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论文(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论文篇一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国特别是我们省份福建应该抓紧治疗中小企业存在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才缺乏、融资困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四块“创伤”,并抓住机遇,制定出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大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引进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加大融资力度,增强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福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对策
【正文】
我国以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将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欧盟、美国、日本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都超过99%,是解决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
福建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为187359户,从贡献上看,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福建gdp的50.5%,中小企业解决就业占城镇总就业量的75%以上,占规模以上全部工业企业数比重达99.5%;吸收从业人员303.00万人,占规模以上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数比重的88.6%。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43.2%。在小型企业总量中,个体和私营企业占到77.7%,集体企业占20.1%,国有企业占1.4%,三资企业占0.6%;而在产值上,集体企业占51%,个体、私营企业占23.3%,国有和三资企业各占13.1%。小企业已成为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福建中小企业不仅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
来自省经贸委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6个月,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实现产值732.90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全部工业产值比重的82.7%;实现增加值2268.34亿元,同比增长25.8%,占规模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4.9%。
中小企业是我省工业的主力军。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融资困难等内外部压力下,我省中小企业发扬闽商善拼会赢的精神,在变化中求生存,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努力创造新增长点。各级各有关部门也纷纷出台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一)、就目前福建小企业的情况来看,至少有四处“创伤”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的“外伤”
东南部地区是福建中小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带,42%的小企业分布在这里,全省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6%由这里产出。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东南部是中部的2.5倍,是西部的3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数量的增长越快。调查显示,发达地区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
中小企业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产业构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中小企业的优势
行业与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有关。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业、轻工业,其在发达地区的比例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其次,中小企业的优势行业与长期以来国家的产业布局和区域政策有关。不发达地区化工、建材、冶金行业的比例高于发达地区。第三,中小企业的优势行业与行业的技术含量有关。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机械业、电子及仪表业在发达地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较不发达地区。
二、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高,是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的“内伤”
有关部门曾在福州科技园,晋江工业区等对2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约有
29%的企业认为人才问题严重,尤其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每万人中拥有的研究与开发人才不足3人,人才素质结果不合理,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年龄偏高,比例偏低,仅占总数的5.7%,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较为短缺,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7.5%。
三、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的“硬伤”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小企业中有75%严重缺乏资金来源,约有67%的中小企业
把资金缺乏列为发展的首要困难。
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不多、而且分散在各地,大银行等大金融机构获取其经营和信用状况的成本很高,因此,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银行的资金支持。全省2.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仅有5%-8%能获得银行贷款,且大部分是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即使想用间接融资,也因为规模小,承担不起股票发行的费用,也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因此中小企业一般不依赖间接融资。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的“软伤”
管理部门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发展,大多数企业在调查中表示企
业发展的软环境方面问题较为严重或很严重。
主要表现为,国家对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难以落实;政府管理部门太多,办事手续繁杂,办事效率太低;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交易费用过高;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单个的中小企业势单力薄,因此对于社会化服务有着广泛的需求。
可以说,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否健全和发挥有效作用。
(二)、如何治疗“创伤”?我们遵循国家政策走势,借鉴一些地区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
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四条可为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大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
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越好,而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越差,越
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扶持。要以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引资嫁接为重点,在企业中实施改、转、租、卖、兼并、破产等措施,实施企业资产重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使国有企业从一些劣势企业和行业中退出,让位于个体私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要实施“专精”战略。“小”并不代表“弱”,“大”也不代表“强”,只有“专”才能“强”。中小型企业就是要发挥其“小”的特长,专注于某
一、两个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
时代发展已经使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
展的关键因素。在人才管理工作中,要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形
成“成才、用才、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科学机制。
建议国家取消人才的户口制度和流动限制,取消人才档案的单位控制制度。同时设立中小
企业人才培训计划,由政府出资,在全国大范围地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对中小企业人员和有志于创业的人员进行免费教育和培训,普遍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这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三、加大融资力度、对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增强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力”
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方式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支持以及开辟直接
融资渠道。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使之有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等。在当前全界风险投融资危机的情况下,政府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担保基金规模,为有条件的种子技术提供商业化机会。为了防止政府直接管理基金可能产生的腐败,应采取市场化手段,实现公司化经营。要尽快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以便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加速风险投资的良性流动和扩张。应尽快修改《证券法》,增设中小企业上市条例,或单独建立中小企业上市法律法规,完善场外交易制度。要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尽量满足这部分中小企业合理的流动资金需求。为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省部分纺织企业改变结算方式,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如泉州企业与外商协商,由外商利用所在国的贷款购买泉州企业产品,贷款利息由泉州企业支付,付款方式改为泉州企业发货时外商即付款。我省中小企业还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莆田制鞋企业及时调整出口方向,扩大欧盟市场,大力培育拉美、中东、俄罗斯、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不少企业改变以往美元单一结算方式,积极与客户商量改用其他货币结算。
