁玉之间的对比也颇耐人寻味。革命为什么会胜利?为什么?是因为李宁玉把真心献给了爱情,而顾晓梦把真心献给了国家……他们五个人都是有着一定背景的,但是在伪政府“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的准则下,五个人都无一幸免,充分暴露了日军及其傀儡的残忍。五人在裘庄特别是在受刑时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宁玉遭受武田“裸体量身”的刑罚之后几近疯狂,可以放弃傲气与才气,却因为拯救男友而选择让自己在这样保守的年代独自受辱,单从这一点来看,李宁玉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但她当时还未有革命上的觉悟精神,她问顾晓梦:“情报有多重要?比命还重要吗?”白小年蒙冤受刑而死,临死之前苦苦求饶,做为伪军总司令侍从官,本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落得如此下场,反映了白小年身体的柔弱与内心的脆弱,暴露出伪国民政府内部统治的阴险与黑暗。金生火那旧式金丝边眼睛加上似笑非笑的下颌,充分表现了作为伪军军机处处长圆滑、不学无术的官相,金生火因压力与恐惧而选择了自杀,也是伪国民政府腐败的裙带关系在枪声中倒地。“老枪”吴志国在经受了电刑、刺刑之后仍顽强不屈;“老鬼”顾晓梦在忍受绳刑后以求死来传达情报,一句“请你举报我”,诠释了中共革命人的视死如归与爱国大义。通过种种对比,反映出中共英雄的机智与坚强,歌颂赞扬了他们对个人生死的置之度外,对国家无比的衷心。正如原著麦加所说:“这群特工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下斗智斗勇,我觉得能够支撑他们行动下去的,置生死于不顾的,就是他们的信念。因为他们有一种捍
卫国家,打到敌寇的信念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才产生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毅力。”信念是让人产生无穷无尽力量的源泉。我们这个年代同样需要这样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部呼唤真我,呼唤内心的电影。影片最大的对比其实是影片本身的残酷与现实的幸福之间的对比,这要观众去自我发掘,发掘的越深,就会对幸福生活越加珍惜。对比在影片中无处不在,裘庄两次聚餐的对比,顾、吴二人前后关系的对比,李宁玉前后思想的对比,正是这样的思维,才使镜头的组接不是砌砖砌瓦式的铺陈,而是高度鲜明的、充满悬念的迸发。
06汉语言文学1班
王华璐
060501110048
影视文学鉴赏篇二
1、电视文学剧本是用文字描述、表达的未来影片内容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导演创作的依据。
2、从实用角度出发,专家们把电视剧分为肥皂剧、情景喜剧、情节系列剧、微型连续剧、电视电影等类型。
3、情景喜剧的基本模式:a、情景喜剧有固定的主要角色和基本环境。b、情景喜剧的题材远比肥皂剧广泛。c、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依靠语言来完成。d、大部分情景喜剧会采用舞台剧的布景方式。e、情景喜剧每集会分成两大段落,称为“幕”。
4、在韩国,爱情剧是韩国电视剧的重要和主要类型之一,至今已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只爱陌生人》《青春陷阱》《爱上女主播》《蓝色生死恋》《情定大饭店》《美丽的日子》《冬季恋歌》《对不起,我爱你》《巴黎恋人》《巴厘岛的故事》《我叫金三顿》等。(写三个)5、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
6、中国电视剧样式多种多样,从形式体制上可以分为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等。从题材内容上可分成历史剧、武侠剧、革命历史剧、农村剧、校园剧、都市情感剧等等。
7、情景喜剧特点:a、情景喜剧奉行快乐原则,发展搞笑艺术,有笑声,还有笑声里的思考。b、情景喜剧大都表现观众容易产生共鸣的人物,言百姓所言,说百姓之事,反映百姓的心理,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平民色彩比较明显。c、情景喜剧语言机智、幽默,具有表现性格、渲染气氛、启迪思考的重要作用。d、情景喜剧动作引人发笑。e、情景喜剧与一般喜剧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情景喜剧中多了一些来自观众的欢笑,在人物设置。情景、拍摄方式上也有区别。f、情景喜剧叙事方式多种多样。
8、动作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影视艺术区别于绘画、雕塑、摄影等一切静态造型艺术的根本要素.9、动作性是影视剧作构造冲突、推进剧情的根本动力。
10、为什么影视文学必须运用画面讲故事?a、画面叙事比语言文字的叙事更直观。b、叙事更丰富。c、更为贴近现实。d、更能表达情感。e、用画面塑造人物性格比语言文字更为形象。f、用画面讲故事更便于“声画结合”。
11、“脚本”的影视文学大体被分为三类:a:电影、电视剧文学剧本。b:电视文艺节目脚本。如:文艺专题片的解说词、mtv的歌词歌词、小品、朗诵诗、曲艺节目等文本。c:电视文学节目脚本。如: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小说的文稿。
12、电视连续剧是分集播出的多部集电视剧,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每集只播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单独成立,只是要在结尾处留下悬念,以待下集时,人物与情节再继续发展。
13、影视剧本的文体特征:a、视觉的形象性b、影像的动作性c、造型的综合性d、展现的艺术性。
14、构思故事是影视文学具体创作工作的开始。
15、影视改编一般说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a、改编应当遵循改编者与原作方“互利互惠”的原则。b、改编成的影视剧应该与原作之间具有起码的相似性。c、艺术上的“知音”关系,是改编取得成功的最为坚实的基础。d、改编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独创性,坚持艺术的创造性原则。e、名著改编的特殊原则。
16、影视改编的常见方式:照编、改编、创编。
17、照编:既是把原著内容不大变动地用影视方式体现出来。
18、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鲜明生动而准确的把文字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因素视觉化,是非常重要的。
19、素材(名词解释)是影视剧策划人、剧作家和各种造型艺术家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是题材的来源和基础。可以是现实生活的,也可以是历史的,还可以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传承下来的,甚至是一切原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下来的,包括自然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20、武侠题材大致可分为三种:a、根据历史及现代的武侠小说改编。b、根据武侠小说及影视剧中创造出的英雄人物(如黄飞鸿)演绎出来的故事题材。c、根据现实生活或历史人物虚构出的武侠传奇故事,通常情况下都会尽可能地涉及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或事件。
21、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二是定型化的人物,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22、衡量剧本的好坏有三个标准,即政治价值、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
23、故事的可视性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新颖独特、精巧离奇、动人、符合影视剧的叙事结构。
24、主题(名词解释)是影视剧作品要表现的意图与焦点所在,是将整个剧作中所有基本元素:人物、情节与结构以及各种艺术手段组合起来的统帅。
25、影视剧作品主题的类型:
(一)从社会理性角度划分:道德观的主题、社会观的主题、艺术观的主题。
(二)从主观情感角度划分:理想主义的主题、悲观主义的主题、反讽主义的主题。
26、影视剧作品主题的表现:用对白来表现主题、用人物来表现主题、用情节来表现主题、用结局来表现主题、用画面来表现主题。
27、如果说主题是影视脚本的灵魂,那么情节是影视脚本的躯体。
28、情节的构成有三个特点:第一,情节表现为人物的行动,没有人物的行动就无所谓情节;第二,情节表现为社会生活事件,没有社会生活事件也无所谓情节;第三,情节表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整体割裂开来,某些部分都不是情节。
29、淡化情节绝不是不要情节,只不过有意将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性”较淡化的体现出来,淡化情节是相对强化情节而言的。
30、散文化情节(名词解释)是指那种不注重人事进程的紧凑、连贯以及起伏变幻,而有意将生活片段“散漫”地呈现的那种情节。
31、场景(名词解释)其实就是具体的“故事事件”,是体现在脚本中的“情节点”,指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完成人物行动风险价值正负变化的叙事单元。
32、情节设计的四个原则:情节设计必须符合生活真实、符合人物性格、尽量避免俗套、最高任务是把好故事讲好。
33、戏剧人物必须具备下面的特性:首先人物必须具备人类的“普遍性”,其次,人物还必须有“特殊性”,再次,影视剧还需要人物有“冲突性”。
34、影视剧作人物的五个等级:a、动力人物(主人公)b、结构人物(事件构成的纽带)c、功能人物(协助动力人物实施行为)d、条件人物e、色彩人物。
35、动力人物:剧中正反两方面主人公。事件的发端,行动的决策,推动剧情发展的人。
36、强化的戏剧冲突:是指浓缩、综合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并强烈的加以表现的那种戏剧冲突。
37、影视剧戏剧冲突的特征:1.戏剧冲突是故事情节的核心2.影视剧戏剧冲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3.影视剧戏剧冲突的时空结构。
38、设计影视剧戏剧冲突的原则:1.影视剧戏剧冲突的合理性2.影视剧戏剧冲突的动作性3.情境性4.戏剧冲突与情节发展的同一性。
39、悬念: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冲突,引起观众的注意。悬念是影视剧编导吸引观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40、设计悬念两种方法:1.只简要的在影片开头部分提出激烈或生动的矛盾冲突,以使观众迫切想知道前因或后果的意念。2.特意让观众知道某凶险事件的全部真相,而影片中的主人公却还不了解,正入套中。
41、主流化叙事策略:指的是影视剧汇中着重表现的、弘扬的是主流文化所提倡的、鼓励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