泉州市的民营企业则采用抱团出击的办法,通过规模优势和分工合作,集体“突围”。
不久前,包括七匹狼、海天、卡宾、盖奇在内的17家企业组建“福建省闽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集中5亿元以上的资金开拓新项目。制造业重地晋江着眼于品牌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互动,促进产业内部整合提升,一方面引导品牌企业走差异化竞争路子,加快从生产加工型向品牌导向型的转变,另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以品牌为纽带,细化社会分工、建立生产联盟和协作组织,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抱团”突围。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
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扶持政策。
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融资服务、开
拓市场、煤电油运保障、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用工管理、形成服务企业合力等7个方面推出36条具体措施,切实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挑战,支持它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健康发展;
福建银监局要求,省内各银行机构要重点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按照小企业信
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的原则,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并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省财政在预算中新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金补助2500万元,补助总额达到6000
万元;
省工商局出台支持服务企业发展专项措施,从支持企业存续、支持企业创品牌、支持企业融资等方面,提出了15条措施;
福州海关出台十项措施,增强我省外向型经济活力,措施内容涉及通关服务、政策指导、业务支持、企业保护等方面;
福州、泉州、莆田、南平、三明等设区市也纷纷出台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针对矛盾突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关部门开拓思路,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筹集资金。
近日,我国首批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启动。在我省银行的努力争取下,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公司跻身首批6家企业之例。海源公司董事长李良光说,短期债券的发行,缓解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压力。金融业人士认为,短期融资券的成功发行将为我省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工商部门指导企业开展动产抵押,盘活资金。今年头6月,全省工商系统共登记动产抵押1345份,主债权金额近1500亿元。通过这种方式,因无人担保拿不到银行贷款的明溪县盖洋牛角村水电站老板肖坤生,用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获得100万元贷款;大量收购受冰灾影响毛竹的浦城县利剑竹木制品厂获得贷款150万元,解决了毛竹收购后的资金紧张。我省工商部门还改革创新,与银行合作开展了商标质押贷款,一大批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把手中的无形资产换成了“真金白银”。
省经贸委积极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今年我省担保机构发展迅速,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了保障。截至2008年9月底,全省担保机构担保总额达230亿元,同比增长63%;在保余额为163.6亿元,同比增长46%。
此外,我省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创投资金的支持。截至目前,今年我省共有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支持,支持金额达3072万元,获立项数和支持金额均比上年有所增长。省外经贸厅于2008年8月和9月两次组织国际创投资金海西项目对接会,包括红杉资本、高盛资本、住友商社、美林集团等国际著名pe基金公司与我省企业展开面对面交流。目前,已有70多家参加对接会的企业与投资基金进入实质性接洽,拟引入投资达10多亿美元。
一项项举措的不断实施,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论文篇二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其自身的高效性、全球性、互动性等优势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和新兴的经营模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为了迎合和适应时代的需要,也应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为自身的快速发展拓宽途径。然而目前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绝大部分的信息化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国家中小企业网站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中小企业中能上网的不到70%,只有40%左右的企业能用计算机管理部分业务,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企业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的甚至不到10%。
二、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是赶时髦,实际意义并不大。有的领导甚至对开展电子商务持消极态度,仍然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部分了解一些电子商务的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问题,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上上网,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借以宣传企业形象,并未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由于此种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中小企业中上网企业数量少,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中小企业上网少,浏览客户就少,网络给企业创造的效益趋于减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缺乏相关人才
除认识不足外,缺乏专业人才也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一个现实问题。开展电子商务首先需要既掌握电脑和网络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即我们通常说的信息主管。同时又需要全体员工能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为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广泛参与企业的管理与运作,但其信息化程度往往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因此,人才的匮乏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直接原因。
3.缺乏必要的资金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网络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的商业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等,亦称作电子商业(e-business)。因此,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以电子商务的前提是企业需要拥有足够的计算机和完善的网络系统,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处境,因此。短时间内完善电子商务所需的物质设施,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存在资金上的压力。
4.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如前所述,发展电子商务必须依赖网络技术和网络系统,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县、乡镇甚至村级行政区域,这些地方网络基础设施往往不够完善,有的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网络,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5.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人才行。由于参与电子商务中的各方是互不谋面的,因此整个电子商务过程并不是物质世界商务活动的翻版,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等条件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此众多的部门参与和复杂的环节,必然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这一活动的顺利进行。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保障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但是还很不健全,尤其是在跨国家,跨地区、跨部门协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另外有关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缺乏保障。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探讨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网络遍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确立信息化、知识化管理观念和营销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和便捷性,认识到网络在企业管理和营销中的作用。其次要确立知识是重要生产要素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知识是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知识是重要的生产力。此外,中小企业管理者还要改变传统的资产观念。确认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其在企业中的资产主体地位。
2.创造软硬件条件,为实施电子商务提供物质基础