42、商业化叙事策略:着眼于影视剧的收视率和市场的盈利,秉持这种叙事策略的影视剧不以创造性、美学韵味为旨,不追求思想高度和哲学升华,而以世俗性娱乐性为唯一的意义,当然尽量不突破主流意识的底线。
43、什么是叙事视角:作者必须创造性的运用叙事规范和谋略,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把动态的立体世界点化(或幻化)为以语言文字凝固了的线性的人事行为序列。
44.结构在脚本上来讲,就是将故事中的人物、少许的对白、复杂的动作、危机、冲突、高潮与结尾等,做适当的处理,紧密的联结,合情合理地配合起来—一一开始、中间、结局——以期将故事能用最有效的方法表达出来,让观众有兴趣地去欣赏。
45、结构的主要任务:1.理线索、拧“麻花”;2.首要元素是构建矛盾冲突;3.终极目标塑造人物形象。
46、戏剧核是影视作晶全部内涵的生发点、核心,是思想、情感与素材形象初步艺术结合的意象实体。戏剧核,更确切地为其下定义,可称为“戏剧胚胎”、“剧作雏形” 即是:戏剧的题材、戏剧的题旨、戏剧的艺术基调(或曰艺术品格)。
47、影视剧的总体结构类型:1.戏剧式结构: 戏剧式结构又叫做“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传统”位置。所谓戏剧式结构,并非就是舞台上的戏剧艺术结构,但它又吸取了戏剧艺术结构中的一些重要元素。戏剧性结构的三个主要特征:一个是戏剧情节的贯串性,一个是时空发展的顺序性.再一个是整体布局的严谨性。
2、散文式结构;3.心理结构;4.混合式结构;5.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结构。
48、好的开端:一般说来,开始应该是:1.直接的纠葛的最初的开展。2.应该强有力,能够立即抓住观众的注意力。3.应该有力量推动以后一切的故事4.应该起得自然,应该是良好的开始。符合上述四点,应该算是好的开端。
49、迅速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那是编剧最难处理的一段。应该尽到下列责任:1.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2.要介绍重要角色的一切3.要说明以前的经过4.要创造必须的情调。
50、处理影视剧作的结局时注意:1.结局部应该在动作中进行表现2.在处理性格时必须注意掌握性格发展的一定限度3.在结局部对矛盾的处理也应注意掌握一定的分寸4.结局部应该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51、影视剧人物语言的功能与特征:1.人物语言的跳跃性特征2.人物语言的表现性特征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4.语言的个性化与人格分裂5.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生活化。
52、谈谈对韩剧的感受: 现在韩剧已经走入了中国人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了看韩剧的行列,也有人认为韩剧是典型的肥皂剧,没有什麽意义;但大多数韩剧是感性的,这种感性也就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最真挚的感情,让整天奔波于工作的人们可以感到一丝的轻松。而大陆的那些打打闹闹的剧情只会让人们感到更加的疲劳。也有人说韩剧都如出一辙,我不这么认为,虽然有些相似,但是要表达的情感却是不同的。我自己也关注了一些韩剧如:《浪漫满屋》、《天国的阶梯》、《继承者们》、《星你》等。
1、成为成功的作品,要有出色的演员,而韩国演员正是韩剧成功的主要力量。作为情感片,演员为帅哥和美女。帅哥集帅气与魅力,刚柔与专情一体,同时显得非常有涵养;美女一般都显得超凡脱俗,举止文雅、得体,专注爱情,这些在不同作品里都有不同的展现。
2、韩剧成功最大之处就在于它出色的剧情。剧情毕竟是一部作品的灵魂,非常成功的韩剧就在于它非凡的剧情。剧情不一定要有多复杂,像《my girl》,简单的剧情,却换来了巨大的成功。它也许并不特别奇特、刺激,它往往显得轻缓、浪漫,它往往使很多人融入其中、不愿走出韩剧的世界。走出韩剧,一切好像显得是那么的世俗,显得那么无味。因为很多人在看韩剧的时候早已注入了自己的感情,走出韩剧就如同丢失了感情。
3、边拍边播。在韩国一部新剧播出时,一般已经拍了,网络媒体对电视剧影响很大,如果一个声音一致,作家就会有所改变。边拍边播能让导演和编剧紧密跟着观众的喜好及时调整剧情,韩剧的拖拉不是编剧的错,而是观众的错。不是编剧的需要,而是市场的需要。韩剧特别重视细节,让人有亲近感和现实感,这些细节,实际是编剧留有余地,以便给下面的剧本创作留下空隙。
4、成功的韩剧得之于独到的文化。他们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看法,有的是现代的全球化的,有的是民族的传统的。人物造型的变化更是非常丰富,从发型到衣着,无不折射着一种特有的气质。看韩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经配音后就变了味,配音后的韩剧好像缺失了很多感情。声音甜美,但往往很空洞。
总之,不管你怎么看待,韩剧的风暴早已袭来。它带给你的或许是轻松的喜悦,或许是淡淡的悲伤,或许陪伴你度过了漫长的时光,或许使你重新认识了爱情、家庭和人生。
影视文学鉴赏篇三
影视与文学艺术教案
教学目的:影视艺术学是一门以影视艺术为教学对象的审美教育课。它以系统的影视理论知识为导向,以直接的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与审美鉴赏力为目标,通过全面认识和了解艺术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让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并从中获得灵感,获得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知识导引,即讲授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论思潮和语言特点,以全面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规律与审美特征;二是艺术作品鉴赏,即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其艺术技巧的运用和艺术语言的特点,深入挖掘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内涵与文化精神,并从美学的高度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三是延伸思考,即针对艺术作品反映的艺术观念、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课堂讨论,并拟定出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并写出有独特个性和创新价值的理论文章。这种把艺术理论学习、艺术作品鉴赏、艺术问题研究三者相互结合、自然渗透的教学方式,克服了以往审美教育课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使得审美教育从知识教育向人文教育转化,成为真正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智慧教育和思想教育。
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依靠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开。
学习要求: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与其他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这门课的学习,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历史的层面,即了解影视文学的发展历史,认识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二是理论的层面,即了解影视文学的语言系统与理论演变,认识它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审美特征;三是艺术的层面,即通过对具体的影视作品的解读与鉴赏,感受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教学过程:
1、解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
影视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新兴艺术形式,它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与传统文化相比,影视文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艺术载体的变革,即艺术表达的技术化与媒介化。其二是艺术形式的变化,即艺术元素的多元化和艺术形象的视觉化。用对比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兴的影视文化,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
2、分析影视艺术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技巧
每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和语法规范,了解一门艺术,首先从它的语言开始。影视艺术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是把视觉的形象和听觉的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艺术的创造过程,因此它有着更加丰富的艺术元素和更加复杂的艺术语言。它包括:视觉元素:镜头、光影、色彩;听觉元素:人声、音乐、音响等。认识每一种艺术元素的特点和功能,才能透过其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更准确地把握影视艺术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其中重点理解构图、景别、运动、角度、有声源音乐、无声源音乐、声画同步、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名词。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各种艺术元素的功能、特点以及组合方式、表现技巧和艺术效果。
3、影视鉴赏
影视艺术一百多年来,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幼稚到成熟,从单一到多元,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理论的诞生,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理论思潮主要包括:纪实主义与技术主义、欧洲先锋派苏联与蒙太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长镜头、中国左翼电影思潮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新好莱坞与独立电影、数字化与后现代主义等等。对于理论的理解要立足于理论的创新意义与美学价值。电影的语言到底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比较来认识它。