实施最简单的电子商务所需的基础硬件和软件条件其实并不复杂,从广泛意义的角度讲,只要企业拥有一台电子计算机并上了网,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了。许多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有一种误解,认为电子商务门槛很高,认为电子商务一定要做网上商场。有完备的配送体系和网上支付系统,需要大量的投入。其实,最简单的电子商务起步价至多也不过万元左右,包括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及另外要注册一个域名。所以,中小企业能否发展电子商务关键是观念,而不是物质限制。
3.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商务活动,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来统筹运作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其中包括策划、网络、程序、美工、贸易、营销、翻译等,因此。企业要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论文篇三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它不仅其本身具有吸纳大量劳动力、推动技术创新等重要功能,同时,它还在有效处理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根据 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日益显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各国都把就业当作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其原因在于,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有利的环境,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据统计,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小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二是从就业人数的绝对额上来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1.1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83%。三是从容纳就业人数的空间上来看,随着大企业技术构成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大企业已经很难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就可以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
3、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加快走农村工业化道路,这个繁重、艰巨任务的解决还须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国有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其发展壮大关系着一个地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二是中小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数据统计显示,2002年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为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还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治本措施,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收入增加就快,负担就相对较轻,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小。可见,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民小康生活的有力保证。三是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
4、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国企改革,首先,如前所说,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为国有大企业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国企改革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先例借鉴,前期可以通过借鉴中小企业改革试点获取的经验,这样国企改革不仅规避了很多风险,而且提高了改革效率。第三,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力量演变与发展的催化剂。广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给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扩大研究和开发支出,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从而中小企业起到了一种类似“鲶鱼效应”的作用,使得整个中国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最后,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断拓展出适应发展需求的新产业,特别是拓展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要把以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逐步调整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使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这就是“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有调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1)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从企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看,2001年末,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50人以下的小企业248.5万个,占82.1%,比1996年增加46.1万个,增长22.8%;1000人及以上的大企业1.9万个,占0.6 %,比1996年减少0.2万个,下降10.5%。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计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4%以上,其中个体工商户3800多万户,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仅从数量上可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同样也反映了一个国际性规律,在国民经济中如“汪洋小船”般的中小企业存在的客观性。
(2)中小企业是经济成长的支持力量。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8%。这说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了我国税收总额的50%左右;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中小企业完成的。另外,我们再来看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根据资料显示,单从工业上来看,2001年上海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8.61%;而2002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5%来自当地的个体私营经济,而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就是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3)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1998年为53.57%,2007年增加到69.37%,可见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这当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此来发挥他们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从引进外资来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出口创汇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向大企业提供配件等方式实现间接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外贸部门直接出口产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其灵活特点,生产适销产品,为国家赚取外汇。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
(5)根据《中国信息报》援引国家发改委的资料,截止到2007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为460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和进出口方面的比重分别占到全国的60%、53%和68%左右。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80%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而且,我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中小企业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
(1)是创业条件难。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截至2006年6月,中国有各类企业834.6万户。而日本1.3亿人口,就有企业660万个。在我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出资额50万元,而德国只要25万元,德国人均收入却相当中国人均收入的50倍。所以,中国老百姓一般办不起企业。又如,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年销售额低于180万元为小规模纳税人,有些地方不给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增值税发票,造成中小企业很难经营。、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中小企业从事的行业多容易进入和被效仿,所以在扩大其产业市场的时候,许多新的竞争对手会参加进来,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而中小企业自身弱小,很难禁得起时常波动的冲击。出于这种原因,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原因而参加了联合组织,缺乏协调性。因此,表现为经营者常常为避免竞争而寻找出路,在质量、性能、设计上搞差别化,避开价格竞争,力求实现不完全竞争。
(2)、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一是“大而全”、“小而全”,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多数都是全能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都很低;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人,使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产品质量不高;三是与大企业之间联系相当松散,缺乏密切的协作配套关系,受大企业挤压的现象时有发生
(3)缺乏专门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我国长期来缺少美、日等国健全的法律体系,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贷款与担保、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上市等融资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尽管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但依然不够健全是生存周期短。
(4)自身质素不高,技术创新不足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5)财务管理能力偏弱。当前中小企业的财务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企业领导专权不受约束、财务控制执行不力、基础管理薄弱、成本分析粗劣、财会人员素质偏低等。二是中小企业在资金不足时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资信相对较差,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在产品销售上,无力支撑市场竞争所必须的庞大营销费用,中小企业在销售上处于劣势。
(6)管理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的兴衰与人力资源素质密切相关,而管理和技术的核心人才就更为重要。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小、事业成就差,难以吸引人才,因而人才结构极不合理。
五.支持中小企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正确选择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激发劳动密集产业的充分发展,发挥我国资源优势以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1)加大扶持弱者的政策推动。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风险承受力低等弱势。国家应加大扶持弱者的政策 推动,规范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秩序,明确政府及社会各 有关部门和组织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职能和地位,为中小 企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政策支持,加强中小企业间的联合互助,通过成立互助会、联合会等形式加 强中小企业间彼此联系的整体性,使中小企业经营合理化 和企业设施联合共用,从而提高整体实力和产业协调能力。
(2)建立中小企业良好的融资环境。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以上来自银行贷款,直 接融资仅占1%左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应从畅通间接融资渠道着手,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 府三方面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诚信建设,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诚信教育制庞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技 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机构应积极进行贷款融资产品创新,积极探索相 对灵活的抵押、贷款方式,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方
式扩展中小融资渠道;建立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机制,积 极吸引社会闲置资金进入投资领域,转变金融机构对大型 企业的资金投向偏好。政府应优化信贷融资环境,建立公正的市场环境,当好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要立足现实,尽量引进消化、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
(4)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中小企业领导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懂经营、善管理、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公平竞争、奖赏分明。积极建立专家顾问制度,使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人才资源上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员工有计划地进行培训、进修和工作考察,以满足企业对专业化、高层化、复合化人才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不断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5)制定中小企业法,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要发展中小企业,当务之急首先是改变传统向大型、公有制企业政策倾斜的做法,把中小企业真正作为企业法人和市场主体对待,制定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中小企业法律,确定它们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其次,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努力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6)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把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起一整套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财政部门应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不断强化社会会计监督。此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推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企业每个财务人员都能担当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一体的职责,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秉公办事。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总则第二条。
[②] 参见《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
[③] 参见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④] 参见《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http://。
[⑤] 欧新黔: 《中小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网 2007年06月07日;
[⑥] 同上;
[⑦] 马玉锐:《中小企业在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国际商务研究》2003年第4期;
[⑧] 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分析》栏目,http:///。
[⑨] 陈乃醒:《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论文篇四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要
前言
中文
英文
目录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
2.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3.中小企业是经济成长的支持力量
4.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5.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
二.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
2.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3.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
5.中小企业信用低
6.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7.中小企业的营销现状
8.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
三.我国中小型发展的对策
1.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2.解决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建议
3.提升我国中小型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4.加大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
5.多方面提高小企业信用
6.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解决措施
7.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8.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参见《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http:///。
【2】徐文荣,关于构建和谐的企业的思考。
【3】欧新黔: 《中小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网 2007年06月07日;
【4】马玉锐:《中小企业在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国际商务研究》2003年第4期;
【5】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分析》栏目,http:///。
【6】王昌龙,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探讨。企业与经济管理
【7】李祥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8】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
(7)
【9】李秀玉,关于加强小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几点建议【j】经营管理2005(12):30
【10】胡淑姣,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新思考【j】江苏商论2004,(6):144-145
【11】李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j】苏州大学报,2006,(2)
【12】梅建刚,浅谈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信息,2007,(11)
【13】李碧,美国发展小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及启示【j】前沿2005,(4):91-94