1、绘画语言
先看一幅画。题目是《初恋》:内容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把一束鲜花放在墓前,墓碑上写着一个死于苏联卫国战争的战士的姓名。这是一个静态的瞬间,它依靠构图、色调来冲击我们的视觉,让我们借助于想象来理解其中的内涵,于是明白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悲剧。它依靠的完全是画面的力量。法国画家格莱兹说:绘画是一种默然的、不动的宣言,它所呼唤起的活动,只能存在于观赏者的精神里。
2、文学语言
同样的内容文学该怎么表现呢。我们来听一段歌词:鲜花到哪里去了/鲜花被姑娘采去了/姑娘到哪里去了/姑娘嫁给小伙子了/小伙子到哪里去了/小伙子当兵去了/士兵到哪里去了/士兵到坟墓里去了/坟墓到哪里去了/坟墓在鲜花簇拥之中。似乎是个语言游戏,其实是通过文字上的铺垫、隐喻、回环等来实现其表情达意的目的。它依靠的是语言的力量。
3、电影语言
如果用电影的镜头来表现这个内容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可以选择一段哀婉的音乐,荒凉的野外孤独的老人蹒跚走来(拉全景),然后镜头推至一个孤坟(近景),一双苍老的手颤抖着将一束鲜花放在墓碑前(特写),一双浑浊的眼睛(特写)、墓碑上清晰的姓名(反打、特写),镜头拉开摇向天空(远景)。这几个镜头组合起来到底蕴涵着什么意义呢?我们分析一下:
1、2镜头展现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苍凉(活着/死亡)。
3、4镜头展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汇与精神的崇高(记忆/思念)。5镜头叩问苍天,体现的是一种无言的追问和无声的诉说。这就是电影的方式,它依靠的是镜头的力量。
2、蒙太奇的类型和功能
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据此,我们可以把蒙太奇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1)叙事蒙太奇
这是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平行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 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如影片《南征北战》中,导演用平行蒙太奇表现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的场面,造成了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
交叉蒙太奇 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 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如《南征北战》中抢渡大沙河一段,将我军和敌军急行军奔赴大沙河以及游击队炸水坝三条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重复蒙太奇 它相当于文学中的复叙方式或重复手法,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划人物, 深化主题的目的。如《战舰波将金号》中的夹鼻眼镜和那面像征革命的红旗,都曾在影片中重复出现,使影片结构更为完整。
连续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情节线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平铺直叙之感。因此, 在一部影片中绝少单独使用,多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相辅相成。
影视文学鉴赏篇四
《影视文学选》
走出桃花源
——《楚门的世界》影评
《楚门的世界》是一部创意十分独特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塑造了一个叫楚门的人。他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被暴露在公众的眼球下,从出生,到迈出第一个步子,到他的初吻,到大学毕业,到结婚······他一直被电视荧幕前的多个国家,数以万计的人关注着,而自己却不自知。直到最后,他发现了端倪,开始怀疑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之后,他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勇敢地走了这个专门为他设计的桃源岛,走向了真实的世界。
一.理想与现实
再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正在准备中学课文《桃花源记》的讲解资料。一边是对摆脱桃花岛的束缚奔向广袤世界的渴望,一边是对桃花源与世无争,安定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样是与世隔绝,同样是安定幸福的小镇,因为视角不同却产生了如此不同的反应。这开始让我思考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在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安乐幸福的小镇,那么,你会愿意一辈子都只待在里面吗?