【14】赵保国,彭继红,《公司运营与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论文篇五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杨松柏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_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使其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关键词:中小企业;问题;对策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缺少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与体系。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不同,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独立的系统机构从事中小企业这一群体的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国家成立专司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以便从政策的制定、产业规划发展的拟定、结构的调整、产业信息与市场信息的提供、开展技术指导与咨询上,进行统一的宏观管理。
(2)金融服务条件差,企业融资困难。据有关机构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最新调查,80%以上的中小企业资金运转困难,但中小企业受其规模、效益和信贷所限,贷款困难;同时,在金融服务方面,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开户难、结算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都置身于利率高、风险大的民间金融市场,其中69%的企业融资利率在5%-10%之间,更有5%的企业融资利率大于20%,既加大了运营成本,也扰乱了金融秩序,增加了金融风险。
(3)缺乏专门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我国长期来缺少美、日等国健全的法律体系,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贷款与担保、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上市等融资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尽管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但依然不够健全。
(4)企业产权体制改革不到位。我国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尚未到位,企业家族式的管理制度已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桎梏。家族成员共同管理,成员间时常发生利益冲突,束缚企业发展;家族成员普遍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缺乏管理企业的能力,决策失误频繁,又不引进专业、高级的管理人员;同时,企业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效率低下。
(5)组织、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一是“大而全”、“小而全”,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多数都是全能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都很低;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人,使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产品质量不高;三是与大企业之间联系相当松散,缺乏密切的协作配套关系,受大企业挤压的现象时有发生。
(6)财务核算、管理水平落后。近几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合格率偏低。在中小企业中,财会人员流动性最大,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财务机构,财会人员兼职现象普遍,还有不少企业财会人员无证上岗。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没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财会队伍,企业决策者就无法获得及时准确的经济信息,就无法作出正确的经营策略。
(7)自身质素不高,技术创新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技术、设备、人才、信息以及环境和服务体系,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使得企
业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8)管理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的兴衰与人力资源素质密切相关,而管理和技术的核心人才就更为重要。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小、事业成就差,难以吸引人才,因而人才结构极不合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问题的对策
(1)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服务。首先,政府应尽早建立统一的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指导和服务,也就是制定、草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协助中小企业解决经营上遇到的困难。其次,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取消中小企业在产业准入、上市发债、项目投资等方面的诸多歧视性限制,拓宽中小型企业的活动空间。再次,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向中小企业提供具有权威性的市场行情、产品标准、技术开发等各方面的信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2)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要在充分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部分就业型、出口创汇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会服务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优势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或大企业集团建立比较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大中小梯形分工协作关系,产品互补的产业群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把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做到既发展了乡镇企业,又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态势。
(3)制定中小企业法,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要发展中小企业,当务之急首先是改变传统向大型、公有制企业政策倾斜的做法,把中小企业真正作为企业法人和市场主体对待,制定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中小企业法律,确定它们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其次,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努力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4)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必须尽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①成立中介机构即资信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资信信息进行调查,并按照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进行评估,然后信息汇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数据库,为银行贷款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的信息服务。②为了给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千方百计调动民间资本,建立以商业担保、互助担保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③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指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等,它们是中小企业贷款最理想的对象。④积极发展和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例如开办第二板市场,重点让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此外,中小企业融资是银企双方的事,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信用等级,争取银行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
(5)推进中小企业实现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首先,明晰企业产权。应按现代企业制度来改革其管理,逐步实现企业产权与企业家或家族财产的分离。其次,实现产权多元化。单一产权不仅不利于企业的规模的扩大,更不利于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而积极引人外部投资,实现产权多元化,是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再次,实现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合理化。通过在企业内部合理分配股权,吸纳职业经理人和技术骨干的股份,并适当股权激励,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更高的企业收益。
(6)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把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渗透
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起一整套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财政部门应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不断强化社会会计监督。此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推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企业每个财务人员都能担当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一体的职责,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秉公办事。
(7)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要立足现实,尽量引进消化、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
(8)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中小企业领导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懂经营、善管理、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公平竞争、奖赏分明。积极建立专家顾问制度,使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人才资源上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员工有计划地进行培训、进修和工作考察,以满足企业对专业化、高层化、复合化人才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不断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