对世外桃源的美好想象源自于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一般情况下,对现实感到失望的人才会沉醉在想象的世界里。如果现实令你满意,令你感到快乐和满足的话,你也许就会沉醉在现实世界给你带来的快乐中去,而无暇去想象那个不存在的世界去了。往往,现实越残酷,想象越美好。
当施维亚斥责导演克里斯托弗专断的控制别人的人生,把楚门像个囚徒一样关在桃源岛的时候,克里斯托弗说:“你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才是病态的,桃源岛才是美好的世界。”导演的话也许就暗示了现实世界的不完美。因为现实世界的不完美,所以,他也希望在他一手打造的这个桃源岛中,楚门能够得到他理想中的完美世界,从而安然幸福的生活下去。他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没有认识到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也无法判断令一个人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当从小生活着的世界只是一个骗局,当所有曾经亲密无间的人都是一个个的演员之后,任何人都无法接受这样一个被别人策划了的世界。
陶渊明想象出来的桃花源诗对现实世界中**与残酷生活的控诉,也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人平等,共同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存在。但是,当理想照进现实,当世外桃源真的存在的话,你真的愿意一辈子都呆在里面吗?有人曾说:“无自由,毋宁死。”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热爱。人不能像动物一样,被关在笼子里,每天按时喂着食物就能满足的生活,直到老,直到死。楚门离开桃源岛就是在向世人揭示,现实世界纵然有着残酷和不完满,但是,人仍愿意生活在现实中。总是沉醉在梦想中的人,只是生活铁蹄下的奴隶,是个弱者。
二.谁是罪魁祸首
楚门自出生就毫无选择,毫不知觉的暴露在亿万人的眼球下。他从小到大所交的一切朋友都是假的,他的妻子是假的,连他所生活的世界都是假的。他爱上的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可在爱情才刚刚抽出细嫩的幼苗的时候,那个女孩儿却被粗暴的带离他所生活的世界,爱情的幼苗被生生的掐断。为了阻止他有离开四周环水的桃源岛,导演特地设计了他的父亲死于海中,让他对海水产生阴影,再也不敢离开桃源岛······
如果说楚门生活在桃源岛中的这么多年都是悲剧的话,那么,谁是悲剧的始作俑者,谁又是悲剧的罪魁祸首?
有人说,当今社会是科技的社会,是经济的社会,它已经完全不需要有崇高精神的作品出现,它也不需要有多么高尚的道德指向,发展就是一切。于是,京剧没落,昆曲演员沦落到卖菜谋生的地步;书店中到处充斥着网络低俗文学;电视荧屏上活跃着各种以收视率为目的的娱乐节目······骇人听闻,道德沦丧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人的底线到底有多低?“人之初,性本善”,于人生的旅途中行走,人又要与最初的自己背离多远?当在人生的旅途中渐行渐远的时候,你会不会回过头看一看自己最初的样子?
播放楚门生活的电视节目之所以能继续下去,那是因为持高不下的收视率,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注着楚门,都在看着楚门。这么说来,虽然造成楚门悲剧的始作俑者是导演克里斯托弗,但罪魁祸首就是收视率,而全世界的观众则都是悲剧的制造者,谁都逃脱不了罪责。
人性是复杂的,导演克里斯托弗先是唯利是图,践踏人权的小人。他强制的操作了一个人的一生,决断的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轨迹,并将这个人暴露在全世界的眼光下。但是,他又不仅仅把楚门当做一个赚钱的工具,他对楚门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通过镜头抚摸楚门的脸颊的时候,他眼中的温情是暴露无遗的。当那些赞助商与导演合作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这悲剧的制造者,当全世界的观众都在看着楚门起床,刷牙洗脸,上班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这悲剧的促成者。上帝说,人生来就是有原罪的,所以,他愿意背负着十字架替人受惩罚。如果人生来就是有罪的,那么,此后所犯的罪又怎么来赎呢?
有一天,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请问一问自己,你是不是醉人,需不需要赎罪?
三.人生如戏
李碧华在写《霸王别姬》的时候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婊子合该在床上有情,戏子只能在台上有义。”楚门的妻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演戏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也就是演戏,演戏与我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那个时候,她的演戏与现实生活已经不分彼此。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她演的就是她自己。如同程蝶衣在戏台上唱着:“小尼姑娘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唱道了最后,他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女娇娥还是男儿郎,所以,他演着虞姬的虞姬爱上他师哥演的霸王,现实里,他就爱上了他的师哥。一个演戏的老师在课堂上说:“演戏就是演戏,不要太当真,谁认真,谁就输了。”
在《楚门的世界》里,如果说楚门演的是自己,那么,我们各自演的又岂不是自己呢?同样是没有彩排,没有剧本,没有台词,我们却各自尽职尽责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从无知的幼儿,到青春,到成年,到老去,一步步的扮演者自己该演的角色,一路到底。而我们的周围同样需要这样角色的填充,儿时的玩伴,同学,同事,爱人,父母,甚至是路人甲,在自己的人生中不停地扮演者自己的角色。
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你在现实中也有身不由己的事情吗?你会后悔吗?你错过了一些令你终身遗憾的事情吗?如果,这只是你人生这部戏中必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你的遗憾与悲伤是不是会少了一些?在现实的舞台上,我们都只不过是生活的戏子,长袖善舞,跟着时光的脚步,有的时候,会忘记了这只是一部戏,从生到死。楚门最终走出了桃源岛,他只不过是从一个摄影棚走向另一个更大的摄影棚而已。他认知的范围也只不过是从桃源岛中的演员到另一个各自在扮演者自己角色的更为广博中的世界中去而已。楚门从扮演观众眼中的楚门到真正的在扮演着自己,而此刻,你又是在扮演着谁?
影视文学鉴赏篇五
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影视文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0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爱森斯坦认为,__镜头__之间的冲突是电影艺术基础之一。
2.被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列入全世界“最重要或最知名的200位电影艺术家”之一的中国导演是__蔡楚生___。
3.首届奥斯卡颁奖晚会_1929__年举行。
4.克拉考尔的《_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__》是一部写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巨著。
5.19世纪__摄影胶片__的发明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
6.__卢卡斯_开了用计算机制作电影图像的先河。p19
27.1992年,张艺谋的《_秋菊打官司_》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8.影片中不同时空的部分顺序展开一般称为___-----_蒙太奇。
9.电影技术发展史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解放的历史。
10.新浪潮发展以来出现的_________________镜头,反映了二战以前形成的电影规范的解体。
11.1958年,__北京_电视台播出中国
c.格里菲斯d.奥逊·威尔斯
5.在电影史上,。)
c.《一无所有》d.《小芳》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在世界电影史上,格里菲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cd)。
a.移动摄影b.固定摄影c.交叉蒙太奇
d.平行蒙太奇e.纪录片先驱
2.1932年到1937年,中国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兴起,这一时期优秀作品主要有(a.《一江春水向东流》b.《神女》c.《万家灯火》1948
d.《十字街头》e.《马路天使》
3.好莱坞类型片主要有(bcde)。
a.武侠片b.西部片c.喜剧片
d.歌舞片e.恐怖片
4.中外影视改编模式“三分法”分别是(acd)。
a.图解式b.移植式c.再现式
d.银幕阅读式e.截取式
5.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de)。
a.卢斯卡b.施多夫隆c.斯皮尔伯格
d.赫尔措格e.法斯宾德
6.对蒙太奇技术和理论作出卓越贡献的代表人物主要有(abe)。
a.格里菲斯b.爱森斯坦c.巴赞
d.卢米埃尔e.普多金夫
7.下列哪些概念曾被视为是电影的基本单位?(bde)?
a.长镜头b.影片c.蒙太奇
d.段落e.镜头
8.横向蒙太奇主要有(abcde)。
a.语画蒙太奇b.音画蒙太奇c.音色蒙太奇
d.叠印蒙太奇e.多银幕结构
9.电视剧的声音构成主要有(bde)。
a.文字b.语言c.色彩
d.音乐e.音响
10.20世纪80年代中期,军旅爱情歌曲主要有(acde)。
a.《十五的月亮》b.《小芳》c.《望星空》
d.《说句心里话》e.《血染的风采》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战舰波将金号》“炮轰敖德萨司令部”蒙太奇句子的隐喻意义。
2.简述1930年至1949年中国革命电影运动的主要发展阶段。
06008# 影视文学试题。)
3.简述现代科技革命给电影带来的影响。
五、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